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收集架及管材输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94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材收集架及管材输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管材收集架及管材输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塑钢缠绕管是一种管体强度高、刚度高、重量轻的优良管材。由于管材是经过带材连续缠绕而成的,在螺旋缠绕过程中不断加长,因此管材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是具有螺旋前进的运动特性,通常采用可沿输送轨道移动的管材输送架来完成管材的输送,当生产出所需长度的管材时将该长度的管材移至地面完成封装。为了满足将管材从管材输送架上移至地面进行封装的需要,目前通常借助其他吊运工具来将管材吊运至地面,并在地面滚动管材来完成封装。显而易见地,采用吊运工具和地面滚动的方式不仅较为麻烦而且占用大片的生产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收集架及管材输送收集装置,能够在生产出所需长度的管材之后方便快速地对管材进行封装,较小所占用的生产场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管材收集架中,包括槽形机架,该槽形机架上部的凹槽内纵向安装有N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N^ I0优选地,每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凹槽左侧的左支承辊队列和位于凹槽右侧的右支承辊队列,所述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均由纵向间隔排列的相同尺寸的支承辊组成,且各个支承辊通过相适配的支承辊座固定安装于凹槽的底部。优选地,各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中的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之间的间距不同,且均以槽形机架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排布。优选地,每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中,分别组成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的支承辊的数量相同,且左支承辊队列中的支撑辊与右支承辊队列中的支承辊一一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槽形机架的底部还安装有脚轮。在本实用新型的管材输送收集装置中,包括管材输送架,该管材输送架的机架顶部设有输送工作台,输送工作台上通过支承辊座固定安装有由左右两列间隔排列的支承辊组成的第二滚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工作台上,第二滚动支撑组件的左右两列支承辊之间还安装有顶翻管材机构;所述管材输送收集装置还包括管材收集架,该管材收集架包括槽形机架,槽形机架上部的凹槽内纵向安装有N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N^l;所述管材输送架与管材收集架平行放置,且输送工作台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槽形机架的高度。[0014]优选地,所述顶翻管材结构包括至少一对一一对应设置的顶板和气缸;在安装每对顶板和气缸时,顶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铰链旋转机构上、另一端与气缸相连,且固定铰链旋转机构与气缸分别固定于输送工作台的两侧。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管材收集架及管材输送收集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1.当生产出所需长度的管材时,可将通过管材输送架上的顶翻机构将管材顶起并向机架的外侧翻转滚落至管材收集架上;由于支承辊可旋转,在管材收集架上由支承辊支撑管材旋转,完成后续管材的封口工艺,这样与采用吊运工具将管材吊运到地面上滚动来完成封口得方式相比,不仅简单快速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生产场地和成本;2.本实用新型的管材收集架由于采用了由不同尺寸的支承辊分别组成的滚动支撑组件,因而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管材,若管材直径较小,则可采用小支承辊来支撑管材旋转,若管材直径较大,则可采用大支承辊来支撑管材旋转。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材输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材输送架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材输送架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材收集架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材收集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满足将管材输送架上的管材移下封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管材输送架和管材收集架配合来实现。本实施例中管材输送收集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左侧为管材输送架1,右侧为管材收集架2。在应用时,管材输送架1和管材收集架2相互独立但平行放置在一起,使得管材能够顺利地由较高的管材输送架1上滚落至较低的管材收集架2上,而且不会相互干涉。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管材输送架1包括机架11、输送工作台12、滚动支撑组件、顶翻管材机构;其中,机架11的底部设有脚轮13,可在轨道14上进行滑动;输送工作台12设于机架11的顶部;滚动支撑组件,包括左右两列间隔排列的支承辊15,各个支承辊15通过支承辊座固定安装于输送工作台12上;顶翻管材机构,包括至少一对一一对应设置的顶板16和气缸17 ;在安装每对顶板 16和气缸17时,顶板16的一端安装在固定铰链旋转机构18上、另一端与气缸17相连,而固定铰链旋转机构18和气缸17分别安装在输送工作台12的两侧。上述管材输送架1的工作过程为当生产并切割出所需长度的管材0时,管材输送架会沿轨道14向前移动,避免管材碰撞切割装置;然后,按下气缸17的开关按钮,气缸17 接受信号后其活塞向上运动,并顶起顶板16的一端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固定铰链的旋转作用,顶板16受气缸活塞顶起时会向管材输送架1的外侧翻转,从而将管材0顶起并使之滚落至管材收集架1上。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管材收集架2包括槽形机架21、滚动支撑组件;槽形机架21的底部安装有脚轮22,以方便管材收集架的移动;为了与管材输送架 1靠紧以防止管材掉到地上,槽形机架21的上方延伸出来一部分,该部分具有承接作用;滚动支撑组件,安装于槽形机架21的凹槽内,包括以槽形机架21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排布的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均由纵向间隔排列的相同尺寸的支承辊23组成,且各个支承辊通过相适配的支承辊座固定安装于凹槽的底部。为适应多种不同直径的管材,上述管材收集架2可设置多套滚动支撑组件,各套滚动支撑组件中左右支承辊队列之间的距离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了两套滚动支撑组件,这两套滚动支撑组件的支承辊大小不同、水平间距不同,都以槽形机架21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排布,支承辊23大小根据所支撑的口径不同的管材来选择。上述管材收集架的工作过程为由于脚轮22可以使管材收集架自由移动,因此, 当管材0滚落至管材收集架上时,先将管材收集架推开远离管材输送架的空闲位置,以免影响后续管材的生产,同时可以在此地通过支承辊23转动管材以打磨修复管材并进行封口。由于支承辊23可以旋转,从而就避免了管材在地面滚动时占用较大面积的情况的出现。若管材0的直径较小,由于图5中小支承辊之间的距离较短,则可由小支撑辊支撑管材 0旋转,完成后续的管材封口工艺;若管材0的直径较大,则可由相对距离较长的大支承辊来支撑管材0旋转,并完成后续的管材封口工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材收集架上的滚动支撑组件可由如图4和图5所示进行对称的排列(分别组成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的支承辊的数量相同,且两个队列中的支承辊一一对称设置),也可采用其他不对称的排列方式(如,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的支承辊数量不一致,每列中前后支承辊之间的距离可不完全相同,只要整体能够满足支撑功能的需求即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管材收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形机架,该槽形机架上部的凹槽内纵向安装有 N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N > 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每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凹槽左侧的左支承辊队列和位于凹槽右侧的右支承辊队列,所述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均由纵向间隔排列的相同尺寸的支承辊组成,且各个支承辊通过相适配的支承辊座固定安装于凹槽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收集架,其特征在于,各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中的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之间的间距不同,且均以槽形机架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排布。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材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每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中,分别组成左支承辊队列和右支承辊队列的支承辊的数量相同,且左支承辊队列中的支撑辊与右支承辊队列中的支承辊一一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机架的底部还安装有脚轮。
6.一种管材输送收集装置,包括管材输送架,该管材输送架的机架顶部设有输送工作台,输送工作台上通过支承辊座固定安装有由左右两列间隔排列的支承辊组成的第二滚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工作台上,第二滚动支撑组件的左右两列支承辊之间还安装有顶翻管材机构;所述管材输送收集装置还包括管材收集架,该管材收集架包括槽形机架,槽形机架上部的凹槽内纵向安装有N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N > 1 ;所述管材输送架与管材收集架平行放置,且输送工作台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槽形机架的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翻管材结构包括至少一对一一对应设置的顶板和气缸;在安装每对顶板和气缸时,顶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铰链旋转机构上、另一端与气缸相连,且固定铰链旋转机构与气缸分别固定于输送工作台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设备,公开了一种管材收集架及管材输送收集装置。管材输送收集装置包括管材输送架,该管材输送架的机架顶部设有输送工作台,输送工作台上通过支承辊座固定安装有由左右两列间隔排列的支承辊组成的第二滚动支撑组件;在输送工作台上,第二滚动支撑组件的左右两列支承辊之间还安装有顶翻管材机构;管材输送收集装置还包括管材收集架,该管材收集架包括槽形机架,槽形机架上部的凹槽内纵向安装有N套第一滚动支撑组件,N≥1;管材输送架与管材收集架平行放置,且输送工作台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槽形机架的高度。应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简单快速地对管材进行封装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生产场地和成本,还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管材。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2163721SQ2011201749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9日
发明者任文辉, 郑能欢 申请人:深圳金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