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307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用于卷绕长物体(long object)的卷筒。
背景技术
所述的长物体例如是在采石场用于输送矿石等的输送带。这样的长的输送带在工厂制造出来后,卷绕在包装用的卷筒上。此后,把输送带装载在车辆或船舶上,运送到输送带的使用场所。在使用场所把多个输送带连接起来使得具有规定的全长(有时达到数公里以上)。可是,所述的连接需要大量劳力和时间。因此,优选的是尽量减少在使用场所连接输送带的次数。所以优选的是把尽量长的输送带运送到其使用场所。在输送带的运送中所使用的卷筒具有卷芯部,用于卷绕输送带;以及一对凸缘部,设在卷芯部的轴向的两个端部。各凸缘部的外周部与地面接触。由此,通过各凸缘部支承卷芯部。在运送或保管输送带时,卷筒被放置在车辆或船舶的地板上,或者被放置在保管场所的地面上。在各凸缘部的外周部为圆形的情况下,卷筒容易滚动。因此,公知的有具备具有多边形外周部的凸缘部的卷筒(例如参照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昭64-24076号)。如前所述,卷筒用于运送输送带等长物体。此外,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后的卷筒不再被利用而被废弃掉(使用完就扔掉)。可是,用于卷绕又长又大的输送带等的卷筒通常是大型的,并且具有高的强度。因此,卷筒是用大量的材料(钢材等)制造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如上所述的把卷筒使用完就扔掉会造成成本增大。因此,在以往的卷筒中,也有卷筒是由多个内侧构件以及多个外侧构件形成的,所述多个内侧构件从卷芯部到外周部的各个角部呈放射状延伸,所述多个外侧构件形成外周部的各个边。由此,凸缘部成为桁架形。因此,可以减少用于制造卷筒的材料的使用量。可是,在具有所述结构的以往的凸缘部中,与地面接触时承受负荷的部分和其他的部分是用具有相同强度的构件制成的。即,对提高凸缘部强度没有贡献的部分也白白使用了强度高的构件。因此,以往的卷筒还留有进一步降低成本的余地。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该卷筒具有必要的强度,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该卷筒包括卷芯部,卷绕长物体;一对凸缘部,设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两端,所述凸缘部包括外周部,具有以一个外侧构件为一个边的多边形的形状;以及多个内侧构件,从所述卷芯部延伸到所述外侧构件的端部,一部分内侧构件具有比其他的内侧构件高的强度,所述一部分内侧构件包括一对第一内侧构件,该一对第一内侧构件延伸到形成所述凸缘部底边的第一外侧构件的两端。如果把该卷筒配置在地面(接地面)上,则来自地面的反力通过作为凸缘部底边的第一外侧构件,作为压缩负荷作用在一对第一内侧构件上。另一方面,负荷不作用在其他的内侧构件上。因此,作为对凸缘部的强度没有贡献的其他的内侧构件无须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此,对应地可以减少用于凸缘部的材料的量。由此,卷筒具有必要的强度,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因此,该卷筒可以非常适合作为如用于运送输送带等的不进行再利用就废弃的卷筒使用。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卷筒的主视图。图2是卷筒的侧视图。图3是卷筒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图4是卷筒的接触地面部的放大主视图。图5是表示卷筒的卷芯部的部分侧面剖视图。图6是表示卷筒与地面接触状态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卷筒的变形例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带,10···卷芯部,20···凸缘部,21,22,23...内侧构件,24...外侧构件,30...接触地面部,31...插入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7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卷筒为了运送在采石场中输送矿石等使用的输送带而卷绕该输送带。所述卷筒包括卷芯部10、一对凸缘部20以及接触地面部30。卷芯部10是卷绕作为长物体的输送带1的部分。一对凸缘部20设在卷芯部10的轴向的两个端部。接触地面部30在各凸缘部20分别设有一对。各凸缘部20的外周部20a为八边形。卷芯部10具有圆筒形的内筒11和圆筒形的外筒12。内筒11的轴向的两个端部开口。外筒12具有比内筒11大的外径。内筒11配置在外筒12内。内筒11沿轴向的长度比外筒12长。外筒12的两个端部与内筒11的外周面之间被圆形的堵塞板13堵塞。在该情况下,在堵塞板13的周围边缘部的多个部位(例如四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排水孔13a。凸缘部20包括共计八个的内侧构件21、22、23以及共计八个的外侧构件24。夕卜侧构件M形成外周部20a的各个边。内侧构件21、22、23从卷芯部10呈放射状地延伸到外周部20a的各个角部(各个角部是外侧构件M的端部,且是相邻的外侧构件M的连接部)。 内侧构件(第一内侧构件)21的数量为两个,内侧构件(第二内侧构件)22的数量为两个, 内侧构件23的数量为四个。内侧构件21、22、23以及外侧构件M是分别具有二形断面的钢材。内侧构件21、22、23的一个端部与内筒11的外周面连接。更详细地说,在内筒11的轴向端部安装有正八边形的加强板25。各内侧构件21、22、23的一个端部配置在加强板25 与卷芯部10的堵塞板13之间。加强板25的中央部开口。内筒11的轴向端部贯通开口的中央部。加强板25与内筒11的外周边缘连接。此外,在加强板25的周围边缘部的多个部位(例如四处)设置有用于穿入螺栓的孔25a。在加强板25内侧的面上安装有螺母25b。 把插入孔25a的螺栓拧入到所述螺母25b中。在凸缘部20的各个内侧构件21、22、23中,一对内侧构件(相邻的内侧构件)21延伸到形成外周部20a的下侧的边(底边)的外侧构件(第一外侧构件)24的两端。此外, 另一对内侧构件(相邻的内侧构件)22延伸到外周部20a的上侧的边的两端。该一对内侧构件22配置在以卷芯部10为中心与一对内侧构件21对称的位置上。此外,所述的内侧构件21、22的宽度尺寸Wl比其他的内侧构件23的宽度尺寸W2大。由此,内侧构件21、22的强度比其他内侧构件23的强度更高。以下述方式形成凸缘部20 延伸到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1及形成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外侧构件24形成正三角形, 并且延伸到外周部20a上侧的边的两端的另一对内侧构件22及形成外周部20a上侧的边的另外的外侧构件M形成正三角形。此外,低强度的其他四个内侧构件23比高强度的内侧构件21、22短。内侧构件23延伸到各自对应的一对外侧构件M的一方的两端,所述一对外侧构件M形成外周部20a的两个侧边。在具有所述结构的凸缘部20中,径向的宽度尺寸Ll和高度尺寸L2相等。接触地面部30是方筒形的构件。接触地面部30的内部有可以插入叉车的货叉的插入部31。接触地面部30设在形成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外侧构件M的两个端部。艮口, 接触地面部30设置在与延伸到所述外侧构件24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1连接的外周部20a 的角部。接触地面部30与内侧构件21的端部连接。此外,内侧构件21在其端部侧面上具有梯形的连接板32。该连接板32和接触地面部30的上侧的面连接。在使用如上所述结构的卷筒卷绕输送带1的情况下,把图中没有表示的转动机构的轴插入卷芯部10的内筒11中。把螺栓插入加强板25的孔25a中,并把该螺栓拧入螺母 2 中。由此,把凸缘部20固定在转动机构上。然后通过利用转动机构使卷筒转动,把输送带1从长边方向的一端卷绕到卷芯部10上。由此把输送带1卷绕到卷筒上。如图6所示,在运送或保管卷绕有输送带1的状态的卷筒的情况下,设置在凸缘部 20的外周部20a角部的一对接触地面部30和地面A (车辆或船舶的地板或者保管场所的地面)接触。由此,各凸缘部20支承卷芯部10。一对接触地面部30承受因包含输送带1的卷筒的自重造成的来自地面A的反力。该反力成为在径向(从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端部朝向卷芯部10的方向)上压缩延伸到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1的压缩负荷。另一方面,负荷不作用于延伸到外周部20a上侧的边的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2和其他的内侧构件23。此外,在通过叉车移动卷筒的情况下,在把叉车的货叉插入到分别设在接触地面部30上的插入部31中的状态下,通过叉车抬起卷筒。此时,与前述相同,从叉车的货叉传递到凸缘部20的反力作为压缩负荷进行作用,该压缩负荷在径向上压缩延伸到外周部20a 下侧的边的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1。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卷筒,凸缘部20包括多个内侧构件21、22、23,从卷芯部10呈放射状地延伸到外周部20a的各个角部;以及多个外侧构件M,成为外周部20a各个边。此外,在与延伸到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1连接的外周部20a的角部设置有接触地面部30。来自地面A的反力成为通过接触地面部30压缩内侧构件21的压缩负荷。在此,在与地面接触时承受负荷的一对内侧构件21与其他的内侧构件23相比,具有高的强度。即,内侧构件21的宽度尺寸Wl比内侧构件23的宽度尺寸W2大。由此,使在该卷筒中对凸缘部20的强度没有贡献的内侧构件23的宽度尺寸W2变小。因此,对应地,可以减少凸缘部20的材料使用量。由此,该卷筒具有必要的强度,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因此, 该卷筒可以非常适合作为如用于运送输送带1那样的不进行再利用就废弃的卷筒使用。此外,延伸到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1与该一对内侧构件21 之间的外侧构件M形成三角形。而且,该三角形底边的两端成为承受负荷的支点。即,该卷筒的凸缘部20具有桁架结构。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与地面接触时承受负荷部分的结构计算。所以该卷筒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设计。此外,延伸到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两端的一对内侧构件21与在该一对内侧构件 21之间的外侧构件M形成正三角形。因此,凸缘部20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最佳的形状。 因此,可以使作用在所述内侧构件21上的负荷为最小。此外,该卷筒的凸缘部20具有相邻的一对内侧构件21和另外的一对内侧构件22。 该一对内侧构件22配置在以卷芯部10为中心而与一对内侧构件21对称的位置上。此外, 这些内侧构件21、22的强度比其他的内侧构件23的强度高。由此,凸缘部20的重心配置在凸缘部20的转动中心上。因此,在凸缘部20转动时(在卷绕输送带1时,或使输送带1 开卷时等),凸缘部20的重量平衡好。此外,可以使整个凸缘部20的强度在整体上大体均勻。因此,与是否是在与地面接触时无关,可以使凸缘部20自身的强度足够强。此外,该卷筒的凸缘部20在接触地面部30与地面接触时的径向宽度尺寸Ll和高度尺寸L2相等。即,凸缘部20外周部的垂直方向的长度(高度尺寸I^)和水平方向的长度(宽度尺寸Li)相等。因此,即使在卷绕状态下的输送带1的外径与凸缘部20的高度尺寸L2大体相等的情况下,凸缘部20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部也不会不必要地伸出。因此,该卷筒非常适合作为用于装载在车辆或船舶上的卷筒使用。此外,接触地面部30具有可以插入叉车的货叉的插入部31。因此,来自叉车的货叉的负荷不会作用于接触地面部30以外的构件上。因此,卷筒在用叉车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接触地面部30承受负荷。图7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在该变形例中,连接在接触地面部30上的一对内侧构件21和在该一对内侧构件21之间的外侧构件M通过具有与其他构件不同颜色的构件制成。由此,可以把在与地面接触时承受负荷的三角形部分与其他的部分明确区分开来。因此,例如可以容易地判断出在卷绕了输送带1的状态下的卷筒应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延伸到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一对内侧构件21的强度和位于以卷芯部10为中心与该一对内侧构件21对称的位置上的、延伸到外周部20a上侧的边的另一对内侧构件22的强度,比其他的内侧构件23的强度高。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延伸到外周部20a下侧的边的一对内侧构件21的强度比其他的内侧构件22、23的强度高。此外,凸缘部20的外周部20a的形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所记述的形状。通过改变内侧构件21、22、23的角度和/或长度,可以使外周部20a形成为其他的形状。S卩,外周部20a的形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八边形。外周部20a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六边形或方形等八边形以外的多边形。
此外,凸缘部20也可以不具有接触地面部30。在该情况下,作为凸缘部20底边 (下侧的边)的外侧构件M与地面接触。此外,可以把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卷筒表现为以下的第一方式 第六方式。艮口, 第一方式的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包括卷芯部,卷绕长物体;以及一对凸缘部,设在卷芯部的轴向的两端,外周部为多边形,通过使各凸缘部的外周部与地面接触,由各凸缘部支承卷芯部。在该卷筒中,所述凸缘部包括多个内侧构件和多个外侧构件,所述多个内侧构件从卷芯部呈放射状地向外周部的各个角部延伸,所述多个外侧构件成为外周部的各个边。此外,各内侧构件中的至少包括相邻的一对内侧构件的一部分内侧构件,由强度比其他的内侧构件更高的构件形成。此外,在外周部的各个角部中连接有所述一对内侧构件的角部上, 设置有承受来自地面的反力的接触地面部。由此,如果使各凸缘部与地面接触,则接触地面部承受来自地面的反力。该反力成为向一对内侧构件施加的负荷,另一方面,该负荷不作用于其他的内侧构件。因此,作为对凸缘部的强度没有贡献的其他的内侧构件无需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此,对应地可以减少凸缘部的材料使用量。由此,卷筒具有必要的强度,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因此,该卷筒可以非常适合作为如用于运送输送带1等的不进行再利用就废弃的卷筒使用。第二方式的卷筒是如下所述的卷筒,即在第一方式的卷筒中,以使强度比其他的内侧构件高的一对内侧构件与在该一对内侧构件之间的外侧构件形成正三角形的方式来形成所述凸缘部。第三方式的卷筒是如下所述的卷筒,S卩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卷筒中,利用强度比其他的内侧构件高的构件形成所述各内侧构件中的相邻的一对内侧构件以及位于以卷芯部为中心与该相邻的一对内侧构件对称位置的另一对内侧构件。第四方式的卷筒是如下所述的卷筒,即在第一方式 第三方式的任一个方式的卷筒中,以在使接触地面部位于外周部下侧的边时的凸缘部的径向宽度尺寸和高度尺寸相等的方式来形成所述凸缘部。第五方式的卷筒是如下所述的卷筒,即在第一方式 第四方式的任一个方式的卷筒中,在所述各内侧构件中连接在接触地面部上的一对内侧构件是由颜色与其他的内侧构件不同的构件形成的。第六方式的卷筒是如下所述的卷筒,即在第一方式 第五方式的任一个方式的卷筒中,在所述的接触地面部上设置有插入部,该插入部能够插入叉车的货叉。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该卷筒包括卷芯部,卷绕长物体;一对凸缘部,设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包括外周部,具有以一个外侧构件为一个边的多边形的形状;以及多个内侧构件,从所述卷芯部延伸到所述外侧构件的端部,一部分内侧构件具有比其他的内侧构件高的强度,所述一部分内侧构件包括一对第一内侧构件,该一对第一内侧构件延伸到形成所述凸缘部底边的第一外侧构件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侧构件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接触地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构件和所述一对第一内侧构件形成正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构件的强度和位于以所述卷芯部为中心与所述第一内侧构件对称的位置的一对第二内侧构件的强度比其他的内侧构件的强度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部的垂直方向的长度与水平方向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构件的颜色与其他的内侧构件的颜色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地面部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能够插入叉车的货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构件具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与所述接触地面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部为八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物体是输送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卷绕长物体的卷筒,该卷筒包括卷芯部,卷绕长物体;一对凸缘部,设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两端,所述凸缘部包括外周部,具有以一个外侧构件为一个边的多边形的形状;以及多个内侧构件,从所述卷芯部延伸到所述外侧构件的端部,一部分内侧构件具有比其他的内侧构件高的强度,所述一部分内侧构件包括一对第一内侧构件,该一对第一内侧构件延伸到形成所述凸缘部底边的第一外侧构件的两端。
文档编号B65H75/14GK102530653SQ20111030172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宫岛纯, 熊本恭夫 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