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器的贴标签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426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用于容器的贴标签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描述一种贴标签单元,所述贴标签单元包括:可垂直移动的电机;用于托板鼓的可垂直移动的上盖板;以及移位联杆,将上盖板连接到电机,以使得当电机向上移动时,托板鼓被与之一起举起。因此,当执行格式的改变时,能够通过相当容易到达的电机上的公共操作机构以在工效学方面有利的方式举起电机和盖板。
【专利说明】用于容器的贴标签单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器的贴标签单元,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冷胶贴标签单元。

【背景技术】
[0002]在饮料瓶等的灌装生产线上,标签格式的改变通常需要冷胶贴标签单元的粘合鼓和粘合托板的更换。为此,首先需要例如在托板鼓上利用粘合托板轴的轴承举起上盖板,以使得粘合托板能够随后利用其驱动轴被从托板鼓移除。然而,举起盖板经常比较困难,因为操作人员无法完全到达托板鼓,并且由于所需的紧配合公差,盖板仅能够被利用大量的能量的消耗向上移除。
[0003]与传统轴毂连接相比,连接粘合鼓以使其能够被从贴标签单元向侧面移除从而能够更换粘合鼓证明是有利的。然后,通过将粘合鼓向上拉并且向侧面取出,相当重的粘合鼓被例如从位于其下方的驱动单元的上轴端手动移除。然而,从工效学角度,手动举起粘合鼓仍然是不利的。
[0004]因此,需要一种允许在改进的工效学条件下并且利用很少的时间的消耗更换粘合鼓和/或粘合托板的贴标签单元。


【发明内容】

[0005]提出的任务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贴标签单元解决,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贴标签单兀包括:粘合鼓;可垂直移动的电机,用于驱动粘合鼓;托板鼓,具有上盖板,上盖板适应于被向上举起;和移位联杆,通过移位联杆,盖板被连接到电机的壳体部分,从而当电机向上移动时,盖板也与之一起被举起。
[0006]盖板优选地被构造用于支撑粘合托板轴。这意味着:在盖板中/在盖板上可旋转地支撑布置在托板鼓中的粘合托板轴的上端。为了改造贴标签单元,粘合托板轴的上端能够被露出,以移除粘合托板和粘合托板轴。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盖板的连接,在位于输出侧的移位联杆的帮助下,尤其是利用直线性的垂直升降移动,盖板能够上升。当盖板下降并且因此准备好操作时,粘合鼓和托板鼓以通常方式与夹持滚筒协作。
[0007]优选地,构造移位联杆,以使得上盖板能够从用于支撑粘合托板轴的下操作位置上升到用于更换粘合托板轴的上改造位置。在电机相对于粘合鼓上升并且分离期间,盖板能够在这种程度上上升,即布置在盖板上的轴承能够被从粘合托板轴拉走,由此释放后者。粘合鼓和粘合托板的更换将会仅需要相当容易到达的电机的上升移动。在盖板的下操作位置,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盖板中/在盖板上可旋转地支撑托板轴。
[0008]优选地,移位联杆包括第一旋转螺栓,第一旋转螺栓被连接到电机以将电机的行程(上升移动)转换成移位联杆的旋转移动。转换成旋转移动方便了:移位联杆的支撑;将力传递到盖板;和可能所需的上升传动比。具体地讲,围绕与旋转螺栓的行程(上升移动)正交的轴线的旋转是有利的。转矩能够因此更容易地沿侧向方向被传递到位于上盖板上方的区域中。
[0009]第一旋转螺栓优选地在它上面形成切换辊,切换辊咬合形成在电机上的引导凹槽。引导凹槽能够形成在电机的壳体部分上作为具有很少制造工作的适当形状的控制曲线。引导凹槽的形状能够以灵活的方式适应旋转螺栓的所需的转换移动和由电机执行的上升移动。
[0010]移位联杆优选地包括第二旋转螺栓,第二旋转螺栓被连接到盖板以将移位联杆的旋转移动转换成上盖板的行程(上升移动)。转矩能够因此容易地被转换成提升力。能够例如在以静止方式在电机上支撑的轴的帮助下传递转矩。
[0011]第一和第二旋转螺栓优选地在杠杆的有效杠杆长度和/或绝对旋转位置方面彼此不同。能够以这种方式实现从第一旋转螺栓到第二旋转螺栓的上升传动比。
[0012]杠杆的有效杠杆长度和/或绝对旋转位置将会因此优选地不同,以使得第二旋转螺栓执行比第一旋转螺栓的行程小的行程(上升移动)。粘合托板的更换所需的上盖板的行程(上升移动)通常小于粘合鼓的更换所需的电机的行程(上升移动)。通过传递上升移动,能够减小在第一旋转螺栓所需的用于举起上盖板的力。
[0013]第二旋转螺栓优选地通过垂直弓|导的升降杆被连接到上盖板。垂直提升力能够以这种方式传递到盖板。上盖板能够因此被更容易地沿托板鼓的轴向方向举起。
[0014]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二旋转螺栓能够被推至超出反向点时,以使得在盖板位于下操作位置的下反向点,升降杆从向下方向的部分行程(负部分上升移动)改变为向上方向的部分行程(正部分上升移动)。换句话说,盖板能够首先通过向下方向的部分行程被完全向下推至操作位置,然后,升降杆能够通过向上方向的部分行程以机械方式与在操作期间旋转的盖板分离。通过相对于第一旋转螺栓的杠杆位置的合适的第二旋转螺栓的杠杆位置,能够产生上升移动的反向点。在电机的下操作位置,两个杠杆将会随后优选地定义了与垂直线具有相反符号的各自的锐角。
[0015]优选地,上盖板具有固定到上盖板的切换盘,该切换盘与托板鼓同轴并且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并且升降杆具有固定到升降杆的咬合所述凹槽的切换凸轮和/或咬合所述凹槽的连接凸缘以将提升力传递给该切换盘。这允许切换凸轮和/或连接凸缘咬合切换盘,而不管托板鼓和上盖板的旋转位置如何。另外,上升移动能够容易地由切换凸轮和/或连接凸缘传递到凹槽的上接触表面。凹槽可例如在切换盘的外圆周上沿着圆圈延伸,并且可沿径向方向敞开。然而,例如在蘑菇形切换盘上,凹槽也可向下敞开。切换凸轮也可由切换辊替换。
[0016]根据优选实施例,切换凸轮因此在凹槽中具有一定量的垂直间隙,以尤其使得切换凸轮能够在上盖板的下操作位置自由地移动。这将会减少或防止在切换盘上的静止切换凸轮的操作期间的磨损,切换盘在操作时与托板鼓一起旋转。这同样适用于连接凸缘和切换凸轮。
[0017]根据本发明的贴标签单元的特别有益的实施例另外包括:第三旋转螺栓,用于调整电机的垂直位置。电机优选地被固定在粘合鼓上方的位置。通过旋转螺栓,电机能够容易地被举起以使电机和关联的粘合鼓之间的转矩传递连接分开。具体地讲,旋转螺栓能够被用于以在工效学方面有益的方式产生通过足够大小的杠杆的旋转移动举起电机和托板鼓的盖板所需的提升力。
[0018]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三旋转螺栓因此包括具有切换辊的偏心轮,切换辊咬合形成在电机上的引导凹槽。例如,通过对壳体部分进行铣削或者通过将包括引导凹槽的轨道等固定到壳体部分,能够容易地在电机的合适的壳体部分上形成引导凹槽。偏心轮可被固定到电机的支撑结构。
[0019]优选地,第三旋转螺栓形成在与移位联杆相对的电机侧。这允许第三旋转螺栓的在工效学方面有益的位置。另外,当操作第三旋转螺栓时以及当传递第一旋转螺栓的上升移动时在电机的壳体部分上发生的负载能够因此以有益的方式分布在电机的相对侧,并且能够因此近似平衡。
[0020]根据优选实施例,电机适应于特别地沿垂直方向以线性方式从位于粘合鼓上方的操作位置向上移动。具体地讲,电机可向上移动,直至它到达用于移除粘合鼓的改造位置。在粘合鼓上方的电机的支撑方便了例如通过使粘合鼓相对于花键驱动联轴节上升和/或倾斜来向侧面移除粘合鼓。然后,例如在垂直线性引导件上支撑电机。这方便了电机与粘合鼓分离。垂直线性引导件也允许用于驱动移位联杆的第一旋转螺栓的精确的力传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根据本发明的升降单元的优选实施例被示出在附图中,其中
[0022]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贴标签单元的局部视图;
[0023]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贴标签单元的局部视图;
[0024]图3显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贴标签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显示在电机的下降条件下的局部视图;和
[0026]图5显示在电机的上升条件下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从图1至3能够看出,根据优选实施例,作为例如用于饮料瓶等的冷胶贴标签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贴标签单元1包括粘合鼓2和用于连续地驱动粘合鼓2的电机3。电机3被支撑在粘合鼓2的上方。通过示意性描述的花键联轴节4传递用于粘合鼓2的驱动转矩,这允许在电机3已被举起第一行程5时例如通过侧向倾斜来移除粘合鼓2。
[0028]贴标签单元1另外包括托板鼓6,托板鼓6可围绕垂直轴线6’连续地旋转并且具有用于支撑粘合托板轴8和移位联杆9的上盖板7,移位联杆9以机械方式将上盖板7连接到电机3的第一壳体部分3a。在公共框架10上支撑电机3和托板鼓6。当贴标签单兀1工作时粘合鼓2和托板鼓6与用于处理将要被贴标签的容器和标签的部件(诸如,夹持气缸)协作的方式是已知的,并且将不会在以下详细解释。
[0029]移位联杆9包括第一旋转螺栓12,第一旋转螺栓12具有第一杠杆12a和第一切换辊12b,第一切换辊12b咬合形成在电机3上的第一引导凹槽13。这个引导凹槽13可被构造为第一壳体部分3a中的凹口和/或以导轨等的形式固定在第一壳体部分3a上的位置上。第一旋转螺栓12将电机3的垂直的第一行程5转换成旋转移动14。
[0030]移位联杆9另外包括第二旋转螺栓15,第二旋转螺栓15具有第二杠杆15a和第二切换辊15b,第二切换辊15b咬合形成在轭16中的引导凹槽或凹口 17。第一杠杆12a和第二杠杆15a通过移位轴19和/或齿轮单元(未示出)以转矩传递方式连接。第二旋转螺栓15将旋转移动14转换成盖板7的垂直的第二行程20,盖板7的第二行程20优选地小于电机3的关联的第一行程5。
[0031]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轭16具有固定到它的两个升降杆21,升降杆21被沿垂直方向以线性方式引导。在每个升降杆21的下端,形成用于将向上方向的提升力传递给切换盘24的各切换凸轮22,切换盘24被固定地连接到盖板7。此外,受到支撑从而可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切换辊(未示出)或在图2中示意性描述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凸缘23可被形成为在功能方面与切换凸轮22对应的元件。
[0032]上盖板7被示出位于下操作位置27,在下操作位置27,在盖板7中支撑托板轴8。根据本发明,盖板7能够通过第二行程20上升到位于托板轴8上方的上改造位置28,以使得能够移除托板轴8以替换固定到托板轴8的粘合托板。在下操作位置27,托板鼓6以通常方式与标签夹持滚筒(未示出)协作。
[0033]基本上圆柱形的切换盘24在它里面形成圆周凹槽25,凹槽25沿径向向外敞开并且能够由切换凸轮22和/或连接凸缘23从侧面咬合,而不管切换盘24的旋转位置如何。凹槽25优选地比切换凸轮22和/或连接凸缘23高,从而所述切换凸轮22和/或连接凸缘23在盖板7的下降条件下在凹槽25中具有一定量的垂直间隙。当盖板7和固定地连接到盖板7的切换盘24已完全下降到下操作位置27时,切换凸轮22和/或连接凸缘23优选地不与凹槽25的内壁接触。切换凸轮22和/或连接凸缘23将会随后在托板鼓6的正常操作期间在凹槽25中自由地旋转,以防止切换凸轮22、连接凸缘23和凹槽25的磨损。
[0034]在托板鼓6的正常操作期间,托板鼓6与上盖板7和切换盘24 —起旋转,而切换凸轮22、移位联杆9、轭16和引导杆21具有不变的旋转位置。当上盖板7被举起时,切换盘24悬挂在切换凸轮22和/或连接凸缘23上。
[0035]在线性单元31上支撑电机3,以使得电机3可沿垂直方向移动。在第三旋转螺栓32的帮助下,电机3能够从下操作位置33上升到上改造位置34以移除粘合鼓2。在这个移动的过程中,电机3和第三旋转螺栓32执行第一行程5。移位联杆9优选地使第一行程5被转换成较小的第二行程20。因此,用于使上盖板7上升所需的操作力在移位联杆9的驱动端比在移位联杆9的输出侧小。这是由于第一和第二杠杆12a、15a的不同的有效杠杆长度12c、15c和/或第一和第二杠杆12a、15a的不同的绝对角度位置12d、15d所导致。在图3中,示意性地描述这一点。
[0036]第一和第二杠杆12a、15a的相对角度位置另外在它们上升移动的下反向点引起引导杆21和切换凸轮22的方向的反转,在下反向点,盖板7已通过第二行程20下降到下操作位置27。升降杆21随后首先执行向下方向的部分行程21a以将盖板7完全推至其操作位置27,并且随后执行向上方向的部分行程21b以消除切换凸轮22和/或连接凸缘23和切换盘24之间的力配合连接。为此,切换凸轮22以合适的方式布置在引导凹槽25中的一定量的间隙内。为了使内容更清楚,未按照比例绘制部分行程21a、21b。
[0037]在图3中能够看出将第二旋转螺栓15推至超出反向点的操作的模式,在反向点,第二杠杆15a垂直向下。这个附图显示在沿逆时针方向推至超出反向点之后的升降杆21的无负载位置。从这个位置举起电机3首先引起第二杠杆15a顺时针旋转到与移位联杆9的死点对应的升降杆21的下反向点,并且随后引起升降杆21和悬挂在升降杆21上的盖板7的提升移动。因此,仅通过电机3的升降移动来引起盖板7的提升以及按压和随后在输出侧的升降机构的解除。在示出的无负载位置,第一和第二杠杆12a、15a中的每一个定义了与垂直线具有相反符号的各自的锐角12d、15d。由图3中相反方向的箭头12d、15d表示这一点。
[0038]移位联杆9的移位轴19被支撑在例如固定地连接到支撑框架10的轴承块35中,以使得移位轴19可围绕水平旋转轴19’旋转。第三旋转螺栓32优选地形成在电机3的第二壁部分3b上,所述第二壁部分3b位于第一旋转螺栓12的相对侧。对应于第一引导凹槽13,第二壳体部分3b在它里面/在它上面形成用于第三旋转螺栓32的第二引导凹槽36。在图4和5中示意性地描述这一点。
[0039]图4表示在电机3的升降期间的第三旋转螺栓32的操作的模式。图4显示位于下操作位置33的电机3,并且图5显示位于上改造位置34的电机3。根据这些附图,第三旋转螺栓32包括偏心轮37,偏心轮37在它上面支撑第三切换辊38。这个切换辊38咬合电机3的第二引导凹槽36。在本例子中,通过操作杆39使偏心轮37旋转大约180°导致电机3的位置在下操作位置33和上改造位置34之间的改变。另外,第三旋转螺栓32可在它上面布置弹簧元件40,弹簧元件40例如向下推电机3以在预加载条件下保持与粘合鼓2的连接和/或通过将偏心轮37推至超出死点而使电机3停止在上改造位置34。
[0040]替代于移位联杆9的第一和第二杠杆12a、15a的不同的有效杠杆长度12c、15c和/或绝对旋转位置12d、15d或者除此之外,可通过轴承块35上的相互咬合的移位轴19来实现移位联杆9的传动比。
[0041]可通过用于举起电机3的其它移动装置来更换或补充第三旋转螺栓32。可设想曲柄连杆、螺纹轴等。用于电机3的移动装置也可被以电动方式、以气动方式等驱动。决定性方面是:能够在根据本发明的移位联杆9的帮助下产生作用于上盖板7的驱动,以通过单个手动驱动或电机驱动同步地举起电机3和盖板7。另外,通过将电机3下降到托板鼓6上能够充分地按压盖板,并且当已超过移位联杆9的死点时,支撑盖板7的引导杆21的上升移动能够反转,并且移位联杆9和盖板7之间的连接被以机械方式解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容器的贴标签单元(I),特别地,一种冷胶贴标签单元,包括: -粘合鼓⑵; -可垂直移动的电机(3),用于驱动粘合鼓; -托板鼓(6),具有上盖板(7),上盖板(7)适应于被向上举起;和 -移位联杆(9),通过移位联杆(9),盖板被连接到电机的壳体部分(3a),从而当电机向上移动时,盖板也与之一起被举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构造移位联杆(9),以使得盖板(7)能够从用于支撑粘合托板轴(8)的下操作位置(27)上升到用于更换粘合托板轴的上改造位置(28) 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联杆(9)包括第一旋转螺栓(12),第一旋转螺栓(12)被连接到电机(3)以使得电机的行程(5)被转换成移位联杆的旋转移动(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螺栓(12)在它上面形成切换辊(12b),切换辊(12b)咬合形成在电机(3)上的引导凹槽(13)。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联杆(9)另外包括第二旋转螺栓(15),第二旋转螺栓(15)被连接到盖板(7)以使得旋转移动(14)被转换成盖板的行程(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螺栓(12,15)在杠杆的有效杠杆长度(12c,15c)和/或绝对旋转位置(12d,15d)方面彼此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有效杠杆长度(12c,15c)和/或绝对旋转位置(12d,15d)不同,以使得第二旋转螺栓(15)执行比第一旋转螺栓(12)的行程小的行程(20)。
8.如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螺栓(15)通过垂直引导的升降杆(21)被连接到盖板(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螺栓(15)能够被推至超出反向点,以使得在盖板(7)位于下操作位置(27)的下反向点,升降杆(21)从向下方向的部分行程(21a)改变为向上方向的部分行程(21b)。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具有固定到盖板(7)的同轴切换盘(24),切换盘(24)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25),并且其中升降杆(21)具有固定到升降杆(21)的咬合所述凹槽的切换凸轮(22)和/或咬合所述凹槽的连接凸缘(23)以将提升力传递给切换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凸轮(22)在凹槽(25)中具有一定量的垂直间隙,以尤其使得切换凸轮能够在盖板(7)的下操作位置(27)自由地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旋转螺栓(32),用于调整电机(3)的垂直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螺栓(32)包括以偏心方式被支撑的切换辊(38),切换辊(38)咬合形成在电机(3)上的引导凹槽(36)。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螺栓(32)形成在与移位联杆(9)相对的电机(3)的壳体部分(3b)上。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贴标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适应于特别地沿垂直方向以线性方式从位于粘合鼓(2)上方的操作位置(33)向上移动。
【文档编号】B65C9/22GK104249838SQ20141028336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5日
【发明者】约瑟夫·谢克, 克里斯汀·斯托伊贝尔, 罗伯特·沙伊本夫卢格 申请人:克朗斯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