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924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标准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A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四川、贵州、江苏、陕西、河南、山 西等地产品最为著名,不同地区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独特风格。为了将自己的白酒与其他厂家的白酒区别开来,或者将自己不同类型的酒区别开来,不同厂商都采用多种不同样式的酒瓶对自己的白酒进行盛装,这样,可以使买酒者一眼认出自己熟知或喜欢的白酒。酒瓶一般由瓶体和将瓶体密封的瓶盖组成。传统酒瓶和瓶盖在使用后一般都可以再次灌装而使用,传统酒瓶和瓶盖为不法分子创造了制造逼真假酒的机会,这样不但损害了厂商的利益,更严重损害了饮酒者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开启方便且开启后瓶体不能再次利用的防伪瓶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防伪瓶盖的结构特点是包括套装在瓶口下部的下环,下环内壁上固设有与瓶口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嵌位配合的下倒钩,还包括罩扣在瓶口上部的上盖,上盖内壁上固设有与瓶口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嵌位配合的上倒钩,上盖或下环上设有与上倒钩和下倒钩之间瓶口撬断段上的撬断槽或撬断孔对应的插入孔。本结构的防伪瓶盖是通过瓶口撬断结构来实现开启方便且开启后瓶体不能再次利用的。瓶口撬断结构包括与瓶口下部固接在一起的下环结构和与瓶口上部固接的上盖结构。其中,下环结构包括套装在瓶口下部的下环,下环内壁上固设有下倒钩,下倒钩与瓶口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嵌位配合在一起,这样,下环和瓶口下部就通过嵌位配合的下倒钩和下凹槽而固接在一起。上盖结构包括罩扣在瓶口上部的上盖,上盖内壁上固设有上倒钩,上倒钩与瓶口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嵌位配合在一起,这样,上盖和瓶口上部就通过嵌位配合的上倒钩和上凹槽而固接在一起。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的瓶口上设有撬断段,撬断段比瓶口其他部分的厚度要薄,因此撬断段的结构强度是最弱的。撬断段上设有撬断槽或撬断孔,撬断槽或撬断孔的主要作用,是方便人们对撬断段施力,以进行快速开启。上盖或下环上设有插入孔,插入孔与瓶口上的撬断槽或撬断孔对应设置。这样,在开启本防伪瓶盖封装的酒瓶瓶体时,就可以利用外部工具(如螺丝刀)对本防伪瓶盖进行开启。具体操作过程为先将外部工具从插入孔插入,然后继续插入撬断槽或撬断孔内,最后转动或上下撬动外部工具,即可将撬断段撬断,操作非常简单。因为撬断段位于瓶口中部,也就是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而上盖和下环分别固设在上凹槽所在的瓶口上部和下凹槽所在的瓶口下部,所以,撬断段被撬断的同时,上盖和下环也就随之分开了,瓶盖也就被开启了。本防伪瓶盖被开启的同时,瓶口也被撬断,所以瓶体不能再重新装酒,并且上盖在撬断的瓶口上部难以取下,因此,本防伪瓶盖不但具有防止瓶盖本身被再次利用的功能,也具有防止瓶体被再次利用的工具,具有双重防止再利用的作用,达到了较好的防伪效果。作为改进,还包括与瓶口内腔下部密封插紧在一起并向外延伸的内管,内管外端密封设有内盖。在瓶口内密封插装内管,并在内管外端密封设置内盖,可以对瓶口进行密封,杜绝了瓶体内白酒的挥发,保证了白酒的品质。因为内管与瓶口内腔下部密封连接在一起,所以在开启本防伪瓶盖撬断瓶口时,不但不会影响内管对瓶口的密封,还恰好将内管上端暴露出来,开启内盖更加方便。·[0010]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上凹槽为环瓶口设置的环形槽,插入孔位于上盖底部且贯通上盖底面设置,下环上端面上固设有从插入孔底部插进插入孔内并在上盖转动时能切断的防护栅。将上凹槽设置成环瓶口外周设置的环形槽,可以使上盖绕瓶口转动。因为插入孔设置在上盖底部,所以可以通过转动上盖,来使插入孔和瓶口上的撬断槽或撬断孔对准,操作非常方便。插入孔贯通上盖底面设置,这样,插入孔在上盖底面上就构成了一个凹槽。下环上端面上固设有防护栅,防护栅从插入孔底部直接向上插入插入孔内。防护栅的作用之一,是在包装后起暂时固定上盖,防止上盖转动的作用。在开启瓶盖时,用力转动上盖,即可将防护栅齐根切断,从而可以将插入孔和撬断槽或撬断孔对齐,进而撬断瓶口及开启瓶盖。显然,防护栅在被切断后无法恢复,所以防护栅的作用之二,就是防止再次使用瓶盖的作用,也就是防伪作用。作为改进,下环上端固设有与上盖内腔下部插装配合内环,内环上设有与撬断槽或撬断孔对应的内孔,内环外壁和上盖内壁下部分别设有仅在插入孔和内孔对齐时才能完全错位的外倒钩和内倒钩。在下环上端设置与上盖内腔插装配合的内环,可以使上盖和下环配合更紧密、密封性更好,有助于防止外部灰尘落到瓶口上。内环上的内孔与瓶口上的撬断槽或撬断孔固定对应设置,因此,内环不会对插入孔对准撬断槽或撬断孔产生影响。在内环外壁和上盖内壁上设置对应钩挂在一起的外倒钩和内倒钩,可以增强上盖安装在瓶口上的牢固性。只有在插入孔对准撬断槽或撬断孔时,上盖的内倒钩和内环的外倒钩才能达到完全错位,这样在撬断瓶口时,就可以很轻松地将上盖取下,操作非常方便。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防伪瓶盖,结构合理,开启方便且开启后瓶体不能再次利用,防伪效果好,有效杜绝假冒伪劣现象。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16]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瓶口,2为下环,3为下凹槽,4为下倒钩,5为上盖,6为上凹槽,7为上倒钩,8为插入孔,9为内管,10为内盖,11为防护栅,12为内环,13为内孔,14为外倒钩,15为内倒钩,16为外止转块,17为内止转块,19为撬断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该防伪瓶盖包括套装在瓶口 I下部的下环2,下环2内壁上固设有下倒钩4,下倒钩4与瓶口 I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3嵌位配合在一起,这样,下环2和瓶口 I下部就通过嵌位配合的下倒钩4和下凹槽3而固接成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下凹槽3为环绕瓶口 I外周的圆环形凹槽。这样,在将下环2套装到瓶口 I下部时,不用考虑下倒钩4与下凹槽3的对应位置,直接用力按下即可,操作非常方便。下环2内壁上还固设有内止转块17,内止转块17为与瓶口 I下部外壁上竖直外凸的外止转块16相配合的竖直凸筋,这样可以起到增强下环2周向定位,从根本上杜绝了下环2周向转动问题。在具体制造时,也可 将下凹槽3和下倒钩4设置成一一对应的结构,同样可以起到防止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的作用。瓶口 I上部罩扣有上盖5,上盖5内壁上固设有上倒钩7,上倒钩7与瓶口 I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6嵌位配合在一起,这样,上盖5和瓶口 I上部就通过嵌位配合的上倒钩7和上凹槽6而连接在一起。上凹槽6和下凹槽3之间的瓶口 I上设有撬断段,撬断段比瓶口I其他部分的厚度要薄,因此撬断段的结构强度是最弱的。撬断段上设有撬断孔19,撬断孔19的主要作用,是方便人们对撬断段施力,以进行快速开启。上盖5上设有插入孔8,插入孔8与瓶口 I上的撬断孔19对应设置。这样,在开启本防伪瓶盖封装的酒瓶瓶体时,就可以利用外部工具(如螺丝刀)对本防伪瓶盖进行开启。具体操作过程为先将外部工具从插入孔8插入,然后继续插入撬断孔19内,最后转动或上下撬动外部工具,即可将撬断段撬断,操作非常简单。因为撬断段位于瓶口 I中部,也就是上凹槽6和下凹槽3之间,而上盖5和下环2分别固设在上凹槽6所在的瓶口 I上部和下凹槽3所在的瓶口 I下部,所以,撬断段被撬断的同时,上盖5和下环2也就随之分开了,瓶盖也就被开启了。本防伪瓶盖被开启的同时,瓶口 I也被撬断,所以瓶体不能再重新装酒,并且上盖5在撬断的瓶口 I上部难以取下,因此,本防伪瓶盖不但具有防止瓶盖本身被再次利用的功能,也具有防止瓶体被再次利用的工具,具有双重防止再利用的作用,达到了较好的防伪效果。瓶口 I内插装有内管9,内管9外壁与瓶口 I内腔下部密封插紧在一起。内管9上端向上延伸,且内管9上端密封设有内盖10。这样,可以对瓶口 I进行密封,杜绝了瓶体内白酒的挥发,保证了白酒的品质。因为内管9与瓶口 I内腔下部密封连接在一起,所以在开启本防伪瓶盖撬断瓶口 I时,不但不会影响内管9对瓶口 I的密封,还恰好将内管9上端暴露出来,开启内盖10更加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上凹槽6为环瓶口 I设置的环形槽,这样,上盖5就可以绕瓶口 I转动。插入孔8设置在上盖5底部,这样就可以通过转动上盖5,来使插入孔8和瓶口 I上的撬断孔19对准,操作非常方便。插入孔8底部贯通上盖5底面设置,这样,插入孔8在上盖5底面上就构成了一个凹槽。下环2上端面上固设有防护栅11,防护栅11从插入孔8底部直接向上插入插入孔8内。防护栅11的作用之一,是通过与插入孔8的插装配合起暂时固定上盖5,防止上盖5转动的作用。在开启瓶盖时,用力转动上盖5,即可将防护栅11齐根切断,从而可以将插入孔8和撬断孔19对齐,进而撬断瓶口 I及开启瓶盖。显然,防护栅11在被切断后无法恢复,所以防护栅11的作用之二,就是防止再次使用瓶盖的作用,也就是防伪作用。下环2上端固设有内环12,内环12与上盖5内腔下部插装配合,这样,上盖5和下环2的配合将更紧密、密封性更好,有助于防止外部灰尘落到瓶口 I上。内环12上设有内孔13,内孔13与撬断孔19对应设置,因此,内环12不会对插入孔8对准撬断孔19产生影响。内环12外壁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外倒钩14,上盖5内壁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内倒钩15。内倒钩15和外倒钩14扣合设置,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上盖5安装在瓶口 I上的牢固性, 而且上盖5还可以相对内环12转动。在上盖5上的插入孔8与内环12上的内孔13对齐时,内倒钩15和外倒钩14完全错位,这样在撬断瓶口 I时,就可以很轻松地将上盖5随瓶口 I断裂的上部取下,操作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ー种防伪瓶盖,其特征是包括套装在瓶ロ(I)下部的下环(2),下环(2)内壁上固设有与瓶ロ(I)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3)嵌位配合的下倒钩(4),还包括罩扣在瓶ロ(I)上部的上盖(5),上盖(5)内壁上固设有与瓶ロ(I)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6)嵌位配合的上倒钩(7 ),上盖(5 )或下环(2 )上设有与上倒钩(7 )和下倒钩(4)之间瓶ロ( I)撬断段上的撬断槽或撬断孔对应的插入孔(8 )。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瓶ロ(I)内腔下部密封插紧在一起井向外延伸的内管(9),内管(9)外端密封设有内盖(10)。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上凹槽(6)为环瓶ロ(I)设置的环形槽,插入孔(8)位于上盖底部且贯通上盖(5)底面设置,下环(2)上端面上固设有从插入孔底部插进插入孔(8)内并在上盖(5)转动时能切断的防护栅(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下环(2)上端固设有与上盖(5)内腔下部插装配合内环(12),内环(12)上设有与撬断槽或撬断孔对应的内孔(13),内环(12)外壁和上盖(5)内壁下部分别设有仅在插入孔(8)和内孔(13)对齐时才能完全错位的外倒钩(14)和内倒钩(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套装在瓶口下部的下环,下环内壁上固设有与瓶口下部外壁上的下凹槽嵌位配合的下倒钩,还包括罩扣在瓶口上部的上盖,上盖内壁上固设有与瓶口上部外壁上的上凹槽嵌位配合的上倒钩,上盖或下环上设有与上倒钩和下倒钩之间瓶口撬断段上的撬断槽或撬断孔对应的插入孔。还包括与瓶口内腔下部密封插紧在一起并向外延伸的内管,内管外端密封设有内盖。上凹槽为环瓶口设置的环形槽,插入孔位于上盖底部且贯通上盖底面设置,下环上端面上固设有从插入孔底部插进插入孔内并在上盖转动时能切断的防护栅。本防伪瓶盖,结构合理,开启方便且开启后瓶体不能再次利用,防伪效果好,有效杜绝假冒伪劣现象。
文档编号B65D49/12GK202642388SQ20122033387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鞠智升, 张涛 申请人:安丘市金盛包装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