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量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615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量药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控量药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控量药瓶。
背景技术
[0002]患者经常会服用液体药品,以往的办法是拧开瓶盖,然后向标有刻度的容器中倾倒或分装在定量的容器中,但此方法不够精确,因为容器壁上会有残留,从而引起服药量不准确或浪费药品。另外,以前的药瓶瓶口很大,一次倒出药量过多,而且不易使液体药品停止流出。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量药瓶。[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包括瓶体、瓶盖、长管、短管、软管、旋钮、两片夹紧铁片;其中瓶盖设置在瓶体的开口处,其为双层空心结构,其上层板以上的空间为瓶体内部的部分;长管和短管为空心细管,同时垂直穿过瓶盖,并固定在瓶盖之上;长管上位于瓶盖上下层之中间的位置接有一段软管;软管为一段具有弹性的软管,其外部两侧夹在两片夹紧铁片,两片夹紧铁片的外端连接在旋钮上。[0005]所述的长管、短管为硬塑料管。[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解决了之前药瓶的诸多缺点,比如倒出药品时不易控制流量;不易使药品停止流出;以及药品易在瓶口形成液珠弄脏衣服,并造成浪费,同时使下次拧开瓶盖时费力等,使用很方便。


[0007]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的正视图。[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右视图。[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俯视图。[0010]图4为图I中A位置正视图。[0011]图5为图I中A位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进行详细说明。[0013]如图I-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包括瓶体8、瓶盖I、长管2、短管 3、软管4、旋钮5、两片夹紧铁片6 ;其中瓶盖I设置在瓶体8的开口处,其为双层空心结构, 其上层板以上的空间为瓶体8内部的部分;长管2和短管3为空心细管,同时垂直穿过瓶盖 1,并固定在瓶盖I之上;长管2上位于瓶盖I上下层之中间的位置接有一段软管4 ;软管4 为一段具有弹性的软管,其外部两侧夹在两片夹紧铁片6,两片夹紧铁片6的外端连接在旋钮5上。[0014]所述的长管2、短管3为硬塑料管。[0015]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时,转动旋钮5,可以使软管4两侧的夹紧铁片7 夹紧或放松,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旋钮5来封闭长管2或调节长管2的流通量;当长管2被两片夹紧铁片6封闭时,空气无法通过长管2进入到瓶体8的内部,因此瓶体8内部的液体无法通过短管3流出;松开两片夹紧铁片6,一部分空气就能通过长管2进入到瓶体8的内部, 此时瓶体8内的液体就能通过短管3流出来;通过调节旋钮5,就可以控制两片夹紧铁片6 的松紧,从而准确地控制瓶体内液体的流出量。
权利要求1.一种控量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量药瓶包括瓶体(8)、瓶盖(I)、长管(2)、短管⑶、软管⑷、旋钮(5)、两片夹紧铁片(6);其中瓶盖⑴设置在瓶体⑶的开口处,其为双层空心结构,其上层板以上的空间为瓶体(8)内部的部分;长管(2)和短管(3)为空心细管,同时垂直穿过瓶盖(I),并固定在瓶盖(I)之上;长管(2)上位于瓶盖(I)上下层之中间的位置接有一段软管(4);软管(4)为一段具有弹性的软管,其外部两侧夹在两片夹紧铁片¢),两片夹紧铁片¢)的外端连接在旋钮(5)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量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管(2)、短管(3)为硬塑料管。
专利摘要一种控量药瓶。其包括瓶体、瓶盖、长管、短管、软管、旋钮、两片夹紧铁片;其中瓶盖设置在瓶体的开口处,其为双层空心结构,其上层板以上的空间为瓶体内部的部分;长管和短管为空心细管,同时垂直穿过瓶盖,并固定在瓶盖之上;长管上位于瓶盖上下层之中间的位置接有一段软管;软管为一段具有弹性的软管,其外部两侧夹在两片夹紧铁片,两片夹紧铁片的外端连接在旋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量药瓶解决了之前药瓶的诸多缺点,比如倒出药品时不易控制流量;不易使药品停止流出;以及药品易在瓶口形成液珠弄脏衣服,并造成浪费,同时使下次拧开瓶盖时费力等,使用很方便。
文档编号B67D3/00GK202808331SQ20122046404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顾嘉禾 申请人:顾嘉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