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95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装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为一种新型装包机。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在国内在大力提倡农业机械化,通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不仅仅包括农业生产上的机械化,还包括农业管理和前期准备,以及后期处理加工的机械化,但是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机械成本高,适用范围小,技术发展不成熟,技术替代效果差的限制,因而不仅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上比较低,而且在后期处理加工上的机械化也非常的低, 例如像对棉花等农作物的装包,目前依然是依靠人工完成的,劳动强度大,装包效率低,包装不紧凑,工作环境差,就对目前现有的棉花等作物的装包机来说,通常采用气流式吸料, 一方面吸入棉花或其他物料的量不稳定,效率低,装包的原料不均勻,另一方面装包完成后还需要人工去搬运,费时费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包效率高,工作稳定,劳动强度小,装包搬运一体化的新型装包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装包机,由支撑行走装置、进料装置、装包装置、搬运装置和操作控制器30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行走装置由底盘1、行走轮2、牵引器3、支架4组成, 底盘1下方由若干个行走轮2支撑,前端设有牵引器3 ;进料装置安置在底盘1的前部,上部与装包装置相连接;装包装置通过支架4固定在底座1中部,搬运装置设置在底座1的后部;操作控制器30设置在支架4上,并可分别控制各个装置的运转。进一步,所述的进料装置,由支座5、进料电机6、风机7、传动轴8、风道9、调风阀 10、螺旋推进器11、进料口 12、集风室13、输料管14组成,其中进料电机6由支座5支撑, 经轴直接驱动风机7,通过皮带驱动传动轴8 ;风机7出风口通过设有调风阀10的风道9连接集风室13底部;螺旋推进器11由传动轴8驱动,上方设有进料口 12,出料口与集风室13 的一侧相连通;输料管14呈倒U字形,进料端连接于集风室13上部,出料端置于装包装置中,出料端端口比装包装置的机体15下端略高。进一步,所述的装包装置,由机体15、支板16、定杆17、动杆18、压包控制器19、压板20、压包电机21、挂包钩22组成,其中机体15固定在支架4上,顶部装有压包电机21,下部内壁设有两个水平的支板16和若干挂包钩22 ;定杆17分别固定设置在机体15顶端和支板16之间;动杆18上端通过压包控制器19滑动连接在定杆17上,下端水平固定连接V 字形的压板20,压板20的下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的搬运装置,由出包封口器23、出包辊子M、立柱25、夹包器沈、夹包控制器27、搬运电机观、液压传动箱四组成,其中出包封口器23设置在机体15的外壁上; 机体15下方的底盘1上设有若干出包辊子M ;立柱25设置在底盘1的尾部,与设有夹包器沈的夹包控制器27滑动连接,下部连接有液压传动箱四和搬运电机观;夹包器沈由两个相对称可开合的L形夹壁组成,与夹包控制器27呈水平360°转动连接。更进一步,所述的操作控制器30可以分别控制进料电机6、压包电机21、出包封口器23,以及搬运电机28和液压传动箱四。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装包机,通过螺旋推进器11保证了进料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利用风机7吹出的空气带动物料进入装包程序,不仅效率高,而且装包的物料可均勻散开; 进入包中的物料在上下交替运动的两个压板20作用下均勻压实;装满后在出包封口器23 和出包辊子M的配合下封口出包,最后由夹包器沈将其搬运转移;从进料、装包到搬运都由操作控制器30实现自动控制;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完备,省时省力,装包均勻,装包搬运一体化,装包效率高,质量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底盘1、行走轮2、牵引器3、支架4、支座5、进料电机6、风机7、传动轴8、风道9、调风阀10、螺旋推进器11、进料口 12、集风室13、输料管14、机体15、支板16、定杆17、 动杆18、压包控制器19、压板20、压包电机21、挂包钩22、出包封口器23、出包辊子M、立柱 25、夹包器26、夹包控制器27、搬运电机观、液压传动箱四、操作控制器30、装料包3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装包机,如图1所示,由支撑行走装置、进料装置、装包装置、 搬运装置和操作控制器30组成,其中支撑行走装置包括底盘1、行走轮2、牵引器3、支架4 ; 进料装置包括支座5、进料电机6、风机7、传动轴8、风道9、调风阀10、螺旋推进器11、进料口 12、集风室13、输料管14 ;装包装置包括机体15、支板16、定杆17、动杆18、压包控制器 19、压板20、压包电机21、挂包钩22 ;搬运装置包括出包封口器23、出包辊子M、立柱25、夹包器沈、夹包控制器27、搬运电机观、液压传动箱四;操作控制器30分别控制各个装置的运转。在进行对棉花的装包操作时,先通过设置在底盘1底部的行走轮2和前端的牵引器3 将本实用新型牵引到工作场地;然后将装料包31挂在挂包钩22上,通过操作控制器30启动进料电机6,进料电机6直接带动风机7转动,产生气流,经风道9,通入集风室13 ;进料电机6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轴8,以此驱动螺旋推进器11,将从进料口 12加入的棉花输送进集风室13,在气流的作用下棉花进入输料管14,输入到装料包内;与此同时,压包电机21工作,通过压包控制器19控制动杆18带着V字形的压板20上下运动压包,设置的两套压包机构,一上一下交替运动压包,压板20下行时,达到设定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 则压板20自动上行,当压包控制器19下止点达到设定位置时,装料包装满,则停止运动;在装料包装满后,通过调风阀10调小风力,出包封口器23在将装料包拖出的同时进行封口, 装料包在出包辊子M上滚动至夹包器沈上的夹臂将其夹起,夹包控制器27液压传动箱四控制夹包器26上下和旋转运动,控制立柱25进行转动,即可将装料包搬运转移平置,方便迅速高效的完成整个对棉花的装包过程,对其他作物的操作与其类似。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装包机,由支撑行走装置、进料装置、装包装置、搬运装置和操作控制器 (30)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行走装置由底盘(1)、行走轮O)、牵引器(3)、支架(4)组成, 底盘(1)下方由若干个行走轮( 支撑,前端设有牵引器(3);进料装置安置在底盘(1)的前部,上部与装包装置相连接;装包装置通过支架(4)固定在底座(1)中部,搬运装置设置在底座(1)的后部;操作控制器(30)设置在支架(4)上,并可分别控制各个装置的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装置,由支座(5)、进料电机(6)、风机(7)、传动轴(8)、风道(9)、调风阀(10)、螺旋推进器(11)、进料口 (12)、集风室(1 、输料管(14)组成,其中进料电机(6)由支座( 支撑,经轴直接驱动风机(7),通过皮带驱动传动轴⑶;风机(7)出风口通过设有调风阀(10)的风道(9)连接集风室(13) 底部;螺旋推进器(11)由传动轴(8)驱动,上方设有进料口(12),出料口与集风室(13)的一侧相连通;输料管进料端连接于集风室(1 上部,出料端置于装包装置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包装置,由机体(15)、 支板(16)、定杆(17)、动杆(18)、压包控制器(19)、压板(20)、压包电机(21)、挂包钩(22) 组成,其中机体(15)固定在支架(4)上,顶部装有压包电机(21),下部内壁设有两个水平的支板(16)和若干挂包钩02);定杆(17)分别固定设置在机体(15)顶端和支板(16)之间;动杆(18)上端通过压包控制器(19)滑动连接在定杆(17)上,下端水平固定连接压板 (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搬运装置,由出包封口器 (23)、出包辊子04)、立柱0 、夹包器06)、夹包控制器(XT)、搬运电机08)、液压传动箱 (29)组成,其中出包封口器设置在机体(1 的外壁上;机体(1 下方的底盘(1)上设有若干出包辊子04);立柱0 设置在底盘(1)的尾部,与设有夹包器06)的夹包控制器(XT)滑动连接,下部连接有液压传动箱09)和搬运电机0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控制器(30)可以分别控制进料电机(6)、压包电机(21)、出包封口器0;3),以及搬运电机08)和液压传动箱 (29)。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装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管(14)呈倒U字形, 其出料端端口比装包装置的机体(1 下端略高。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装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OO)呈V字形,其下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装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包器06)由两个相对称可开合的L形夹壁组成,与夹包控制器07)呈水平360°转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为一种新型装包机,由支撑行走装置、进料装置、装包装置、搬运装置和操作控制器组成;支撑行走装置由底盘、行走轮、牵引器、支架组成,底盘下方由若干个行走轮支撑,前端设有牵引器;进料装置安置在底盘的前部,上部与装包装置相连接;装包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中部,搬运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后部;操作控制器设置在支架上,并可分别控制各个装置的运转。从进料、装包到搬运都由操作控制器(30)实现自动控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了发明目的。
文档编号B65B63/02GK202089249SQ20112017502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钟殿玺 申请人:钟殿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