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97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涉及集装箱防止液体渗漏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物流运输的装货容器,具有便于海陆联运、可堆垛、装卸快捷、绿色环保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全球灾难横行,在运输、处理灾后垃圾方面,集装箱得到了大量应用。对于会有液体渗出的水产品短途运输方面,也有开始尝试采用集装箱运输。一般集装箱在运输固体物品时,完全可以胜任,而在运输会有液体渗出的物品时,就会发生液体渗漏的现象。因此,标准集装箱不适用于运输会有液体渗出的物品,其根本原因在于标准集装箱的箱门和密封结构只能用于防止外部的雨水进入箱内,而不能防止箱内的液体渗漏出来。如图1-1至图1-3所示,标准集装箱的箱门和密封单元,门槛密封单元1,门中缝密封单元2以及门边密封单元3,这几个位置的胶条结构都是用来防止外部的雨水进入箱内。对于当前批量生产的用于运输带有液体的物品的集装箱而言,如果按以上的箱门和密封结构进行装配生产,显然不能满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要求。特别是在运输垃圾的过程中,可能随处渗漏的液体不仅污染了环境,也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防止内部液体渗漏的集装箱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止内部液体向外渗漏的集装箱。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解决了在运输会有液体渗出的物品时的渗漏问题。 同时该集装箱的外观和结构强度相比较于标准集装箱没有变化,使用该集装箱完全符合海运及堆码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门端,所述门端包括门端角柱、左箱门及右箱门,所述左箱门及右箱门由门边柱、门中柱、门槽板及门板组成,所述左箱门及右箱门铰接在门端角柱上,所述门端还包括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门边密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门端角柱上,第一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箱门压紧所述第一内置胶条;门槛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门槛和箱门下端门槽板的向上折边,所述阶梯形门槛设置于所述门端底部,第二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阶梯形门槛上,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门槽板的向上折边压紧所述第二内置胶条;门中缝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左箱门的门中柱上, 第三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固定片上,在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右箱门压紧所述第三内置胶
^^ 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门边密封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设置于所述门端角柱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门槛密封装置还包括钢地板,所述钢地板设置于所述阶梯形门槛上,且所述钢地板前端突出所述阶梯形门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二根所述第一内置胶条及一根所述第二内置胶条拼接成一根U形整根胶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门中缝密封装置延伸到所述阶梯形门槛上部时截止,所述门中缝密封装置的下部设有倒“L”形抵压片,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抵压片压紧所述第二内置胶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门中缝密封装置延伸至第二内置胶条中,一起压紧形成密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第一内置胶条及所述第二内置胶条的拼接方式为两根胶条头部半平面搭接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第一内置胶条及所述第二内置胶条的拼接方式为其中一根胶条端部和另一根胶条的侧面进行卡口式的拼接。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着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解决了集装箱在运输会有液体渗出的物品时内部液体向外渗漏的问题,使得运输这类物品时更为规范和环保,同时也拓宽了集装箱产品的应用市场。

图1-1为现有集装箱的门槛密封单元示意图;图1-2为现有集装箱的门中缝密封单元示意图;图1-3为现有集装箱的门边密封单元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门端的密封结构总装示意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门槛密封装置示意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门中缝密封装置示意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门边密封装置示意图;图3为图2-1中的F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3中的J-J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另一实施例中门中缝密封装置与门槛密封装置交汇处的密封方式示意图;图6-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第一内置胶条及第二内置胶条装配示意图;图6-2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第一内置胶条及第二内置胶条组装示意图;图6-3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胶条及第二内置胶条组装示意图;主要部件说明1门槛密封单元 2门中缝密封单元3门边密封单元 4门端5门端角柱6左箱门7右箱门8门边柱9门中柱10门槽板[0038]11门板12支撑板13第一内置胶条 14阶梯形门槛15第二内置胶条 16固定片17第三内置胶条 18固定板19钢地板20折边21抵压片2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1、图2-2、图2-3及图2_4,其中图2_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门端的密封结构总装示意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门槛密封装置示意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门中缝密封装置示意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门边密封装置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门端4包括门端角柱5、左箱门6及右箱门7。左箱门6及右箱门7由门边柱8、门中柱9、门槽板10及门板11组成,左箱门6及右箱门7铰接在门端角柱5上,门端还包括密封装置,其中如图2-1所示,该密封装置包括四个密封装置,该四个密封装置分别为左门边密封装置,右门边密封装置、门槛密封装置和门中缝密封装置。其中左门边密封装置与右门边密封装置结构对称,下面以左门边密封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 2-4所示,左门边密封装置,包括支撑板12,支撑板12设置于门端角柱5上,第一内置胶条 13设置于支撑板12上,当左箱门6关闭时,左箱门6的门边柱8压紧第一内置胶条13,实现防止内部液体渗漏的密封效果。如图所示,左门边密封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固定板18,固定板18 —端设置于门端角柱5上,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板12上,用以增强支撑板12的支撑力。固定板18的一端还可根据具体尺寸的不同而设置于门端角柱5附近的壁板上,皆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固定板18与支撑板12连接的一端可延伸一段距离,并且略微向第一内置胶条安装侧倾斜。这样固定板18、支撑板12及门端角柱5共同形成一可用于放置第一内置胶条13的凹陷。另外,左箱门6还可如现有技术中在门框外侧设置有密封装置, 防止外部液体渗入集装箱。如图2-2所示,门槛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门槛14和箱门下端门槽板10的向上折边20,阶梯形门槛14设置于门端4底部,第二内置胶条15设置于阶梯形门槛14上,当箱门关闭时,折边20压紧第二内置胶条15。如图所示,门槛密封装置还包括钢地板19,钢地板 19设置于阶梯形门槛14上,且钢地板19的前端突出于阶梯形门槛14,这样钢地板19与阶梯形门槛14形成一凹陷,用以容置第二内置胶条15。所述钢地板19前端突出阶梯型门槛 14的部分还可以略微向下倾斜,便于压紧第二内置胶条15形成密封。如图2-3所示,门中缝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固定片16,固定片16设置于左箱门6 的门中柱9上,第三内置胶条17设置于固定片16上,在左箱门6及右箱门7关闭时,所述右箱门7压紧第三内置胶条17,以实现左箱门6及右箱门7之间门中缝的密封。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门中缝密封装置与门槛密封装置交汇处的密封方式示意图,集装箱门中缝密封装置的第三内置胶条17及固定片16延伸至阶梯形门槛14上部时截断,门中缝密封装置的下部设有倒“L”形抵压片21压紧第二内置胶条15 形成密封。当然,所述门中缝密封装置与门槛密封装置交汇处的密封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合的方式实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集装箱的门中缝密封装置的第三内置胶条17及固定片16延伸至第二内置胶条15中,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参阅图6-1、图6-2及图6-3,其中图6-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第一内置胶条及第二内置胶条装配示意图;图6-2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第一内置胶条及第二内置胶条组装示意图;图6-3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胶条及第二内置胶条组装示意图。如图6-1所示,左右二根第一内置胶条13及一根第二内置胶条15拼接可成一根U形整根胶条。具体拼接关系为,如图6-2所示,纵向的第一内置胶条13上具有一方形缺口 22, 横向的第二内置胶条15上也具有一相同大小的方形缺口 22。第一内置胶条13及第二内置胶条15通过上述缺口 22卡和而相互垂直地拼接形成一体。另外,如图5-3所示,具体拼接关系还可为纵向的第一内置胶条13上具有一凸起,横向的第二内置胶条15上具有一与该凸起相对应的凹陷,第一内置胶条13及第二内置胶条15通过该凸起与凹陷相互卡和而相互垂直地拼接形成一体。虽然已参照上述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包括门端,所述门端包括门端角柱、左箱门及右箱门,所述左箱门及右箱门由门边柱、门中柱、门槽板及门板组成,所述左箱门及右箱门铰接在门端角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还包括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门边密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门端角柱上,第一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箱门压紧所述第一内置胶条;门槛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门槛和箱门下端门槽板的向上折边,所述阶梯形门槛设置于所述门端底部,第二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阶梯形门槛上,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门槽板的向上折边压紧所述第二内置胶条;门中缝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左箱门的门中柱上,第三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固定片上,在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右箱门压紧所述第三内置胶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边密封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设置于所述门端角柱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密封装置还包括钢地板,所述钢地板设置于所述阶梯形门槛上,且所述钢地板前端突出所述阶梯形门槛。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二根所述第一内置胶条及一根所述第二内置胶条拼接成一根U形整根胶条。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中缝密封装置延伸到所述阶梯形门槛上部时截止,所述门中缝密封装置的下部设有倒“L”形抵压片,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抵压片压紧所述第二内置胶条。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中缝密封装置延伸至第二内置胶条中,一起压紧形成密封。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置胶条及所述第二内置胶条的拼接方式为两根胶条头部半平面搭接式。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置胶条及所述第二内置胶条的拼接方式为其中一根胶条端部和另一根胶条的侧面进行卡口式的拼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门端,所述门端包括门端角柱、左箱门及右箱门,所述左箱门及右箱门由门边柱、门中柱、门槽板及门板组成,所述左箱门及右箱门铰接在门端角柱上,所述门端还包括门边密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门端角柱上,第一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门槛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门槛和箱门下端门槽板的向上折边,所述阶梯形门槛设置于所述门端底部,第二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阶梯形门槛上;门中缝密封装置,包括阶梯形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于所述左箱门的门中柱上,第三内置胶条设置于所述固定片上。该集装箱有效地解决了运输会有液体渗出的物品时的渗漏问题。
文档编号B65D90/08GK202321307SQ2011203626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刘波, 张志松, 朱伟东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