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851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
背景技术
当运输、搬运、保管以及放置产品的时候,为了减少冲击、缓和冲击、保护产品的价值及状态,一般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现有的包装底座多采用一块整体的泡沫塑料,包装产品时把整块泡沫塑料放入纸箱内的底部,但这种底座通用性差,不同的包装箱要对应不同的底座,成本高且库房收发货时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包括底托和缓冲支撑体,所述底托包括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所述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一体成型为缓冲面板,所述缓冲面板的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折叠形成所述底托;每个所述内摇盖和所述底板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凸台孔;所述缓冲支撑体为盒状结构,所述支撑体上设有至少一处薄弱连接体,所述薄弱连接体用于把所述缓冲支撑体分成至少两部分;所述缓冲支撑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凸台孔相配合。较优地,所述缓冲支撑体上设置有两处所述薄弱连接体,两处所述薄弱连接体相
互垂直。较优地,所述薄弱连接体为连续的槽状结构或间隔的点状结构。较优地,所述凸台和所述凸台孔为方形或圆形;所述凸台与所述凸台孔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较优地,所述缓冲支撑体为采用泡沫塑料或瓦楞纸板制得的缓冲支撑体。较优地,所述底板与所述两个内摇盖的公共边界处分别设置有压痕线;所述底板与所述两个外摇盖的公共边界处分别设置有压痕线;所述内摇盖与所述外摇盖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切口线;所述内摇盖在每个所述切口线的内侧端点处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切口线的压痕线.每个外摇盖包括内侧外摇盖和外侧外摇盖两个部分,所述内侧外摇盖和外侧外摇盖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压痕线;每个所述内侧外摇盖和所述底板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卡扣孔;每个所述外侧外摇盖的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孔对应配合。[0022]较优地,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扣孔为矩形;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孔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较优地,所述底托为采用瓦楞纸板或塑料制得的底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通用性强,泡沫塑料缓冲支撑体出模具及发货时为一个整体,使用时掰开,不容易造成来货混料;底托采用特殊的带凸台孔的结构,可以固定带有凸台的缓冲支撑体;采用该结构的包装底托组件,缓冲支撑体可分成两块,这样就可以得到最大通用,不同尺寸的被包装产品可以使用同一个泡沫塑料缓冲支撑体,节省了模具费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一实施例的底托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I所不的底托折置后的立体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一实施例的缓冲支撑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缓冲支撑体分成两块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缓冲支撑体分成两块后与图2所示的底托配合的示意图。其中,I底板;11内摇盖;110凸台孔;12外摇盖;121内侧外摇盖;122外侧外摇盖;123卡扣;13卡扣孔;14压痕线;15切口线;2缓冲支撑体;21左支撑体;210凸台;22右支撑体;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以缓冲支撑体上设置有一处薄弱连接体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空调器包装底托组件的缓冲支撑体上设置有一处所述薄弱连接体。参照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中的底托由一整体的瓦楞纸板制成,包括底板I、两个内摇盖11和两个外摇盖12,其中底板I为矩形,底板I与两个内摇盖11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压痕线14,底板I与其左右两侧的两个外摇盖12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压痕线14,内摇盖11和外摇盖12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切口线15 ;每个内摇盖11在每个所述切口线15的内侧端点处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切口线15的压痕线14 ;每个外摇盖12包括内侧外摇盖121和外侧外摇盖122两个部分,内侧外摇盖121和外侧外摇盖122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压痕线14,两平行的压痕线14之间的距离为8mm + 3mm ;两个外摇盖12的外侧外摇盖12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矩形的卡扣123 ;底板I的左右两侧边上与内侧外摇盖121的公共边界处设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矩形的卡扣孔13,底板I上下两侧的内摇盖1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矩形凸台孔110,上述底托在未折叠时上下对称,左右对称。[0039]折叠时,将内摇盖11沿其压痕线14向上折起,与底板I成直角,内摇盖11两侧切口线15旁超出底板I边缘的部分沿其垂直于所述切口线15的压痕线14折起,使与其相邻的内侧外摇盖121部分重合,再将内侧外摇盖121和外侧外摇盖122分别沿其压痕线14折起,外侧外摇盖122上的卡扣123对应穿入底板I上的四个卡扣孔13,内摇盖11被外摇盖12固定,底托就成了一个四边形的无盖的盒状物体;为固定牢固,卡扣123与卡扣孔13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中的缓冲支撑体2为四边形的盒状结构,由泡沫塑料制成,包括左支撑体21和右支撑体22,左支撑体21与右支撑体22之间由薄弱连接体凹槽23连接成为一体,沿着凹槽23掰开,左支撑体21与右支撑体22就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支撑体,左支撑体21与右支撑体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台210,用于与底托连接固定。参照图2、图4和图5,把左支撑体21和右支撑体22分别装入盒状瓦楞纸底托中, 使凸台210镶嵌入对应的凸台孔110中,左支撑体21和右支撑体22即被固定于所述底托中,两者构成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为方便装配,凸台210与凸台孔110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变形,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中,左支撑体21和右支撑体22之间的薄弱连接体也可为间隔的点状结构。所述缓冲支撑体上可设置有两处所述薄弱连接体,两处所述薄弱连接体相互垂直。所述凸台和所述凸台孔形状为方形或圆形。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支撑体为采用泡沫塑料或瓦楞纸板制得的缓冲支撑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操作简便、通用性强,泡沫塑料缓冲支撑体出模具及发货时为一个整体,使用时掰开,不容易造成来货混料;底托采用特殊的带凸台孔的结构,可以固定带有凸台的缓冲支撑体;采用该结构的包装底托组件,缓冲支撑体可分成两块,这样就可以得到最大通用,不同尺寸的被包装产品可以使用同一个泡沫塑料缓冲支撑体,节省了模具费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包括底托和缓冲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包括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所述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一体成型为缓冲面板,所述缓冲面板的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折叠形成所述底托;每个所述内摇盖和所述底板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凸台孔;所述缓冲支撑体为盒状结构,所述支撑体上设有至少一处薄弱连接体,所述薄弱连接体用于把所述缓冲支撑体分成至少两部分;所述缓冲支撑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凸台孔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体上设置有两处所述薄弱连接体,两处所述薄弱连接体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连接体为连续的槽状结构或间隔的点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和所述凸台孔为方形或圆形;所述凸台与所述凸台孔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体为采用泡沫塑料或瓦楞纸板制得的缓冲支撑体。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两个内摇盖的公共边界处分别设置有压痕线;所述底板与所述两个外摇盖的公共边界处分别设置有压痕线;所述内摇盖与所述外摇盖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切口线;所述内摇盖在每个所述切口线的内侧端点处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切口线的压痕线;每个外摇盖包括内侧外摇盖和外侧外摇盖两个部分,所述内侧外摇盖和外侧外摇盖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压痕线;每个所述内侧外摇盖和所述底板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卡扣孔;每个所述外侧外摇盖的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孔对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扣孔为矩形;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孔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为采用瓦楞纸板或塑料制得的底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的包装底托组件,包括底托和缓冲支撑体,所述底托包括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所述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一体成型为缓冲面板,所述缓冲面板的底板、两个内摇盖和两个外摇盖折叠形成所述底托;每个所述内摇盖和所述底板的公共边界处设置有凸台孔;所述缓冲支撑体为盒状结构,所述支撑体上设有至少一处薄弱连接体,所述薄弱连接体用于把所述缓冲支撑体分成至少两部分;所述缓冲支撑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凸台孔相配合。该结构的包装底托组件,通用性强,缓冲支撑体可分成至少两块,这样就可以得到最大通用,不同尺寸的被包装产品可以使用同一个泡沫塑料缓冲支撑体,节省了模具费用。
文档编号B65D81/03GK202624959SQ2012202712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周胜, 李敏, 黄健, 郑立, 彭湘华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