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弯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632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弯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包括垂直设置的横向输送台和纵向输送台,所述横向输送和所述纵向输送台上分别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用于输送工件的辊轮,所述横向输送台的靠近所述纵向输送台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导向框架板,两个所述导向框架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条,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所述导向框架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纵向输送台的输送面上,并与所述导向框架板正下方的所述辊轮间隔设置,且所述导向框架板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输送面上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条,所述第一防护条与所述第二防护条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转弯导向机构结构简单,耗费动力能源少,制造成本低,安全系数较高。
【专利说明】一种转弯导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生产线上汽车轮毂等工件输送的转弯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工厂自动化流水线上的每个单元及其相关构件的零缝隙兼容程度,是体现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有力依据,只有不断地改进每个单元及其相关构件的无缝化作业,才能实现自动化水平的长足进步和飞越。
[0003]在自动化作业中,为实现工件与带角度传送台之间的兼容,市场上出现了 90 (或称直角或T型)转角的导向机构,为了使工件能顺利平稳的从横向输送带过渡到纵向输送带上,往往需要在转角处设置专门的转弯驱动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807755U公开了一种滑板输送线转弯结构,其在转接处设置了弯段驱动装置来实现工件的自动转弯。这种结构设置不仅使整个输送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需要耗费较多的动力资源,进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带角度传送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耗费较多动力资源,使用成本高的弊端,从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无需在转角处单独设置转弯驱动装置转弯导向机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转弯导向机构,其包括垂直设置的横向输送台和纵向输送台,所述横向输送台和所述纵向输送台上分别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用于输送工件的辊轮,所述横向输送台的靠近所述纵向输送台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导向框架板,两个所述导向框架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条,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所述导向框架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纵向输送台的输送面上,并与所述导向框架板正下方的所述辊轮间隔设置,且所述导向框架板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输送面上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条,所述第一防护条与所述第二防护条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0007]所述导向框架板上沿所述横向输送台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横向输送台两侧边的边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螺栓孔配合以调节所述导向框架板向所述纵向输送台延伸长度的调整螺栓孔,所述调整螺栓孔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螺栓孔的数量。
[0008]所述第一防护条的远离所述纵向输送台的一端设有引导斜面。
[0009]所述导向框架板上设有用于卡设在所述边梁上的卡接槽,所述螺栓孔设置在所述导向框架板的背向所述第一防护条一侧底部的折边上。
[0010]所述卡接槽的内腔横截面呈矩形状。
[0011]所述第一防护条和所述第二防护条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向框架板上。
[0012]所述导向框架板的背向所述第一防护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强所述导向框架板支撑强度的加强部。
[0013]所述加强部为呈直角三角形状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一个直角边侧面紧贴所述导向框架板的竖向侧边,所述加强块的另一个直边紧贴所述折边的上表面,所述加强块焊接固定。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实用新型的转弯导向机构通过在转弯处设置导向框架板和第一防护条、第二防护条,即可将工件从横向输送台平稳的过渡到纵向输送台上,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耗费动力能源少,制造成本低,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输送,实用性较高,且由于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的过渡位置圆弧过渡,可使工件平稳转移,并能够使工件转移到纵向输送台的靠近中心的位置,进而防止工件发生碰撞事故,安全系数较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弯导向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框架板与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0]1-横向输送台;10-边梁;2-纵向输送台;3_辊轮;4-导向框架板;41-第一防护条;42_第二防护条;43_螺栓孔;44_引导斜面;45_卡接槽;46_折边;47_加强部;48_竖向侧边;5-螺栓;6_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见图1,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包括垂直设置的横向输送台I和纵向输送台2,所述横向输送台I和所述纵向输送台2上分别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用于输送工件的辊轮3,辊轮3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转动,并将工件6 (图中示出的工件6只是工件的示意图,并非实物图)在所述横向输送台I上沿着箭头A的方向输送;所述横向输送台I的靠近所述纵向输送台2 —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导向框架板4,两个所述导向框架板4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条41,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2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纵向输送台2的输送面上,并与所述导向框架板4正下方的所述辊轮3间隔设置,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延伸长度根据工件6的尺寸大小及需要将工件6转移至所述纵向输送台2宽度方向的具体位置而定;所述导向框架板4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2输送面上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条42,所述第一防护条41与所述第二防护条42的连接处圆弧过渡,且所述第一防护条41和所述第二防护条42通过螺栓5固定在所述导向框架板4上,所述第一防护条41和所述第二防护条42均选用POM/尼龙材料制成,质地柔软,耐磨性较好,对工件具有保护作用。
[0022]初始时,所述工件6顺着箭头A的方向从左侧向右侧移动,当运动至其前部接触到纵向输送台2上的辊轮3后,在纵向输送台2上辊轮3的作用下开始沿着具有沿着箭头B所指方向的分运动,在横向输送台I和纵向输送台2的共同作用下,工件6逐渐靠近下游的导向框架板4(图1中位于右侧的导向框架板)上的第一防护条41,并沿着第一防护条41与第二防护条42的侧壁逐渐过渡到纵向输送台2上,通过调整导向框架板4的延伸长度,可以使工件基本位于纵向输送台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进而避免发生摩擦和碰撞。本实施例的所述转弯导向机构在工件转角处无需设置专门的转角驱动机构,只需利用横向输送台I和纵向输送台2的输送力,以及导向框架板4上的两个防护条的导向作用,即可把实现工件自动平稳转向,且结构简单,耗费动力能源较少,并能够促满足生产线上工件输送的无缝兼容,因此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框架板4上沿所述横向输送台I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43,所述横向输送台I两侧边的边梁10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螺栓孔配合以调节所述导向框架板4向所述纵向输送台2延伸长度的调整螺栓孔,螺栓5插入所述螺栓孔和所述调节螺钉孔后将所述导向框架板4固定在边梁10上。所述调整螺栓孔的数量大于所述螺栓孔43的数量,以便于调整所述导向框架板4向所述纵向输送台2 —侧的延伸长度。当然,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也可以等于所述螺栓孔43的数量,此时所述螺栓孔43设置成长条孔,并使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沿着箭头A所指的方向设置,这种设置方式不仅便于所述螺栓孔与所述调节螺栓孔配合安装,同时也便于调整所述导向框架板的延伸长度。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条41的远离所述纵向输送台2的一端设有引导斜面44,该引导斜面44可将工件从横向输送台的侧边位置引导至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条41的内侧面以内,进而防止工件过于靠边儿影响转角输送。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框架板4上设有用于卡设在所述边梁10上的卡接槽45,所述螺栓孔43设置在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背向所述第一防护条41 一侧底部的折边46上。通过将所述导向框架板4卡接在所述边梁10上,可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防护条41对工件的支撑能力,进而防止工件6在转角处因纵向输送台2的作用力较大而将导向框架板挤坏,甚至是出现从输送台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45的内腔横截面呈矩形状,工件6对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作用力可直接被传递到边梁10上,进而减小螺栓5承受的作用力。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背向所述第一防护条4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强所述导向框架板4支撑强度的加强部47,所述加强部47为呈直角三角形状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一个直角边侧面紧贴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竖向侧边48,所述加强块的另一个直边紧贴所述折边46的上表面,所述加强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通过设置加强部47可进一步提高所述导向框架板4承受外力的能力。
[002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包括垂直设置的横向输送台(I)和纵向输送台(2),所述横向输送台(I)和所述纵向输送台(2)上分别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用于输送工件的辊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台(I)的靠近所述纵向输送台(2) —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导向框架板(4),两个所述导向框架板(4)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条(41),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2)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纵向输送台(2)的输送面上,并与所述导向框架板(4)正下方的所述辊轮(3)间隔设置,且所述导向框架板(4)位于所述纵向输送台(2)输送面上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条(42),所述第一防护条(41)与所述第二防护条(42)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板(4)上沿所述横向输送台(I)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43),所述横向输送台(I)两侧边的边梁(10)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螺栓孔配合以调节所述导向框架板(4)向所述纵向输送台(2)延伸长度的调整螺栓孔,所述调整螺栓孔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螺栓孔(43)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条(41)的远离所述纵向输送台(2)的一端设有引导斜面(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板(4)上设有用于卡设在所述边梁(10)上的卡接槽(45),所述螺栓孔(43)设置在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背向所述第一防护条(41) 一侧底部的折边(4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45)的内腔横截面呈矩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条(41)和所述第二防护条(4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向框架板(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背向所述第一防护条(4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强所述导向框架板(4)支撑强度的加强部(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弯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47)为呈直角三角形状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一个直角边侧面紧贴所述导向框架板(4)的竖向侧边(48),所述加强块的另一个直边紧贴所述折边(46)的上表面,所述加强块焊接固定。
【文档编号】B65G47/54GK204223632SQ20142050566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张淑云, 罗恩·李·哈里森 申请人:苏州久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