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形的食品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2133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可塑形的食品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至少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一盖体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第二开口及与该第一、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盖体位于该第二开口,可活动性将该第二开口封闭,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三开口及与该第三开口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第二壳体可活动性相对盖合,而将该第一、第三开口封闭,该第一、第二容置空间内可供容置食品(例如冰淇淋),可将食品塑形成预定形状,其计量一致且容易计算剩余量便于盘点。
【专利说明】可塑形的食品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塑形的食品容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便于将食品塑形,不仅计量一致且容易计算剩余量便于盘点的食品容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国内每每进入夏季,温度屡破新高,心情不免亦随之开始烦躁,此时,若能当下品尝一碗甜点或冰品,对于降低个人暑气方面具有相当性的功效,因此,业者于夏天便会推出各式各样的冰品或甜点,总是能吸引大批人潮来购买。
[0003]而,冰淇淋本身的材质大都是具有脂类和热量的食用物质,脂类物质具润滑作用,热量物质是补充人体动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可视为一种相对较温和性的冷品;目前市面上常见用于制作如冰淇淋、冰淇淋......等冰制食品的制冰机,预先准备好特定比例混合的奶粉、香料、水、安定剂等原料,待前述冰淇淋原料充分混合冻结后,即可开启制冰机预设的出料口予以导出,藉此完成冰淇淋的制作。
[0004]由于使用传统制冰机制作软冰淇淋的其原料的比例不易控制,制出的软冰淇淋质量无法保证,且无法确切掌握多少数量的原料可制成多少数量的软冰淇淋,无法计算实际剩余量以及盘点不易;再者不同使用者操作时,每次制出的冰淇淋重量不一致,且在贩卖现场制造,其原料易受到污染而滋生病菌,卫生方面为一极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便于将食品塑形,不仅计量一致且容易计算剩余量便于盘点的食品容器。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食品容器其至少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一盖体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第二开口及与该第一、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盖体位于该第二开口,可活动性将该第二开口封闭,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三开口及与该第三开口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第二壳体可活动性相对盖合,而将该第一、第三开口封闭,该第一、第二容置空间内可供容置食品(例如冰淇淋),可将食品塑形成预定形状,其计量一致且容易计算剩余量便于盘点。
[0008]较佳地,该第二壳体进一步设有一第四开口,该第四开口与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另有一第二盖体,位于该第四开口,可活动性将该第四开口封闭。
[0009]较佳地,该第二盖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二环凸肋。
[0010]较佳地,该第一盖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二环凸肋。
[0011]较佳地,该第一、第二壳体间设有组装组件。
[0012]上述的组装组件可以为胶带、相螺合的内、外螺纹或者可为相卡合的凸部及凹部。
[0013]较佳地,该第一壳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一突出的手持部。
[0014]较佳地,该第二壳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一突出的手持部。
[0015]较佳地,该第一、第二壳体为半球体,而该第一、第二壳体相对盖合后,则形成一圆球体。
[0016]较佳地,该第一、第二壳体可以为塑料或金属材质。
[0017]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容器其在功能上除了有将食品塑形成预定形状,不仅计量一致且容易计算剩余量便于盘点等功效,以及食品完整包覆于食品容器内不易受到污染而滋生病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一结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一结构分解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一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二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二结构立体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三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一使用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二使用示意图。
[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二结构分解图。
[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三示意图。
[0029]图号说明:
[0030]第一壳体10
[0031]第一开口11
[0032]第二开口12
[0033]第一容置空间13
[0034]凸部14
[0035]手持部15
[0036]第一盖体20
[0037]环凸肋21
[0038]第二壳体30
[0039]第三开口 31
[0040]第二容置空间32
[0041]凹部33
[0042]手持部34
[0043]第四开口 35
[0044]内容物40
[0045]第二盖体50
[0046]环凸肋51。

【具体实施方式】
[0047]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容器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一结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一结构分解图,以及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容器的第一示意图。图中,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容器至少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0、一第一盖体20以及第二壳体30 ;其中:该第一壳体10具有一第一、第二开口 11、12及与该第一、第二开口 11、12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13,而该第一壳体10可以为塑料或金属材质。
[0048]该第一盖体20位于该第二开口 12,可活动性将该第二开口 12封闭。
[0049]该第二壳体30具有一第三开口 31及与该第三开口 31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32,而该第二壳体30可以为塑料或金属材质。
[0050]其中,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可活动性相对盖合,如图4所不,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间设有组装组件,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组装组件可以为相卡合的凸部14及凹部33,该凸部14位于该第一壳体10,该凹部33位于该第二壳体30,利用该凸部14及凹部33的相互卡合,可让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活动性相对盖合,而将该第一、第三开口 11、31封闭,而让食品完整包覆于食品容器内不易受到污染而滋生病菌;当然,该凸部亦可位于该第二壳体,该凹部位于该第一壳体,同样可以达到相对盖合固定的效果,而该组装组件亦可以为胶带,或者可以为相螺合的内、外螺纹,该外螺纹举例来说可以位于该第二壳体,该内螺纹可以位于该第二壳体;或者,该外螺纹举例来说可以位于该第一壳体,该内螺纹可以位于该第一壳体。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该第一壳体10及/或第二壳体30外周面设有至少一突出的手持部15、34,可方便使用者的手部施力于该手持部15、34,便于将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活动性相对盖合或开启,且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凸部14及手持部15可设置于该第一壳体10靠近该第一开口 11处,而该凹部33及手持部34则可设置于该第二壳体30靠近该第三开口 31处,且该手持部15、34的位置可以相互错开。
[0051]以及,该第一盖体20外周面设有至少二环凸肋21,如图6所示,利用该环凸肋21可将该第一盖体20固定于该第二开口 12处,而将该第二开口 12封闭;当然,若略为施力于该第一盖体20可让其脱离该第二开口 12。
[0052]整体使用时,如图7所示,先将第一、第二壳体10、30相对盖合,以及将第一盖体20脱离该第二开口 12,将食品(例如冰淇淋材料)由该第二开口 12填充于第一、第二壳体10,30的第一、第二容置空间内,填充完成后,再将该第一盖体20盖合于该第一壳体10,如图3所示,而将该第二开口 12封闭;可将装填有冰淇淋材料的食品容器进行冷藏,则可让食品容器内的冰淇淋材料塑形为相对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的预定形状。
[0053]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可完整包覆于食品容器内,对于保存上较为方便,不易受到污染而滋生病菌,不会有卫生上的疑虑,且该食品容器计量(例如重量或体积)一致,不会因为人为操作的变异,每次制出的冰淇淋会有重量不一致的问题,以及可供业者容易计算剩余量,可便于盘点,仅需计算食品容器的数量,即可快速得知实际剩余量。
[0054]如图8所示,而当使用者欲取食食品容器内的内容物时,仅需将该第一盖体20脱离该第二开口 12,将该第二开口 12开启让部分内容物露出,略为施力于内部已塑形的内容物40 (例如冰淇淋),使其可略为与该第一壳体10分离,再将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相互分离,则可让内部的内容物40外露,而便于使用者食用。当然,本案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为半球体,而该第一、第二壳体10、30相对盖合后,则形成一圆球体,可进而将内容物40塑形成圆球体;而该第一、第二壳体亦可以为其它几何形状。且上述填充于食品容器所成形的内容物可以为冰淇淋,亦可以为其它欲塑形的食品,例如可将面团塑形为面包或蛋糕。
[0055]再者,该第二壳体30进一步设有一第四开口 35,如图9及图10所示,该第四开口35与该第二容置空间32连通,同样可供填入食品内容物,或由此让该内容物露出;另有一第二盖体50,位于该第四开口 35,可活动性将该第四开口 35封闭,该第二盖体50外周面同样设有至少二环凸肋51,让该第二盖体50盖合固定于该第四开口 35。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第二开口及与该第一、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 一第一盖体,位于该第二开口,可活动性将该第二开口封闭;以及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三开口及与该第三开口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第二壳体可活动性相对盖合,而将该第一、第三开口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设有一第四开口,该第四开口与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另有一第二盖体,位于该第四开口,可活动性将该第四开口封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二环凸肋。
4.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二环凸肋。
5.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壳体间设有组装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组装组件为胶带;或者,该组装组件为相螺合的内、外螺纹;或者,该组装组件为相卡合的凸部及凹部。
7.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一突出的手持部。
8.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外周面设有至少一突出的手持部。
9.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壳体为半球体,而该第一、第二壳体相对盖合后,则形成一圆球体。
10.一种可塑形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第一壳体,其为半球体,具有一第一、第二开口及与该第一、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 一第一盖体,位于该第二开口,可活动性将该第二开口封闭;以及 一第二壳体,其为半球体,具有一第三开口及与该第三开口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第二壳体可相对盖合后,则形成一圆球体,并可将该第一、第三开口封闭。
【文档编号】B65D85/78GK204150338SQ201420612908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柯建信 申请人:博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