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277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包含拉环本体和翻折件;所述拉环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铆钉孔;通过所述铆钉孔可将拉环本体铆接在易拉罐的盖子上;所述拉环本体的另一端可翻转地设置有翻折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中所述翻折件可绕拉环本体翻转;消费者可方便地提起翻折件,并通过掀起拉环本体,打开易拉罐的盖子;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可无需在对应翻折件的外端部的易拉罐的盖子上设置凹槽,因而使盖子的结构更简单,更方便生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环的改进,特指一种与其连接的易拉罐的盖子结构简单、 方便生产且易开启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 一种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饮料包装用的易拉罐,由于拉环过于贴近盖子,造成拉环与盖子之间的间 隙过小。在打开易拉罐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拉环难以掀起的问题,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不 便。目前为增大拉环的提拉端和盖子之间的间隙以方便提拉拉环,通常会在对应拉环的提 拉端的盖子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这样会造成盖子的结构复杂、制作工艺更复杂。为此,我 们研发了一种与其连接的易拉罐的盖子结构简单、方便生产且易开启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 的拉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与其连接的易拉罐的盖 子结构简单、方便生产且易开启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 包含拉环本体和翻折件;所述拉环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铆钉孔;通过所述铆钉孔可将拉环本 体铆接在易拉罐的盖子上;所述拉环本体的另一端可翻转地设置有翻折件。
[0005] 优选的,所述拉环本体的另一端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凸轴;所述翻折件呈圆弧形, 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套;所述凸轴分别对应地插入翻折件的环套中。
[0006] 优选的,所述凸轴与对应的环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包含拉环本体和翻折件;所述翻折 件可绕拉环本体上的凸轴旋转;消费者可方便地提起翻折件,并通过掀起拉环本体,打开易 拉罐的盖子;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可无需在对应翻折件的外端部的易拉罐的盖子上 设置凹槽,因而使盖子的结构更简单,更方便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0]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的立体分解图;
[0011] 其中:1、拉环本体;2、凸轴;3、环套;4、翻折件;5、铆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包含拉环本体1和翻折件 4 ;所述拉环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铆钉孔5 ;通过所述铆钉孔5可将拉环本体1铆接在易拉 罐的盖子(未示出)上;所述拉环本体1的另一端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凸轴2 ;所述翻折件4 呈圆弧形,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套3 ;所述凸轴2分别对应地插入翻折件4的环套3中;使 用时,所述翻折件4可绕凸轴2旋转;所述凸轴2与对应的环套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未 示出),以方便在不使用时,可将翻折件4紧紧地贴在易拉罐的盖子上。
[0014] 使用时,将翻折件4上的环套3套进凸轴2上,即可形成轴连接机构。消费者可方 便地提起翻折件4,并通过掀起拉环本体1,打开易拉罐的盖子。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 可无需在对应翻折件4的外端部的易拉罐的盖子上设置凹槽,因而使盖子的结构更简单, 更方便生产。
[0015]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其特征在于:包含拉环本体和翻折件;所述拉环本 体的一端设置有铆钉孔;通过所述铆钉孔可将拉环本体铆接在易拉罐的盖子上;所述拉环 本体的另一端可翻转地设置有翻折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本体的另 一端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凸轴;所述翻折件呈圆弧形,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套;所述凸轴 分别对应地插入翻折件的环套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包装用易拉罐的拉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轴与对应的 环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文档编号】B65D17/34GK203889223SQ201420242533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杨光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