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335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绕线器。
背景技术
在铁轮电线电缆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的钢丝或铁丝,这些钢丝或铁丝往往需要统一储存以备其他施工项目使用。单纯的将这些废丝堆积储存不仅占据空间大, 而且运输和使用时均不方便。目前,在整理废丝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慢慢缠绕成团,没有一种装置可以辅助完成,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而且,缠绕过程中,废丝的端头旋转半径较大,容易造成擦伤划伤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器,可以辅助人工缠绕废丝,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共效率,保障了绕线过程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圆柱形的内芯,内芯后端安装在底座上,内芯前端套上圆筒形的旋转套,旋转套前端安装摇杆,旋转套后端外侧安装钩子。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内芯中部安装轴承,轴承的外圈上安装数个卡块,卡块上开设卡槽,旋转套的边卡在卡槽内,旋转套和卡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内芯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辅助人工进行绕线操作,从而能够节省人力,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操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废丝,避免了刮伤划伤的危险,保障了工作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IA-A线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 3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摇柄2旋转套3钩子4螺栓5卡块6轴承7内芯8支撑座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绕线器,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的内芯7,内芯7后端安装在底座8上,内芯7前端套上圆筒形的旋转套2,旋转套2前端安装摇杆1,旋转套2后端外侧安装钩子3。使用时,将废丝的一端固定在钩子3上,转动摇杆1,从而带动旋转套2转动,废丝被缠绕在旋转套2上。绕线完毕后,抽下旋转套2,解开钩子3上的线头,取下缠绕成型的废丝团即可。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人工转动摇杆1即可完成绕线,节省了人力,而且绕线的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绕线过程不需要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避免了划伤刮伤的危险,保证了工作的安全。为了绕线过程更加稳定,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内芯7中部安装轴承6, 轴承6的外圈上安装数个卡块5,卡块5上开设卡槽9,旋转套2的边卡在卡槽9内,旋转套 2和卡块5通过螺栓4连接。绕线前,用螺栓4将旋转套2和轴承6紧固。绕线完毕后,松开螺栓4即可取下旋转套。为了节省材料和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如图2所示,所述的内芯7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内芯(7),内芯(7)后端安装在底座(8)上,内芯 (7)前端套上圆筒形的旋转套(2),旋转套(2)前端安装摇杆(1),旋转套(2)后端外侧安装钩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7)中部安装轴承(6),轴承(6)的外圈上安装数个卡块(5),卡块(5)上开设卡槽(9),旋转套(2)的边卡在卡槽(9) 内,旋转套(2)和卡块(5)通过螺栓(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7)为中空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器,包括圆柱形的内芯,内芯后端安装在底座上,内芯前端套上圆筒形的旋转套,旋转套前端安装摇杆,旋转套后端外侧安装钩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辅助人工进行绕线操作,从而能够节省人力,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操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废丝,避免了刮伤划伤的危险,保障了工作安全。
文档编号B65H54/02GK202163960SQ20112023634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于明升, 吕廷蒙, 杨传雨, 黄际敏 申请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