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696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包括与软管本体结合为一体的本体接头以及罩置于本体接头之外的外盖,在本体接头上活动配合有一开关盖,而本体接头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倒钩,同时在本体接头上形成具有外螺纹的缩颈,缩颈自上端向下形成沉座,在沉座底部形成与软管本体相通的通孔,在沉座的中心形成一上端面与缩颈上端缘平齐的凸柱;开关盖为一罩置于本体接头上的罩体,其对应上述弧形倒钩形成内壁具有卡台且深度与本体接头高度相当的大罩盖,在大罩盖的内部对应上述缩颈形成与缩颈配合且具有内螺纹的小罩盖,在开关盖的中心设有一内径小于上述凸柱外径的出料口。以实现物料挤出量的有效控制。
【专利说明】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包装液体或膏体物质的包装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软管式包装具有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不仅用在食品的包装上,更多是用在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如化妆品、牙膏、鞋油……。
[0003]该软管结构通常是由软管及与软管一体的管颈,并配合与管颈适配的管盖构成,使用时,是直接打开管盖挤压软管,软管中的内容物被挤出的量完全受施力大小及出料口的大小决定,而不同的人对一次的使用量具有不同的需求。如若出料口较大,施力较大时会挤压过多的量,造成不必须的浪费,再从出料口装回软管中,一是不便操作;二是被挤出的内容物再从出料口装回软管中会造成内容物的污染,对于一些特殊的内容物不仅会影响其后续使用的功效,而且对内容物的保质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若出料口设置得较小,在实际使用中,会存在一次施力挤压出的内容物不够量,则需要反复挤压软管,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可以有效控制内容物的挤出量,以避免产生物料的浪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包括与软管本体结合为一体的本体接头以及罩置于本体接头之外的外盖,其中:在本体接头上活动配合有一开关盖,而本体接头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倒钩,同时在本体接头上形成具有外螺纹的缩颈,缩颈自上端向下形成沉座,在沉座底部形成与软管本体相通的通孔,在沉座的中心形成一上端面与缩颈上端缘平齐的凸柱;开关盖为一罩置于本体接头上的罩体,其对应上述弧形倒钩形成内壁具有卡台且深度与本体接头高度相当的大罩盖,在大罩盖的内部对应上述缩颈形成与缩颈配合且具有内螺纹的小罩盖,在开关盖的中心设有一内径小于上述凸柱外径的出料口。
[0007]所述本体接头相对软管本体设有内缩台阶而形成柱面,在柱面外缘上设有凸缘以与外盖嵌置配合。
[0008]所述柱面上方形成缩台,在缩台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倒钩;在缩台上进一步形成一缩颈。
[0009]所述开关盖对应上述柱面形成大罩盖,此大罩盖的内径与上述缩台的外径相适配,大罩盖的深度与本体接头缩台到顶端的高度相当。
[0010]所述开关盖的上方进一步配合一功能头。
[0011]所述开关盖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
[0012]所述开关盖的外缘上设置有便于旋转施力的凹凸筋。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接头上设置弧形倒钩配合开关盖内壁上的卡台实现二者的单向锁接功能,同时配合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化实现开关盖上出料口与本体接头凸柱之间的封扣与否达到变量出料的功能,不仅实现了物料挤出量的有效控制,而且结构简单组装便利,令包装软管在实际使用中更加人性化,使用方便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本体接头俯视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盖的仰视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关闭状态);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开启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包括与软管本体结合为一体的本体接头1、一与本体接头I活动配合的开关盖2及一罩置于本体接头I与开关盖2之外的外盖3。
[0020]配合图1、2所示,该本体接头I可相对软管本体设有内缩台阶而形成柱面11,在柱面11外缘上设有凸缘12以便与外盖3嵌合;在柱面11上方形成缩台13,在缩台13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倒钩14,此处的倒钩14是对称的设置两个;在缩台13上进一步形成一缩颈15,此缩颈15外缘上形成配合螺纹151,此缩颈15自上端向下形成沉座152,在沉座152底部形成与软管本体相通的通孔153,在沉座152的中心形成一上端面与缩颈15上端缘平齐的凸柱154。
[0021]所述开关盖2为一罩置于本体接头I上的罩体,其对应上述柱面11形成大罩盖21,此大罩盖21的深度与本体接头I缩台13到顶端的高度相当,此大罩盖21的内壁上设有对应上述倒钩14的卡台211 ;在大罩盖21的内部进一步形成一与上述缩颈15配合的小罩盖22,小罩盖22的内壁上设有配合内螺纹221,在开关盖2的中心设有一出料口 23,此出料口 23的内径小于上述凸柱154的外径。
[0022]在开关盖2的上方可进一步配合一功能头4,如刷头或凸粒头等等便于涂抹的头部,为保证功能头4出料均匀,可在开关盖2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24,以便于容置物料。另在开关盖2的外缘上还设置有便于旋转施力的凹凸筋25。
[0023]所述外盖3为一罩置于开关盖2之外的盖体。
[0024]配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开关盖2罩置于本体接头I上时,通过按压并施力旋转后,即可将其与本体接头I连接在一起,正是本体接头I上弧形倒钩14的设置,开关盖2在旋接于本体接头I时,当大罩盖21上的卡台211跨过弧形倒钩14时便完成了单向锁接,当开关盖2相对本体接头I旋转到底时,卡台211会与倒钩14之间形成活动间隙,与此同时本体接头I的凸柱154恰抵封住开关盖2的出料口 23,此时的软管是处于关闭无法出料状态,罩置外盖3实现安全包装功能。
[0025]如图5所示,当进行开启出料时,打开外盖3,逆向旋转开关盖2,此时开关盖2会相对本体接头I上升,令凸柱154脱离对出料口 23的封堵作用,二者之间形成出料间隙,则施力挤压软管本体,物料会经本体接头I的通孔153进入沉座152中,再经有限的凸柱154与出料口 23之间的间隙从出料口 23流出,由于受制于卡台211与倒钩14之间的限位作用,令开关盖2逆向旋动的距离有限,有效控制了凸柱154与出料口 23之间间隙,实现了物料出口的局限性,达到了变量出料的功能,防止物料挤出过多造成浪费。需说明的是:此处凸柱154与出料口 23之间间隙的变化可依据需求对螺纹的倾斜角进行灵活设置,而倒钩14与卡台211之间的活动距离,亦决定凸柱154与出料口 23之间间隙的极限值。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接头I上设置弧形倒钩14配合开关盖2内壁上的卡台211实现二者的单向锁接功能,同时配合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化实现开关盖2上出料口 23与本体接头I凸柱15之间的封扣与否达到变量出料的功能,不仅实现了物料挤出量的有效控制,而且结构简单组装便利,令包装软管在实际使用中更加人性化,使用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包括与软管本体结合为一体的本体接头以及罩置于本体接头之外的外盖,其特征在于:在本体接头上活动配合有一开关盖,而本体接头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倒钩,同时在本体接头上形成具有外螺纹的缩颈,缩颈自上端向下形成沉座,在沉座底部形成与软管本体相通的通孔,在沉座的中心形成一上端面与缩颈上端缘平齐的凸柱;开关盖为一罩置于本体接头上的罩体,其对应上述弧形倒钩形成内壁具有卡台且深度与本体接头高度相当的大罩盖,在大罩盖的内部对应上述缩颈形成与缩颈配合且具有内螺纹的小罩盖,在开关盖的中心设有一内径小于上述凸柱外径的出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接头相对软管本体设有内缩台阶而形成柱面,在柱面外缘上设有凸缘以与外盖嵌置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上方形成缩台,在缩台的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倒钩;在缩台上进一步形成一缩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对应上述柱面形成大罩盖,此大罩盖的内径与上述缩台的外径相适配,大罩盖的深度与本体接头缩台到顶端的高度相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的上方进一步配合一功能头。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软管变量出料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的外缘上设置有便于旋转施力的凹凸筋。
【文档编号】B65D35/44GK203997327SQ20142032489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林调会 申请人: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