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433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方便开启容器展示内部陈列物的包装盒,特别是指一种能方便使用者将容器盒开启或闭合,且能于开启状态下将内容物展示陈列的容器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广泛流通贩卖的包装盒,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包装物品除了可以保护被包覆物,并可藉由外观、色彩设计来增加包装盒内容物品的质感。利用包装盒来包装礼品除了具有价值与形式上的意义之外,更可由包装盒的色彩、外观等造型设计,使收礼者达到喜悦的心情,进一步增加礼品的附加价值感,并于拆卸过程中产生期待与兴奋,使礼品价值更为提高。故近年来,越来越多厂商在包装盒外观上进行相关的制作,致使市面上到处都可以发现到不同样式的包装盒,因此,消费者于购买产品时,除了考虑一般包装盒的美观性之外,方便展示陈列或是容易开启拿取内容物的盒体往往就会列入选择考虑的对象,所以包装盒整体外观造型与实用价值的创意设计格外重要。然而,一般常见的包装盒都是以四方造型的盒身及盒盖所构成,能够改变的设计不外乎是内部空间的使用方式,不然就是盒身及盒盖外部表面的图案设计,对于现今精挑细选的消费者来说,此种单纯于盒身及盒盖表面设计图案或是在盒身内部空间的不同设计已无法有效地吸引消费者。此外,一般包装盒皆将盒身与盒盖相互固定,而无法让使用者直接展开陈列,对于需要将内容产品与外包装盒共同展开陈列的情况而言,传统包装盒还需要先将盒身与盒盖分离始能分别呈现内容物与包装盒,造成了包装盒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有鉴于此,传统包装盒的结构设计实有改良创新的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盒身与盒盖相互枢接对开的包装盒,使包装盒可快速开启闭合,并于盒身内部形成一陈列物的定位结构,让陈列物可定位于包装盒内部,亦可由包装盒开启后形成一展示样态,以增加包装盒的实用性与整体美观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包装盒于内侧形成双层壁面藉以达到增加包装盒整体的结构强度。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包装盒,内部具有置物空间,由一后端顶缘斜角延伸至前端底缘的斜切面,将上述包装盒分别设为两对应形状的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且依据上述斜切面于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分别形成一第一斜切面及一第二斜切面,并于上述第一斜切面与第二斜切面的一侧缘相互连接,以形成两盒体相互掀开与盖合的动作轴,其中,上述第二盒体于第二斜切面设有一定位待包装物品的内衬定位件。其中,上述第一盒体具有一顶板,并以上述顶板一体向下延伸一前板与两第一侧板,由上述前板与两第一侧板端缘界定出上述第一斜切面,另于上述顶板、前板、两第一侧板之间界定出上述置物空间的局部范围。上述第一盒体内侧设有一邻接上述顶板、前板及两第一侧板的内层板,上述内层板使上述第一盒体形成一双层壁面以增加结构强度。其中,上述第二盒体具有一底板,并以上述底板一体向上延伸一背板与两第二侧板,由上述背板与两第二侧板端缘界定出上述第二斜切面,而上述第二斜切面上另接设上述内衬定位件,使上述内衬定位件及第二盒体之间界定出上述置物空间的局部范围。另外,上述内衬定位件于第二斜切面上形成一内衬斜面,且上述内衬斜面上设有至少一对应待包装物品外形的倾斜穿孔。其中,上述内衬斜面一端延伸一定位垂面,且于上述定位垂面向内延伸一内层底板,并于上述内衬斜面另一端延伸一卡抵面,由上述内衬斜面两侧一体延伸形成与上述内层底板及卡抵面相互邻接的两内层侧板,且上述卡抵面配合两内层侧板及定位垂面,使内衬定位件套设于上述第二盒体形成略为凸出于上述第二斜切面。此外,上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进一步设有一防止两者自行分离的定位件。 其中,上述定位件选自于黏扣带、公母扣或磁铁的其中一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透过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互枢接对开,使包装盒可快速开启或闭合,并于第二盒体内部设有陈列物品的定位结构,让陈列物可定位于包装盒内部, 亦可由包装盒开启后形成展示样态,以增加包装盒的实用性与整体美观性;此外,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内侧分别形成双层壁面,藉以达到增加包装盒整体的结构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盖合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包装盒掀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内衬定位件分离于第二盒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A-A’方向的断面剖视图;以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B-B’方向的断面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包装盒12-—第二盒体101-—对合线121-—第二斜切面11-—第一盒体 122-—底板111-—第一斜切面 123-—背板112-—顶板IM-—第二侧板113-—前板13—内衬定位件114-—第一侧板 131-—内衬斜面115-—内层板 132-—倾斜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请依序参阅图1至图5所示,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为一内部具有置物空CN 202175255 U
说明书
3/4
间的包装盒10,并藉以一由后端顶缘斜角延伸至前端底缘的斜切面,将上述包装盒10分别设为两对应形状的第一盒体11及第二盒体12,且依据上述斜切面于第一盒体11及第二盒体12分别形成一第一斜切面111及一第二斜切面121,并于上述第一斜切面111与第二斜切面121的一侧缘相互连接,以形成两盒体11、12相互掀开或盖合的动作轴。藉此,上述第一盒体11及第二盒体12相盖合呈现矩形盒体的型态时(如图1所示),由侧向观之,上述包装盒10具有一斜角连伸的对合线101,且上述第一盒体11掀开时为顺着第二盒体12的第二斜切面121呈现斜角侧向掀开状态(如图2所示)。其中,上述第一盒体11具有一顶板112,并以上述顶板112 —体向下延伸一前板 113与两第一侧板114,由上述前板113与两第一侧板114端缘界定出上述第一斜切面111, 另于上述顶板112、前板113、两第一侧板114之间界定出置物空间的局部范围。另外,上述第二盒体12具有一底板122,并以上述底板122 —体向上延伸一背板 123与两第二侧板124,由上述背板123与两第二侧板IM端缘界定出上述第二斜切面121, 而上述第二盒体12套设一定位待包装物20的内衬定位件13,使上述第二盒体12及内衬定位件13之间界定出置物空间的局部范围。当包装盒10于掀开状态时,上述待包装物20具有局部范围容置于第二盒体12 内,而待包装物20其余范围则露出于第二盒体12,藉此展示待包装物20露出部分;此外, 当包装盒10于盖合状态时,则可将展示待包装物20露出部分收容于上述第一盒体11内, 以达到收纳及保存待包装物20的功效。上述内衬定位件13于第二斜切面121上形成一内衬斜面131,上述内衬斜面131 上设有至少一个对应待包装物20外形的倾斜穿孔132,其中,上述内衬斜面131—端延伸一定位垂面134,且于上述定位垂面134向内延伸一内层底板135,并于上述内衬斜面131另一端延伸一卡抵面136,由上述内衬斜面131两侧一体延伸形成与上述内层底板135及卡抵面136相互邻接的,且上述卡抵面136配合两内层侧板133及定位垂面134,使内衬定位件 13套接于上述第二盒体12形成略为凸出于上述第二斜切面121。另外,上述内衬定位件13套设于上述第二盒体12内侧,上述两内层侧板133及内层底板135邻接于上述第二盒体12的底板122及两第二侧板124内侧壁面,使上述第二盒体12形成一双层壁面,进而达到增加上述第二盒体12的结构强度。于图标一可行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盒体11内侧设有一内层板115,上述内层板115 一体延伸邻接于上述前板113、顶板112及两第一侧板114内侧,使上述第一盒体11的顶板 112、前板113及两第一侧板114形成双层壁面,以增加第一盒体11的结构强度;另于上述前板113、顶板112及两第一侧板114的第一斜切面111端预留一段长度,以容置略围凸出于第二斜切面121的内衬定位件13。此外,上述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定位件14,以防止第一盒体11盖合于第二盒体12时自行分离。如图实施例中,上述定位件14设置于上述定位垂面 134中央及底板122,其中,上述定位件14选自于黏扣带、公母扣或磁铁的其中一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透过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互枢接对开,使包装盒可快速开启或闭合,并于第二盒体内部设有陈列物品的定位结构,让陈列物可定位于包装盒内部, 亦可由包装盒开启后形成展示样态,以增加包装盒的实用性与整体美观性;此外,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内侧分别形成双层壁面,藉以达到增加包装盒整体的结构强度。[0041]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熟悉此一行业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所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本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容器包装盒,内部具有置物空间,其特征在于由一后端顶缘斜角延伸至前端底缘的斜切面,将上述包装盒分别设为两对应形状的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且依据上述斜切面于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分别形成一第一斜切面及一第二斜切面,并于上述第一斜切面与第二斜切面的一侧缘相互连接,以形成两盒体相互掀开与盖合的动作轴,其中,上述第二盒体于第二斜切面设有一定位待包装物品的内衬定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内衬定位件于第二斜切面上形成一内衬斜面,且上述内衬斜面上设有至少一对应待包装物品外形的倾斜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内衬斜面一端延伸一定位垂面,且于上述定位垂面向内延伸一内层底板,并于上述内衬斜面另一端延伸一卡抵面,由上述内衬斜面两侧一体延伸形成与上述内层底板及卡抵面相互邻接的两内层侧板,且上述卡抵面配合两内层侧板及定位垂面,使内衬定位件套设于上述第二盒体形成略为凸出于上述第二斜切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进一步设有一防止两者自行分离的定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件为黏扣带、公母扣或磁铁的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盒体具有一顶板,并以上述顶板一体向下延伸一前板与两第一侧板,由上述前板与两第一侧板端缘界定出上述第一斜切面,另于上述顶板、前板、两第一侧板之间界定出上述置物空间的局部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盒体内侧设有一邻接上述顶板、前板及两第一侧板的内层板,上述内层板使上述第一盒体形成一双层壁面以增加结构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盒体具有一底板,并以上述底板一体向上延伸一背板与两第二侧板,由上述背板与两第二侧板端缘界定出上述第二斜切面,而上述第二斜切面上另接设上述内衬定位件,使上述内衬定位件及第二盒体之间界定出上述置物空间的局部范围。
专利摘要一种容器包装盒,为一内部具有置物空间的包装盒,并藉由后端顶缘斜角延伸至前端底缘的斜切面,将包装盒分别设为两对应形状的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且依据斜切面于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分别形成第一斜切面及第二斜切面,并于该第一斜切面与第二斜切面的一侧缘相互连接,以形成两盒体相互掀开与盖合的动作轴,其中,该第二盒体于第二斜切面设有定位待包装物品的内衬定位件。透过两盒体相互枢接对开,使包装盒可快速开启或闭合,并于第二盒体内部设有陈列物品的定位结构,让陈列物可定位于包装盒内部,亦可由包装盒开启后形成展示样态,以增加包装盒的实用性与整体美观性。
文档编号B65D6/10GK202175255SQ20112025502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李浚腾 申请人:李浚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