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194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带起始端的转轴A由轴承A支撑,在轴承A与机架之间设置有松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与转轴A平行且并排的另一根调节转轴,该调节转轴位于转轴A的外侧、由机架上的固定板支撑,在调节转轴的端部、固定板的内外两侧均固定有调节齿轮,分别为位于固定板外侧的外调节齿轮、位于固定板内侧的内调节齿轮,轴承A上连接链条,链条从轴承A朝着外调节齿轮的方向延伸,并且链条环绕在外调节齿轮上。该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转轴之间的间距来实现松紧度的调节,而辅助装置在输送带过于松垮时,能够及时阻挡输送带,延缓速度,避免输送带运转不平衡或转轴空转。
【专利说明】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鹌鹑饲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鹌鹑饲养领域,叠层式饲养笼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能耗,便于废物集中回收和再利用。输送带装置是专门用于输送、收集粪便的装置,输送装置在运行过程,输送带的张紧程度受到温度、湿度、摩擦力、磨损程度以及粪便重量等因素的影响,过于紧张的输送带运行困难,而过于松散的输送带则会出现运行不平衡或转轴空转的现象,为了维持输送带的稳定运行,需要及时调整输送带的松紧度,保持输送平衡,例如,调整转轴间距等方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输送带的松紧度调节方式,发明了一种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输送带两端的转轴之间的间距来实现松紧度的调节,同时在输送带的末尾段设置辅助装置,当输送带过于松垮时,能够及时阻挡输送带,延缓速度,避免输送带运转不平衡或者转轴空转。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由机架支撑,位于鹌鹑饲养笼的下方,该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位于输送带两端的转轴、控制转轴运转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带起始端的转轴A由轴承A支撑,在轴承A与机架之间设置有松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与转轴A平行且并排的另一根调节转轴,该调节转轴位于转轴A的外侧、由机架上的固定板支撑,在调节转轴的端部、固定板的内外两侧均固定有调节齿轮,分别为位于固定板外侧的外调节齿轮、位于固定板内侧的内调节齿轮,在内调节齿轮的上方、固定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向内侧凸出的挡板,同时,在固定板的内侧板面上、挡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止动块,止动块整体倾斜设置在内调节齿轮和挡板之间,其中,止动块的上部通过转动销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止动块的上端与挡板接触,止动块的下端能够伸入内调节齿轮的相邻的两个齿之间,所述的轴承A上连接链条,链条从轴承A朝着外调节齿轮的方向延伸,并且链条环绕在外调节齿轮上。
[0005]上述的调节转轴、内调节齿轮、外调节齿轮、链条等结构所组成的调节装置,主要通过改变输送带起始端和末尾端的两个转轴的间距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输送带整体的松紧度;而止动块、挡板、内调节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输送带起始端和末尾端的两个转轴的间距保持稳定。即当内调节齿轮、外调节齿轮反向转动时,止动块就会卡在挡板的内调节齿轮之间,阻碍内调节齿轮、外调节齿轮、调节转轴的转动,从而维持输送带起始端和末尾端的两个转轴的间距不变。
[0006]作为优选,所述转轴A的端部设置旋转扳手。利用旋转扳手,转动调节转轴,同时带动内调节齿轮、外调节齿轮一起转动,外调节齿轮转动时,带动链条转动,链条转动后,轴承A、转轴A向外侧移动,转轴A与调节转轴的间距产生变化,即输送带起始端和末尾端的两个转轴的间距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输送带整体的松紧度。
[0007]作为优选,在输送带的末尾段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自动调节输送带松紧度的辅助装置,包括横向支撑在输送带下方的支撑轴,支撑轴与机架活动连接,支撑轴上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为L型,由两侧板呈直角连接而成,其中,水平侧板位于支撑轴和输送带之间,竖直的侧板位于靠近输送带末尾端的一侧,两侧板的外侧均覆盖有塑料垫板,垫板与输送带下表面接触。正常运转时,输送带的下表面贴着支撑板的水平侧板,但是当输送带过于松垮时,输送带会下垂,此时,水平侧板对下垂的输送带具有阻挡作用,延缓输送带的移动速度,避免输送带运转不平衡或者转轴空转;设置塑料垫板的目的在于减少输送带的磨损。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轴的两端连接有斜向下的摇杆,摇杆的下端连接圆柱块。设置圆柱块,是为了增加摇杆端部的重量,使支撑板有足够的阻力,即使在于输送带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时,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000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内调节齿轮、外调节齿轮、链条等结构所组成的调节装置,主要通过改变输送带起始端和末尾端的两个转轴的间距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输送带整体的松紧度;而止动块、挡板、内调节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输送带起始端和末尾端的两个转轴的间距保持稳定;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带的末尾段设置辅助装置,当输送带过于松垮时,能够及时阻挡输送带,延缓速度,避免输送带运转不平衡或者转轴空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松紧调节装置的内侧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4]图中标号为:1、机架;2、输送带;3、转轴A ;4、轴承A ;5、调节转轴;6、固定板;7、外调节齿轮;8、内调节齿轮;9、挡板;10、止动块;11、转动销;12、链条;13、支撑轴;14支撑板;15、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由机架支撑,位于鹌鹑饲养笼的下方,该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2、位于输送带2两端的转轴、控制转轴运转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位于输送带起始端的转轴A3由轴承A4支撑,在轴承A4与机架I之间设置有松紧度调节装置。
[0018]松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与转轴A3平行且并排的另一根调节转轴5,调节转轴5位于转轴A3的外侧、由机架I上的固定板6支撑,在调节转轴5的端部、固定板6的内外两侧均固定有调节齿轮,分别为位于固定板6外侧的外调节齿轮7、位于固定板6内侧的内调节齿轮8。
[0019]如图2所示,在内调节齿轮8的上方、固定板6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向内侧凸出的挡板9,同时,在固定板6的内侧板面上、挡板9的下方还设置有止动块10,止动块10整体倾斜设置在内调节齿轮8和挡板9之间,其中,止动块10的上部通过转动销11与固定板6活动连接,止动块10的上端与挡板9接触,止动块10的下端能够伸入内调节齿轮8的相邻的两个齿之间。
[0020]所述的轴承A4上连接链条12,链条12从轴承A4朝着外调节齿轮7的方向延伸,并且链条12环绕在外调节齿轮7上。
[0021 ] 所述转轴A3的端部设置旋转扳手。
[0022]如图3所示,在输送带2的末尾段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自动调节输送带松紧度的辅助装置,包括横向支撑在输送带下方的支撑轴13,支撑轴13与机架I活动连接,支撑轴13上连接支撑板14,支撑板14为L型,由两侧板呈直角连接而成,其中,水平侧板位于支撑轴13和输送带2之间,竖直的侧板位于靠近输送带末尾端的一侧,两侧板的外侧均覆盖有塑料垫板15,垫板15与输送带下表面接触。
[0023]所述支撑轴13的两端连接有斜向下的摇杆16,摇杆16的下端连接圆柱块17。
[0024]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由机架(I)支撑,位于鹌鹑饲养笼的下方,该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2)、位于输送带两端的转轴、控制转轴运转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带起始端的转轴A (3)由轴承A (4)支撑,在轴承A与机架之间设置有松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与转轴A平行且并排的另一根调节转轴(5),该调节转轴位于转轴A的外侧、由机架上的固定板(6)支撑,在调节转轴的端部、固定板的内外两侧均固定有调节齿轮,分别为位于固定板外侧的外调节齿轮(7)、位于固定板内侧的内调节齿轮(8),在内调节齿轮的上方、固定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向内侧凸出的挡板(9),同时,在固定板的内侧板面上、挡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止动块(10),止动块整体倾斜设置在内调节齿轮和挡板之间,其中,止动块的上部通过转动销(11)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止动块的上端与挡板接触,止动块的下端能够伸入内调节齿轮的相邻的两个齿之间,所述的轴承A上连接链条(12),链条从轴承A朝着外调节齿轮的方向延伸,并且链条环绕在外调节齿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的端部设置旋转扳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的末尾段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自动调节输送带松紧度的辅助装置,包括横向支撑在输送带下方的支撑轴(13),支撑轴与机架活动连接,支撑轴的上连接支撑板(14),支撑板为L型,由两侧板呈直角连接而成,其中,水平侧板位于支撑轴和输送带之间,竖直的侧板位于靠近输送带末尾端的一侧,两侧板的外侧均覆盖有塑料垫板(15),垫板与输送带下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鹌鹑饲养笼输送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两端连接有斜向下的摇杆(16 ),摇杆的下端连接圆柱块(17 )。
【文档编号】B65G23/44GK204078678SQ20142042371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宋丽丹, 范文华 申请人:金华市广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