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油箱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3027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叉车油箱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车油箱盖。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车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多样化,工程车中的叉车也随市场的需要不断地作出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系统更新,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叉车在工作的时候, 油箱内的油需要不断的循环流动,因此一般在油箱盖上都安装有至少二根油管,一根从油箱内出油,另一根向油箱内进油。在工作过程中,车辆会不断地产生不规则震动,油箱也一样,因此油箱盖与油管相接触的位置可能会产生渗油现象。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在油管与油箱盖相接触的位置安装密封圈以防止渗油,但由于油箱在震动,密封圈很容易松动,很难避免渗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油箱盖,它具有密封性能好,不会渗油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叉车油箱盖,包括盖板,还包括贯穿于盖板上的加油口、吸油管与回油管,所述吸油管与回油管采用薄壁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并且所述加油口、吸油管与回油管同盖板相接触的位置通过焊接密封固定。优选地,所述盖板为圆形。优选地,所述吸油管与回油管的口径为8毫米,壁厚0. 7毫米。优选地,所述吸油管端部连接有管座,所述管座上连接有滤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油管与油箱盖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使油管与油箱盖形成一体结构,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松动,因此其密封非常牢固,完全不会发生渗油现象,即便油箱震动剧烈,也不会影响到油管与油箱盖相接触位置的密封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盖板;20、加油口;30、吸油管;31、管座;32、滤芯;40、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
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叉车油箱盖,包括盖板10,还包括贯穿于盖板10上的加油口 20、吸油管30与回油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30与回油管40采用薄壁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并且所述加油口 20、吸油管30与回油管40同盖板10相接触的位置通过焊接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油管与油箱盖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使油管与油箱盖形成一体结构,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松动,因此其密封非常牢固,完全不会发生渗油现象,即便油箱震动剧烈,也不会影响到油管与油箱盖相接触位置的密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箱的密封性,所述盖板10为圆形,可以与油箱毫无缝隙地密封。为了提高油管的耐用性,所述吸油管30与回油管40的口径为8毫米,壁厚0. 7毫米, 使油管能承受更高的压力冲击,避免因油管破裂引起的漏油情况。为了提高油质,减少油管受杂质冲击,所述吸油管30端部连接有管座31,所述管座上连接有滤芯3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叉车油箱盖,具有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1.叉车油箱盖,包括盖板(10),还包括贯穿于盖板(10)上的加油口(20)、吸油管(30) 与回油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30)与回油管00)采用薄壁无缝钢管制作而成, 并且所述加油口(20)、吸油管(30)与回油管00)同盖板(10)相接触的位置通过焊接密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30)与回油管00)的口径为8毫米,壁厚0.7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30)端部连接有管座 (31),所述管座上连接有滤芯(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油箱盖,包括盖板(10),还包括贯穿于盖板(10)上的加油口(20)、吸油管(30)与回油管(40),所述吸油管(30)与回油管(40)采用薄壁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并且所述加油口(20)、吸油管(30)与回油管(40)同盖板(10)相接触的位置通过焊接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叉车油箱盖,具有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90/54GK202138762SQ20112022885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刘作祥, 刘旭东, 周斌, 黄云存 申请人:宁波管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