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8963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汤粥保温车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做到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造型小巧易移动、占地面积小、而且可使用多种加热方式的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其结构包括内桶、外桶、热水槽、内外桶封闭圈、桶底垫层、注水管道、排气细管、卡槽、出水管、水位显示管、阀门、把手、防火保温层及桶盖,装入保温桶内的流质食物在加热保温时既会不粘锅糊底,又能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
【专利说明】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
一、【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桶,尤其涉及一种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
二、【背景技术】
[0002]八宝粥、小米粥、芝麻糊、南瓜糊等粥糊类食物都属于流质食物,这类食物当放凉以后再重新进行加热时极易粘锅糊底,在实际售卖时经营者不易对其进行加热保温,鉴于此,国内经营者普遍选用一种汤粥保温车对流质食物进行加热保温,这种保温车的核心部位为一个双层的金属保温箱,在保温箱的夹层内设有电热管或在保温箱的底部装有燃气灶,使用时先在保温箱的夹层内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所需加热保温的食物盛入与保温箱箱体配套的食物桶内,再将食物桶置于保温箱的箱体内,然后加热保温箱夹层内的清水即可实现对流质食物的加热保温。这种汤粥保温车以清水作为热交换介质,可使流质食物一直都能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且不会让流质食物被烧糊,从而达到可全天候售卖的目的,但是这种保温车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0003]1、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汤粥保温车的组件通常包含双层加热箱体、内置食物桶、保温层、车身框架、加热装置、万向车轮及各类与车体配套的小部件,由于其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在生产加工时不但加工材料的成本较高,而且产生的人工费用也较高。
[0004]2、不便移动:汤粥保温车的车体较为笨重,其净质量都在几十公斤以上,经营者只能推着移动,对于从事流动经营的经营者而言,每日来回推行非常耗费时间和体力。
[0005]3、占地面积大:汤粥保温车的车体长度通常都在I米以上,在实际使用中会大大占用经营者有限的摊位面积。
[0006]4、加热方式单一:由于汤粥保温车上的保温箱体是固定在保温车上面的,普通炉具无法直接对其加热,经营者只能使用固定在保温箱上的单一加热装置来加热保温箱夹层内的水,例如只能使用固定在保温箱内的电热管来加热保温箱夹层内的水,故而大大限制了经营者对其它加热能源的选择使用。
三、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汤粥保温车在技术上的缺陷,提出一种能够同时做到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造型小巧易移动、占地面积小、而且可使用多种加热方式的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0009]1、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小不一的两个金属材料桶作为保温桶的主体,其中的小桶作为内桶固定在作为外桶的大桶内,内桶和外桶之间的间隙为热水槽,通过内外桶封闭圈和桶底垫层将内桶与外桶隔开,在内外桶封闭圈上还固定一个注水管道和一根排气细管,在注水管道上固定一个卡槽,在外桶靠近底部的桶壁上连接一截出水管,出水管的上方连接一根透明或半透明的水位显示管,水位显示管的另一头连接在卡槽上,在出水管的外端连接一个阀门,靠近外桶桶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把手,保温桶的外壁上分布一层防火保温层,内桶的顶部有一个桶盖。
[0010]2、本实用新型的内桶与外桶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椭圆形或方形。
[0011]3、本实用新型的内桶外侧桶底与外桶内侧桶底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2_、小于25mm。限定内桶与外桶桶底之间间距的目的在于,即可防止因内桶与外桶的桶底之间间距过长导致的内桶加热面积被迫缩小,又可防止因内桶与外桶的桶底之间间距过短导致的食物加热不均匀。
[0012]4、本实用新型的外桶的外侧桶底的表面积小于0.14m2,限定桶底的表面积不仅可以防止将清水注入热水槽之后造成桶体质量大增而不易移动,又可防止桶体的占地面积过大,还可防止将桶体置于炉体较小炉具上加热时不易放稳等弊端。
[0013]5、本实用新型的内外桶封闭圈与内桶及外桶的连接部位无缝隙,连接部位不留缝隙的目的在于,可以防止保温桶热水槽内的水在加热沸腾时产生的高温蒸气从连接部位的缝隙窜出将人烫伤。
[00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先通过注水管道将热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清水,再将流质食物装入保温桶的内桶里面,然后将保温桶的底部放置在蜂窝煤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煤油炉、汽化节能炉等炉具上进行适当加热即可。
[0015]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原理与汤粥保温车的保温原理相同,即以清水作为热交换介质,通过加热保温桶热水槽内的清水实现对流质食物的加热保温,装入保温桶内的流质食物在加热保温时既会不粘锅糊底,又能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
[00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与汤粥保温车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非常简单,不仅减掉了自带的加热装置、车身框架及车轮、且将双层保温箱体与内置食物桶这两大部件合二为一,因此在生产加工时所需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较低,其综合生产成本不会超过相同盛装容量的汤粥保温车的二分之一。2、造型小巧易移动:成品保温桶的净质量一般不超过5公斤,满载时的总质量一般不会超过35公斤,经营者可轻意将其搬起移动,非常适合从事流动经营的经营者使用。3、占地面积较小:成品保温桶仅与普通煤炉的大小相当,在实际使用中可为经营者节省有限的摊位面积。4、加热方式多样:可采用多种消耗不同能源的炉具对保温桶桶体进行加热保温,如蜂窝煤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煤油炉、汽化节能炉等。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I是内桶,2是外桶,3是热水槽,4是内外桶封闭圈,5是桶底垫层,6是注水管道,7是排气细管,8是卡槽,9是出水管,10是水位显示管,11是阀门,12是把手,13是防火保温层,14是桶盖。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0]见图1所示,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包括主体为不锈钢材质的内桶I和外桶2,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热水槽3,隔开内桶与外桶的内外桶封闭圈4和桶底垫层5,固定在内外桶封闭圈上的注水管道6和排气细管7,固定在注水管道上的卡槽8,靠近外桶桶壁底部的出水管9,一头连接在出水管上方、另一头连接在卡槽上的透明水位显示管10,连接在出水管外端的阀门11,固定在靠近外桶桶壁顶部其中一侧的把手12,分布在桶体外壁上的防火保温层13,置于内桶顶部的桶盖14 ;其中内桶与外桶的形状均为圆柱形,内桶外侧桶底与外桶内侧桶底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为6mm,外桶的外侧桶底的表面积为0.08m2,内外桶封闭圈与内桶及外桶的相连部位无缝隙。
[0021]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对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其特征在于:保温桶的主体为金属材质的内桶(I)和外桶(2),内桶⑴和外桶(2)之间的热水槽(3),隔开内桶⑴和外桶⑵的内外桶封闭圈(4)和桶底垫层(5),内外桶封闭圈(4)上固定一个注水管道(6)和一根排气细管(7),注水管道(6)上固定一个卡槽(8),外桶靠近底部的桶壁上连接一截出水管(9),出水管(9)的上方连接一根透明或半透明的水位显示管(10),水位显示管(10)的另一头连接在卡槽(8)上,出水管(9)的外端连接着一个阀门(11),靠近外桶(2)桶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各固定一个把手(12),保温桶的外壁上分布一层防火保温层(13),内桶(I)的顶部有一个桶盖(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其特征在于:内桶(I)与外桶(2)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椭圆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其特征在于:内桶(I)外侧桶底与外桶⑵内侧桶底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2mm、小于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其特征在于:外桶(2)的外侧桶底的表面积小于0.14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质食物加热保温桶,其特征在于:内外桶封闭圈(4)与内桶(I)及外桶(2)的连接部位无缝隙。
【文档编号】B65D81/38GK203473572SQ20132063303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4日
【发明者】蔡瑞宝 申请人:蔡瑞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