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844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包括支座、丝杆、碰杆和光杠排线器,丝杆两端分别与支座下部左右两侧连接,丝杆为两根且前后设置,丝杆一端设有同步电机,位于前侧的丝杆左端设有螺纹,位于后侧的丝杆右端设有螺纹,碰杆为两根且左右设置,位于左侧的碰杆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左端螺纹连接且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左端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碰杆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右端螺纹连接且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右端滑动连接;光杠排线器的光杆轴两端分别与支座两侧连接,光杠排线器上部前后两侧均安装导轮,光杆轴一端固定有同步带轮,支座上部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导向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排线机构存在结构复杂、不好调整和成本高的问题。
【专利说明】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铜线、铝线、铜合金线以及铝合金线材的收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采用电磁离合器吸合正反转齿轮来换向,还有一种是利用凸轮摆杆机构换向,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2、收线节距不能调整;
3、电气控制比较复杂;4、需要加工齿轮或凸轮,结构复杂;5、生产成本高,维修不方便;6、换向可靠性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结构紧凑且使用安全可靠,同时解决了目前排线机构存在结构复杂、不好调整和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丝杆、碰杆和光杠排线器,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支座下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丝杆前后平行设置,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同步电机,位于前侧的丝杆左端设置有螺纹,位于后侧的丝杆右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碰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碰杆左右平行设置,位于左侧的碰杆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左端螺纹连接且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左端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碰杆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右端螺纹连接且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右端滑动连接;所述光杠排线器设置在丝杆的上方,所述光杠排线器的光杆轴的两端分别与支座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光杠排线器上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导轮,所述光杆轴的一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同步带轮,所述支座上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对光杠排线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杆。
[0005]上述的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后侧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行程开关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行程开关位于碰杆的外侧。
[0006]上述的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位于光杠排线器底部的两个轴承之间。
[0007]上述的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通过支架安装在光杠排线器上。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安装方便。
[0010]2、本实用新型排线宽度调节简单方便,使用光杠排线器来排线及换向,且行走速度可调节,排线宽度由同步电机带动丝杆使碰杆移动来确定,通过光杆排线器上的释放手柄可任意放在某个位置。
[0011]3、本实用新型排线换向灵活,可靠性高,可高速工作,无噪音,成本低廉,调整方便。
[0012]4、本实用新型在支架左右两侧增加极限限位保护行程开关,可有效防止发生故障时光杠排线器冲出安全行程,造成损坏。
[0013]5、本实用新型光杠排线器和收线盘可由同一电机驱动,排线动力传递只需收线轴以1:1转速比传动,无须再加动力可与收线速度形成匹配。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7]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杠排线器与导向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一光杠排线器; 1-1 一轴承;1-2—换向碰轮;
[0021]1-3一节距调节手柄;2—导轮;2-1—支架;
[0022]3—导向杆; 4一光杆轴;5—支座;
[0023]6—同步带轮; 7—丝杆;8—碰杆;
[0024]9—同步电机;10—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5、丝杆7、碰杆8和光杠排线器1,所述丝杆7的两端分别与支座5下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7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丝杆7前后平行设置,所述丝杆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同步电机9,位于前侧的丝杆7左端设置有螺纹,位于后侧的丝杆7右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碰杆8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碰杆8左右平行设置,位于左侧的碰杆8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7左端螺纹连接且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7左端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碰杆8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7右端螺纹连接且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7右端滑动连接;所述光杠排线器I设置在丝杆7的上方,所述光杠排线器I的光杆轴4的两端分别与支座5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光杠排线器I上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导轮2,所述光杆轴4的一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同步带轮6,所述支座5上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对光杠排线器I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杆3。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座5的后侧安装有行程开关10,所述行程开关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行程开关10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行程开关10位于碰杆8的外侧;行程开关10可有效防止发生故障时光杠排线器I冲出安全行程造成损坏。
[0027]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杆3位于光杠排线器I底部的两个轴承1-1之间,即导向杆3嵌于两轴承中,起到辅助支撑及平衡作用。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轮2通过支架2-1安装在光杠排线器I上。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支座5安装在中拉收线机的机架上,动力通过同步带轮6传递给光杠排线器I的光杆轴4以带动光杠排线器I行走,光杠排线器I是将一根光轴的恒速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丝杠螺母工作原理,即光杠排线器I在光杆轴4的带动下沿导向杆3左右移动;由于光杠排线器I具有不需要改变光杆轴4的旋转方向当光杠排线器I上的换向碰轮1-2撞到碰杆8时即可瞬时改变光杠排线器I的行走方向,因此来改变导轮2上的线材在收线盘上的缠绕方向,进而实现排线。排线宽度的调节可通过控制同步电机9的旋转,带动丝杆7旋转,使得左右两根碰杆8移动位置来确定,且可在设备运转过程中随时微调,达到最佳排线效果,以满足不同收线盘距地收线要求。排线节距可通过调节光杠排线器上的节距调节手柄1-3来进行调节。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5)、丝杆(7)、碰杆(8)和光杠排线器(I ),所述丝杆(7)的两端分别与支座(5)下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7)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丝杆(7)前后平行设置,所述丝杆(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同步电机(9),位于前侧的丝杆(7)左端设置有螺纹,位于后侧的丝杆(7)右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碰杆(8)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碰杆(8)左右平行设置,位于左侧的碰杆(8)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7)左端螺纹连接且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7)左端滑动连接,位于右侧的碰杆(8)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丝杆(7)右端螺纹连接且前端与位于前侧的丝杆(7)右端滑动连接;所述光杠排线器(I)设置在丝杆(7)的上方,所述光杠排线器(I)的光杆轴(4)的两端分别与支座(5)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光杠排线器(I)上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导轮(2),所述光杆轴(4)的一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同步带轮(6),所述支座(5)上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对光杠排线器(I)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杆(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5)的后侧安装有行程开关(10),所述行程开关(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行程开关(10)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行程开关(10 )位于碰杆(8 )的外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位于光杠排线器(I)底部的两个轴承(1-1)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收线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2)通过支架(2-1)安装在光杠排线器(I)上。
【文档编号】B65H54/32GK203582148SQ20132062128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罗曦耀, 李安 申请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