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4425阅读:30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用水储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
背景技术
注射用水是无热原蒸馏水,它是用纯化水通过多效蒸馏水机蒸馏获得的。注射用水为配制注射液与无菌冲洗剂的溶剂,可用于无菌水针、粉针生产洗瓶洗胶塞等直接接触无菌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后一次精洗用水,无菌原料药精制工艺用水、直接接触无菌原料药的包装材料的最后洗涤用水、无菌制剂的配料用水等。注射用水系统由注射用水制备、储存、输送和循环使用等几部分组成。注射用水的储存使用的设备是注射用水储罐,注射用水储罐内的注射用水需保温在80°C以上。目前的注射用水储罐是采用单层罐壁,当注射用水的水温降低时,则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升温;单层罐壁导致储罐内的水温降低较快,保温效果较差,且经常加热能耗较 高,现有注射用水加热需要单独设置加热装置,用于对注射用水加热,占用空间,热损失大。在医药制剂生产中,需要大量注射用水,而注射用水储罐必须安放在洁净区,当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水箱水位、注射用水温度等参数时必须频繁更衣进入洁净区用肉眼观察,这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也容易造成制剂污染,同时还存在着因一时疏忽致使水箱水满溢出造成浪费或水位不够影响生产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减小热损失、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它包括储罐,储罐上设置有呼吸孔、进液孔和出液孔,它还包括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储罐上并分别与显示器相连,所述的储罐外部设有加热夹层,加热夹层的外部还设有一层保温层,加热夹层设置有进蒸汽口和出蒸汽口。所述的加热夹层内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呼吸孔上安装有疏水性除菌滤器。所述的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层或硅酸盐材料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有加热夹层,通过向加热夹层内通蒸汽实现对储罐内注射用水的加热,操作方便;设有导流板,加热均匀,传热效率高;还设有保温层,减少了储罐与外界的热交换,保温效果好,降低了储罐的加热频率,节省了能耗;还设置有连接显示器的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此显示器可以设置于洁净区外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读取温度和液位参数,工作人员不必再反复进入洁净区,降低了贮罐内注射用水受污染的可能性。

[0011]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储罐,2-呼吸孔,3-进液孔,4-出液孔,5-显示器,6-温度传感器,7-液位传感器,8-加热夹层,9-保温层,10-进蒸汽口,11-出蒸汽口,12-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它包括储罐1,储罐I上设置有呼吸孔2、进液孔3和出液孔4,它还包括显示器5、温度传感器6和液位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6和液位传感器7设置于储罐I上并分别与显示器5相连,所述的储罐I外部设有加热夹层8,加热夹层8的外部还设有一层保温层9,加热夹层8设置有进蒸汽口 10和出蒸汽口 11。所述的加热夹层8内设有导流板12。所述的呼吸孔2上安装有疏水性除菌滤器。所述的保温层9为聚氨酯发泡层或硅酸盐材料层。加热时,蒸汽由进蒸汽口 10进入加热夹层8,由导流板12引导,最终由出蒸汽口11排出,实现了对储罐I的加热。
权利要求1.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罐(1),储罐(I)上设置有呼吸孔(2)、进液孔(3)和出液孔(4),它还包括显示器(5)、温度传感器(6)和液位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6)和液位传感器(7)设置于储罐(I)上并分别与显示器(5)相连,所述的储罐(I)外部设有加热夹层(8 ),加热夹层(8 )的外部还设有一层保温层(9 ),加热夹层(8 )设置有进蒸汽口(10)和出蒸汽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夹层(8)内设有导流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孔(2)上安装有疏水性除菌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9)为聚氨酯发泡层或硅酸盐材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加热的保温储水罐,它包括储罐(1),储罐(1)上设置有呼吸孔(2)、进液孔(3)和出液孔(4),它还包括显示器(5)、温度传感器(6)和液位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6)和液位传感器(7)设置于储罐(1)上并分别与显示器(5)相连,所述的储罐(1)外部设有加热夹层(8),加热夹层(8)的外部还设有一层保温层(9),加热夹层(8)设置有进蒸汽口(10)和出蒸汽口(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加热均匀,传热效率高,减少了储罐与外界的热交换,保温效果好,降低了储罐的加热频率,节省了能耗,降低了贮罐内注射用水受污染的可能性。
文档编号B65D88/74GK202542233SQ2012201896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尹立华, 谭鸿波, 邓茂林, 饶小莉 申请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