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产销量世界第一的汽车大国,未来几年即将报废的汽车数量惊人。研究表明,至2015年我国每年汽车报废量将达六、七百万辆,与整个欧盟的汽车年报废量大体相当。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经国家公告的具有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达498家。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采用“机械化工具+ 手工拆解”的深度拆解作业方式,将是保证报废汽车达到较高实际回收利用率的基础。然而,全国现有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差异很大,大部分拆解企业仍处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状态,二次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特别是拆解过程中各类液体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加剧引发了地下水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有关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2 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表明,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因而针对各种废油、废液、燃料燃气等液体易燃物的收集、计量、储存等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液体易燃物在储存过程中,储存条件的差异,如容器的密闭性、液体易燃物的种类及数量、安全距离等,均影响其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储存方法中,常常使用电动泵对液体易燃物进行抽取,一旦产生电火花,导致液体易燃物引发火灾,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 其能够排除电动泵带来的火灾隐患,具有高效、快捷、安全、无污染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包括用于收集的送油装置、用于纯化的储油装置以及用于输送的气压控制装置和气压调节/安全装置,其中,送油装置与储油装置经管道连通,该送油装置固定在地面,该储油装置包括由海底管连通的中转油箱和主油箱,该中转油箱为一密封容器,其位置低于送油装置,气压控制装置连接中转油箱并向其中压入压缩空气,气压调节/安全装置与中转油箱连接。本发明所述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的气压控制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开关、空气过滤器、两减压阀和换向阀,其中,空气压缩机经过开关连接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连接两减压阀,该两减压阀和换向阀组成高低压转换回路,换向阀连接所述中转油箱;所述的气压调节/安全装置包括排气节流阀和安全阀,其均与中转油箱连通;所述的送油装置包括一进油箱,该进油箱上部设有滤网,下部设有第二油水分离器,内部设有一竖立的第二隔板,进油箱通过管道连通中转油箱;所述的海底管上设置有示油孔,该示油孔的高度与进油箱中的平均液面平齐;所述的主油箱内部设有两竖立的第一隔板,下部分别装有第一油水分离器和排污阀,主油箱连接有用以输出液体易燃物的油枪。与传统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装置中设置有密封的中转油箱,并采用干净的空气作为气源,通过气压控制装置压入该中转油箱,以作为液体易燃物的输送动力,从而排除了传统电动泵带来的火灾隐患。(2)通过气压调节/安全装置的控制调节,可迅速有效的降低及控制气压,既能保证气动系统的安全,又可以保证气压调节的精度。(3)进油箱中的滤网可阻止液体易燃物中铁屑及大块泥污的进入,油水分离器则能初步对油水进行分离。(4)主油箱中的隔板、排污阀及油水分离器能非常有效的对液体易燃物进行提纯。(5)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广泛应用于水电、交通、能源、 矿山等领域的液体易燃物的储存。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压缩机,2开关,3空气过滤器,4减压阀,5换向阀,6安全阀,7海底管, 8主油箱,9第一隔板,10油枪,11第一油水分离器,12排污阀,13示油孔,14排气节流阀,15 中转油箱,16第二油水分离器,17第二隔板,18进油箱,19滤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示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用于储存液体易燃物,如油。该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包括送油装置、储油装置、气压控制装置和气压调节/安全装置。送油装置用于收集和输入液体易燃物,储油装置用于纯化和净化液体易燃物,气压控制装置和气压调节/ 安全装置为整体储存装置的气路系统,用作液体易燃物的输送动力。所述的送油装置固定在地面,其与储油装置经过管道连通。该送油装置包括一个进油箱18,该进油箱18上部设有一层滤网19,用以过滤液体易燃物中所含的废渣;进油箱 18的内部固定设有一竖立的第二隔板17,以进一步隔离过滤液体易燃物中的残渣;进油箱 18的下部设有能够分离油水的第二油水分离器16,以过滤液体易燃物中的水分。所述的储油装置包括中转油箱15和主油箱8。所述的中转油箱15和主油箱8由海底管7连通,该海底管7直接伸入中转油箱15的底部,以方便液体易燃物能快速进入主油箱8,海底管7上设置有示油孔13,该示油孔13的高度与进油箱18中的平均液面平齐, 以方便观察。所述的中转油箱15为一密封容器,所述进油箱18通过管道连通中转油箱15, 中转油箱15置于低位,即其位置低于送油装置,从而进油箱18中的液体易燃物能通过管道靠自身重力进入中转油箱15。所述的主油箱8的内部设有两块竖立的第一隔板9,将主油箱8分隔成3个区域,第1和第2区域的下部分别装有第一油水分离器11和排污阀12,以分别对液体易燃物进行油水分离及排污;在第3区域主油箱8还连接有油枪10,用以输出液体易燃物,如对车辆等进行快速加油。所述的气压控制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开关2、空气过滤器3、两个减压阀4和换向阀5,其中,空气压缩机1经过开关2连接空气过滤器3,该空气过滤器3连接两减压阀4, 该两减压阀4和换向阀5组成高低压转换回路,换向阀5连接所述中转油箱15。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1输出,经过高低压转换回路根据需要转换压力后,被压入密封的中转油箱 15。 所述的气压调节/安全装置起排气及安全保护作用,其包括排气节流阀14和安全阀6,两阀均与中转油箱15连通。在本发明所述的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中,送油装置的进油箱18中的液体易燃物通过管道靠重力进入密封的中转油箱15,压缩空气经气压控制装置将中转油箱15中的液体易燃物通过海底管7压入主油箱8中,过程中气压调节/安全装置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起保护作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将液体易燃物倒入进油箱18,液体易燃物由进油口经滤网19过滤后进入进油箱18,第二隔板17对液体易燃物进行隔离,使其中的部分杂质沉降在进油箱18中,第二油水分离器16再初步对油水进行分离,然后液体易燃物由于自身重力自动进入到中转油箱15内。输送液体易燃物时,压缩气源由无毒的空气压缩机1提供,启动空气压缩机1,打开开关2,压缩空气进入高低压转换回路中;试验证明,当压缩空气气压比外部气压高出一个标准大气压(Ibar)时,液体易燃物就能自动进入主油箱8,因此一般情况下低压就足以能使系统工作,所以换向阀5常置于低压位置,若需要高压,则通过换向阀5转换为高压位置;经过减压阀4和换向阀5的调压后,压缩空气由气管进入密封的中转油箱15内,由于压力的作用,液体易燃物自动经由海底管7被压入主油箱8中,操作人员可通过海底管7上的示油孔13观察送油状况。液体易燃物进入主油箱8的第1区域, 第一油水分离器11进一步对油水进行分离,液体易燃物再进入第2区域,排污阀12对液体易燃物中的杂质进行彻底清除,最后,液体易燃物由油枪10输送到需要的设备中。输送工作完毕后,打开排气节流阀14,将中转油箱15中的压缩空气排空,以免由于气体压力过大而影响进油箱18中液体易燃物的进入。若高低压转换回路失效,中转油箱 15内的气压过大,则安全阀6自动工作,排掉中转油箱15内的气体以保证安全,防止爆炸等意外状况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的送油装置、 用于纯化的储油装置以及用于输送的气压控制装置和气压调节/安全装置,其中,送油装置与储油装置经管道连通,该送油装置固定在地面,该储油装置包括由海底管(7)连通的中转油箱(1 和主油箱(8),该中转油箱(1 为一密封容器,其位置低于送油装置,气压控制装置连接中转油箱(15)并向其中压入压缩空气,气压调节/安全装置与中转油箱(15)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控制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开关O)、空气过滤器(3)、两减压阀(4)和换向阀(5),其中,空气压缩机(1)经过开关( 连接空气过滤器(3),该空气过滤器C3)连接两减压阀G),该两减压阀⑷和换向阀(5)组成高低压转换回路,换向阀(5)连接所述中转油箱(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调节/安全装置包括排气节流阀(14)和安全阀(6),其均与中转油箱(1 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油装置包括一进油箱(18),该进油箱(18)上部设有滤网(19),下部设有第二油水分离器(16),内部设有一竖立的第二隔板(17),进油箱(18)通过管道连通中转油箱(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底管(7)上设置有示油孔(13),该示油孔(13)的高度与进油箱(18)中的平均液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油箱(8)内部设有两竖立的第一隔板(9),下部分别装有第一油水分离器(11)和排污阀(12),主油箱(8) 连接有用以输出液体易燃物的油枪(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易燃物储存装置,其包括用于收集的送油装置、用于纯化的储油装置以及用于输送的气压控制装置和气压调节/安全装置,其中,送油装置与储油装置经管道连通,该送油装置固定在地面,该储油装置包括由海底管连通的中转油箱和主油箱,该中转油箱为一密封容器,其位置低于送油装置,气压控制装置连接中转油箱并向其中压入压缩空气,气压调节/安全装置与中转油箱连接。本发明装置成本低、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不仅能够实现液体易燃物的储存,还能够对液体易燃物实现循环再利用,应用范围非常广。
文档编号B67D7/78GK102556929SQ2012100049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田进, 陈铭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