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折叠上开盖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427发布日期:2018-07-10 20:1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折叠上开盖的容器,其包括一个可拆卸的顶盖,一个内衬,一个外衬,一个顶部框架,一个底套及至少一个紧固装置,通过该紧固装置,容器可简易地安装及拆卸。



背景技术:

诸如圆桶,油桶或中型集装桶之类的容器通常用来储存固体材料、液体材料、半流体材料等产品。这些圆桶或类似容器通常由塑料、钢材或纤维制成。一般来说,此类圆桶有两种类型,即不可拆盖式圆桶和可拆盖式圆桶。不可拆盖式圆桶的顶部不可拆卸,顶盖带有一个封塞孔,以便塞入龙头或泵。这种不可拆盖式圆桶通常用来储存液体材料。液体材料可通过从顶盖用抽吸泵抽出。可拆盖式圆桶的整个顶盖可拆卸,通常用来储存固体材料或半流体材料。储存在可拆盖式圆桶中的材料通过首先移除圆桶顶盖再以泵抽出或倒出。

通常,半流体材料的注入或倒出非常麻烦,如果用的是不可拆盖式圆桶,则几乎不可能完成。这归因于半流体材料的高粘度导致操作复杂且费时。

可拆盖式圆桶操作简易且用途较广,经常被用来运输商品。可拆盖式圆桶是理想的容器,因为使用者可轻易地接触其储存的材料,例如,装卸材料既简单又快捷。然而,传统的可拆盖式圆桶的成本高于不可拆盖式圆桶,且可拆盖式圆桶不能折叠,由于重新对位成本较高,其较难或较经济地重新利用。

迄今,使用者一直在寻找一种改进的可拆盖式圆桶的设计,从而使装卸简单快捷,同时其可折叠及可以经济地再利用。

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可拆卸且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其可以较平整的方式运输或在空置时存放,从而克服上述缺陷,将具有非常大的优点。本发明涉及的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使运输人可在容器装满货物的状态下运输,在卸完货物后将容器折叠返还给运输人,这样该可拆盖式容器在将来仍可以再使用。上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成本低于传统的不可拆盖式容器且总体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明概述

相应地,本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其在空置时可折叠,在运输或空置存放时可保持较平整的位置,从而在存放或运输时节约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从而使固体材料,液体材料,半流体材料或类似材料可简易地装入或卸出该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从而可以通过容器的循环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其在空置时可按2.5∶1的比率折叠后返还给原运输人再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其带有可重复使用的顶盖和桶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其带有一个与桶底一体设计的托盘,以方便将上述容器提升到需要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可拆盖式容器,其带有一个可移除的里衬,以存储注入容器内的货物。该可移除的里衬为一次性装置,每次容器再使用时可更换新的里衬。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可通过对以下发明的详细描述或在实施本发明时理解认识。

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优实施例,一种可拆盖式容器包括:

一个覆盖上述容器顶部的顶盖(110);

一个位于上述容器敞口顶部的顶部框架(140);

一个位于上述容器封闭底部的桶底(150);

一个构成上述容器内壳的内衬(120);

一个构成上述容器外壳的外衬(130);

一个存储货物的一次性里衬(图中未标示)。

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拆盖式容器为多边形可折叠的容器,上述内衬(120)安装于上述外衬(130)内;上述内衬(120)及上述外衬(130)由一块或两块平板材料构成;上述可拆盖式容器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160)可简易地安装或拆卸。

其特征还在于上述顶部框架(140)包括至少一对相对的导槽(230),同时上述底

套(150)包括至少一对相对的狭槽(330),以安装上述紧固装置(160)。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

一种安装可拆盖式容器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其各自的刻线,安装并折叠一个内衬(120)及外衬(130),构成容器主体的形状;

将内衬(120)置于外衬(130)的内侧,构成上述容器的内壳和外壳;

将顶部框架(140)置于上述内衬(120)和上述外衬(130)的上部并将底套(150)置于上述内衬(120)和上述外衬(130)的下部;其中顶部框架(140)包括至少一对相对的导槽(230),底套(150)包括至少一对相对的导槽(330);

用至少一个紧固装置(160)将上述顶部框架(140)和上述底套(150)固定于上述内衬(120)及外衬(130)上;其中上述紧固装置(16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带(160),该固定带通过顶部框架(140)上的一对相对的导槽(230)和上述底套(150)上的一对相对的狭槽(330)在上述内衬(120)和上述外衬(130)的内壁之前移动;其中上述固定带(160)的一端安装于上述内衬(120)和上述外衬(130)间形成的通道,同时上述固定带(160)的另一端安装于相对一侧的通道;上述固定带(160)的两端分别拉紧并热封(190)。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优点通过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

图1-A为本发明所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的横切面图。

图1-B为本发明所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的包括一个加固中衬的横切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所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顶部框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可拆盖式容器底套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可拆盖式容器顶部框架的透视图。

附图详述

在以下的详细说明中,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列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然而,即使没有这些具体的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同时,一些公知的方法、程序和/或部件在此不再详述,以突出本发明的特征。

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并非按比例画出,仅作为参考例。

图1-A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的横切面图,上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包括一个可拆卸的顶盖(110),一个顶部框架(140),一个底套(150),一个内衬(120)和一个外衬(130)。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所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顶部框架(140)的俯视图,其进一步揭示了上述相关特征。上述容器一个重要特征是由一个内衬(120)和一个外衬(130)构成的多边形顶部敞口的圆桶,上述内衬和外衬的组装和拆卸均简易快捷。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可折叠可拆盖式容器为八边形容器。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认识到上述容器可为任何其他几何图形,而不超出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之后将八边形可拆盖式容器作为描述该容器组装的实施例。

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30)为可折叠衬套,这样一个衬套安装于另一衬套内从而单独构成容器边壁的内壳和外壳。上述内衬(120)安装于外衬(130)的内侧,从而构成上述容器的内壳和外壳。每个内衬(120)和外衬(130)均包括一组长且平的侧壁板。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30)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为八边形,包括八块侧壁板。内衬(120)的每块侧壁板的宽度基本上与外衬(130)的侧壁板宽度相同或略小。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20)由热塑材料制成,如聚丙烯或聚已烯材料制成的有沟槽的板。

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30)分别为一块或两块内衬(120)或外衬(130),每块长侧壁板与相邻的侧壁板通过沟槽相连接。每个内衬(120)和外衬(130)由一块板材构成,这样板材的两端可通过热焊连接并定型,如内衬(120)和外衬(130)分别构成的八边形。

图3为本发明所述可拆盖式容器底套(150)的透视图。上述底套(150)为上述容器的闭合式底部,包括一个基本水平的底面(340)和一个从底面垂直向上延伸到设定高度的圆周侧壁(320)。上述侧壁(320)的直径与上述底面(340)的直径基本相同或略小。优选例中,上述侧壁(320)的直径比底面(340)的直径略小,这样在底套(150)的周边形成一个边缘(310)。上述底套(150)另包括至少一对位于上述边缘(310)和外侧壁(320)的狭槽(330),上述狭槽(330)位于相对的两端之间。

图4为本发明所述可拆盖式容器顶部框架(140)的透视图。上述顶部框架(140)为上述容器的可拆顶盖,包括一个可拆中部(240)和一个从顶盖(140)垂直向下延伸到设定高度的圆周侧壁(220)。上述侧壁(220)的直径与上述顶盖(140)的直径基本相同或略小。优选例中,上述侧壁(220)的直径比顶盖(140)的直径略小,这样在顶盖(140)的周边形成一个边缘(210)。上述可拆中部(240)形成本发明所述容器的可拆顶盖,用于注入或倒出货物。相应地,上述顶部框架(140)包括至少一对位于上述边缘(210)和外侧壁(220)之间的导槽(230),上述导槽(230)位于相对的两端之间。上述每对导槽(230)具有两个稍微凹入上述顶部框架(140)内的狭槽。相应地,上述顶部框架(140)上的导槽(230)的定位与上述底套(150)上的狭槽(330)垂直相对。

上述顶部框架(140)和底套(150)可以聚合物材料制成,如聚丙烯、聚乙烯或其他可注模制造的热塑材料。顶部框架(140)的边缘(210)和底套(150)的边缘(31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八边形,其他几何形状也可采用,而不超出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如图1-A所示,上述可移除顶盖(110)位于顶部框架(140)上面,以覆盖

上述可拆盖式容器的上部。上述顶盖(110)基本为平面,其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八边形,只要其能适当地覆盖上述容器,其他形状亦可采用。上述顶盖(110)可用紧固装置(图中未标示)将顶盖(110)至少一边固定在上述顶部框架(140)的一边上,包括但不限于用至少一个紧固带固定上述顶盖(110)。上述顶盖(110)和顶部框架(140)之间的连接可通过顶盖(110)上的至少一个紧固孔(图中未标示)和顶部框架(140)相应的接收孔(图中未标示)实现。当上述容器被装上货物运到到其他地点时,上述顶盖(110)可通过用附加的紧固带穿过分别位于顶盖(110)和顶部框架(140)外缘的附加固定孔和接收孔与顶部框架(140)进行固定。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利用上述导槽(230)作为接收孔将顶盖(110)与顶部框架(140)进行固定。

在组装上述可拆盖容器时,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30)可基于其各自的刻线进行折叠,从而形成八边形的容器主体。上述内衬(120)安装于外衬(130)内形成上述容器的内壳和外壳。上述顶部框架(140)安装于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30)的上端,顶部框架(140)的侧壁(220)插入内衬(120)和外衬(130)之间缝隙的上部,顶部框架(140)的侧壁(220)紧紧地固定于内衬(120)和外衬(130)之间。底套(150)安装于内衬(120)和外衬(130)的底部,底套(150)的侧壁(320)插入内衬(120)和外衬(130)之间缝隙的下部,底套(150)的侧壁(320)紧紧地固定于内衬(120)和外衬(130)之间。

上述顶部框架(140)和底套(150)通过紧固装置(160)固定于内衬(120)和外衬(130)。上述紧固装置(160)包括至少两个紧固带(160),上述紧固带(160)伸展于内衬(120)的外侧壁和外衬(130)的内侧壁之间。紧固带(160)的一端通过内衬(120)的外侧壁和外衬(13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通道,穿过顶部框架(140)上的导槽(230)和底套(150)上对应的狭槽(330),上述对应的狭槽(330)与导槽(230)垂直相对。紧固带然后穿过与前一个狭槽(330)相对的另一狭槽(330),再穿过内衬(120)的外侧壁和外衬(13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另一通道直到与前一导槽(230)相对的另一导槽(230)。紧固带(160)的每一端安装于内衬(120)的外侧壁和外衬(13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相应通道上,紧固带(160)的两端拉紧并热封固定(190),或者以其他公知的紧固方法将顶部框架(140)和底套(150)固定于内衬(120)和外衬(130)上。优选方案中在上述八边形容器中将用到四条紧固带,两条紧固带相互平行,其他两条基本与前面的两条垂直。这样,采用包括至少两条紧固带的紧固装置(160)就将顶部框架(140)和底套(150)固定于内衬(120)和外衬(130)。一个可选方案是如图1-B所示本发明所述可拆盖式容器另包括至少一个安装于内衬(120)和外衬(130)之间的加固中衬(170),以在容器处于直立状态时对其进行加固。上述加固中衬(170)夹在内衬(120)和外衬(130)之间,顶部框架(140)的侧壁(220)位于加固中衬(170)上方,而底套(150)的侧壁(320)位于加固中衬(170)下方。

根据本发明,上述可拆盖式容器的内腔可带有一个里衬(图中未标示)。上述里衬是由适当塑料制成的袋子,用来接收注入的材料货物,其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聚已烯或其他聚合物材料。当材料通过上述容器的开口被注入时,上述里衬就会涨大并充满容器的内腔。上述里衬可以是一次性用品,之后材料的注入或倒出可更换新的里衬。

上述可拆盖式容器另包括一个托盘部分(180),其与底套(150)为一体式浇铸成型。上述托盘部分(180)便于叉车插入托盘以提升和运送容器,便于使用者简易地从地面提升容器并运送到需要的位置。

拆卸上述可拆盖式容器时,可通过剪断将顶部框架(140)和底套(150)固定于内衬(120)和外衬(130)的紧固带将顶盖(110)、顶部框架(140)和底套(150)从容器上移除。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30)可分别折叠成平板状。当容器空置时,上述内衬(120)和外衬(130)可按2.5∶1比例折叠。内衬(120)还可从外衬(130)分离。此外,多个衬件可以堆放以节约空间。通过这种设计可节省空置容器的运输成本。

虽然上述详细说明书已揭示了本发明的优选例及其优点,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其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