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103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彩钢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彩钢板生产工艺中,张紧机组一般设在焊机之后,钢带电解脱脂阶段之前,分别为开卷机和脱脂段提供所需的张力。当焊机需重新焊接时,张紧机将上卷钢带从入口活套中反向拉出,使带尾与下卷钢带头部进行重焊。在正常生产时,当带头带尾焊接完成,张紧机可与开卷机一起以高于机组运行的速度向活套内快速充带。现有的张紧机结构复杂, 且在回拉或输送钢带时,容易打滑或由于张紧辊自重较大,动力不足,严重影响正常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便于提供合适的张紧力。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 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张紧辊和一个压辊,四个张紧辊分别连接各自的旋转动力装置,压辊位于张紧辊的上方,压辊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摆臂上,摆臂铰接在机架上;压辊压紧在张紧辊上。压辊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摆臂与压辊的数量相同,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机架上。张紧辊内部空心,张紧辊外衬聚胺脂层。压辊外衬氯丁橡胶层。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四个张紧辊分别连接旋转动力装置,压辊安装在张紧辊的上方并压紧在张紧辊上,张紧辊能够各自独立驱动,且有压辊配合贴紧张紧辊,可有效增大张紧辊与钢带的摩擦系数,保证回拉或输送时不会出现打滑现象。2.压辊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摆臂与压辊的数量相同,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保证了回拉或输送钢带的稳定性。3.张紧辊内部空心,整套设备自重较轻,不会因自身重量大的原因浪费能源,使用时张紧动力强劲。张紧辊外衬聚胺脂层,压辊外衬氯丁橡胶层,张紧辊和压辊与钢带在接触作业过程中,能有效保护钢带表面,不会产生划痕。4.四个张紧辊的设置,使得机组能够存放较大量的钢带,张紧控制力更强,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供给和回拉需求。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且返修率低,投产成本低,适宜在业界推广使用。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张紧辊,2.机架,3.张紧辊,4.压辊,5.摆臂,6.钢带,7.张紧辊,8.张紧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张紧辊3、1、8、7均顺序安装在机架2上,并分别连接各自的旋转动力装置,每个张紧辊都能独立驱动运行。压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摆臂5上,摆臂5铰接在机架2上。压辊4位于张紧辊3的上方并与张紧辊3的外表面相贴合。也可同时设置多个压辊4,并与之配套相同数量的摆臂,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机架2上,各压辊分别压紧在不同的张紧辊上,进一步提高了输送和回拉精度,控制力更强。张紧辊3、1、8、7的内部空心,不会浪费动力能源在克服辊身自重上。张紧辊外衬聚胺脂层,压辊4外衬氯丁橡胶层,可防止张紧辊与压辊4在于钢带的相对运动过程中,划伤钢带外表面。使用时,如图1所示,钢带6从四个张紧辊最下方穿过,呈“S”型回转缠绕在四个张紧辊上,箭头所示方向为钢带6的运动方向。压辊4将钢带6压合贴紧张紧辊3,以利于增大摩擦系数,便于回拉或输送操作,防止打滑。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张紧辊和一个压辊,四个张紧辊分别连接各自的旋转动力装置,压辊位于张紧辊的上方,压辊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摆臂上,摆臂铰接在机架上;压辊压紧在张紧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其特征在于压辊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摆臂与压辊的数量相同,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其特征在于张紧辊内部空心,张紧辊外衬聚胺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其特征在于压辊外衬氯丁橡胶层。
专利摘要一种四辊钢带张紧机,属于彩钢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张紧装置。其包括机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张紧辊和一个压辊,四个张紧辊分别连接各自的旋转动力装置,压辊位于张紧辊的上方,压辊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摆臂上,摆臂铰接在机架上;压辊压紧在张紧辊上。张紧辊能够各自独立驱动,且有压辊配合贴紧张紧辊,可有效增大张紧辊与钢带的摩擦系数,保证回拉或输送时不会出现打滑现象。张紧辊内部空心,整套设备自重较轻,使用时张紧动力强劲。张紧辊外衬聚胺脂层,压辊外衬氯丁橡胶层,能有效保护钢带表面,不会产生划痕。四个张紧辊的设置,使得机组能够存放较大量的钢带,张紧控制力更强,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供给和回拉需求。
文档编号B65H23/26GK202022612SQ20112011877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李仁周, 杨建军, 王冰, 田家垒 申请人:淄博凤阳彩钢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