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76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将从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挤到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装载机构的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至今以下所谓的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已为众人所知。该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装载机构,该垃圾装载机构具有:由垃圾投入箱的相对侧壁支承着能够旋转的旋转支承部件和受到支承而能够以偏心于该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而设的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挤入板。该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装置构成为:挤入板在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朝着同一方向旋转1/2周。在有关该垃圾收集装置的说明书中公开了垃圾投入箱前侧的隔板是固定式隔板的实施例和隔板下部是可动式的实施例。在有关固定式隔板的实施例中,挤入板表面的结构可保证隔板的下端总是与挤入板的表面接触,与挤入板的旋转情况无关;在有关可动式隔板的实施例中,可动式隔板从结构上保证:下侧隔板设置在已被固定的上侧隔板的下端能够摆动,下侧隔板的下端在弹簧的作用下总是与挤入板接触。下侧隔板的摆动中心设置在离挤入板的端缘轨迹位置较远的位置处。这样一来,在现有技术下已消除隔板下端与挤入板之间的间隙,防止了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朝着垃圾投入箱一侧倒流。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昭48-100980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固定式隔板的情况下,需要使挤入板的整个表面都形成得很平滑。在该情况下,若用金属制成挤入板,则需要对金属块进行切削来形成挤入板;若用焊接件形成挤入板,则需要将焊接部分加工得很平滑来形成挤入板,这就成为制造成本高的主要原因。还存在挤入板和隔板由于挤入板的制造误差、使用时的变形等而相互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在隔板下端和挤入板之间存在很小的间隙也能够想到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垃圾是不会倒流的。即,该间隙对于装载的垃圾来说非常小,或者用密封件等弹性部件将隔板下端和挤入板之间的间隙填起来,或者另外设置咬住防止机构。于是,可以考虑形成挤入板,积极保证在隔板下端和挤入板之间留出微小间隙,但是因为挤入板进行的是伴随着自转和公转的复杂运动,所以难以适当地形成间隙。例如,即使对隔板下端的位置进行设定以保证在挤入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下获得所希望的间隙,但是当挤入板从这里开始旋转时,该间隙就会消失,挤入板和隔板就会相互干涉,这种情况曾发生过。制造既适当地形成所述间隙又结实且重量轻的挤入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使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可动式隔板的情况下,尽管可以某种程度自由地形成挤入板的表面形状,但是下侧隔板的下端去追随而做到总是与挤入板的表面接触。但是,在实际的可动式隔板结构下,因为下侧隔板的摆动半径及摆动范围较大,所以存在下侧隔板无法追随着挤入板的旋转移动的情况,而存在有垃圾被咬住、倒流的问题。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形成已固定隔板的下端和挤入板之间的间隙又包括结实、重量轻且易制造的挤入板的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装置。-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在该发明中使隔板和挤入板之间的间隙最小。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包括连接在垃圾盛装箱的开口部的垃圾投入箱、设置在该垃圾投入箱的与该开口部相对之侧的隔板、以及设在该垃圾投入箱中将从该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从所述隔板下方挤入所述开口部一侧的垃圾装载机构的垃圾收集装置为对象。所述垃圾装载机构包括旋转支承部件和挤入板,该旋转支承部件由所述垃圾投入箱的相对侧壁支承,且能够旋转。该挤入板被支承着能够以偏心于该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而设的转轴为中心旋转,该挤入板构成为:在所述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沿同一方向旋转1/2周,且在表面对着接近所述隔板的固定状下端的状态下旋转,所述挤入板形成为:从所述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到所述转轴的轴心的偏心量a与从该转轴的轴心到该挤入板的一端的距离b之间的关系满足b ^ 2a。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使偏心量a与距离b之间的关系满足2a,所以不会出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的轨迹是交叉环的情况。这样一来,在连接挤入板的一对端缘的方向和隔板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已被固定的隔板的下端和挤入板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大得超出需要。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形成隔板的下端和挤入板之间的间隙。在挤入板的端缘的轨迹成为交叉环的情况下,因为一开始从隔板的下方延长线上移动到垃圾投入空间部一侧的挤入板的端缘,之后会一边马上增大其与隔板之间的间隙,一边再次从隔板21的下方延长线上朝着垃圾盛装箱3 —侧移动,存在垃圾容易被咬住的问题。像本发明这样形成挤入板来使b > 2a的关系成立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挤入板的所述表面用多块板状部件形成,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去被设置成与该转轴的轴心保持点对称且构成垃圾的挤入面的所述板状部件比形成另一所述表面的所述板状部件的强度高。根据上述结构,既能够确保需要高强度的挤入面的强度,不需要高强度的场所强度被削弱后,重量就会随之相应地变轻,作为整个挤入板可形成得重量较轻。其结果是,可获得包括结实、重量轻的挤入板的垃圾收集装置。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挤入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肋,该肋和所述板状部件的接合情况是所述表面中与所述挤入面相对之面更为牢固。根据上述结构,在挤入面一侧肋和板状部件的接合处较少,因而就能够随之相应地减少制造工时并使重量较轻。因为施加 在挤入面一侧的基本上仅仅是压缩力,所以即使挤入面一侧的肋和板状部件的接合处变少,也能够充分抑制挤入板变形。另一方面,也会被施加拉力的与挤入面相对的一面能够通过牢固的接合充分地确保强度。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在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到的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部分别安装有加强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对在垃圾投入箱底部的投入口侧端缘和挤入板之间垃圾会被咬住等特别需要具有强度的挤入板的端部进行部分加强。其结果是,能够形成结实且重量轻的挤入板。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挤入板形成为:所述偏心量a、该挤入板的厚度W、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到的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之间的距离U、以及该挤入板的尺寸及制造误差δ之间的关系为Ltl = 4a+W+S。所述隔板下端的位置被设定成:从该下端到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L1、所述偏心量
a、所述厚度W、间隙α之间的关系为L1 = a+W/2+α + δ。所述挤入板的与该隔板相对的所述表面上、从通过连接该隔板的该下端和所述旋转中心的直线上的点到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L2总是为O < L2 < L1地形成有所述挤入板的所述表面的形状,与挤入板的旋转情况无关。挤入板的尺寸及制造误差S的值比间隙α小。根据上述结构,无论在连接挤入板的一对端缘的方向和隔板的延伸方向一致还是垂直的情况下,都能够使已固定的隔板的下端与挤入板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在规定值及其误差范围内。与挤入板的旋转情况无关,一直能够使隔板的下端和挤入板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在规定的间隙α内。其结果是,能够使垃圾收集装置更难以出现垃圾被咬住或者垃圾倒流的不良现象。-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垃圾收集装置中,从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到转轴轴心的偏心量a、从该转轴的轴心到挤入板的一端的距离b之间的关系为b > 2a,防止了挤入板的一对端缘的轨迹成为交叉环,能够适当地形成垃圾收集装置中已固定隔板的下端和挤入板之间的间隙且能够使该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结实、重量轻、易制造的挤入板。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垃圾投入箱内部的基本情况的立体图。图2是垃圾收集车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已将垃圾投入箱的后侧卸下后之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垃圾装载机构的驱动部分及其周围之情况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V-V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垃圾收集装置的液压回路图。图7是侧视图,示出在挤入板的待机状态下垃圾已被投入垃圾投入箱内的状况。图8是侧视图,示出挤入板一边以其表面接近隔板的下端一边旋转的状况。图9是侧视图,示出挤入板一边以其表面接近隔板的下端一边进一步旋转的状况。图10是挤入板的一端来到凹部时的侧视图。图11是示出一边由突条防止垃圾倒流一边进一步将垃圾从隔板下方挤入垃圾盛装箱内之状况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挤入板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两块相反侧板状部件由纵肋焊接在一起之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对侧方部件和横肋进行焊接之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示出对挤入面侧板状部件和加强部件进行焊接之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示出外摆线之一即心形曲线的说明图。图17是挤入板的端缘轨迹是心形曲线时的相当于图16的图。图18是挤入板满足b > 2a、L0 = 4a+ff时的相当于图16的图。图19是挤入板满足b = 2a、L0关4a+ff时的相当于图16的图。图20是挤入板满足为b < 2a、L0关4a+ff时的相当于图16的图。-符号说明-1-垃圾收集车;3_垃圾盛装箱;4_后方开口部;6_垃圾投入箱;20_垃圾装载机构;21-隔板;22_旋转支承部件;22a-中心轴(旋转中心);25_转轴;26_挤入板;26a_表面;40_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1_相反侧板状部件;43_纵肋;44_横肋;45_加强部件;55_垃圾挤入板的一对端缘之间的距离;U-从隔板下端到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的距离;L2-挤入板的与隔板相对的表面上、从通过连接隔板下端与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上的点到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的距离;p-从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到挤入板的转轴的偏心量;W_挤入板的厚度;α -间隙;δ -挤入板的尺寸及制造误差。
具体实施例方式_垃圾收集车构造_图2示出了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垃圾收集车I,垃圾盛装箱3装载在该垃圾收集车I的底盘2上。驾驶室2a设置在底盘2的前侧。在垃圾盛装箱3的后方开口部4设置有垃圾投入箱6,该垃圾投入箱6在其上方由投入箱支承销5进行轴支承。详情未示,该垃圾投入箱6构成为:利用是设置在垃圾盛装箱3和垃圾投入箱6之间的液压汽缸(也可以是电动汽缸)的摆动汽缸9(示于图3等)以投入箱支承销5为中心自由摆动。垃圾盛装箱3构成为:通过让设置在底盘2上的、使垃圾盛装箱3倾斜卸掉垃圾的倾卸汽缸12 (仅示于图6)伸缩,而能够以位于底盘2后侧的倾斜轴为中心倾斜移动(可倾卸)。如图1所示,在垃圾投入箱6的后部投入口 7敞开着,在垃圾投入箱6的内部安装有垃圾装载机构20。垃圾装载机构20将经投入口 7投入垃圾投入箱6内的垃圾55压缩后,再装载到垃圾盛装箱3内。隔板21在垃圾投入箱6的面对后方开口部4的一侧被设置成从上方朝着下方延伸。该隔板21将垃圾投入箱6内的垃圾投入空间部6d和垃圾盛装箱3的内部隔开。该隔板21例如包括覆盖垃圾盛装箱3的后方开口部4的大约上半部分的连接部21a和接着该连接部21a朝后下方倾斜的下端部21b。垃圾55被垃圾装载机构20压缩后,再被从该隔板21下端部21b的下端21c的下方朝着后方开口部4 一侧挤入。如图3 图5所示,垃圾装载机构20包括一对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该一对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由垃圾投入箱6的一对相对侧壁6a支承着能够自由旋转。能够想到利用各种各样的结构使该旋转支承部件22旋转。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结构,在该结构下,将由液压马达构成的驱动马达14安装在垃圾投入箱6的左侧壁6a或右侧壁6a的内侧,将减速机构24设置在安装在该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14a上的驱动链轮31和设置在旋转支承部件22的侧壁6a外侧(左右外侧)的外侧面上的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之间。这样就构成为驱动马达14以规定的减速比让旋转支承部件22旋转。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包括由小径部221和大径部222构成的台阶部223。在旋转支承部件22的外侧面上且其旋转中心设置有孔部224。中心轴22a经设置在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上的中央孔32a嵌合在该旋转支承部件22的孔部224,旋转支承部件22受到支承能够绕中心轴22a旋转。中心轴22a的左右外侧一体地形成有圆板状帽檐部22b,在该帽檐部22b形成有例如四个螺钉孔22c。在左右侧壁6a上分别形成有与中心轴22a同心且内径比旋转支承部件22的外径稍大的通孔6b。旋转支承部件22的台阶部223的小径部221收纳在该通孔6b内。在侧壁6a上的通孔6b周围固定有侧视时呈“T”字形的固定支架23 (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将螺栓22e插入该固定支架23上的螺栓孔22d内并拧紧到螺钉孔22c内,中心轴22a即被固定在侧壁6a上。这样一来,旋转支承部件22就由侧壁6a直接支承着,其台阶部223的小径部221能够在通孔6b内旋转。旋转支承部件22经固定支架23及中心轴22a由侧壁6a间接支承着。由台阶部223的大径部222和中心轴22a限制旋转支承部件2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减速机构24包括例如外径比驱动链轮31大的减速链轮24a,用第一减速链24b将驱动链轮31和减速链轮24a联结起来;用第二减速链24d将在减速链轮24a的靠近侧壁6a—侧(左右内侧)的链轮24c (图4中仅用虚线表示)和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联结起来。一根转轴25被支承在一对旋转支承部件22之间且偏心于中心轴22a的位置上,能够旋转。在该转轴25上安装有在左右侧壁6a之间延伸的挤入板26,该挤入板26和该转轴25 —体旋转。如图12 图15所示,挤入板26具有剖面呈现两端尖之树叶状形态,例如由钢板焊接件制成。具体而言,挤入板26的表面用多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四块)板状部件40、41形成。例如,板状部件40、41为钢板的冲压成形品。板状部件40、41中被布置成从挤入板26的转轴25的轴心方向看去与该转轴25的轴心点对称且成为垃圾55的挤入面的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其强度被设定为比形成挤入板26的另一表面26a的相反侧板状部件41的强度高。例如优选使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的板厚比相反侧板状部件41的板厚厚,或者机械强度较高的高张力钢形成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如图13所示,相反侧板状部件41被折弯,其基端部成为朝着挤入板26的轴向延伸的纵肋43a。两块相反侧板状部件41通过在纵肋43a部分牢固地焊接等接合起来。在相反侧板状部件41中形成表面26a的部分,留有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折弯部41a。如图14所示,在该折弯部41a进行定位,剖面呈字形的纵肋43b就通过焊接等而与相反侧板状部件41的背面接合在一起。这里,因为插入焊接棒的空间非常大,所以相反侧板状部件41及纵肋43b被牢固地焊接在一起。相反侧板状部件41及纵肋43b牢固地焊接在包括轴套(boss)部46的侧方部件47上,相反侧板状部件41也被牢固地焊接在垂直于轴向延伸的多个梯形横肋44上。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在焊接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之际,相对一侧已经被相反侧板状部件41封闭,所以无法充分进行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与纵肋43b及横肋44的焊接。因此,理想做法是,例如在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 —侧设置开口(未图示),从该部分进行与纵肋43b、横肋44的焊接,或者进行小孔焊接等来进行部分焊接。这样一来,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与纵肋43b及横肋44的焊接部位减少,边能够根据该焊接部位的减少来相应地减少制造工时,并且使重量轻。几乎仅有压缩力施加在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上,所以即使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与纵肋43b及横肋44的焊接部位减少,也能够充分地抑制挤入板26变形。另一方面,拉力也会施加于其上的相反侧板状部件41焊接进行得很充分,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如图15所示,在挤入板26的一对端部焊接有剖面分别近似“L”字形的加强部件45。可以将该加强部件45可装卸地安装上,当磨损、破损时再对该加强部件进行更换。能够对在垃圾投入箱6底部的投入口侧端缘与挤入板26之间垃圾55会被咬住等特别需要强度的挤入板26的端部进行部分加强。因为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和相反侧板状部件41的接合面被加强部件45覆盖,所以挤入板26的强度及刚性提高。通过增大压缩力施加于其上的挤入面侧板状部件40的面积,减小相反侧的面积,则能够抑制加强部件45整体质量增力口。其结果是能够形成结实且重量轻的挤入板26。此外,若做到仅可以更换加强部件45,就不用更换整个挤入板26 了,而易于维修,是理想做法。如图1等所示,在这样制得的挤入板26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26a上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4个)突条33,各突条33在转轴25的轴心方向(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保持着间隔而设。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突条33的形状大致相同,形成为沿着与转轴25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突条33具有从轴心方向看去从挤入板26的表面26a算起的高度平缓地变化着的外周缘。对应于此,在隔板21的下端部21b形成有各突条33将通过的切口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突条33形成为薄板状,但并不限于此,为提高强度可以使突条33的剖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等。而且也可以利用冲压或者铸造等在挤入板26的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凹凸,用其凸部分构成突条33。突条33通过焊接等与表面26a接合。如图3及图4所示,转轴25构成为在旋转支承部件22旋转一周的那段时间内,该转轴25利用设置在其端部的挤入板用减速机构27朝着同一方向旋转该旋转支承部件22的旋转量的1/2。具体而言,挤入板用减速机构27中,与中心轴22a —体旋转的第一链轮27a、与转轴25 —体旋转的第二链轮27b、自动张紧装置28的空转链轮28a用旋转调节用链27c联结在一起。自动张紧装置28的杠杆状自动张紧装置主体28b由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支承,能够以转动销28c为中心转动。通过调节转动量(转动量)调节螺栓28d则能够调节旋转调节用链27c的张力。自动张紧装置主体28b在调节好张力以后用固定螺母28e固定在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上。第一链轮27a的节圆直径和第二链轮27b的节圆直径之比为1: 2。此外,图中简单地描绘出各链及各链轮。因此,如图7 图11所示,从转轴25的轴心看到的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轨迹分别描绘着所谓的心形曲线29b与其相似的大致心形曲线29c。该心形曲线29b及大致心形曲线29c是心脏形轨迹,通过使该轨迹形成为沿着形成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且从车辆的左右侧面看去呈圆弧状的壁面6c,挤入板26就会一边对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垃圾55进行压缩,一边可靠地将该垃圾55挤到隔板21的下方。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用以让挤入板26的端缘描绘出该心形曲线29b及大致心形曲线29c的机构是嵌入侧壁6a的通孔6b内的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与杆状旋转支承部件安装在侧壁6a和挤入板26之间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I)相比,将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嵌入通孔6b内以后解决了以下问题。也就是说,在杆状旋转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挤入板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有效长度短,但是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情况下则能够使该有效长度加长;在杆状旋转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在侦_ 6a和挤入板26之间会出现间隙,垃圾易于倒流,但是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情况下,能够使侧壁6a和挤入板26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在杆状旋转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的又一问题是:容易扭曲,而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情况下,则难以扭曲,从而能够使挤入板26的旋转稳定。接着,该心形曲线29b及大致心形曲线29c上有一个凹陷部分(凹部29a)。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凹部29a设置在与隔板21的下端部21b的下端21c大致一致的位置上。因此,在例如图7所示的待机状态下,从转轴25的轴心方向看到的挤入板26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靠近下端21c ;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挤入板26的端缘接近下端21c,在挤入板26的旋转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该挤入板26与下端21c之间不存在间隙。为做到这一点,必须针对隔板21的下端21c·的位置、挤入板26的形状考虑出规定的关系式。于是,首先,对外摆线和心形线做说明。如图16所示,将使半径r2的圆(;2—边与半径的圆(;外切一边无滑动地旋转下去时,半径1*2的圆周上的动点P所描绘的曲线称为外摆线。在图16中,假定圆(;2 —边与圆Ca外切一边旋转,圆Crf的中心T来到了 Z TOD=的位置处。此时,最初在A点与圆Ca接触的圆(;2上的点来到PI点。因为动点P移动保证线分PP1成为圆(;2的直径,所以动点P来到Z PTB' = ΘΓ1+Θ r2的位置。此时,因为圆Ca和圆Crf总是接触着移动,所以弧DV和弧P1V的长度相等。因此,由于弧DV = (r「r2) Θ rl 且弧P1V = r2 Θ r2,所以 Cr1-1r2) Θ rl = r2 Θ r2,得到 Θ r2 = (^1T2)/r2) Θ ,下式⑴成立。
权利要求
1.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包括:连接在垃圾盛装箱的开口部的垃圾投入箱、设置在该垃圾投入箱的与该开口部相对之侧的隔板、以及设在该垃圾投入箱中将从该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从所述隔板下方挤入所述开口部一侧的垃圾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装载机构包括旋转支承部件和挤入板,该旋转支承部件由所述垃圾投入箱的相对侧壁支承,且能够旋转,该挤入板被支承着能够以偏心于该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而设的转轴为中心旋转, 所述挤入板构成为:在所述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沿同一方向旋转1/2周,且在该挤入板的表面对着接近所述隔板的固定状下端的状态下旋转, 所述挤入板形成为:从所述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到所述转轴的轴心的偏心量a与从该转轴的轴心到该挤入板的一端的距离b之间的关系满足b ≥ 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入板的所述表面用多块板状部件形成, 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去被设置成与该转轴的轴心保持点对称且构成垃圾的挤入面的所述板状部件的强度比形成另一所述表面的所述板状部件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挤入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肋,位于所述表面中与所述挤入面相对之面的该肋和所述板状部件的接合更为牢固。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到的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部分别安装有加强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入板形成为:所述偏心量a、该挤入板的厚度W、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到的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之间的距离Ltl、以及该挤入板的尺寸及制造误差δ之间的关系为Ltl=4a+ff+ δ , 所述隔板下端的位置被设定成:从该下端到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L1、所述偏心量a、所述厚度W、间隙α之间的关系为L1 = a+W/2+α + δ, 所述挤入板的所述表面的形状形成为:在所述挤入板的与该隔板相对的所述表面上、从通过连接该隔板的该下端和所述旋转中心的直线上的点到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L2总是为O < L2 < L1,与该挤入板的旋转情况无关。
全文摘要
使一对旋转支承部件分别由垃圾投入箱的一对侧壁支承着能够旋转,将挤入板(26)支承于一对旋转支承部件之间且能够以偏心于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而设的转轴(25)为中心旋转。使挤入板(26)构成为在旋转支承部件旋转1周的时间内该挤入板(26)旋转1/2周,在该挤入板(26)的表面对着接近所述隔板(21)的固定状下端的状态下旋转,从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到转轴的轴心的偏心量a与从该转轴的轴心到该挤入板的一端的距离b之间的关系为b≥2a。因此能够适当地形成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装置中已固定隔板的下端和挤入板之间的间隙且能够使该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结实、重量轻、易制造的挤入板。
文档编号B65F3/20GK103079972SQ2011800426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白井浩昭, 堀崇展, 清上武伸, 永幡史晓, 米山信夫 申请人: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