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029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在的名酒、高档饮料等商品被仿冒制假的现象越来越多。尽管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制假贩假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采用有效的防伪措施。具体而言,许多名酒、名饮料,其瓶子是采用普通的瓶子或者普通包装盒,人们使用后,空置的各种包装、外形基本保持不便,制假者将这些空瓶、空包装盒回收后,装上假饮料后,用盖子封装起来后,冒充销售,欺骗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93133. 7,专利名称为“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它包括盒体、盖板,盒体的两内侧面上开设有导槽、固·定卡槽,盖板活动插设在导槽内,使盒体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盖板上设有按钮,按钮的内端设有弹性卡爪。采用这种结构的防伪包装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防伪的目的,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一、通过按压盖板的方式,触动弹性卡爪打开的方式,因为盖板设定在包装盒表面,运输过程中货物层叠堆放,从而挤压盖板,导致防伪包装盒被破坏,失去防伪功能;二、弹性卡爪设置在包装盒两侧,容易通过挤压盒体变形的方式开启包装盒,从而无法达到防伪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伪能力强、安全可靠的密码防伪包装盒。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包括底座、盒体、盒体套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码锁、锁扣装置,密码锁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锁扣装置设置在底座上,与密码锁相配合。所述锁扣装置包括挂钩、钩槽和顶杆,所述挂钩设置在盒体下方,钩槽安装在底座内密码锁的滑槽内,底座上设有通孔,挂钩穿过通孔与钩槽相配合,所述顶杆与挂钩相配合设置在密码锁上。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固定条,底座上设有固定凹槽,固定条的形状与固定凹槽相配
口 o所述盒体上还设有插条,底座上设有相配合的通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密码锁及锁扣装置都安装在包装盒体内部,只有在通过密码锁开启的方式才能在不破坏盒体的前提下,顺利取出酒瓶,从而实现了防伪的目的;
(2)锁扣装置包含了顶杆,这样在密码锁顺利开启后,沟槽和挂钩脱扣,顶杆能够通过推顶挂钩,使盒体稍微翘起,方便用户开启酒盒。


图I为本发明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 图2为图I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 图4为本发明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侧视结构示意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 图6为本发明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盒体结构示意 图7为本发明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包括盒体I、底座
2、密码锁3、挂钩4、钩槽5和顶杆6。盒体I套装在底座2上,密码锁3安装在底座2内,锁扣装置包括挂钩4、钩槽5和顶杆6,所述挂钩4设置在盒体I下方,钩槽5安装在底座2内密码锁3滑槽11内上,底座2上设有通孔7,挂钩4穿过通孔7与钩槽5相配合,挂钩4的形状可以设计为如附图所示的”2”型,便于锁扣和推动后弹起。所述顶杆6设置在密码锁3上,顶杆6的大小和长度与挂钩4相配合。为了方便地将盒体I固定在底座2上,在盒体I的底部还设有固定条8和插条9,固定条8的形状和尺寸与底座上设有的固定凹槽10相匹配,插条9穿过设置在底座2上的通孔7与挂钩4、固定条8 —起将盒体I牢固固定在底座2上。在防伪盒安装过程中,可以在盒体I上设置带有序列号的可刮开条形码,用户可以通过向电信、移动等运营商发送序列号编码的方式,获取密码锁3的开启密码,从而顺利开启防伪盒。因为密码锁3为一次性开启后失效,因此确保了防伪盒的有效防伪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包括底座、盒体、盒体套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码锁、锁扣装置,密码锁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锁扣装置设置在底座上,与密码锁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包括挂钩、钩槽和顶杆,所述挂钩设置在盒体下方,钩槽安装在底座内密码锁的滑槽内,底座上设有通孔,挂钩穿过通孔与钩槽相配合,所述顶杆与挂钩相配合设置在密码锁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固定条,底座上设有固定凹槽,固定条的形状与固定凹槽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还设有插条,底座上设有相配合的通孔。
全文摘要
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包括底座、盒体、盒体套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码锁、锁扣装置,密码锁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锁扣装置设置在底座上,与密码锁相配合。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伪能力强、安全可靠的密码防伪包装盒。
文档编号B65D55/14GK102785831SQ2012102672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于荣光 申请人:于荣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