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861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定位板,特别是一种用以固定栈板的定位板。
背景技术
一般货物于外销出口时,是采用货柜型态运输。然而运输费用是以货柜数量来计 算,若货物装设于货柜内的密度越密集,则每一单位货物平均分摊的运输费用也相对越便且。为了增加货柜内的空间利用率,公知货物是以上下相叠的方式置放于货柜内。此 外,由于货物于运送包装上,一般会放置于一栈板上,并利用束带将货物与栈板牢固结合。 因此,若要将货物上下相叠放置,则是将已与货物结合一起的栈板一并叠置于另一货物上 方。换句话说,上方货物是利用上方栈板而叠压于下方的货物上。由于下方货物并无法提供上方栈板的任何定位效果,因此即使以束带再将上下两 货物连同栈板一并捆绑,上下两货物间的固定效果依然有限。并且,栈板的尺寸规格大小并 不一致,当上方栈板的大小与下方货物的接触面积差异过大时,更容易造成上下两货间堆 栈固定效果不良。如此一来,在运输过程中,上方货物容易倾倒或者因压力不均而压坏下方 货物。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板,藉以解决公知上下两货物相堆栈 时,因两者间的固定效果不良,而造成上方货物倾倒或者压坏下方货物的问题。本发明所揭露一实施例的定位板包含一本体及一活动块。其中,本体具有一接触 面以及设置于接触面上的至少两相对的第一定位肋。活动块枢设于本体,以枢转于一第一 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块具有一第一面以及设置于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当活 动块于第一位置时,活动块覆盖这些第一定位肋之一,且第一面与接触面朝同一方向,且第 二定位肋与这些第一定位肋之另一的距离相异于两第一定位肋之间的距离。当活动块位于 第二位置时,第一面与接触面朝相异方向。本发明所揭露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包含一本体,具有一接触面以及设置于该接 触面上的至少一第一定位肋;以及一活动块,枢设于该本体以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 位置之间,该活动块具有一第一面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当该活动块于 该第一位置时,该活动块覆盖该第一定位肋,该第一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且该第二定 位肋较该第一定位肋靠近该本体的中心,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定位肋较该 第一定位肋远离该本体的中心。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定位板,是利用活动块枢设于本体上而于第一位置与第 二位置之间枢转位移,使定位板可通过第一定位肋或是第二定位肋来提供定位效果,以适 用于至少两种相异尺寸的栈板。是以这样可调整定位肋的位置的定位板,除可提供栈板定 位的效果外,也可因应不同尺寸的栈板,而无需额外开模生产其它规格的定位板以对应不同尺寸的栈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实际运用示意图2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2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块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块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3A与图;3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4A与图4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5A与图5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6A与图6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7A至图7C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定位板
20栈板
20'栈板
30货物
30'货物
40束带
100本体
101接触面
102第一定位肋
103补强区
104导角
105滑槽
106肋体
107第一插槽
109第二插槽
110活动块
112第二定位肋
115枢轴
117第一面
118第二面
1181凸柱
119凹槽
201支撑脚
201支撑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 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实际运用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用以固定上下相叠的两货物30、30'。其中,两货物30、 30'分别设置于栈板20及栈板20'上。定位板10叠合于货物30上,定位板10、货物30 及栈板20是利用一束带40的环绕捆绑而结合在一起。货物30'与栈板20'则包装为一 体,货物30'利用栈板20'叠合于定位板10上而与货物30间呈现上下相叠的关系。定位 板10则具有多个定位结构,以匹配位于栈板20'的多个支撑脚201'的位置。其中,栈板 20'短边侧的相邻角落的两支撑脚201'之间具有一脚距Li,而栈板20'长边侧的相邻角 落的两支撑脚201'之间具有一脚距L2。定位结构间的间距匹配于此两脚距Li、L2,以使 栈板20'可利用支撑脚201'与定位结构的搭配而能够固定于定位板10上。如此可避免 栈板20'连同货物30'由货物30上滑落,并使货物30所受的压力可被均勻分散,避免货 物30因受栈板20'及货物30'的不均勻的下压力而造成压损的现象发生。接着将针对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的详细结构加以说明。请同时参照图2A至图 2C,图2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 一实施例的活动块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C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块 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包含一本体100及四个活动块110。本体100的外型为一矩 形平板体,且本体100可具有多个纵横交错的肋体106设置于其上,肋体106用以提高本体 100的刚性强度。此外,四个活动块110分别利用枢轴115而枢设于本体100的四个角落。 本体100的顶面为接触面101,图1中的栈板20'即叠压于接触面101上。接触面101上 设置有四个L型的第一定位肋102,四个第一定位肋102分别邻近于接触面101的四个角 落,第一定位肋102用以固定栈板20'的支撑脚201'。需注意的是,第一定位肋102的外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 据实际需求而调整第一定位肋102的外型。此外,活动块1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117及一第二面118,第一面117上设置有 一 L型的第二定位肋112。需注意的是,第二定位肋112的外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调整第二定位肋112的外型。活动块110可相对本体100于一第一位置A(如图2B所示)至一第二位置B(如 图2C所示)之间枢转移动。当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活动块110的第二面118面 对接触面101,且活动块110将第一定位肋102覆盖。值得一提的,第二面118上更可设置 有多个凸柱1181,当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活动块110利用凸柱1181抵压于接触面 101,以避免活动块110直接压合于第一定位肋102而产生干涉。此时,活动块110的第一 面117与接触面101朝向同方向,且第一面117与接触面101可以为同一水平面。并且,定 位板10的短边的两相邻第二定位肋112之间有一距离dl,而定位板10的长边的两相邻第 二定位肋112之间有一距离d2。当活动块110于第二位置B时,活动块110相对本体100展开,使第一定位肋102显露于外。此时,活动块110的第二面118与接触面101朝向同方向。并且,定位板10的 短边的两相邻第一定位肋102之间有一距离dl ‘,而定位板10的长边的两相邻第一定位肋 102之间有一距离d2'。其中,距离dl'大于距离dl,距离d2'大于距离d2。换个角度来看,当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第二定位肋112较第一定位肋102 靠近本体100的中心,当活动块110于第二位置B时,第二定位肋112较第一定位肋102远 离本体100的中心。更进一步来说,当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定位板10供规格较小的栈板20' 所使用。其中,规格较小的栈板20'具有较小的支撑脚201'的脚距L1、L2,此较小的脚距 Li、L2分别对应于定位板10短边的相邻两第二定位肋112间的距离dl以及定位板10长 边的相邻两第二定位肋112间的距离d2。当活动块110于第二位置B时,定位板10供规格 较大的栈板20'所使用。其中,规格较大的栈板20'具有较大的支撑脚201'的脚距Li、 L2,此较大的脚距L1、L2分别对应于定位板10短边的相邻两第一定位肋102间的距离dl ‘ 及定位板10长边的相邻两第一定位肋102间的距离d2'。因此利用活动块110相对本体 100的展开或收合,可使定位板10选择性的切换由第一定位肋102来提供定位效果,或是由 第二定位肋112来提供定位效果。藉此,使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可以供至少两种不同尺寸 规格的栈板20'使用,以避免使用者需针对不同规格的栈板20'而对应使用不同尺寸的 定位板10。是以这样的定位板10,除了方便人员对其收纳的分类管理,也可省去定位板10 的重新开模制作的费用与时间。此外,本实施例的本体100另可具有一补强区103,补强区103内的肋体106的排 列设置较本体100其它区域的肋体106排列更为密集。进一步来说,补强区103相较于本 体100其它区域有更高的刚性强度。其中,当定位板10受到束带40捆绑时,束带40接触 于补强区103上。由于补强区103具有较高的刚性强度,因此可克服定位板10于受束带40 捆绑时所产生的变形问题。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补强区103由本体10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补强区103位 于本体100的端缘处,另可设置一导角104。导角104的功效在于束带40缠绕过本体100的 端缘处时,可平顺的贴覆于本体100,避免因端缘处过于尖锐而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上述本实施例的活动块110利用凸柱1181抵压于接触面101上,而避免使活动块 110直接叠压于第一定位肋102而产生干涉,然此特征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来说,在本 发明例另一实施例当中,活动块110的第二面118上可设置有一凹槽119 (如图2D所示), 凹槽119对应于第一定位肋102。当该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第一定位肋102被容置 于凹槽119,以避免活动块110与第一定位肋102之间的干涉现象发生。需注意的是,上述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以四个活动块110对应四个第一定位肋 102为例,然而上述活动块110与第一定位肋102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发明。请参照图3A及图3B,图3A与图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 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A实施例的差异即在于活动块110与第一定位肋102的数量不同, 相似之处便不再详细赘述。在本实施例当中,定位板10包含一本体100及两个活动块110。本体100的外型 为一矩形平板体,两个活动块110则分别利用枢轴115而枢设于本体100的相对两角落。本 体100具有一接触面101,接触面101上设置有二个第一定位肋102,两个第一定位肋102分别邻近于接触面101的相对两个角落,且对应于活动块110。当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活动块110的第二面118面对接触面101,且活动 块110将第一定位肋102覆盖。此时,活动块110的第一面117与接触面101朝向同方向, 使得第二定位肋112位于接触面101上。当活动块110于第二位置B时,活动块110相对本体100展开,使第一定位肋102 显露于外。此时,活动块Iio的第二面118与接触面101朝向同方向。并且两第一定位肋 102之间的距离(如图:3B所示)大于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的两第二定位肋112之间 的距离(如图3A所示)。请接着参照图4A及图4B,图4A与图4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 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A实施例的差异即在于活动块110与第一定位肋102的数量 不同,相似之处便不再详细赘述。在本实施例当中,定位板10包含一本体100及一个活动块110。本体100的外型 为一矩形平板体,活动块110则利用枢轴115而枢设于本体100的其中一角落。本体100 具有一接触面101,接触面101上设置有二个第一定位肋102,两个第一定位肋102分别邻 近于接触面101的相对两个角落,且活动块110对应于两个第一定位肋102的其一。当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活动块110的第二面118面对接触面101,且活动 块110将两个第一定位肋102的其一覆盖。此时,活动块110的第一面117与接触面101朝 向同方向,使得第二定位肋112位于接触面101上。此时,定位板10靠第二定位肋112与 未被活动块110所覆盖的第一定位肋102来提供定位的效果。当活动块110于第二位置B时,活动块110相对本体100展开,使第一定位肋102 显露于外。此时,活动块Iio的第二面118与接触面101朝向同方向。并且两第一定位肋 102之间的距离(如图4B所示)大于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第二定位肋112与未被 活动块110所覆盖的第一定位肋102间的距离(如图4A所示)。请接着参照图5A及图5B,图5A与图5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 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A实施例的差异即在于活动块110与第一定位肋102的数量 不同,相似之处便不再详细赘述。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包含一本体100及八个活动块110。本体100的外型为一矩 形平板体。此外,其中四个活动块Iio分别利用枢轴115而枢设于本体100的四个角落,另 外四个活动块110则分别利用枢轴115而枢设于本体100的四端缘的中央段。本体100具 有一接触面101,接触面101上设置有八个第一定位肋102,八个第一定位肋102分别对应 于八个活动块110。当活动块110于第一位置A时,活动块110的第二面118贴覆于接触面101,且活 动块110将第一定位肋102覆盖。此时,活动块110的第一面117与接触面101朝向同方 向,使得第二定位肋112位于接触面101上。当活动块110于第二位置B时,活动块110相对本体100展开,使第一定位肋102 显露于外。此时,活动块Iio的第二面118与接触面101朝向同方向。上述实施例的定位板10,利用活动块110枢设于本体100上而于第一位置A与第 二位置B之间切换,以使定位板10可适用于至少两种尺寸大小不同的栈板。然而为了达到 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栈板的功效,定位板10除了以枢设于本体100的型态外,还可以是以
7其它方式来呈现。请参照图6A及图6B,图6A与图6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 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包含一本体100及四个活动块110。本体100的外型为一矩 形平板体,且本体100具有四个滑槽105。本体100具有一接触面101,接触面101的四个 角落处个别设置有一个滑槽105,四个活动块110分别对应设置于四个滑槽105内。活动块 110可沿着滑槽105内的轨道而于一第一位置A(如图6A所示)与一第二位置B(如图6B 所示)之间位移。因此,定位板10利用活动块110于滑槽105内的位移,而可适用于至少 两种以上的相异尺寸的栈板。请参照图7A至图7C,图7A至图7C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 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定位板10包含一本体100及四个第二定位肋112。本体100的外型为 一矩形平板体,本体100具有一接触面101,接触面101的四个角落处各别设置有一第一插 槽107及一第二插槽109。其中,相邻两第一插槽107间的距离较相邻两第二插槽109间的 距离为小。第二定位肋112可选择性的插设于第一插槽107(如图第7B所示)或是插设于 第二插槽109(如图7C所示)。因此,定位板10利用第二定位肋112插设于第一插槽107 或是第二插槽109,而可适用于两种相异尺寸的栈板。根据上述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定位板,可用以固定栈板,使上下两相叠的货物间能 够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此外,利用活动块枢设于本体上而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位移,使定位板可通过第一定位肋或是第二定位肋来提供定位效果,以适用于至少两种相 异尺寸的栈板。并且,定位板的本体上更设置有补强区以及导角,以避免定位板受束带捆绑 时所产生的翘曲变形或是应力集中造成的不良现象。是以这样可调整定位肋的位置的定位 板,可免除公知为了因应不同尺寸的栈板,而需额外开模生产对应尺寸的定位板。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板包含一本体,具有一接触面以及设置于该接触面上的至少两相对的第一定位肋;以及一活动块,枢设于该本体以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活动块具有一第 一面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活动块覆盖 该些第一定位肋之一,该第一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且该第二定位肋与该些第一定位 肋之另一的距离相异于相对的该两第一定位肋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四该活动块,该本体具有四该第一定 位肋,该些第一定位肋分别邻近于该本体的四角,该些活动块个别对应该些第一定位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当该些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相邻两该 第二定位肋间的距离较相邻两该第一定位肋间的距离为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多个肋体,该本体另具有至少 一补强区,该补强区内的该些肋体较该本体的其它区域的该些肋体密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该补强区由该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且该补强区位于该本体的一端缘具有一导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块具有一第二面,该第二面相对于 该第一面,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面具有一凹槽,该凹槽对应该第一 定位肋,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定位肋被容置于该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当该活动块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面 与该接触面朝相异方向。
9.一种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板包含一本体,具有一接触面以及设置于该接触面上的至少一第一定位肋;以及一活动块,枢设于该本体以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活动块具有一第 一面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活动块覆盖 该第一定位肋,该第一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且该第二定位肋较该第一定位肋靠近该 本体的中心,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定位肋较该第一定位肋远离该本体的中 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板,适于匹配不同尺寸的栈板,不同尺寸栈板具有相异脚距,定位板包含一本体及一活动块。本体具有至少两相对的第一定位肋。两第一定位肋的距离对应具有第一脚距的栈板。活动块具有一第二定位肋,且活动块枢设于本体而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当活动块于第一位置时,活动块覆盖这些第一定位肋之一,使第二定位肋与这些第一定位肋之另一的距离对应具有第二脚距的栈板。当活动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活动块外露出前述被覆盖的第一定位肋。藉此,本发明定位板可通过第一定位肋或第二定位肋来提供不同定位效果,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栈板。
文档编号B65D71/00GK102092506SQ20111004962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丁崇宽, 张文元, 简培伦, 范植钧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