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731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包括抽气口、承载盘、载重头、内筒、连接法兰、封头、载物篮、挂接环、灭菌液喷管、支座、进风管、外筒、负压抽气管,其中内筒通过连接法兰与封头连接,内筒外部包覆设置有外筒,外筒筒壁上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通过抽气管与抽气泵或真空泵连接,内筒未连接封头的一端中部设置有连通内筒和外筒的负压抽气管,负压抽气管深入内筒延伸至封头区域,内筒内垂直负压抽气管设置有承载盘,负压抽气管穿过承载盘安装,载物篮通过设置于载物篮顶端的载物篮顶盖外边沿的载物篮前挂环与内容内部的挂接环相扣接,内筒内设置有进风管和灭菌液喷管,外筒下部设置有支座,该装置结构稳固,快速杀菌的同时残留量极低。
【专利说明】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必须品类卫生学中材料或消毒的一般装置领域,尤指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

【背景技术】
[0002]在食品工业中包装好的食品大多会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后再对整个已经封口的包装袋进行一定的灭菌处理,这时候人们大多选择使用灭菌筒,现有的灭菌筒大多都是在筒体内不设置有杀菌液喷管和排水管,有的还设置有加热系统,进行药液和高温同时杀菌,但食品中为了保证营养,不使在杀菌过程中导致营养物质因为高温变性,通常都是采用低温杀菌,现有技术中杀菌筒都是加压杀菌,即筒体内随着药液和温度的升高,筒体内压力会不断增大,这就需要在筒体内设置降温系统或冷却系统,放置筒体内外出现压力差,造成意外事故,食品包装袋抽真空后会在塑料袋上形成一些褶皱,这些褶皱在普通的杀菌筒下很难处理,因为普通的杀菌筒内部加压的,这些褶皱在压力下只会变得更加紧密,杀菌液很难进入这些褶皱区,无法达到快速高效的杀菌,就去原因还是因为杀菌筒内部高压导致的。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该装置结构稳固,通过外筒进行抽气再通过负压抽气管抽取内筒中的药液和补充进来的无菌空气,在内筒中实现一个相对外筒出现的负压,形成气体流动,从而使包装袋出现小范围的膨胀,消除包装袋表面的褶皱,达到快速高效的灭菌效果,同时由于压力较低,能够降低液体的蒸发点,达到低温快速清理残留药液的目的,低温杀菌也实现了食品营养的保护。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实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包括抽气口、承载盘、载重头、内筒、连接法兰、封头、载物篮、挂接环、灭菌液喷管、支座、进风管、夕卜筒、负压抽气管,其中内筒通过连接法兰与封头连接,内筒外部包覆设置有外筒,外筒筒壁上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通过抽气管与抽气泵或真空泵连接,内筒未连接封头的一端中部设置有连通内筒和外筒的负压抽气管,负压抽气管深入内筒延伸至封头区域,内筒内垂直负压抽气管设置有承载盘,负压抽气管穿过承载盘安装,载物篮通过设置于载物篮顶端的载物篮顶盖外边沿的载物篮前挂环与内筒内部的挂接环相扣接,内筒内设置有进风管和灭菌液喷管,外筒下部设置有支座。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盘中间区域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子,在转子正上方的内筒外壁上设置有定子,转子面向封头的一面设置有载重头,载重头顶端环绕负压抽气管外壁设置。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篮为两端设置有承接孔的中空圆柱形金属笼,负压抽气管能够穿接于承接孔内,其中一个承载孔套接于载重头上。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抽气管穿过承载盘延伸至封头这一段区域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盘上设置有贯通承载盘两侧面的通气孔。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头通过开关阀与内筒实现紧固连接。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筒设置有进风管的区域设置有加热丝,力口热丝通过电缘线与电源连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重头外壁上设置有传动耳,对应的承接孔设置有与传动耳构型相匹配的套接槽。
[0012]工作原理:外筒通过抽气管达到一个降低的负压,外筒的低压力会引动负压抽气管工作,导致单向进气阀打开,抽取内桶的空气,导致内桶的压力下降,内桶的压力下降会使抽真空后的食品包装袋二次膨胀,消除表面的褶皱,而内筒的低压下消毒药液更易挥发,而加热丝的加热下是的杀菌效率更快,并且消毒液也会被快速的抽走,残留极小,热风也会快速的实现干燥作用,载物篮在转子的带动下会实现翻转,减少杀菌死角。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装置结构稳固,通过外筒进行抽气再通过负压抽气管抽取内筒中的药液和补充进来的无菌空气,在内筒中实现一个相对外筒出现的负压,形成气体流动,从而使包装袋出现小范围的膨胀,消除包装袋表面的褶皱,达到快速高效的灭菌效果,同时由于压力较低,能够降低液体的蒸发点,达到低温快速清理残留药液的目的,低温杀菌也实现了食品营养的保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所设转子与载重头安装示意图;
[0017]图中1-加热丝;2-定子;3_抽气口 ;4_承载盘;5_载重头;6-内筒;7_连接法兰;8-封头;9-把手;10_开关阀;11-载物篮顶盖;12_载物篮如挂环;13_挂接环;14_包装袋;15-灭菌液喷管;16-抽气管;17-进风管;18_外筒;19_电缘线;20_负压抽气管;21_转子;22-支座;23_负压抽气管安装孔;24_单向进气阀;25_传动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包括抽气口 3、承载盘4、载重头5、内筒
6、连接法兰7、封头8、载物篮、挂接环13、灭菌液喷管15、支座22、进风管17、外筒18、负压抽气管23,其中内筒6通过连接法兰7与封头8连接,内筒6外部包覆设置有外筒18,外筒18筒壁上设置有抽气口 3,抽气口 3通过抽气管16与抽气泵或真空泵连接,内筒6未连接封头8的一端中部设置有连通内筒6和外筒18的负压抽气管20,负压抽气管20深入内筒6延伸至封头8区域,内筒6内垂直负压抽气管20设置有承载盘4,负压抽气管20穿过承载盘4安装,载物篮通过设置于载物篮顶端的载物篮顶盖11外边沿的载物篮前挂环12与内筒6内部的挂接环13相扣接,内筒6内设置有进风管17和灭菌液喷管15,夕卜筒18下部设置有支座22,所述承载盘4中间区域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子21,在转子21正上方的内筒6外壁上设置有定子2,转子21面向封头的一面设置有载重头5,载重头5顶端环绕负压抽气管20外壁设置,所述载物篮为两端设置有承接孔的中空圆柱形金属笼,负压抽气管20能够穿接于承接孔内,其中一个承载孔套接于载重头5上,所述负压抽气管20穿过承载盘4延伸至封头8这一段区域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24,所述承载盘4上设置有贯通承载盘两侧面的通气孔,所述封头8通过开关阀10与内筒6实现紧固连接,所述内筒6设置有进风管17的区域设置有加热丝1,加热丝I通过电缘线19与电源连接,所述载重头5外壁上设置有传动耳25,对应的承接孔设置有与传动耳25构型相匹配的套接槽。
【权利要求】
1.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包括抽气口(3)、承载盘(4)、载重头(5)、内筒(6)、连接法兰(7)、封头(8)、载物篮、挂接环(13)、灭菌液喷管(15)、支座(22)、进风管(17)、外筒(18)、负压抽气管(23),其特征在于:内筒(6)通过连接法兰(7)与封头(8)连接,内筒(6)外部包覆设置有外筒(18),外筒(18)筒壁上设置有抽气口(3),抽气口(3)通过抽气管(16)与抽气泵或真空泵连接,内筒(6)未连接封头(8)的一端中部设置有连通内筒(6)和外筒(18)的负压抽气管(20),负压抽气管(20)深入内筒(6)延伸至封头(8)区域,内筒(6)内垂直负压抽气管(20)设置有承载盘(4),负压抽气管(20)穿过承载盘(4)安装,载物篮通过设置于载物篮顶端的载物篮顶盖(11)外边沿的载物篮前挂环(12)与内筒(6)内部的挂接环(13)相扣接,内筒(6)内设置有进风管(17)和灭菌液喷管(15),外筒(18)下部设置有支座(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4)中间区域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子(21),在转子(21)正上方的内筒(6)外壁上设置有定子(2),转子(21)面向封头的一面设置有载重头(5 ),载重头(5 )顶端环绕负压抽气管(20 )外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篮为两端设置有承接孔的中空圆柱形金属笼,负压抽气管(20)能够穿接于承接孔内,其中一个承载孔套接于载重头(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气管(20)穿过承载盘(4)延伸至封头(8)这一段区域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4)上设置有贯通承载盘两侧面的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8)通过开关阀(10)与内筒(6)实现紧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6)设置有进风管(17)的区域设置有加热丝(1),加热丝(I)通过电缘线(19)与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翻转式负压灭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头(5)外壁上设置有传动耳(25),对应的承接孔设置有与传动耳(25)构型相匹配的套接槽。
【文档编号】B65B55/02GK204184635SQ20142052740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金庆满, 李维权 申请人:保山市果润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