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022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尤其是一种PU板材上料机构,属于PU板材上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顶蓬PU (Polyurethane)基材主要采用人工上料,这种靠人工上料及送料的方法,容易把PU板材折裂(PU板材材料特性较脆),并且在送料过程中的重复定位精度无法保证,容易跑偏。这种手工操作方式,使得产品的生产节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并且在搬运过程中经常会把PU板材折裂,存在很大的产品质量隐患,产品报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板材上料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及制作成本,安
全可靠。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座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送料气缸;底座内设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一端伸入底座内,另一端与底座上的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杆对应于位于底座内的端部设有感应开关、抓料气缸及针刺驱动气缸,所述针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针刺。所述底座内设有铺料平台,所述铺料平台的一端能伸入底座内。所述铺料平台上设有限位支撑。所述铺料平台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滚轮。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升降丝杆及升降导柱,所述升降导柱与提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升降导柱能相对升降丝杆移动。所述伺服电机的功率为0. 4KW。所述针刺的直径为3mm。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均勻分布的支座。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底座上的安装柱上,所述安装柱竖直分布于底座上。所述针刺与底座下部的PU板的夹角为45度。本发明的优点底座上设有送料气缸,底座内通过提升杆安装有感应开关、抓料气缸及针刺驱动气缸,针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对称分布的针刺,提升杆与提升机构相连;PU板先通过针刺刺入,然后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后,由抓料气缸抓料后,再通过送料气缸输送到指定位置,完成一次上料过程;PU板通过铺料平台输送到底座内的下部;结构简单、 紧凑,合理;适应多种PU产品的灵活性,确保汽车顶蓬PU板滚胶生产流的连续性、快速性, 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摆放定位准确;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伺服电机1、升降导柱2、升降丝杆3、感应开关4、针刺5、 抓料气缸6、送料气缸7、铺料平台8、限位支撑9、底座10、安装柱11、支座12、PU板13、滚轮14、提升杆15及针刺驱动气缸16。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0的底部设有支座12,底座10上设有送料气缸7,所述送料气缸7用于将PU板13输送到指定位置。底座10上设有安装柱11,所述安装柱11竖直分布于底座10上。安装柱11对应于设置送料气缸7的另一侧设有提升杆15,所述提升杆 15的一端伸入底座10内,另一端与安装柱11上的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机构能够使提升杆 15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所述伺服电机1安装于安装柱11上,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设有升降丝杆3,所述升降丝杆3上设有升降导柱2,升降导柱2与提升杆15对应于伸入底座10的另一端相连;升降导柱2能相对升降丝杆3移动,从而升降导柱 2带动提升杆15移动。伺服电机1的功率为0. 4KW,送料气缸7的行程为300。提升杆15对应于位于底座10内的端部设有感应开关4、抓料气缸6及针刺驱动气缸16,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针刺5,所述针刺5的直径为3mm ;当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伸缩时,能够使针刺5刺入PU板13内。感应开关4为机械式定位开关。为了便于将PU板13上料,底座10内设有铺料平台8,所述铺料平台8的一端能伸入底座10内。铺料平台8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支撑9,通过限位支撑9能够使位于铺料平台8上PU板13保持整齐。铺料平台8的底部设有滚轮14,通过滚轮14能够方便移动。如图1所示使用时,先将多块PU板13人工放置于铺料平台8上,然后推动铺料平台8到底座10内,PU板13位于感应开关4及针刺5的下方。工作时,启动提升机构的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带动升降丝杆3,使升降导柱2及提升杆15向靠近PU板13 的方向运动。当提升杆15上的感应开关4触碰到PU板13时,启动针刺驱动气缸16。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伸缩,针刺5刺入PU板13内;针刺5与PU板13间的夹角为45度, 避免针刺5刺入多块PU板13。当针刺5刺到位后,伺服电机1反转,驱动升降丝杆3反转, 实现升降导柱2带动提升杆15上升;此时,被刺入的PU板13会跟随针刺5同时向上运动。 当伺服电机1带动升降杆15上升到位后,抓料气缸6启动,抓料气缸6抓住PU板13,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收缩,针刺5退回。在抓料气缸6抓住PU板13后,送料气缸7将PU 板13向前推动一定的行程后送到指定的位置,实现一块PU板13的自动上料过程。伺服电机1、抓料气缸6、送料气缸7及针刺驱动气缸16对应配合后,能够完成PU板13的自动上料,直至铺料平台8上的PU板13上料完为止。确保了汽车顶蓬PU板13滚胶生产流的连续性、快速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摆放定位准确;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本发明底座10上设有送料气缸7,底座10内通过提升杆15安装有感应开关4、抓料气缸6及针刺驱动气缸16,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上设置对称分布的针刺5,提升杆 15与提升机构相连;PU板13先通过针刺5刺入,然后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后,由抓料气缸6 抓料,再通过送料气缸7输送到指定位置,完成一次上料过程;PU板13通过铺料平台8输送到底座10内的下部;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适应多种PU产品的灵活性,确保汽车顶蓬PU板滚胶生产流的连续性、快速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摆放定位准确;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0)及位于所述底座(10)上的送料气缸(7);底座(10)内设有提升杆(15),所述提升杆(15)的一端伸入底座(10)内,另一端与底座(10)上的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杆(15)对应于位于底座(10)内的端部设有感应开关(4)、抓料气缸(6)及针刺驱动气缸(16),所述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针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0)内设有铺料平台(8 ),所述铺料平台(8 )的一端能伸入底座(10 )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铺料平台(8)上设有限位支撑(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铺料平台(8)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滚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所述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上设有升降丝杆(3)及升降导柱(2),所述升降导柱(2) 与提升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升降导柱(2)能相对升降丝杆(3)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伺服电机(1)的功率为 0. 4K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针刺(5)的直径为3mm 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0)的底部设有均勻分布的支座(1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伺服电机(1)安装于底座(10 )上的安装柱(11)上,所述安装柱(11)竖直分布于底座(10 )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针刺(5)与底座 (10)下部的PU板(13)的夹角为45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PU板材上料机构,其包括底座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送料气缸;底座内设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一端伸入底座内,另一端与底座上的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杆对应于位于底座内的端部设有感应开关、抓料气缸及针刺驱动气缸,针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针刺。本发明PU板先通过针刺刺入,然后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后,由抓料气缸抓料,再通过送料气缸输送到指定位置,完成一次上料过程;PU板通过铺料平台输送到底座内的下部;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适应多种PU产品的灵活性,确保汽车顶蓬PU板滚胶生产流的连续性、快速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摆放定位准确;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
文档编号B65H3/22GK102180363SQ20111014174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8日
发明者周彪, 龚炜 申请人: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