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纸茶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2603阅读:1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纸茶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茶叶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滤纸茶包,包括袋体和置于袋体内的茶叶,袋体分别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组成,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中线处分别设有第一折线部与第二折线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三折线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其余两条侧边分别与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两条侧边相互连接,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剩下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四折线部,第三折线部与第四折线部互相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滤纸茶包,结构新颖,美观大方,具有较佳的立体构型,便于使用,使用者可以冷水进行冲泡,并且冲泡时快速溶茶,使得茶叶的原味充分发挥,从而利于提高茶包的综合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专利说明】一种滤纸茶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袋,特别涉及一种滤纸茶包。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目前饮用茶品的风气盛行,泡茶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碍于传统泡茶时的手续繁杂,因此,上班族以及一般民众便喜欢使用简单、方便清理的茶包袋作为饮用茶品冲泡方式。然而,一般已知的茶包主要是由茶袋、棉线和吊牌组成,其中该茶袋至少包含有两个网状面,以及设于两个网状面之间的褶皱部,而该棉线的两端分别以订书钉固接于茶袋与吊牌上,藉此,可将茶袋放于容器中,之后让使用者以热水进行冲泡,而达到利用茶袋浸泡茶叶的功效。
[0003]虽然上述现有的茶包可达到利用茶袋浸泡茶叶的功效,但是由于该茶袋仅由两个网状面以及褶皱部构成,因此,其较不具有立体效果,而这样的机构使得茶袋中的茶叶无法以冷水进行冲泡。并且,在冲泡时其溶茶效果较差,这也导致茶叶的原味无法充分发挥。更进一步地,该茶袋与棉线之间是以订书钉加以固定的,使得茶袋的生产过程中已对茶袋产生破坏作用,造成茶包在冲泡过程中,常会使订书钉与茶袋的固接端有破裂的情形发生,使得茶袋内的茶叶从固接端的破裂露出,再者由于该订书钉容易因时间累积,产生锈蚀问题,进而造成消费者冲泡饮用时的卫生疑虑。因此,现有的茶包无法符合实际使用是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滤纸茶包,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茶包缺少立体结构、溶茶效果差、茶袋内茶叶泄露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滤纸茶包,包括袋体和置于袋体内的茶叶,所述袋体分别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组成,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中线处分别设有第一折线部与第二折线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三折线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其余两条侧边分别与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两条侧边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剩下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四折线部,所述第一折线部与第二折线部相交汇与第三折线部上,所述第三折线部与第四折线部互相垂直;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为四个边长相等、大小一样的正三角形面,所述袋体呈正四面立方体形状。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为网状面,所述网状面的网孔直径为0.lmm-0.5_。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线部、第二折线部、第三折线部和第四折线部均为压合成型。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线部与第二折线部的交汇处设有棉线,所述棉线的一端伸入袋体内部,所述棉线的另一端设有吊牌。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滤纸茶包,结构新颖,美观大方,具有较佳的立体构型,便于使用,使用者可以冷水进行冲泡,并且冲泡时快速溶茶,使得茶叶的原味充分发挥,从而利于提高茶包的综合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0010]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14]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滤纸茶包,包括袋体I和置于袋体内的茶叶11,袋体I分别由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组成,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的中线处分别设有第一折线部6与第二折线部7,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三折线部8,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的其余两条侧边分别与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的两条侧边相互连接,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的剩下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四折线部9,第一折线部6与第二折线部7相交汇与第三折线部8上,第三折线部8与第四折线部9互相垂直。
[0015]具体地,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为四个边长相等、大小一样的正三角形面,袋体I呈正四面立方体形状,使得茶包体积更加小巧,造型更加可爱,同时正四面立方体结构也使得茶包与外界接触面增大,提高了茶包的溶茶效率。
[00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袋体I采用滤纸,与现有的尼龙相比,更为环保。并且滤纸为植物纤维,保湿性能极佳,使得茶叶的味道更为绵长,增强使用者的口感。
[0017]进一步地,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为网状面,网状面的网孔直径为0.lmm-0.5mm,使得茶叶11不易从网孔中露出,影响使用者饮用。
[0018]具体地,第一折线部6、第二折线部7、第三折线部8和第四折线部9均为压合成型,完全不需要如现有结构中使用食用胶水胶合,同时使得在泡茶时茶包也不易散开。
[0019]进一步地,第一折线部8与第二折线部9的交汇处设有棉线12,棉线12的一端伸入袋体I内部,棉线12的另一端设有吊牌13。其中,棉线12伸入袋体I内部的一端还可以设有圆片,使得茶叶11不易从交汇处泄露。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滤纸茶包,包括袋体(1)和置于袋体内的茶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分别由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第三侧面⑷和第四侧面(5)组成,所述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的中线处分别设有第一折线部(6)与第二折线部(7),所述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三折线部(8),所述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3)的其余两条侧边分别与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的两条侧边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的剩下的侧边相互连接形成第四折线部(9),所述第一折线部(6)与第二折线部(7)相交汇与第三折线部(8)上,所述第三折线部(8)与第四折线部(9)互相垂直;所述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第三侧面(4)和第四侧面(5)为四个边长相等、大小一样的正三角形面,所述袋体(1)呈正四面立方体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纸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第三侧面⑷和第四侧面(5)为网状面,所述网状面的网孔直径为0.1111111-0.51111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纸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部(6)、第二折线部(7)、第三折线部(8)和第四折线部(9)均为压合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滤纸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部(8)与第二折线部(9)的交汇处设有棉线(12),所述棉线(12)的一端伸入袋体(1)内部,所述棉线(12)的另一端设有吊牌(^)。
【文档编号】B65D85/812GK204197685SQ20142043572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张铮 申请人: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