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止元件及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436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挡止元件及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止元件及防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侧向支撑力的挡止元件及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包装结构中,为了避免所要包装的物品受到损伤,往往会使用防护结构以避免物品碰撞。为此,通常会在防护结构中形成容置槽,且将单一物品放置于单一容置槽中,物品之间则由容置槽的侧壁隔开。由此,能避免物品间彼此碰撞,且避免外界震动撞伤物品。然而,在单一容置槽中放置单一物品的配置,除了会占据大量空间以外,也会需要足量的防护结构,才能达到避免物品碰撞的效果。如此一来,业者就必须使用较大的仓储空间、较大的运送工具以及较多的防护成本,才能达到足量物品的储存及运送。在面对成本价格必须不断压低的市场现况,如此的物品防护手段较不具竞争力。因此,发展更低成本的防护结构,是目前业界所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止元件及防护结构,通过在单一容置槽中容置多个工件,以降低防护工件时所需的空间,以及所需要的材料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止元件,其包括一基座及一第一挡片。基座具有一表面及凹陷于表面的一凹部。第一挡片连接于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第一挡片能够以第一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一第一挡止位置及一第一闭合位置。于第一挡止位置时,第一挡片的一第一挡止部凸出于表面。于施加力道将第一挡片朝向凹部内推抵而达到第一闭合位置时,第一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凹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护结构,其包括一容置槽及一挡止元件。容置槽具有一底表面、一第一侧表面及一第二侧表面。挡止元件设置于底表面,且接近第二侧表面具有一边缘。边缘与第二侧表面间隔一距离,距离用以容置一工件。挡止元件包括一凹部及一第一挡片。凹部凹陷于底表面。第一挡片连接于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第一挡片以第一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一第一挡止位置及一第一闭合位置。于第一挡止位置时,第一挡片的一第一挡止部凸出于底表面。于施加力道将第一挡片朝向凹部内推抵而达到第一闭合位置时,第一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凹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护结构,其包括一底间隔件、一第一侧间隔件、一第二侧间隔件及一挡止元件。底间隔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底间隔件具有贯通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至少一贯通孔。第一侧间隔件及第二侧间隔件设置于底间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与第一面形成一容置槽。挡止元件设置于第二面。挡止元件接近第二侧间隔件具有一边缘。边缘与第二侧间隔件间隔一距离。距离用以容置一工件。挡止元件包括一基座及一第一挡片。基座具有一表面及凹陷于表面的一凹部。第一挡片连接于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贯通孔外露第一挡片。第一挡片能够以第一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一第一挡止位置及一第一闭合位置。于第一挡止位置时,第一挡片一第一挡止部经由贯通孔凸出于第一面。于施加力道将第一挡片朝向凹部内推抵而达到第一闭合位置时,第一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凹部。根据本发明的挡止元件及防护结构,本发明的挡止元件能够通过其挡片而提供侧向的支撑力。本发明的防护结构能于单一容置槽中容置多个工件,以于较少的空间中使用较少的材料容置较多的工件。防护结构还能通过挡止元件所提供的侧向支撑力,而于防护结构中的容置槽内放置多个工件时,使较先放置于容置槽中的工件不会倾倒。由此,能够使较后放置的工件不会被较先放置的工件干扰,而能顺利放置于容置槽中。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1B为图1A的挡止元件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1C及图1D为图1A的挡止元件的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图2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2B为图2A的挡止兀件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3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3B为图3A的挡止兀件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4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4B为图4A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图4C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图4D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图5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第一挡止位置及一第二挡止位置的首丨J视图;图5B为图5A的挡止元件于一第一闭合位置及一第二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5C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的剖视图;图6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第一闭合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6B为图6A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图6C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图6D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图7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7B为图7A的挡止兀件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8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8B为图8A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图SC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图8D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9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护结构的立体图;图9B为使用图9A所示的防护结构的示范立体图;图1O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防护结构的立体图;图1OB为图1OA中的防护结构的分解图;图1OC为使用图1OA及图1OB所示的防护结构的示范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20、30、40、40,、40,,、50、50,、60、60,、60,,、70、80、80,、80” 挡止元件110、210、310、410、410,、410,,挡片111、211、311 挡止部130、230、330、430、530、630、730、830 基座131、231、331、531、731 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 凹部I33、233、333 交接位置180、481、482、483、481’、482’、483’、481”、482”、483”、681、682、683、684、681’、682’、683’、684’、681”、682”、683”、684”、881、882、883、884、881’、882’、883’、884’、881”、882”、883”、884” 切割线190 凸起232a、432a、632a、832a 侧壁270挤压区432b、632b、732b、832b 底部434、434,、434,,、634、634,、634,,、834、834,、834” 第一层435、435,、435,,、635、635,、635,,、835、835,、835” 第二层510、510,、610、610,、610,,、710、810、810,、810,,第一挡片511、711 第一挡止部520、520,、620、620,、620,,、720、820、820,、820” 第二挡片521、721 第二挡止部533、733第一交接位置536、736第二交接位置712 第一底面722 第二底面90、100防护结构901、1001 第一工件902 第二工件91、1010第一挡止元件92、1020第二挡止元件93、1030第三挡止元件94、1040第四挡止元件95、96、1050、1060 边缘的、IO9O容置槽
991第一侧表面992第二侧表面993底表面993a、1093a L 形平部993b、1093bL 形立部1091第一侧间隔件1092第二侧间隔件1093底间隔件1093c 第一面1093d 第二面1093e 贯通孔D1、D2 距离W 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10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1B绘示图1A的挡止元件10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挡止元件10包括一基座130及一挡片110。基座130具有一表面131及凹陷于表面131的一凹部132。基座130的凹部132内具有一凸起190。挡片110连接于凹部132内凸起190的一交接位置133。挡片110能够以交接位置133为轴心旋转而具有挡止位置及闭合位置。在图1A所示的挡止位置时,挡片110的一挡止部111凸出于表面131。因此,能够提供正负X方向上的支撑力。于沿负z方向施加力道,将挡片110朝向凹部132内推抵而达到图1B所示的闭合位置时,挡止部111能部分或全部容置于凹部132。于本实施例中,挡片110与凸起190为一体不可分离。挡片110及基座130皆以发泡聚合物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以贯穿正负X方向的方式,切割出图1A及图1B所示的挡止元件10的形状。请参照图1C及图1D,绘示图1A的挡止元件10的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如图1C所示,于一块板材的面向负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180。根据此切割线180将板材分为挡片110及凸起190。而且,将挡片110以顺时针方向弯折。如图1D所示,将凸起190设置于基座130的凹部132中,便能完成挡止元件10。凸起190能粘合于凹部132中,以避免凸起190相对于基座130滑动。请参照图2A及图2B,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20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2B绘示图2A的挡止元件20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挡止元件20包括一基座230及一挡片210。基座230具有一表面231及凹陷于表面231的一凹部232。挡片210连接于凹部232的侧壁232a的一交接位置233。挡片210能够以交接位置233为轴心旋转而具有挡止位置及闭合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挡片210与基座230为一体不可分离。挡片210及基座230皆以发泡聚合物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凹部232并未贯穿基座230,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凹部也能贯穿基座。在图2A所示的挡止位置时,挡片210的一挡止部211凸出于表面231。因此,能够提供正负X方向上的支撑力。于沿负z方向施加力道,将挡片210朝向凹部232内推抵而达到图2B所示的闭合位置时,挡止部211能部分或全部容置于凹部232。此时,会因挡片210及基座230皆以发泡聚合物制成,而使挡片210与基座230的相连部分具有一挤压部270。在挤压部中270中的发泡聚合物会受到挤压,而具有比挡片210及基座230更高的密度。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于模造时直接制造出图2A所示的挡止元件20的形状。请参照图3A及图3B,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30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3B绘示图3A的挡止元件30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挡止元件30包括一基座330及一挡片310。基座330具有一表面331及凹陷于表面331的一凹部332。挡片310连接于凹部332的一交接位置333。交接位置333位于凹部332与表面331的交接处。挡片310能够以交接位置333为轴心旋转而具有挡止位置及闭合位置。于本实施例中,挡片310与基座330为一体不可分离。挡片310及基座330皆以发泡聚合物制成。在图3A所示的挡止位置时,挡片310的一挡止部311凸出于表面331。因此,能够提供正负X方向上的支撑力。于沿负z方向施加力道,将挡片310朝向凹部332内推抵而达到图3B所示的闭合位置时,挡止部311能部分或全部容置于凹部332。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以贯穿正负X方向的方式,切割出图3B所示的挡止元件30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挡片310的形状及尺寸实质上与凹部332的凹陷形状及凹陷尺寸相同。于切割出图3B后,能将挡片310从凹部332中拉出。于本实施例中,挡片310的对角线长度会大于凹部332的宽度W。然而,由于发泡聚合物能够些微形变,而使挡片310能够从凹部332拉出,以形成图3A的挡止位置。另外,也因挡片310的对角线长度大于凹部332的宽度W,且由于发泡聚合物能够些微形变,使得使用者必须沿负z方向施加力道,才能将挡片310推抵至图3B所示的闭合位置。请参照图4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40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40与第图3A及3B图所示的挡止元件30相似。然而,挡止元件40中,基座430具有彼此堆叠的一第一层434及一第二层435。凹部432具有一侧壁432a及一底部432b。第一层434形成侧壁432a,第二层435形成底部432b,第一层434及第二层435部分分尚。请参照图4B,绘示图4A的挡止元件40的一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如图4B所示,于一块板材的面向负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1及482。而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3。根据此些切割线481、482及483,将板材分为第一层434、第二层435、第一层434及挡片410。将第一层434往第二层435的正z方向上弯折,使挡片410及第一层434位于第二层的正z方向上。挡片410则能通过切割线483而拉离第二层435。请参照图4C,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40’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于图4C中,实线的切割线表示完全裁断的切割。虚线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不到切割线,但背对观察的面上有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一长一短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得到切割线,但并不完全裁断。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40’与图4A及图4B所示的挡止元件40相似,但第一层434’及第二层435’所分离的位置与第一层434及第二层435所分离的位置不同。于一块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1’,以分隔出第二层435’。而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2’及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3’。根据此些切割线482’及483’,再将板材分为第一层434’、挡片410’及第一层434’。将第二层435’弯折至第一层434’、挡片410’及第一层434’的负z方向。挡片410’则能通过切割线483’而拉离第二层435’。请参照图4D,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40”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于图4D中,实线的切割线表示完全裁断的切割。虚线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不到切割线,但背对观察的面上有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一长一短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得到切割线,但并不完全裁断。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40”与图4C所示的挡止元件40’相似,但第二层435”还分为多个第二层435”。于一块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1”,以分隔出二个第二层435”。而且,于二切割线481”之间,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2”及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483”。根据此些切割线482”及483”,再将切割线481”之间的板材分为第一层434”、挡片410”及第一层434”。将此些第二层435”弯折至第一层434”、挡片410”及第一层434”的负z方向。挡片410”则能通过切割线483”而拉离第二层435”。请参照图5A及图5B,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50于一第一挡止位置及一第二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5B绘示图5A的挡止元件50于一第一闭合位置及一第二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挡止元件50包括一第一挡片510、一第二挡片520及一基座530。基座530具有一表面531及凹陷于表面531的一凹部532。第一挡片510连接于凹部532的第一交接位置533。第一交接位置533位于凹部532与表面531的交接处。第一挡片510能够以第一交接位置533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一挡止位置及第一闭合位置。第二挡片520连接于凹部532的第二交接位置536。第二交接位置536位于凹部532与表面531的交接处。第二挡片520能够以第二交接位置536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二挡止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交接位置533及第二交接位置536位于凹部532的相对两侦1J,但不限于此,也能为位于相邻两侧。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片510与基座530为一体不可分离,第二挡片520与基座530也为一体不可分离。第一挡片510、第二挡片520及基座530皆以发泡聚合物制成。于本实施例中,能够以贯穿正负X方向的方式,切割出图5A及图5B所示的挡止元件50的形状。在图5A所示的第一挡止位置及第二挡止位置时,第一挡片510的一第一挡止部511及第二挡片520的一第二挡止部521凸出于表面531。因此,能够提供正负x方向上的支撑力。于沿负z方向施加力道,将第一挡片510及第二挡片520朝向凹部532内推抵而达到图5B所示的第一闭合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时,第一挡止部511及第二挡止部521能部分或全部容置于凹部5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片510及第二挡片520同时处于第一挡止位置及第二挡止位置,或者同时处于第一闭合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也能处于第一挡止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或者处于第一闭合位置及第二挡止位置。如图5A及图5B,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片510及第二挡片520具有相同的尺寸,但不限于此。请参照图5C,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50’的剖视图。挡止元件50’的第一挡片510’及第二挡片520’具有相异的尺寸。
请参照图6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60于一第一闭合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60与图5A及图5B所示的挡止元件50相似。然而,挡止元件60中,基座630具有彼此堆叠的一第一层634及一第二层635。凹部632具有一侧壁632a及一底部632b。第一层634形成侧壁632a,第二层635形成底部632b,第一层634及第二层635部分分离。请参照图6B,绘示图6A的挡止元件60的一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如图6B所示,于一块板材的面向负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1及682。而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3及684。根据此些切割线684、681、682及683,将板材分为第二挡片620、第一层634、第二层635、第一层634及第一挡片610。将第一层634往第二层635的正z方向上弯折,使第一挡片610、此些第一层634及第二挡片620位于第二层635的正z方向上。第一挡片610及第二挡片620则能分别通过切割线683及684而拉离第二层635。请参照图6C,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60’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在图6C中,实线的切割线表示完全裁断的切割。虚线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不到切割线,但背对观察的面上有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一长一短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得到切割线,但并不完全裁断。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60’与图6A及图6B所示的挡止元件60相似,但第一层634’及第二层635’所分离的位置与第一层634及第二层635所分离的位置不同。于一块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1’,以分隔出第二层635’。而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2’及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3’、684’。根据此些切割线684’、682’及683’,再将板材分为第一层634’、第二挡片620’、第一挡片610’及第一层634’。将第二层635’弯折至第一层634’、第二挡片620’、第一挡片610’及第一层634’的负z方向。第一挡片610’及第二挡片620’则能分别通过切割线683’及684’而拉离第二层635’。请参照图6D,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60”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在图6D中,实线的切割线表示完全裁断的切割。虚线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不到切割线,但背对观察的面上有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一长一短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得到切割线,但并不完全裁断。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60”与图6C所示的挡止元件60’相似,但第二层635”还分为多个第二层635”。于一块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1”,以分隔出二个第二层635”。而且,于二切割线681”之间,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2”及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683”、684”。根据此些切割线684”、682”及683”,再将切割线681”之间的板材分为第一层634”、第二挡片620”、第一挡片610”及第一层634”。将此些第二层635”弯折至第一层634”、第二挡片620”、第一挡片610”及第一层634”的负z方向。第一挡片610”及第二挡片620”则能分别通过切割线683’及684’而拉离第二层635’。请参照图7A及图7B,图7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70于一挡止位置的剖视图,图7B绘示图7A的挡止元件70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挡止元件70包括一第一挡片710、一第二挡片720及一基座730。基座730具有一表面731及凹陷于表面731的一凹部732。第一挡片710连接于凹部732的第一交接位置733。第一交接位置733位于凹部732与表面731的交接处。第一挡片710能够以第一交接位置733为轴心旋转而具有挡止位置及闭合位置。第二挡片720连接于凹部732的第二交接位置736。第二交接位置736位于凹部732与表面731的交接处。第二挡片720能够以第二交接位置736为轴心旋转而具有挡止位置及闭合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交接位置733及第二交接位置736位于凹部732的相对两侧。第一挡片710与基座730为一体不可分离,第二挡片720与基座730也为一体不可分离。第一挡片710、第二挡片720及基座730皆以发泡聚合物制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片710及第二挡片720具有相同的尺寸,但不限于此。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也能具有相异的尺寸。于本实施例中,能够以贯穿正负X方向的方式,切割出图7A及图7B所示的挡止元件70的形状。在图7A所示的挡止位置时,第一挡片710的一第一挡止部711及第二挡片720的一第二挡止部721凸出于表面731。因此,能够提供正负X方向上的支撑力。于沿负z方
向施加力道,将第一挡片710及第二挡片720朝向凹部732内推抵而达到图7B所示的闭合位置时,第一挡止部711及第二挡止部721能部分或全部容置于凹部732。于本实施例中,凹部732具有一底部732b。第一挡片710具有朝向底部732b的一第一底面712,第二挡片720具有朝向底部732b的一第二底面722。第一底面712及第二底面722彼此相连。因此,当第一挡片710位于挡止位置时,第二挡片720也会被连带拉至挡止位置。当第一挡片710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二挡片720也会被连带拉至闭合位置。请参照图8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80于一闭合位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80与图7A及图7B所示的挡止元件70相似。然而,挡止元件80中,基座830具有彼此堆叠的一第一层834及一第二层835。凹部832具有一侧壁832a及一底部832b。第一层834形成侧壁832a,第二层835形成底部832b,第一层834及第二层835部分分尚。请参照图SB,绘示图8A的挡止元件80的一制作流程的剖视图。如图SB所示,于一块板材的面向负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1及882。而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3及884。根据此些切割线881、883,882及884,将板材分为第二层835、第一层834、第一挡片810、第二挡片820及第一层834。将第一层834往第二层835的正z方向上弯折,使此些第一层834、第一挡片810及第二挡片820位于第二层835的正z方向上。第一挡片810及第二挡片820则能分别通过切表I]线883及884而拉尚弟_■层835。请参照图SC,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80’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于图SC中,虚线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不到切割线,但背对观察的面上有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一长一短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得到切割线,但并不完全裁断。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80’与图8A及图SB所示的挡止元件80相似,但第一层834’及第二层835’所分离的位置与第一层834及第二层835所分离的位置不同。于一块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1’,以分隔出第二层835’。而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2’及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3’、884’。根据此些切割线884’、882’及883’,再将板材分为第一层834’、第二挡片820’、第一挡片810’及第一层834’。将第二层835’弯折至第一层834’、第二挡片820’、第一挡片810’及第一层834’的负z方向。第一挡片810’及第二挡片820’则能分别通过切割线883’及884’而拉离第二层835’。请参照图8D,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挡止元件80”的一制作流程的俯视图。在图8D中,虚线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不到切割线,但背对观察的面上有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一长一短的切割线表示所观察的面上看得到切割线,但并不完全裁断。本实施例的挡止元件80”与图SC所示的挡止元件80’相似,但第二层835”还分为多个第二层835”。在一块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1”,以分隔出二个第二层835”。而且,于二切割线881”之间,且于板材的面向正z方向的面上,开设一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2”及二道不完全裁断的切割线883”、884”。根据此些切割线884”、882”及883”,再将切割线881”之间的板材分为第一层834”、第二挡片820”、第一挡片810”及第一层834”。将此些第二层835”弯折至第一层834”、第二挡片820”、第一挡片810”及第一层834”的负z方向。第一挡片810”及第二挡片820”则能分别通过切割线883’及884’而拉离第二层835’。请参照图9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护结构90的立体图。防护结构90包括多个容置槽99,各个容置槽99具有一底表面993、一第一侧表面991及一第二侧表面992。各个容置槽99设置有一第一挡止元件91、一第二挡止元件92、一第三挡止元件93及一第四挡止元件94。容置槽99为L形,底表面993具有一 L形平部993a及一 L形立部993b,第一挡止元件91及第三挡止元件93设置于L形平部993a。第二挡止元件92及第四挡止元件94设置于L形立部993b。第一挡止元件91及第二挡止元件92于接近第二侧表面992具有一边缘95。边缘95与第二侧表面992间隔一距离Dl,此距离Dl能够用来容置一所要容置的一第一工件。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件能为显示面板。第三挡止元件93及第四挡止兀件94于接近第一侧表面991具有一边缘96。边缘96与第一侧表面991间隔一距离D2,此距离D2也能够用来容置一所要容置的一第二工件。距离Dl及距离D2能不相等,故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厚度也能不相等。第一挡止元件91、第二挡止元件92、第三挡止元件93及第四挡止元件94能选自图1A至图8D中的挡止元件及其组合的其中之一。于图9A及图9B的实施例中,第一挡止元件91、第二挡止元件92、第三挡止元件93及第四挡止元件94能由单个或多个图2A所示的挡止元件20所构成,但不限于此。底表面993能做为第一挡止元件91、第二挡止元件92、第三挡止元件93及第四挡止元件94的基座的表面。请参照图9B,绘示使用图9A所示的防护结构90的示范立体图。请合并参照图9A。于放置第一工件901及第二工件902之前,先将第一挡止元件91、第二挡止元件92、第三挡止元件93及第四挡止元件94设置于挡止位置。当放置第一工件901时,第一工件901会将第三挡止元件93及第四挡止元件94的位置压成闭合位置。而第一挡止元件91及第二挡止元件92仍能维持于挡止位置,以提供第一工件901于X方向上的支撑力。通过第一挡止元件91及第二挡止元件92所提供的支撑力,第一工件901才不会倾倒。接着,要于同一个容置槽99中放置第二工件902时,第一工件901因受到第一挡止元件91及第二挡止元件92的支撑,而不会干扰到第二工件902的放置。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也能仅设置第一挡止元件91及第二挡止元件92,而不设置第三挡止元件93及第四挡止元件94。于放置第一工件901时,将第一工件901放置于第一挡止元件91与第二挡止元件92至第二侧表面992的所间隔的距离Dl中即可。第一挡止元件91与第二挡止元件92仍旧能提供第一工件901于X方向上的支撑力。
由此,本发明的防护结构90能够于单一容置槽99中容置二个以上的工件。而且,在分次将工件放置于容置槽99时,先放置的第一工件901因受到第一挡止元件91及第二挡止元件92的支撑,而不会倾倒。因此,能够使第二工件902放置于容置槽99时,不受到第一工件901的干扰,而能顺利将第二工件902放置于容置槽99中。以第一工件901及第二工件902为显示面板为例,第一工件901与第二工件902于容置槽99中时,能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彼此面对面的方式放置。请参照图1OA及图10B,图1O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防护结构100的立体图,图1OB绘示图1OA中的防护结构100的分解图。防护结构100包括一底间隔件1093、一第一侧间隔件1091、一第二侧间隔件1092、多个第一挡止元件1010、多个第二挡止元件1020、多个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多个第四挡止元件1040。底间隔件1093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面1093c及一第二面1093d。底间隔件1093还具有贯通第一面1093c及第二面1093d的多个贯通孔1093e。第一侧间隔件1091及第二侧间隔件1092设置于底间隔件1093于x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且与第一面1093c形成一容置槽1090。第一挡止元件1010、第二挡止元件1020、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设置于第二面1093d。容置槽1090为L形,底间隔件1093具有一 L形平部1093a及一 L形立部1093b,第一挡止元件1010及第三挡止元件1030设置于L形平部1093a。第二挡止元件102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设置于L形立部1093b。第一挡止元件1010及第二挡止元件1020于接近第二侧间隔件1092具有一边缘1050。边缘1050与第二侧间隔件1092间隔一距离D1,此距离Dl能够用来容置一所要容置的一第一工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件能为显示面板。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于接近第一侧间隔件1091具有一边缘1060。边缘1060与第一侧间隔件1091间隔一距离D2,此距离D2也能够用来容置一所要容置的一第二工件。距离Dl及距离D2能不相等,故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厚度也能不相等。第一挡止元件1010、第二挡止元件1020、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能选自图1A至图8D中的挡止元件及其组合的其中之一。在图10A、图1OB及图1OC的实施例中,第一挡止元件1010、第二挡止元件1020、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能由单个或多个图2A所示的挡止元件20所构成,但不限于此。底间隔件1093、第一侧间隔件1091及第二侧间隔件1092的材质能与第一挡止元件1010、第二挡止元件1020、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相异。举例而言,底间隔件1093、第一侧间隔件1091及第二侧间隔件1092的材质能为瓦楞纸板,第一挡止元件1010、第二挡止元件1020、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的材质能为发泡聚合物。请参照图10C,绘示使用图1OA及图1OB所示的防护结构100的示范立体图。请合并参照图1OA及图10B。于放置第一工件1001及第二工件(未绘示)之前,先将第一挡止元件1010、第二挡止元件1020、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设置于挡止位置,且其多个挡片的多个挡止部凸出于第一面1093c。当放置第一工件1001时,第一工件1001会将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的位置压成闭合位置。而第一挡止元件1010及第二挡止元件1020仍能维持于挡止位置,以提供第一工件1001于X方向上的支撑力。通过第一挡止元件1010及第二挡止元件1020所提供的支撑力,第一工件1001才不会倾倒。接着,要于同一个容置槽1090中放置第二工件时,第一工件1001因受到第一挡止元件1010及第二挡止元件1020的支撑,而不会干扰到第二工件的放置。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也能仅设置第一挡止元件1010及第二挡止元件1020,而不设置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于放置第一工件1001时,将第一工件1001放置于第一挡止元件1010与第二挡止元件1020至第二侧间隔件1092的所间隔的距离Dl中即可。第一挡止元件1010与第二挡止元件1020仍旧能提供第一工件101于X方向上的支撑力。由此,本发明的防护结构100能够于单一容置槽1090中容置二个以上的工件。而且,在分次将工件放置于容置槽1090时,先放置的第一工件1001因受到第一挡止元件1010及第二挡止元件1020的支撑,而不会倾倒。因此,能够使第二工件放置于容置槽1090时,不受到第一工件1001的干扰,而能顺利将第二工件放置于容置槽1090中。以第一工件1001及第二工件为显示面板为例,第一工件1001与第二工件于容置槽1090中时,能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彼此面对面的方式放置。此外,本实施例的底间隔件1093、第一侧间隔件1091、第二侧间隔件1092、第一挡止元件1010、第二挡止元件1020、第三挡止元件1030及第四挡止元件1040彼此能够以卡合方式组装设置,故也能够彼此拆卸。当防护结构100使用完毕时,能够将元件拆卸并且压成扁平形状,以利后续收纳或回收时得以节省空间。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挡止元件,能够通过其挡片而提供侧向的支撑力。本发明的防护结构提供能够容置多个工件的容置槽,且于容置槽中设置挡止元件。防护结构能通过挡止元件所提供的侧向支撑力,而于防护结构中的容置槽内放置多个工件时,使较先放置于容置槽中的工件不会倾倒。由此,防护结构能于较少的空间中使用较少的材料容置较多的工件,且能够使较后放置的工件不会被较先放置的工件干扰,而能顺利放置于容置槽中。此夕卜,本发明的防护结构还能利用多种材质卡合组装并拆卸,以利收纳或回收时能节省所占据的空间。虽然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挡止元件,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表面及凹陷于该表面的一凹部;以及第一挡片,连接于该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该第一挡片能够以该第一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一挡止位置及第一闭合位置,在该第一挡止位置时,该第一挡片的一第一挡止部凸出于该表面,在施加力道将该第一挡片朝向该凹部内推抵而达到该第一闭合位置时,该第一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凹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基座具有彼此堆叠的第一层及第二层,该凹部具有侧壁及底部,该第一层形成该侧壁,该第二层形成该底部,该第一层及该第二层部分分离。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第一挡片及该基座一体不可分离。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第一挡片以一发泡聚合物制成。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基座以一发泡聚合物制成。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第一挡片的形状及尺寸实质上与该凹部的凹陷形状及凹陷尺寸相同。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第一交接位置位于该凹部与该表面的交接处。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挡止元件还包括第二挡片,连接于该凹部的一第二交接位置,该第二挡片能够以该第二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二挡止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在该第二挡止位置时,该第二挡片具有一第二挡止部凸出于该表面,在施加力道将该第二挡片朝向该凹部内推抵而达到该第二闭合位置时,该第二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第一交接位置及该第二交接位置位于该凹部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止元件,其中该凹部具有底部,该第一挡片具有朝向该底部的一第一底面,该第二挡片具有朝向该底部的一第二底面,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彼此相连。
11.一种防护结构,包括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底表面、第一侧表面及一第二侧表面;以及挡止元件,设置于该底表面,且接近该第二侧表面具有一边缘,该边缘与该第二侧表面间隔一距离,该距离用以容置一工件,其中该挡止元件包括凹陷于该底表面的一凹部;以及第一挡片,连接于该凹部的第一交接位置,该第一挡片以该第一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一挡止位置及第一闭合位置,在该第一挡止位置时,该第一挡片的一第一挡止部凸出于该底表面,在施加力道将该第一挡片朝向该凹部内推抵而达到该第一闭合位置时, 该第一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凹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防护结构还包括另一挡止元件,设置于该底表面,且接近该第一侧表面具有另一边缘,该另一边缘与该第一侧表面间隔另一距离,该另一距离用以容置另一工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容置槽为L形,该底表面具有一L形平部及一 L形立部,该挡止元件设置于该L形平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防护结构还包括另一挡止元件,设置于该底表面的该L形立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防护结构为一体不可分离。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防护结构以一发泡聚合物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挡片的形状及尺寸实质上与该凹部的凹陷形状及凹陷尺寸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交接位置位于该凹部与该底表面的交接处。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挡止元件还包括第二挡片,连接于该凹部的第二交接位置,该第二挡片能够以该第二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二挡止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在该第二挡止位置时,该第二挡片具有第二挡止部,凸出于该底表面,在施加力道将该第二挡片朝向该凹部内推抵而达到该第二闭合位置时,该第二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凹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交接位置及该第二交接位置位于该凹部的相对两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凹部具有底部,该第一挡片具有朝向该底部的第一底面,该第二挡片具有朝向该底部的第二底面,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彼此相连。
22.—种防护结构,包括底间隔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且该底间隔件具有贯通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的至少一贯通孔;第一侧间隔件及第二侧间隔件,设置于该底间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与该第一面形成一容置槽;以及挡止元件,设置于该第二面,该挡止元件接近该第二侧间隔件具有一边缘,该边缘与该第二侧间隔件间隔一距离,该距离用以容置一工件,该挡止元件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表面及凹陷于该表面的凹部;以及第一挡片,连接于该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该贯通孔外露该第一挡片,该第一挡片能够以该第一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一挡止位置及第一闭合位置,在该第一挡止位置时,该第一挡片的一第一挡止部经由该贯通孔凸出于该第一面,在施加力道将该第一挡片朝向该凹部内推抵而达到该第一闭合位置时,该第一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凹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防护结构还包括另一挡止元件,设置于该第二面,该另一挡止元件接近该第一侧间隔件具有另一边缘,该另一边缘与该第一侧间隔件间隔另一距离,该另一距离用以容置另一工件。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容置槽为L形,该底间隔件具有一L形平部及一 L形立部,该挡止元件设置于该L形平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防护结构还包括另一挡止元件,设置于该底表面的该L形立部。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基座具有彼此堆叠的第一层及第二层,该凹部具有侧壁及底部,该第一层形成该侧壁,该第二层形成该底部,该第一层及该第二层部分分离。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挡片及该基座一体不可分离。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挡片以一发泡聚合物制成。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基座以一发泡聚合物制成。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挡片的形状及尺寸实质上与该凹部的凹陷形状及凹陷尺寸相同。
3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交接位置位于该凹部与该表面的交接处。
3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挡止元件还包括第二挡片,连接于该凹部的一第二交接位置,该贯通孔还外露该第二挡片,该第二挡片能够以该第二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第二挡止位置及第二闭合位置,在该第二挡止位置时,该第二挡片经由该贯通孔凸出于该第一面,该第二挡片具有第二挡止部,凸出于该表面,在施加力道将该第二挡片朝向该凹部内推抵而达到该第二闭合位置时,该第二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凹部。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第一交接位置及该第二交接位置位于该凹部的相对两侧。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防护结构,其中该凹部具有底部,该第一挡片具有朝向该底部的第一底面,该第二挡片具有朝向该底部的第二底面,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彼此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挡止元件及防护结构。该挡止元件包括一基座及一挡片。基座具有一表面及凹陷于表面的一凹部。挡片连接于凹部的一交接位置。挡片能够以交接位置为轴心旋转而具有一挡止位置及一闭合位置。于挡止位置时,挡片的一挡止部凸出于表面。于施加力道将挡片朝向凹部内推抵而达到闭合位置时,挡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凹部。因此,能于挡止部凸出于表面时,使挡止部提供侧向的支撑力。
文档编号B65D81/05GK102975964SQ20121052989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詹黛玲, 茅仲宇, 丁崇宽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