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909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涉及ー种盒,尤其涉及ー种折叠盒。
背景技术
折叠盒是一种通过平面板折叠形成的盒子,可以用来包装产品,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木盒,纸盒,布盒,皮盒,铁盒,亚克カ盒,瓦榜折叠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酒盒,巧克カ盒,笔盒,食品盒,茶叶盒等。折叠盒能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提升产品的档次等。目前ー些折叠盒运输不方便,有些粘接的折叠盒采用了粘胶,不牢固,容易松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ー种方便运输,结构牢固且美观的折叠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決。折叠盒,包括上板、底板、下板、顶板和盖板,五者依次连接,上板两端设有左上板和右上板,下板两侧设有左下板和右下板,底板ー侧依次连接有第二底板和第一底板,底板另ー侧依次连接有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底板上还设有垫板,底板和垫板均为长方形板,垫板面积略小于底板,紧密连接在底板的表面,和底板的四周边缘留有ー圈空白未连接处。作为优选,左上板、左下板、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四板折叠重合在一起。左上板、左下板折叠重合在一起,左上板、左下板夹在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之间。折叠后,从左到右,依次是第二底板、左上板、左下板、第一底板相互重合。作为优选,右上板、右下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四板折叠重合在一起。右上板、右下板折叠重合在一起,右上板、右下板夹在第三底板、第四底板之间。折叠后,从右到左,依次是第三底板、右上板、右下板、第四底板相互重合。作为优选,上板与盖板折叠重合,上板设有磁鉄,与盖板重合对应处设有鉄片。磁铁和鉄片相互吸引,使上板与盖板结合更加牢固。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上板、右上板、左下板和右下板厚度比第二底板、第一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小。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垫板可以使各板卡接更加牢固紧密,且使得各板之间连接无缝隙,盒内物品不会外漏;磁铁和鉄片的相互吸引,使板的覆盖连接増加了ー层保险,磁铁成本相对低,经济又实用;上板和下板两侧的板为薄片,可以节省材料。

图I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的平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0014]其中,I :上板,2 :底板,3 :垫板,4 :下板,5 :顶板,6 :盖板,11 :左上板,12 :右上板,13 :磁铁,21 :第一底板,22 :第二底板,23 :第三底板,24 :第四底板,41 :左下板,42 :右下板,61 :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折叠盒,包括上板I、底板2、下板4、顶板5和盖板6,五者均为长方形且依次连接。上板I两端设有左上板11和右上板12,下板4两侧设有左下板41和右下板42,底板2 —侧依次连接有第二底板22和第一底板21,底板另ー侧依次连接有第三底板23和第四底板24。 底板2上还设有垫板3,垫板3为长方形,粘接在底板2的表面,垫板3面积略小于底板2,粘接后在底板2的四周边缘留有空白未连接处。左上板11、右上板12、左下板41和右下板42厚度比第二底板22、第一底板21、第三底板23和第四底板24略薄ー些。将上板I和下板4折叠垂直于纸面,左上板11、右上板12、左下板41和右下板42随上板I和下板4与纸面垂直;左上板11、左下板41向右折叠90度,与底板2、上板I、下板4垂直;右上板12、右下板42向左折叠90度,与底板2、上板I、下板4垂直。这样,折叠后形成ー个五面围合的长方体。第二底板22和第一底板21沿纸面向外折叠,折叠后垂直于纸面,第一底板21向下折叠,折叠后第二底板22、第一底板21将左上板11、左下板41夹在中间,第一底板21的左端卡在底板2和垫板3空白未连接处的左端。第三底板23和第四底板24沿纸面向外折叠,折叠后垂直于纸面,第四底板24向下折叠,折叠后第三底板23、第四底板23将右上板12、右下板42夹在中间,第四底板24的右端卡在底板2和垫板3空白未连接处的右端。顶板5与纸面平行折叠,折叠后在底板2正上方且与底板2平行,盖板6折叠覆盖在上板Iタト。上板I和盖板6靠近底边线处分别设有磁铁13和铁片61,磁铁13和铁片61相互吸引,使上板I和盖板6结合更加牢固。折叠后,形成ー个中空的长方体盒体,各板连接紧密,不漏缝隙。外部看来,简洁大方又美观。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折叠盒,包括上板(I)、底板(2)、下板(4)、顶板(5)和盖板(6),五者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上板(I)两端设有左上板(11)和右上板(12),下板(4)两侧设有左下板(41)和右下板(42 ),底板(2 )—侧依次连接有第二底板(22 )和第一底板(21),底板(2 )另一侧依次连接有第三底板(23)和第四底板(24);所述底板(2)上还设有垫板(3),底板(2)和垫板(3)均为长方形板,垫板(3)面积,小于底板(2),连接在底板(2)的表面,和底板(2)的四周边缘留有空白未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二底板(22)、左上板(11)、左下板(12)、第一底板(21)依次覆盖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第三底板(23)、右上板(12)、右下板(42)、第四底板(24)依次覆盖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盖板(6)覆盖在上板(I)外,盖板(6)与上板(I)平行重合,上板(I)设有磁铁(13),盖板(6 )对应设有铁片(61),磁铁(13 )吸引铁片(61 )。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板(11)、右上板(12)、左下板(41)和右下板(42)厚度比第二底板(22)、第一底板(21)、第三底板(23)和第四底板(24)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盒,公开了一种折叠盒。折叠盒,包括上板(1)、底板(2)、下板(4)、顶板(5)和盖板(6),依次连接,上板(1)两端设有左上板(11)和右上板(12),下板(4)两侧设有左下板(41)和右下板(42),底板(2)连接有第二底板(22)和第一底板(21),第三底板(23)和第四底板(24);底板(2)上还设有垫板(3),垫板(3)连接在底板(2)的表面,和底板(2)的四周边缘留有空白未连接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垫板可以使各板卡接更加牢固紧密,磁铁和铁片的相互吸引,使板的覆盖连接增加了一层保险,上板和下板两侧的板为薄片,可以节省材料。
文档编号B65D5/18GK202389673SQ2011204383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邓瑞玲 申请人:祥德制品(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