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独立密封的隔室的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746发布日期:2019-01-04 22:5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带独立密封的隔室的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4年8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036,021的权益,该临时申请据此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了包装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是具有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的包装,例如用于糖食产品的包装。



背景技术:

柔性膜和纸板包装被用于多种食物产品(例如,咀嚼型胶基糖条、巧克力、糖果等)。一种常见的胶基糖包装形式是泡罩包装(blister packs),该泡罩包装可移除地容置在纸板套筒内并包含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膜,该第一层具有用于容置各丸粒的热成型袋,该第二层的膜被密封至第一层以盖住袋。从第一层那侧朝第二层按压泡罩包装可能造成胶基糖块使第二层破裂以形成开口,通过此开口可移除胶基糖进行食用。

这种泡罩包装的缺点是需要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并且制造的步骤数增加。这会不期望地增加该制造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本。另外,在用户可按压泡罩包装以移除胶基糖块前,消费者必须先将泡罩包装从其纸板套筒中移除,这为消费者在开启包装过程中增加了额外的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所述的包装包括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这些独立密封的隔室可选地由单卷膜形成。每个隔室均具有弱化线,所述弱化线可通过将膜材料和胶基糖块朝向弱化线推压而破裂。弱化线有利地提供带铰接折翼的隔室,所述铰接折翼响应于由消费者施加的力而开启,并且在开启后保持附接到膜的其余部分。铰接折翼可提供包装的防拆特征结构,并且可被构造成在开始沿弱化线开启时,发出弹响声或其他可听噪声。独立密封的隔室可彼此分开以允许用户在移除食物产品后弃去空的隔室。可选地,已食用过的胶基糖可放入空的隔室以允许用户将已食用过的胶基糖和空的隔室两者一起弃去。

在一种形式下,一种包装包括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每个隔室在界定于背板与前板之间的内部中容置食物产品,背板围绕所述内部被密封到前板。前板包括折翼,沿着一条折翼弱化线,所述折翼可拆离自前板的相邻部分以形成取用开口,所述取用开口被配置以允许食物产品从隔室的内部移除。

折翼弱化线可具有第一间隔端和第二间隔端,所述第一间隔端和第二间隔端与包装的自由边缘部分相交,折翼被配置以围绕所述自由边缘部分枢转以形成取用开口,并且折翼弱化线从所述折翼弱化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朝向包装的相对的边缘部分延伸。

包装可由单个柔性膜片材形成。每个隔室的前板和背板可由相同材料制成。包装可由一个或更多个未变形的柔性膜片材形成。

在一种形式下,沿着在所述隔室之间延伸的至少一条隔室弱化线,每个所述隔室完全可拆离自所述包装。所述至少一条隔室弱化线可在两个相邻隔室之间延伸,两个相邻隔室中的第一个隔室可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在沿着隔室弱化线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两个相邻隔室中的第二个隔室可包括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在沿着隔室弱化线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可以在至少一条隔室弱化线的相对的侧边上。

在一种方法中,沿着至少两条隔室弱化线,隔室中的至少一个可拆离自所述包装,并且所述至少两条隔室弱化线是彼此垂直的。在另一种方法中,沿着至少两条隔室弱化线,隔室中的至少一个可拆离自所述包装,并且所述至少两条隔室弱化线是彼此平行的。

折翼可由包装的折翼弱化线和自由边缘部分界定。折翼可包括四个侧边,并且折翼弱化线沿着折翼的侧边中的三个侧边延伸。折翼弱化线可以是U形的。

在一种形式下,沿着包装的相对的边缘部分以及沿着隔室的垂直于自由边缘部分和相对的边缘部分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每个隔室的背板和前板是以不可拆离的方式密封到彼此的。

在一种形式下,折翼弱化线的从所述折翼弱化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朝向包装的相对的边缘部分延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平行,并由折翼弱化线的垂直于折翼弱化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互连。折翼弱化线的第三部分可以更靠近隔室的顶端部分而非隔室的底端部分,所述顶端部分通过将前板和背板彼此附接而形成,所述底端部分通过将前板和背板在包装的自由边缘部分处相交而形成。

食物产品可为多个胶基糖块,其中每个胶基糖块被容置在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中的相应一个隔室的内部中。每个胶基糖块可被定位在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中的相应一个隔室的内部中,使得每个胶基糖块被定位在独立密封的隔室中的相应一个隔室的折翼弱化线与包装的自由边缘部分之间。

在一种形式下,隔室被构造以形成围绕食物产品的气密密封。

折翼是不可拆离自隔室的底部的。响应于在朝向面板的方向上施加到背板的力,折翼从未开启的位置可活动至开启位置。

一种制造上述包装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的柔性材料;在柔性膜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与纵向中心线之间形成多条U形弱化线;将所述食物产品的部分沉积在纵向中心线的相对的两侧边上的所述柔性材料上并至少部分地沉积在U形弱化线之间;将柔性材料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在朝向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折叠以覆盖食物产品;在柔性膜的覆盖部分之间形成密封,以便形成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每个所述隔室容置食物产品;并且形成与纵向中心线重合的纵向弱化线、以及多条在垂直于纵向弱化线的方向上延伸的横向弱化线,每个所述横向弱化线在相邻隔室之间延伸以允许相邻隔室彼此分开。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向包装施加力以沿着折翼弱化线将折翼与包装的相邻部分分开来将隔室中的至少一个开启,以便取用隔室中的至少一个内的食物产品;并且通过沿着纵向弱化线和横向弱化线中的至少一条横向弱化线延展撕口,将隔室中的至少一个从包装中拆开。

在一种形式下,一种柔性包装包括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每个隔室在界定于背板与前板之间的内部中容置食物产品,背板被密封到前板。前板包括折翼,沿着折翼弱化线,所述折翼可部分拆离自前板的相邻部分以形成取用开口,所述取用开口被配置以允许食物产品从隔室的内部移除。

折翼弱化线可包括至少两个自由端。折翼弱化线可以跨覆盖被容置在隔室内部的食物产品的折翼的部分延伸。折翼弱化线可包括至少两条彼此相交的线。

隔室还可包括第二折翼,沿着第二折翼弱化线,所述第二折翼是部分可拆离自背板的相邻部分的。

在另一种形式下,一种柔性包装包括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并且每个隔室在界定于背板与前板之间的内部中容置食物产品,背板围绕所述内部被密封到前板。每个隔室包括折翼,沿着至少一条折翼弱化线,所述折翼可拆离自隔室的相邻部分以形成取用开口,所述取用开口被配置以允许食物产品从隔室的内部移除。包装从折叠构型可活动至未折叠的构型,在处于折叠构型时,隔室中的至少一个被嵌套在另外两个隔室之间,在处于未折叠的构型时,隔室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未被嵌套在另外两个隔室之间。

在处于未折叠的构型时,隔室中的至少两个可以被嵌套在另外两个隔室之间。

至少一个隔室的折翼可以面向第一方向,另外两个隔室中的每个的折翼可以面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在处于未折叠的构型时,至少一个隔室被嵌套在另外两个隔室之间。

包括包装自由端的包装的第一部分可以形成闭合折翼,所述闭合折翼通过粘合剂可移除地附接到包装的第二部分。

粘合剂可为压敏粘合剂,其被配置为允许闭合折翼的多次开启和重新闭合。

在一种形式下,一种柔性包装包括多个独立密封的隔室,并且每个隔室在界定于背板与前板之间的内部中容置食物产品,背板围绕所述内部被密封到前板,每个隔室包括折翼,沿着至少一条折翼弱化线,所述折翼可拆离自前板的相邻部分以形成取用开口,所述取用开口被配置以允许食物产品从隔室的内部移除。包装从折叠构型可活动至开启构型,在处于折叠构型时,隔室中的至少一个以闭合构型被定位在隔室中的另一个隔室上方,在处于开启构型时,隔室中的至少一个不被定位在隔室中的另一个隔室上方。

在处于开启构型时,隔室中的至少两个可堆叠在另外两个隔室上方。

隔室中的两个隔室的折翼中的两个折翼可面向第一方向,另外两个隔室的折翼中的两个折翼可面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在处于开启构型时,隔室中的两个隔室可堆叠在另外两个隔室上方。

包括包装自由端的包装的第一部分可以形成闭合折翼,所述闭合折翼通过粘合剂可移除地附接到包装的第二部分。

粘合剂可为压敏粘合剂,其被配置为允许闭合折翼的多次开启和重新闭合。

包装在处于未折叠构型时可具有一最大高度,并且在处于闭合构型时可具有至少为开启构型时的最大高度的两倍的最大高度。

包装在处于闭合构型时具有一最大长度,并且在处于未折叠构型时具有至少为开启构型时的最大长度的两倍的最大长度。

折翼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图形标记。

通过卷合、折叠和堆叠中的至少一者,隔室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以闭合构型被定位在隔室中的另一个隔室上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具有可分开的独立隔室的第一示例性包装的透视图,所述可分开的独立隔室均未被开启;

图2示出图1的包装的前透视图,其中隔室中的一个被部分地开启,并且该隔室的折翼通过由消费者施加的力沿着弱化线经由与该隔室的相邻部分的分开来被移动到部分开启位置;

图3示出处于完全开启位置的图2包装的前正视图,其中食物产品可由消费者取用并且沿着弱化线,折翼完全可拆离自隔室的前板的相邻部分,并且此时折翼被附接到该包装的自由边缘部分;

图4示出沿图1的线4-4截取的图1包装的横截面;

图5示出沿图2的线5-5截取的图1包装的横截面;

图6示出图1的包装的前透视图,其中沿着相邻隔室之间的两条弱化线,隔室中的一个完全可拆离自包装;

图7示出图1的包装的前透视图,其中沿着隔室之间的弱化线,隔室中的两个被部分地拆离自包装;

图8A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示例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图1的包装;

图8B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示例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图1的包装的替代包装;

图8C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另一个示例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图1的包装的替代包装;

图8D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另一个示例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图1的包装的替代包装;

图9是图8A的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片材具有食物产品沉积在其上,并且其中该材料片材的部分朝向密封位置折叠以盖住食物产品;

图10是图9的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其中该材料片材的部分通过多个密封部密封到彼此以形成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每个隔室围住食物产品中的一个,并且其中弱化线形成在材料片材中;

图11示出具有可分开的独立隔室的第二示例性包装的透视图,所述可分开的独立隔室均处于未开启构型;

图12示出图11的包装的前透视图,其中隔室中的一个被部分地开启,并且折翼通过由消费者施加的力沿着弱化线经由与该隔室的相邻部分的分开来被移动到部分开启位置;

图13示出沿图11的线13-13截取的图11包装的横截面;

图14示出沿图12的线14-14截取的图12包装的横截面;

图15示出图11的包装的前透视图,其中沿着相邻隔室之间的弱化线,隔室中的一个被部分地拆离自包装;

图16A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示例性柔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图11的包装;

图16B示出可用于形成图11的包装的两个相对柔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

图16C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示例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类似于图11包装的包装的行进式裹包过程中;

图16D示出包括经由图16C的行进式裹包过程形成的翅形密封部的包装;

图16E示出包括经由图16C的行进式裹包过程形成的搭接密封部的包装;

图17是图16的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片材具有食物产品沉积在其上,并且其中该材料片材的一部分朝向密封位置折叠以盖住食物产品;

图18是图17的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并且其中该材料片材的部分通过多个密封部密封到彼此以形成盖住食物产品的五个密封隔室,并且弱化线形成在材料片材中;

图19示出沿着类似于图1的线4-4的线截取的第三示例性包装的横截面,其示出了处于未开启构型的包装;

图20示出沿着类似于图2的线5-5的线截取的图19包装的包装的横截面,其示出了处于部分开启构型的包装;

图21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示例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图19的包装;

图22A示出图21的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其示出了形成在其中的多个热成型袋;

图22B示出可作为较大材料卷材的部分的示例性柔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卷材可用于形成图11的包装的替代包装;

图22C示出由图16E所示的柔性材料片材形成并折叠成褶状构型的包装的侧正视图;

图23A是图22A的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该材料片材具有食物产品沉积在其上,并且其中该材料片材的部分朝向密封位置折叠以盖住食物产品;

图23B示出可用于形成图19的包装的两个相对柔性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

图24是图23的材料片材的顶平面图,其中该材料片材的部分通过多个密封部密封到彼此以形成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每个隔室围住食物产品中的一个,并且其中弱化线形成在材料片材中;

图25示出具有被嵌套的独立密封的隔室的第四示例性包装处于未开启构型时的顶平面图;

图26示出图25的包装处于开启构型时的顶平面图;

图27是图26的包装的正端视图;

图28是与图27相同的视图,其中图27的包装的一部分在朝向被嵌套的构型的方向上被移动;

图29是图28的视图,其中图28的包装处于被嵌套的构型,并且闭合折翼处于开启构型;

图30是图29的视图,其中图29的包装处于被嵌套的构型,并且闭合折翼被移向闭合构型;

图31是图30的视图,其中包装处于被嵌套的构型,并且闭合折翼处于闭合构型;

图31A示出图31的包装的隔室中的一个的部分顶平面图,其示出了折翼弱化线的示例性构型;

图31B示出图31包装的隔室的折翼弱化线的示例性另选构型的部分顶平面图;

图31C示出图31包装的隔室的折翼弱化线的另一个示例性另选构型的部分顶平面图;

图31D示出图31包装的隔室的折翼弱化线的又一个示例性另选构型的部分顶平面图;

图31E示出图31包装的隔室的折翼弱化线的又一个示例性另选构型的部分顶平面图;

图31F示出图31包装的隔室的折翼弱化线的又一个示例性另选构型的部分顶平面图;

图32示出具有另选食物产品取向的示例性包装的顶平面图,这可用于形成图25的包装的替代包装;

图33示出具有堆叠独立隔室的第五示例性包装的顶平面图,所述独立隔室均未被开启;

图34示出可用于形成图33的包装的示例性包装的顶平面图;

图35是图34的包装的正端视图;

图36是与图35相同的视图,其中包装的一部分在朝向堆叠构型的方向上被移动;

图37是图36的视图,其中包装处于堆叠构型,并且闭合折翼处于开启构型;

图38是图37的视图,其中包装处于堆叠构型,并且闭合折翼被移向闭合构型;

图39是图38的视图,其中包装处于堆叠构型,并且闭合折翼处于闭合构型;

图40示出图26的包装处于卷合构型时的正端视图;并且

图41示出具有另选食物产品取向的示例性包装的顶平面图,这可用于形成图33的包装的替代包装。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述的包装包括独立密封的隔室,这些独立密封的隔室可由单卷膜或相对的膜卷形成。每个隔室均具有弱化线,所述弱化线可通过将膜材料和胶基糖块的后部朝向弱化线推压而破裂。弱化线有利地为隔室提供铰接折翼,当消费者开启隔室后,该铰接折翼可保持附接到膜的其余部分。在因弱化线的一部分破裂而开始开启隔室的过程中,可向消费者提供弹响声或其他可听噪声以指示包装已经开启。因此,折翼有利地为包装提供防拆特征结构。

图1至图5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包装10。包装10具有第一侧边缘部分11、与第一侧边缘部分11相对的第二侧边缘部分13、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和与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相对的第二自由边缘部分17。包装10具有一长度,该长度由从第一侧边缘部分11到第二侧边缘部分13的距离界定。包装10具有一宽度,该宽度横向于长度并由从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到第二自由边缘部分17的距离界定。

示例性包装10包括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12,每个隔室被构造成能够将食物产品容置于其中。每个隔室12经由密封部14、16和18独立密封(优选为气密密封),如图1所示。相邻的隔室12彼此邻接,如图1所示,并且可由一条或更多条隔室弱化线20、22、23和25彼此分开并与包装10分开。相邻隔室12可如图6所示单独地彼此分开、如图7所示两个一组、或者三个或更多个一组。

如图1所示,隔室弱化线20从包装10的第一侧边缘部分11延伸到第二侧边缘部分13,并且隔室弱化线22、23和25从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延伸到第二自由边缘部分17。隔室弱化线20、22、23和25可由一系列消融部分或刻划线形成,如图1所示。或者,隔室弱化线20、22、23和25可由类似于折翼弱化线24的单条连续弱化线形成。

隔室弱化线22、23和25可平行于彼此并且垂直于隔室弱化线20,如图1所示。或者,隔室弱化线22、23和25可相对于彼此会聚或发散。另外,虽然隔室弱化线20被示出为与包装10的纵向轴线平行,但是隔室弱化线20也可相对于包装10的纵向轴线以各种角度倾斜。虽然包装10的纵向轴线未在图1中示出,但应当理解,包装10的纵向轴线平行于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和第二自由边缘部分17延伸并穿过包装10的第一侧边缘部分11和第二侧边缘部分13。虽然隔室弱化线20、22、23和25被示出为直线,但是隔室弱化线22、23和25也可为弯曲的(例如,凸出、凹入、波状等)。

隔室12中的一个可通过沿着隔室弱化线20和22将隔室12撕下而与包装10分开,大体如图6所示。或者,隔室12中的两个可通过沿着隔室弱化线22从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到第二自由边缘部分17将隔室12从包装10撕离而与包装10分开,如图7所示。应当理解,隔室弱化线20和22允许消费者一次从包装10上撕下任意数量的隔室12。例如,沿着隔室弱化线23的撕口将会允许消费者一次分开四个隔室12,而沿着隔室弱化线25的撕口将会允许消费者一次分开六个隔室12。

每个隔室12被构造成能够容置食物产品90,例如,胶基糖丸或块,如图3所示。应当理解,隔室12的数量(即,8个)以及每个隔室12中的胶基糖块90的数量(即,1个)仅以举例方式示出,并且包装10可具有少于8个隔室(例如,2个、4个、6个等)或多于8个隔室(例如,10个、12个、14个或更多个),并且每个隔室12可在其中容置多于一个胶基糖块或另一种糖食或其他食物产品90。另外,虽然胶基糖块90在图3中示出为非独立裹包的,但应当理解,容置在包装10的隔室12中的胶基糖块或任何其他食物产品90可由独立于包装10的裹包材独立裹包。还应当理解,胶基糖块仅以举例方式示出为食物产品90,并且其他产品(例如、巧克力、糖果或非食物产品)可容置在包装10的隔室12中。

每个隔室12具有在其中容置食物产品90的气密密封内部28、以及提供用于取用保存在内部28中的食物产品90的开口30,如图5所示。隔室12包括背板或者说是后板32、以及前板34,这两者被密封到彼此以界定内部28。更具体地讲,背板32和前板34沿着纵向密封部14和横向密封部16,18被密封到彼此,如图1所示。前板34和背板32在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处也连接到彼此,从而允许前板34的一部分(即,折翼26)在隔室12被消费者开启时围绕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相对于背板32移动。

隔室12的背板32具有外表面36和内表面38,并且隔室12的前板34具有外表面40和内表面42,如图4所示。隔室12被构造成使得背板32的内表面38和前板34的内表面42面向彼此。当包装10处于图4所示的未开启位置时,食物产品90容置在隔室12的内部28中、介于背板32的内表面38和前板34的内表面42之间。

参考图4,背板32和前板34彼此相交,并且在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处连接以形成隔室12的闭合底端部分44。虽然隔室12的底端部分44在图4中示出为折叠的形式,但应当理解,隔室12的底端部分44可通过借助密封部(例如,热封、冷封等)、粘合剂等将背板32的一部分与前板34的一部分附接来形成。

背板32和前板34经由纵向密封部14以不可拆离的方式附接到彼此,以形成隔室12的闭合顶端部分46。另外,背板32和前板34经由横向密封部16,18优选地以不可拆离的方式附接到彼此,以形成隔室12的闭合的第一侧部部分48和第二侧部部分50,如图6所示。出于本公开的目的,″不可拆离″表示并未有意使其拆离的附接。

如图1所示,纵向密封部14大致平行于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和相对自由边缘部分17延伸,而横向密封部16和18大致平行于彼此并且垂直于纵向密封部14以及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和17延伸。具体来说,纵向密封部14在平行于包装10的纵向轴线并平行于隔室弱化线20的方向上延伸并将密封部16和18互连,而密封部16和18在平行于隔室弱化线22并垂直于纵向轴线以及隔室弱化线20的方向上延伸。密封部14、16和18可包括金属化层以方便它们形成。

隔室12的前板34的一部分被构造为呈一体式折翼26的形式,该折翼允许隔室12被消费者开启以取用隔室12中的食物产品90。在图1的实施例中,包装10的每个隔室12具有折翼弱化线24,该折翼弱化线允许隔室12的折翼26绕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从图1所示的未开启位置活动至图3所示的开启位置,在处于未开启位置时,对食物产品90的取用受限,在处于开启位置时,消费者可取用食物产品90。折翼弱化线24可为刻划线,其可通过激光烧蚀、冲切、微磨等形成。折翼弱化线24具有与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相交的第一间隔端和第二间隔端,并且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朝向包装10的相对自由边缘部分17延伸,如图3所示。一般来说,被界定在主要弱化线24与包装10的自由端部分15之间的区域界定折翼26,如图1至图3所示。

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主要弱化线24呈大致U形,折翼26包括四个侧边,并且折翼弱化线24沿着折翼26的侧边中的三个侧边延伸。折翼弱化线24具有第一部分24a和第二部分24b,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并从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朝向包装10的第二自由边缘部分17延伸。折翼弱化线24的第一部分24a和第二部分24b通过折翼弱化线24的第三部分24c互连,该第三部分基本上垂直于主要弱化线24的第一部分24a和第二部分24b,如图1和图3所示。

折翼弱化线24仅以举例方式被示出为呈大致U形,并且应当理解,折翼弱化线24可为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梯形等。更具体地讲,虽然折翼弱化线24的部分24a,24b示出为是直线的并平行于包装10的侧边缘部分11,13,如图3所示,但是折翼弱化线24的部分24a,24b也可不平行于侧边缘部分11,13,并且可以是非直线的(例如,波状或弧形)或呈不连续线的形式。

另外,虽然折翼弱化线24在图1至图3中示出为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与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相交,但是折翼弱化线24可与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在朝向包装10的相对自由边缘部分17的方向上略微间隔开。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基本相交″将被理解为表示两条线在物理上相交,或彼此略微间隔开(例如,1-5毫米、1-4毫米、1-3毫米、1或2毫米或更小)而不在物理上相交。

当包装10处于未开启位置时,如图4所示,相邻隔室12被连接到彼此,并且在隔室弱化线20处可分开地附接到彼此。隔室弱化线20还提供了铰接部,相邻隔室12可围绕该铰接部相对于彼此枢转。由隔室弱化线20提供的铰接部可允许消费者将包装10的隔室12中的四个绕隔室弱化线20移动以带动自由边缘部分15和17,使得它们基本覆在彼此之上,从而有利地将包装10的储存尺寸折叠成一半。类似地,隔室弱化线22、23和25提供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允许相邻隔室12绕隔室弱化线22、23或25中的相应一条移动,从而允许用户折叠包装10以减小其长度。

如图4和图5中可见,隔室12的顶端部分46由背板32与前板34的会聚部分之间的纵向密封部14形成,并且隔室12的底端部分44由连接背板32和前板34并界定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的折叠部形成。图4至图5示出由于示例性包装10是由一片柔性材料形成的,因此由柔性材料的自由端54,56之间的距离界定的间隙52可以将相邻隔室12的顶端部分46分开。

当包装10的隔室12处于未开启位置时,对包装10的隔室12的开口30和内部28的接触受到折翼26的阻挡。虽然为了清楚起见,前板34的内表面42和背板32的内表面38在图4中被示出为与食物产品90的外表面间隔开,但是当包装10处于未开启位置时,背板32的内表面38和前板34的内表面42可与食物产品90(在此例中,即为胶基糖块)的外表面直接接触。

应当理解,包装10未按比率绘制,并且与图4至图5所示相比,胶基糖块90可更靠近彼此或更远离彼此。另外,为了清楚起见,在图4至图5中未示出胶基糖块90的剖面。虽然包装10在图1至图5中被示出为折翼26形成在前板34中,但是折翼26可另选地形成在背板32而非前板34中。在另一个另选的实施例中,包装10可被形成为使得每个前板32和背板34均包括可分开的折翼26,从而允许消费者通过推压背板32以破开前板34或通过推压前板34以破开背板32来取用隔室12的内部28中的食物产品90。

在包装10处于图4所示的未开启位置时,闭合折翼26在折翼弱化线24处可拆离地附接到前板34的相邻部分,如图1和图4所示。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可拆离地附接″表示将意味着将被拆离的附接。响应于消费者施加的力,隔室12的折翼26从图4的未开启位置可活动至朝向图5的开启位置。具体地讲,为了开启隔室12以便取用储存在隔室12的内部28中的食物产品90,消费者可将力在图5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上施加(例如,通过一根或多根手指)到隔室12的背板32。应当理解,替代将力施加到隔室12的背板32以开启折翼26,如图5所示,用户可例如使用两根手指来挤压隔室12两侧(即,挤压后板32和前板34),如图2和图5所示,并且在挤压隔室12的同时移动两根手指以开始沿着折翼弱化线24撕裂并沿着折翼弱化线24延展撕口,从而将折翼26与前板34的相邻部分分开,使得折翼26开启以方便消费者触及隔室12的内部28。

由消费者施加到隔室12的背板32的外表面36的力造成由柔性膜制成的背板32偏离图5中的箭头所示方向,如下文中更详细地论述。隔室12的背板32的这种偏离允许由消费者施加的力经由背板32的内表面38间接地施加到食物产品90上,并且造成食物产品90在朝向前板34的方向上施力。由食物产品90沿着折翼26施加到前板34的内表面42上的力造成折翼26沿着折翼弱化线24与前板34的相邻部分分开。这样的分开允许折翼26围绕包装10的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朝向图5所示的开启位置移动,在处于开启位置时,消费者可通过因折翼26与前板34的相邻部分的分开而在隔室12中形成的开口30来取用食物产品90。

图5中由消费者施加的开启力所提供的张力很有可能造成穿过折翼弱化线24的部分24c的撕口,因为食物产品90的被消费者施加了最大开启力的上端与折翼弱化线24的部分24c基本上对齐,如图3所示。应当理解,沿着折翼弱化线24的撕口还可从折翼弱化线24的部分24a和24b中的一个处、或同时从这两个部分处开始。在一种形式下,折翼弱化线24可被构造成使得相较折翼弱化线24的部分24a和24b,部分24c只需较少张力就会破裂,由此确保折翼弱化线24优选地在部分24c处开始破裂。

折翼26为消费者提供了关于包装10的隔室12的开启程度的视觉指示,如图3和图5所示。由于消费者在沿着折翼弱化线24将折翼26拆离期间将会感觉到一些阻力,因此折翼26可在开始开启包装10的隔室12期间向消费者提供触觉响应。此外,由于消费者在开始沿着折翼弱化线24将折翼26拆离期间将会听到弹响声音,因此折翼26可在开始开启包装10期间向消费者提供听觉响应。

沿着折翼弱化线24在将折翼26从隔室12的前板34的相邻部分拆离后,折翼26不再阻挡隔室12的开口30并且不再密封隔室12的内部28。开启的折翼26的内表面86可包括能够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的图形标记。图形标记可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手段印刷、冲印、涂刷或施加到折翼26的内表面86。图形标记可为任何规则或不规则几何形状(例如,三角形、星形、雪花片),或者可为物理形象(例如,花、蝴蝶、卡通人物等)。图形标记可施加到每个隔室折翼26的内表面86上,可施加到折翼26中的一些上,或者不施加到任何折翼26上。

折翼26在包装10的第一自由边缘部分15处可以不可拆离的方式连接到后板32,如图3所示。因此,当隔室12处于图3和图5所示的开启位置时,折翼26在自由边缘部分15处保持附接到隔室12的后板32,但不再密封包装10的隔室12或阻挡对隔室12的开口30的接触。相反,允许消费者通过图5所示的开口30将食物产品90从隔室12移除。应当理解,隔室12的前板34以及折翼弱化线24可被构造成使得折翼26完全可拆离自隔室12的前板34和背板32。因此,折翼26为包装10的每个隔室12提供保鲜密封部和/或防拆特征结构,使得折翼26的去除或部分地拆离将在视觉上向消费者指示包装10的隔室12先前已开启或拆封。

期望在如上所述开始开启隔室12并食用食物产品90(例如,胶基糖条或块)后将包装10的隔室12从图5的开启位置朝向图4的未开启位置至少部分地重新闭合的消费者可将食用过的胶基糖片90放回隔室12的内部28,并且使前板34在朝向食用过的胶基糖片90和后板32的方向上移动,使得折翼26的内表面86接触并附着到胶基糖片90的外表面。消费者可通过例如将隔室12的后板32和前板34朝向彼此挤压来施加一定的力,以确保食用过的胶基糖片90牢固地附接到隔室12的后板32的内表面38和前板34的内表面86,以至少部分地将食用过的胶基糖片90重新包在隔室12中,以便弃于垃圾箱中。

当包装10的隔室12如上所述被至少部分地重新闭合时,食物产品90容置在包装10的隔室12中,并限制其从隔室12中漏出。期望弃去容置食用过的食物产品90的隔室12的消费者随后可以沿着隔室弱化线20和22将隔室12完全地从包装10拆离,如图6所示,接着将所拆离的容置食用过的食物产品90的隔室12放入垃圾箱中。这有利地为消费者提供了弃去食用过的胶基糖块90而不必找纸片来裹包食用过的胶基糖块90的一种便利方式。

一种制造包装10的示例性方法参考图8A至图10进行描述。制造方法大致如图8A至图10所示,其中示出了用于制成包装10的柔性材料100的取向和操纵,但未示出随附装配线机器。应当理解,柔性材料100可从进料辊退绕,并且以卷材形式在图10所示方向箭头所示的机器方向上进料。应当理解,柔性膜100和食物产品90可在固定板、移动式输送机等上方进料。

包装10可由单片柔性材料100制成,如例如图8A所示。或者,包装10可由两片相对的柔性材料100制成,如例如图8B所示。柔性材料100可为由聚合物、层合体、金属化聚合物、纸材等形成的膜。为了清楚示出方法,在图8A至图10中示出可用于制成包装10的柔性膜100的一部分。当取向为由图8A中的箭头指示的机器方向时,示例性单片柔性膜100具有前边缘111(对应于包装10的侧边缘部分11)、后边缘113(对应于包装10的侧边缘部分13)、第一纵向侧边缘154(对应于包装10的膜的自由端54)、第二纵向侧边缘156(对应于包装10的膜的自由端56)、以及可在包装10制造期间放置食物产品9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

当柔性膜100在图8A中的方向箭头所示的机器方向上移动时,可以在柔性膜100中形成折痕线和/或折线以及弱化线。具体来说,可以使用例如激光器在柔性膜100中形成弱化线124(对应于包装10的折翼弱化线24)。另外,可以使用例如激光烧蚀在膜100中形成弱化线120、122、123和125(对应于包装10的隔室弱化线20、22、23和25)。折翼弱化线124以及隔室弱化线120、122、123和125可在柔性膜100沿机器方向从进料辊退绕之前或之后,在柔性膜100中形成。折翼弱化线124以及隔室弱化线120、122、123和125可在食物产品90被沉积在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上之前或之后,在柔性膜100中形成。

可将一对折痕线或折线115和117(分别对应于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和17)形成在柔性膜100中,如图8A所示。在图8A所示的示例性方法中,折线115,117从前边缘部分111延伸到后边缘部分113,并且与折翼弱化线12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交。折线115,117可在柔性膜100沿机器方向从进料辊退绕之前或之后,在柔性膜100中形成。折线115和117可在食物产品90被沉积在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上之前或之后,在柔性膜100中形成。优选地,折线115,117在柔性膜100的纵向边缘部分154,156沿图9中的方向箭头所示方向折叠时形成。在折线115和117在图9所示的柔性膜100折叠之前形成在柔性膜100中的方法中,此类折线可在柔性膜100从进料辊退绕之前或在柔性膜100从进料辊退绕之后,例如由合适的辊、激光器等形成。

虽然第一折线115和第二折线117在图8A中被示出为与柔性膜100的前边缘部分111和后边缘部分113、以及折翼弱化线124的自由端相交,但应当理解,折线115,117可与前边缘部分111和后边缘部分113、以及折翼弱化线124的自由端″基本上相交″。换句话说,折线115,117可与前边缘部分111和后边缘部分113并与折翼弱化线124的自由端部分115,117略微地间隔开(例如,1-2毫米或更小)。虽然折线115,117和隔室弱化线120、122、123和125在图8中被示出为直线,但应当理解,折线115,117和隔室弱化线120、122、123和125中的一条或两条可为非直线的、弯曲的或不连续的,而非呈单条连续线的形式。

参考图8A,柔性膜100的介于折翼弱化线124与折线115之间的区域126对应于包装10的折翼26。位于折翼弱化线124附近并位于由柔性膜100的隔室弱化线120,122、折线115和前边缘111界定的周边内的区域134对应于包装10的隔室12的前板34。位于由柔性膜100的前边缘111和后边缘113、纵向边缘部分154以及折线115界定的周边内的区域132对应于包装10的隔室12的后板32。

应当理解,如图8A所示折翼弱化线124在柔性膜100中的位置仅以举例方式示出,并且折翼弱化线124可另选地形成在柔性膜100中的图8B至图8D所示的示例性位置处、或适合于特定包装的其他位置处。例如,如图8B所示在柔性膜中多个位置形成折翼弱化线124可提供其中组装好的包装10的折翼26具有不同取向的包装。具体来说,虽然当隔室12将由消费者如图3所示开启时,由图8A所示的柔性膜100组装的包装10的折翼26通过围绕包装10的自由边缘部分15相对于背板32枢转而移至开启位置,在由图8B所示的柔性膜100组装的包装中,折翼26通过围绕包装的纵向边缘部分156相对于背板32枢转而移至开启位置,所述纵向边缘部分可基本覆在隔室弱化线20上。

图8C示出柔性膜100中的折翼弱化线124的另一个另选形式。具体来说,虽然图8A中的折翼弱化线124形成在柔性膜100的对应于包装10的后板32的区域132中,但是图8B中的折翼弱化线124形成在柔性膜100的对应于包装10的后板32的区域132以及柔性膜100的对应于包装10的前板34的区域134两者中。如图8B所示的折翼弱化线124的布置提供具有形成在包装的前板和后板两者中的可开启的折翼26的包装,这允许用户通过从不同于图4的包装10的包装的任一侧施加开启力来将包装开启,所述图4的包装具有仅形成在前板34中的可开启的折翼26并且可通过从包装10的一侧(即,后板32)施加的开启力来开启。

图8D还示出柔性膜100中的折翼弱化线的另一个另选形式。具体来说,虽然图8C中的形成在柔性膜100的区域132和134中的折翼弱化线124被取向为相同方向,但是图8D中的形成在柔性膜100的区域132和134中的折翼弱化线124被取向为相反方向。类似于图8C所示的折翼弱化线124的布置,图8D所示的折翼弱化线124的布置提供具有形成在包装的前板和后板两者中的可开启的折翼26的包装,但是与在包装10的前板34上的由图8D的柔性膜100形成的折翼26相比,在包装10的前板34上的由图8C的柔性膜100形成的折翼26将会具有相反取向。

当柔性膜100在机器方向上被移动时,食物产品诸如胶基糖块90被沉积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上,如图9所示。胶基糖块90被定位在柔性膜的面向上的表面160上,使得每个胶基糖块90完全地被嵌套的折翼126的区域内,即不会突出超过折翼弱化线124或折线115。应当理解,胶基糖块90中的任一个或更多个可部分地从折翼126所围住的区域突出(例如,突出1-3毫米或更少)。

虽然食物产品90在图9中被示出为胶基糖块的形式,但是除胶基糖块之外的食物产品例如糖果、巧克力等也可替代胶基糖块结合柔性膜100使用。在一种方法中,待裹包到包装10内的非食物产品可结合柔性膜100进行使用。可选地,食物产品90或非食物产品可通过合适的粘合剂材料、胶带等可移除地附接到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可选地,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的放置有食物产品90的区域126可至少部分地包括防滑表面。这种防滑表面和/或食物产品90与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的附接可以在制造期间当柔性膜100沿机器方向移动时,防止食物产品90在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上不期望地偏移。

当食物产品90被定位在柔性膜100的面向上的表面160上时,如图9所示,柔性膜100的相对纵向边缘部分154,156可分别绕折线115和117向内折叠,并且在图9的方向箭头所示方向上被带向彼此。如图10所示,柔性膜100的第一纵向边缘部分154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156被移动到柔性膜100的部分132覆盖柔性膜100的部分126和134并盖住食物产品90的位置,同时第一纵向边缘部分154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156邻近彼此被定位以在这两者之间形成间隙152。间隙152可例如为约1-3毫米或更小。

应当理解,为了清楚起见,第一纵向边缘154与第二纵向边缘156之间的间隙152被放大,并且在成品包装10上,消费者看不到间隙152。还应当理解,第一纵向边缘154和第二纵向边缘156可放置成彼此直接接触,使得这两者之间的间隙152基本上被消除。另外,应当理解,图8至图10中的尺寸仅是示例性的,而未按比例绘制,并且柔性膜100可用于制造出具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柔性包装。此类包装的例子在图11至图41中示出,并将在下文中论述。

在柔性膜100的第一纵向边缘154和第二纵向边缘156如图9和图10所示向内折叠后,柔性膜100的区域132和134的部分沿区域114、116和118密封在一起以形成八个独立(并且优选地气密)密封隔室112,每个隔室包括一个胶基糖块90。密封可通过冷封或热封来执行。可使用粘合剂材料、层压、粘合、焊接、UV固化或熔融来替代热封。

最后,可将包装10从柔性膜100的其余部分拆下。例如,切割装置诸如切割钳夹可对柔性膜100进行一次或多次切割,以从其上切下单个包装10。上述方法有利地允许上述包装10容易地由单片柔性膜100(或相对的两片相同柔性膜100)形成,并且避免使包装10的背板使用一种材料而包装10的前板使用的是另一种不同材料。

根据另一种形式的包装200在图11至图15中示出。与包括如图1所示布置成两行、每行四个隔室12的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12的包装10不同,包装200包括布置成单行的五个隔室。每个隔室12被构造成容置食物产品90,例如,胶基糖条,如图12所示。胶基糖条可如图12所示不裹包,或者可任选地各自独立裹包在单独裹包材材料中。应当理解,隔室的数量(即,5个)以及每个隔室212中的胶基糖条的数量(即,1个)仅以举例方式示出,并且包装200可具有少于5个隔室(例如,4个、3个或2个等)或多于5个隔室(例如,6个、7个、8个或更多个),并且每个隔室12均可容置多于一个胶基糖条或另一种食物产品或非食物产品90。包装200在其他方面上大致类似于包装10,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

为了便于参考,包装200的类似于上述包装10的某些方面的方面标记有以″2″开头的类似附图标记。包装200具有与上述包装10类似的总体构造,并且可由单片柔性膜或由两片柔性膜形成,其中一些差异在下文中着重指出。

包装200的相邻隔室212邻接彼此,并通过隔室弱化线222、223、225或227中的相应一条连接到彼此,如图11所示。包装200的相邻隔室212可沿隔室弱化线222彼此分开并与包装200分开,如图15所示。或者,隔室212中的两个可沿隔室弱化线223同时与包装200分开,隔室212中的三个可沿隔室弱化线225同时与包装200分开,或者隔室212中的四个可沿隔室弱化线227同时与包装200分开。这是包装200与包装10之间的一个差别,因为将单个隔室12与包装10分开需要沿两条隔室弱化线20和22将隔室12分开,如图6所示。

如图11所示,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从包装200的第一自由边缘部分215延伸到第二自由边缘部分217。类似于隔室弱化线22、23和25,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可通过一系列的消融部分或刻划线形成,如图11所示,或者可通过类似于折翼弱化线224的单条连续弱化线形成。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可提供相邻隔室212之间的铰接区域,使得相邻隔室212可绕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中的相应一条被移动以折叠包装200,使其具有较短长度。

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可平行于彼此,如图11所示,或者可相对于彼此会聚或发散。另外,虽然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被示出为与包装200的纵向轴线垂直,但是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也可相对于纵向轴线以各种角度倾斜。虽然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被示出为直线,但是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也可为弯曲的(例如,凸出、凹入、波状等)。

包装10的每个独立隔室212优选地是气密密封的。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隔室212包括三个密封部214,216,218。相邻隔室212通过在包装10的相邻隔室212之间延伸的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彼此连接,并且可沿这些隔室弱化线彼此分开。纵向密封部214在沿着包装10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并将横向密封部216和218互连,所述密封部216和218在平行于隔室弱化线222并垂直于纵向轴线和纵向密封部214的方向上延伸。虽然包装200的纵向轴线未在图11中示出,但应当理解,纵向轴线平行于包装200的第一自由边缘部分215和第二自由边缘部分217延伸并穿过包装200的第一侧边缘部分211和第二侧边缘部分213。

每个隔室212具有被构造成在其中保存食物产品290的气密密封内部228、以及提供用于取用食物产品290的开口230,如图14所示。隔室212包括背板232和前板234,这两者被密封到彼此以界定内部228。具体来说,背板232和前板234沿着纵向密封部214和横向密封部216,218被密封到彼此,如图11所示。前板234和背板232在包装200的第一自由边缘部分215处也连接到彼此,从而允许前板234的一部分诸如折翼226在隔室212被消费者开启时围绕包装15的自由边缘部分215相对于背板232移动。

参考图13至图14,背板232和前板234相交,并且在包装200的第一自由边缘部分215处连接以形成隔室212的闭合底端部分244。背板232和前板234经由密封部214在包装200的第二自由边缘部分217处以不可拆离的方式附接到彼此以形成隔室212的闭合顶端部分246,如图13所示。另外,背板232和前板234经由横向密封部216,218以不可拆离的方式附接到彼此,以形成包装200的隔室212的闭合的第一侧部部分248和第二侧部部分250,如图15所示。

隔室212的前板234的一部分被构造为呈折翼226的形式,该折翼允许包装200的隔室212被消费者从未开启位置开启到开启位置,以取用隔室212中的食物产品290。图11所示的包装200的每个隔室212包括折翼弱化线224,该折翼弱化线允许隔室212的折翼226绕包装200的自由边缘部分215从图11所示的未开启位置活动至图12所示的开启位置,在处于未开启位置时,对食物产品290的取用受限,在处于开启位置时,消费者可取用食物产品290。在折翼226从未开启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的过程中,折翼226与前板234的相邻部分分开,但可保持附接到包装200的自由边缘部分215,如图12和图13所示。

如图11所示,包装200的折翼弱化线224与包装10的折翼弱化线24的类似之处在于,它也具有平行的第一部分224a和第二部分224b,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与自由边缘部分215相交并从包装200的自由边缘部分215朝向包装200的第二边缘部分217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折翼弱化线224的第一部分224a和第二部分224b通过折翼弱化线224的第三部分224c互连,该第三部分垂直于折翼弱化线224的第一部分224a和第二部分224b。

如例如在图9和图17中可见,包装200中储存的食物产品290具有较大的长度,并且是与食物产品90相比更细长的矩形。换句话说,食物产品290以胶基糖条的形式示出,而食物产品90则以丸粒的形式示出。为了适应食物产品290比食物产品90更长的长度,包装200的隔室212相应地在从包装200的第一自由端部分215到第二自由端部分217的方向上具有比包装10的隔室12更大的宽度。包装200的隔室212的折翼226还具有比包装10的隔室12的折翼26更长的长度,这可参考图1和图11看出。

当包装200的隔室212处于图13所示的未开启位置时,对包装200的隔室212的开口230和内部228的接触受到折翼226的阻挡。包装200的隔室212的折翼226可响应于由用户施加到隔室212并继而施加到食物产品290的力,从图13的未开启位置朝向图14的开启位置移动,如上文参考图5所述。具体来说,为了开启包装200的隔室212以便取用储存在隔室212的内部228中的食物产品290,消费者可将力在图14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上施加(例如,经由一个或更多个手指)到隔室212的背板232的外表面236。包装200的隔室212随后响应于由用户施加的力以类似于如图2和图5所示的包装10的隔室12开启的方式开启,如图12和图14所示。应当理解,替代将力施加到隔室212的背板232以开启折翼226,如图14所示,用户可例如使用两个手指来挤压隔室212两侧,如图12和图14所示,并且在挤压隔室212时移动两个手指以开始沿着折翼弱化线224撕裂并沿着折翼弱化线224延展撕口,从而将折翼226与前板234的相邻部分分开,使得折翼226开启以方便消费者触及隔室212的内部228。

一种制造包装10的示例性方法参考图16A至图16C、图17和图18进行描述。一般来说,包装200可使用一种方法由单片柔性材料300(或相对的柔性材料300片300A和300B)制成,所述方法基本上类似于图8至图10中所示的关于上述柔性膜100的方法。由于包装200仅包括每行有五个相邻隔室212的一行隔室,而非如包装10中每行有四个相邻隔室的两行隔室,因此图16A至图16C、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方法与图8至图10的方法具有差异。

具体来说,如上所述,在图8至图10的方法中,柔性膜100的两个自由端(或纵向边缘)154,156在图9所示的方向上分别绕折线115和117朝向彼此折叠,并且邻近彼此被定位以基本覆在弱化线120上并盖住食物产品90,如图10所示。相反,在图16A至图16C、图17和图18的方法中,仅柔性膜300的一个自由端或纵向边缘356在图17所示的方向上绕折线315折叠,并被定位成基本覆在膜300的自由端部分或纵向边缘317上并将食物产品290盖住,如图18所示。因此,虽然柔性膜100包括两条折线115和117以及隔室弱化线120,但是柔性膜300仅包括一条折线315而不具有对应于隔室弱化线120的弱化线。

当取向为由图16A中的箭头指示的机器方向时,示例性单片柔性膜300具有前边缘部分311(对应于包装200的侧边缘部分311)、后边缘部分313(对应于包装200的侧边缘部分213)、第一纵向侧边缘部分354(对应于包装200的膜的自由端254)、第二纵向侧边缘部分317(对应于包装200的自由端部分217)、以及可在包装200制造期间放置食物产品290的面向上的表面360。折线315可在从辊展开柔性膜300之前、在从辊展开柔性膜300之后、以及在食物产品290放置在膜300上并且膜300如图17所示折叠之前或之后形成,或者由于如图17所示的膜300的折叠而形成。

参考图16A,柔性膜300的介于折翼弱化线324与折线315之间的区域326对应于包装200的折翼226。邻近折翼弱化线324并位于由柔性膜300的隔室弱化线322、折线315、前边缘部分311和纵向边缘部分317界定的周边内的区域334对应于包装200的隔室212的前板234。柔性膜300的区域332与区域334相对并对应的部分对应于包装200的隔室212的后板232。

虽然包装200在图16A、图17和图18中被示出为由单片柔性膜300制成,但应当理解,包装200可另选地由两个相对的膜片或膜卷300A和300B制成,如图16B所示。在图16B所示的实施例中,替代通过绕折线315将单片柔性膜300折叠以盖住胶基糖条290来形成包装200,如图17所示,一片膜300B被放置成覆在被定位于膜片300A上的胶基糖条290上,并且膜片300A和300B通过冷封、热封和/或粘合剂密封到彼此以提供基本如图18所示的柔性膜300的闭合构型。虽然膜片300A和300B在图16B中被示出为具有在膜片300A和300B以密封的方式彼此附接前形成在其中的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但应当理解,膜片300A和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也可在膜片300A和300B被密封到彼此后形成。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包装中的任一包装均可如图16B所示由密封到彼此的两片膜制成,而非如图8至图10所示由绕一条或多条折线折叠的单片膜制成。

在另选的实施例中,替代通过绕折线115折叠单片柔性膜300形成包装200,如图17至图18所示,包装200可通过在如图16C所示的箭头指示的机器方向上进行的连续行进式裹包过程由单片柔性膜600形成。在图16D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连续行进式裹包过程制成的示例性包装700类似于图13至图14所示的包装200,但包括翅形密封部751,该翅形密封部从后板732延伸以将膜752和754的自由端经由密封区域714密封到彼此,所述密封可为冷封、热封或粘合剂。在图16E所示的另选实施例中,通过连续行进式裹包过程制成的示例性包装1700类似于图16D所示的包装700,但包括搭接密封部1761而非翅形密封部751,该搭接密封部在后板1732的一部分上延伸并经由密封区域1714密封到后板1732的外表面,所述密封可为冷封、热封或粘合剂。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包装中的任一包装均可通过连续行进式裹包包装将食物产品包封在单片柔性膜中来制成,而非如图9至图10和图17至图18所示绕一条或多条折线折叠单片柔性膜来制成。

当图16A的柔性膜300在机器方向上被移动时,食物产品290被沉积到柔性膜300的面向上的表面360上,如图17所示。胶基糖条290被定位在柔性膜的面向上的表面360上,使得每个胶基糖条290完全地被嵌套的折翼326的区域内,即不会突出超过折翼弱化线324或折线315。应当理解,胶基糖条290中的任一个或更多个可部分地从界定包装200的折翼226的区域326突出(例如,突出1-2毫米或更少)。

在食物产品290如图17所示被定位在柔性膜300的面向上的表面360上时,柔性膜300的纵向边缘356在方向箭头所示方向上折叠并被定位成基本覆在纵向边缘部分317上并盖住食物产品290以及柔性膜300的部分326和334,如图17至图18所示。应当理解,″基本覆在......上″将理解为表示柔性膜300的纵向边缘356不必直接覆在纵向边缘部分317上,而是可被定位成紧邻纵向边缘部分317,在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小间距,例如1-5毫米、1-4毫米、1-3毫米、1-2毫米或更小。

在柔性膜100的纵向边缘356如图17所示向内折叠到达图18所示的位置后,柔性膜134的区域332和334的部分沿着区域314、316和318密封(例如,通过热封)在一起以形成五个独立(并且优选地气密)密封隔室312,每个隔室312包括一个胶基糖块290。可使用粘合剂材料、层压、粘合、焊接、UV固化或熔融来替代热封。

最后,将包装200从柔性膜300的其余部分拆下。例如,切割装置诸如切割钳夹可对柔性膜300进行一次或多次切割,以从其上切下图18所示的单个包装200。上述方法有利地允许上述包装200容易地由单片柔性膜300或两片柔性膜300形成,同时避免使包装200的背板232使用一种材料而包装200的前板234使用的是另一种不同材料。另外,该方法为包装200提供容易开启包装200的隔室212的特征结构、向消费者指示隔室212已被开启的听觉信号、以及防拆封指示器。

根据另一种形式的包装400在图19中示出。包装400大体上类似于包装10,类似之处在于包装400包括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412,这八个隔室布置成两行,每行四个隔室412。如图19所示,包装400具有与上述包装10和400类似的总体构造,类似之处在于包装400可由单片柔性膜(通过折叠或行进式裹包处理)或通过将两片柔性膜附接来形成,并且可响应于由消费者施加到包装400的板的力以与包装10基本上相同的方式开启,其中一些差异在下文中着重说明。为了便于参考,包装400的类似于上述包装10的某些方面的方面标记有以″4″开头的类似附图标记。

具体来说,如图8A所示,当食物产品90放置在将用于制成包装10的柔性膜100上时,柔性膜100的放置有食物产品90的区域126被取向在与柔性膜100的相邻区域134相同的水平平面上。在如图8A所示由柔性膜100制造包装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在于,食物产品90可因柔性膜100在图8A所示的机器方向上沿装配线移动而无意中从柔性膜100上的期望位置偏移或移动。

为限制制造期间食物产品90在柔性膜500上的移动,可在图21的制成包装400的柔性膜500中形成热成型凹陷部以在柔性膜500中形成袋580,如图22A所示。袋580将胶基糖块90保存在其中,如图23A所示。热成型袋580可通过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真空装置以及对应地成形的模具来形成,该模具被定位在柔性膜500在其上移动的表面下方,使得真空装置可使柔性膜500的部分填充模具,并呈现保存胶基糖块90的袋480的形状,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各自具有周边582的袋580形成在柔性膜500中并且食物产品90如图23A所示放置到袋580中后,包装400可以与如图8至图10所示从柔性膜100形成包装10的方式类似的方式来形成。具体来说,包装400可通过在图23A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上将柔性膜500的部分折叠到图24所示的位置来由柔性膜500形成。应当理解,包装400可另选地由两个相对膜片或膜卷500A和500B制成,如图23B所示。

图4至图5的包装10与图19至图20的包装400之间的一个差异在于,由于在包装400中存在热成型袋482,因此在包装400的后板432的部分之间保存并围住的食物产品90比包装10的后板32的对应部分更多。换句话说,在后板32和前板34的部分彼此发散并相对于包装10的侧边缘部分13以与如图4和图5所示类似的角度发散时,与对应部分32从包装10的侧边缘部分13发散相比,包装400的后板432的部分更大程度地远离包装400的侧边缘部分413发散。

如还可从图4至图5和图19至图20看出,包装10与包装400之间的另一差异在于,在包装400的前板434的部分之间保存的食物产品90比包装10的前板34的对应部分更少。换句话说,前板434的各部分从包装400的侧边缘部分413发散的程度小于前板34的对应部分从包装10的侧边缘部分13发散的程度。换句话说,与前板434和后板432的关于包装400的侧边缘部分413的取向相比,前板34和后板32的取向呈现为关于包装10的侧边缘部分13更为对称,如可从图4至图5和图19至图20看出。

图22B示出根据另选实施例的柔性材料片材800,在此另选实施例中,一些折翼刻划线824形成在折线815的一侧上,而一些折翼刻划线824形成在折线815的相对侧上。更具体地讲,图22B示出柔性膜材料800的一个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除了隔室弱化线822、823、825和827和折翼弱化线824之外,柔性膜800包括允许所得包装900折叠成未开启的构型的粘合剂区域860,如图22C所示。

参考图22C,包装900类似于包装200,类似之处在于,其容置了裹包在包装900的五个独立密封的隔室912a-912e中的五个胶基糖条。类似于包装200,包装900的隔室912a-912e可独立开启以取出保存在其中的食物产品290,并且可沿相应隔室弱化线922、923、925和927中的一条单独地与包装900分开。包装900存在不同之处。不同于包装200的具有可描述为如图11所示大致平面、直线或并排的取向的隔室212,包装900具有可描述为如图22C所示的褶状的取向,这允许使包装900具有更小长度而变得更为紧凑。

包装200和900之间的另一差异在于,包装900的相邻隔室912a-912e不仅如包装200的隔室212那样由相应隔室弱化线222、223、225和227连接到彼此,而且还由粘合剂区域960以不可拆离的方式彼此附接,如图22C所示。为粘合剂区域960选择的粘合剂被选择为形成上部相邻隔室(例如,912a)的后板932与下部相邻隔室(例如,912b)的折翼926的部分的不可拆离的附接。出于本公开的目的,″不可拆离″表示并未有意使其拆离的附接。例如,粘合剂区域960可呈一个或更多个粘接点(如图22C所示)、压敏粘合剂、粘合带/条、Velcro等的形式。这允许隔室912a的后板932在隔室912开启和/或与包装900完全分开以便丢弃时仍保持附接到隔室912b的折翼926。

消费者可通过抓住外侧隔室912a的一部分并拉动外侧隔室912远离其相邻隔室912b使得隔室弱化线922提供铰接部来开启包装900,外侧隔室912a绕该铰接部相对于其相邻隔室912b移动。在消费者将隔室912a移动远离其相邻隔室912b时,消费者可通过在朝向隔室912a的内部中保存的胶基糖条和朝向板936的方向上向板932施加开启力来开启外侧隔室912a,如图12关于包装200的外侧隔室212的开启所示。消费者随后可将胶基糖条290从已开启的外侧隔室912a移除,并且在需要时,沿着隔室弱化线922,可将当前的空外侧隔室912a与包装900的其余部分完全拆离,并弃去空隔室912。

在一种形式下,形成包装900的板934的材料沿折翼弱化线924和粘合剂区域960的相对强度可提供为使得在外侧隔室912a由消费者沿着朝向开启位置的方向被移动远离其相邻隔室912b时,由消费者施加的开启力和张力开始沿着折翼弱化线924撕裂,并且通过沿着折翼弱化线924撕裂而造成折翼926与隔室912b的板934分开,即使消费者未如上所述向隔室912b的板932施加开启力也是如此。此实施例可有利地提供其中外侧隔室912a移动远离其相邻隔室912b并且隔室912b的折翼926响应于消费者的一次连续运动而开启的构型。

根据另一种形式的包装1000在图25至图31中示出。包装1000大体上类似于包装10和400,类似之处在于包装1000包括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1012,这八个隔室布置成两行,每行四个隔室1012,如图26所示,该图示出处于开启或展开构型的包装1000。包装1000具有与上述包装10和400类似的总体构造,类似之处在于包装1000可通过折叠或行进式裹包处理来由单片柔性膜(例如仅在图28中以附图标记1100指示)制成或通过附接两片柔性膜(例如仅在图27中以附图标记1100A和1100B指示)来制成。

虽然包装1000未示出为具有与包装10类似的隔室弱化线22、23和25,但应当理解,包装1000可设有隔室弱化线以允许包装1000的任一隔室1012单独地与包装1000完全分开并被弃去。另外,虽然包装1000被示出为具有可选的可移除区域1099并且包装10未示出具有这种可移除区域,但应当理解,包装10或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包装均可包括类似于可移除区域1099的可移除区域。包装1000的可移除区域1099可与包装分开以暴露出开口来允许包装1000放置在便利店或超市的挂壁式展示架上。

包装1000可呈沿着一个或更多个边缘由端密封部1089密封到彼此的前板1083和后板1085的形式,端密封部是由选择用于提供前板1083和后板1085的可拆离附接的材料形成,使得包装1000可通过包装1000的前板1083和后板1085移动远离彼此而从图25的闭合构型开启到图26的展开构型。包装还可包括闭合折翼1095,该闭合折翼通过密封部1081或粘合剂以不可拆离的方式附接到后板1085的一部分并包括弱化线1087,该弱化线允许闭合折翼1095的各个部分在包装1000开始开启并从图25的位置被移动至图26的位置时沿着弱化线1087彼此分开。因此,闭合折翼1095和弱化线1087为包装1000提供防拆封特征结构,使得闭合折翼1095的部分拆离将在视觉上向消费者指示包装1000先前已开启或拆封。包装1000的隔室1012可响应于消费者向包装1000的板施加力以与包装10、200和400的隔室12、212和412基本相同的方式来开启,从而迫使柔性包装1000的隔室1012的折翼1026沿着折翼弱化线1024与隔室1012的相邻部分分开并移至开启位置,使消费者能够取用隔室1012中保存的食物产品90。

图31A中示出了包装1000的隔室1012的构型,该构型示出保存胶基糖块的袋1080的形状并指示折翼弱化线1024的形状和取向。应当理解,折翼弱化线1024的形状和取向例如可从可选择的各种替代形式选择,以方便消费者容易地开启包装1000的隔室1012,或提供关于可开启隔室1012的位置的视觉指示或仅提供视觉上美观的设计。包装1000的隔室1012的折翼弱化线1024的形状和取向的一些可能替代形式在图31B至图31E中示出。在图31E所示的实施例中,折翼弱化线1024包括第一段1024a和第二段1024b,该第一段和第二段各自具有钩形的端部分1025和1027,所述端部分可限制撕口沿着折翼弱化线1024非预期地延展超过端点1025和1027。

在图31D所示的实施例中,折翼弱化线1024的段1024b中的具有钩形部分1025b和1027b的一段可短于折翼弱化线1024的段1024a中的具有钩形部分1025a和1027a的另一段,使得在消费者向隔室1012施加开启力时,折翼弱化线1024可优选地在段1024a而非段1024b处开始撕裂。包装1000可类似于图19和图20的包装400,类似之处在于包装1000的隔室1012包括热成型袋1080。应当理解,包装1000的隔室1012可另选地形成为类似于包装10的隔室12,但不具有热成型袋1080。在包装10、400和1000之间的一些差异在下文中着重说明。为了便于参考,包装1000的类似于上述包装400的某些方面的方面标记有以″10″开头的类似附图标记。

包装1000被示出为处于图25中的闭合构型和图26中的开启构型。图27至图31示出包装1000如何可从图26所示的开启构型折叠成图25的闭合构型。为包装1000的端密封部1089(如图25所示)所选择的材料可被选择为允许包装1000的多次开启和重新闭合在图25的构型与图26的构型之间转变。具体来说,包装1000可通过使包装的自由端1052在图28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上带向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4,从而开始从图27所示的开启构型折叠。如图28所示,在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2朝向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4被移动时,可制成包装1000的柔性膜的部分可围绕两个铰接部区域1053和1055枢转。应当理解,包装的自由端1052可被带向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4,通过仅围绕一个铰接部区域枢转从图27所示的位置转变到图31所示的位置。

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2可被带向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4,到达包装1000的各个部分基本围住包装1000的所有隔室1012的位置,如图29所示。虽然图29示出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2未完全地围住隔室1012d,但应当理解,包装1000可被折叠成使得自由端1052被定位成朝向自由端1054延伸超过隔室1012d,使得隔室1012d完全地被包装1000的折叠部分的柔性膜盖住。

在图29中,隔室1012被定位成相对于彼此呈被嵌套的构型,其中隔室1012a定位在隔室1012c和1012d之间,而隔室1012c定位在隔室1012a和1012b之间。图29至图31所示的隔室1012a-1012d的嵌套有利地允许包装1000从图27的较长、开启构型折叠成图25的更加紧凑的构型,而不使包装1000的厚度(即,高度)增加单个隔室1012a-1012d的厚度或高度。

当包装1000处于图29所示的被嵌套的构型时,包装1000可进一步折叠,使得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4在由图30中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上被带向包装1000的自由端1052,直到自由端1054处于图31所示的位置,并且形成包装1000的膜的一部分形成闭合折翼1095,该闭合折翼可通过粘合剂材料、热封或冷封以不可拆离的方式附接到包装1000的下方部分。

根据另一种形式的包装1300在图33至图39中示出。包装1300大体上类似于包装1000,类似之处在于包装1300包括前板1383、后板1385、闭合折翼1395和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1312,所述前板和后板经由密封部1389以可拆离的方式密封到彼此,所述闭合折翼经由密封部1381以不可拆离的方式密封到后板1385,所述八个独立密封的隔室被布置成两行,每行四个隔室1312,如图34所示,该图示出处于打开或展开构型的包装1300。包装1300具有与上述包装1000类似的总体构造,类似之处在于包装1300可通过折叠或行进式裹包处理来由单片柔性膜(例如仅在图36中以附图标记1400指示)制成或通过附接两片柔性膜(例如仅在图35中以附图标记1400A和1400B指示)来制成。

虽然包装1300未示出为具有与包装10类似的隔室弱化线22、23和25,但应当理解,包装1300可设有隔室弱化线以允许包装1300的任一隔室1312单独地与包装1300完全分开并被弃去。另外,虽然包装1000被示出为具有可选的可移除区域1099并且包装1300未示出具有这种可移除区域,但应当理解,包装1300可包括类似于可移除区域1099的可移除区域。

包装1300可通过使前板1383和后板1385移动远离彼此并沿着如上所述的闭合折翼1095的弱化线1087撕裂,以与包装1000基本相同的方式开启。包装1300的隔室1312也可响应于消费者向包装1300的板施加力以与包装1000的隔室1012基本相同的方式来开启,从而迫使柔性包装1300的隔室1312的折翼1326沿着折翼弱化线1324与隔室1312的相邻部分分开并移至开启位置,使消费者能够取用隔室1312中保存的食物产品90。包装1300可具有折翼弱化线1324,该折翼弱化线具有从如以上在图31A至图31E中示出并描述的构型(例如,U形、X形、I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选择的构型。

包装1300可类似于图25至图31的包装1000,类似之处在于包装1300的隔室1312包括热成型袋1080。应当理解,包装1300的隔室1312可另选地形成为类似于包装10的隔室12,但不具有热成型袋1380。包装1300和1000之间的一些差异在下文中着重说明。为了便于参考,包装1300的类似于上述包装1000的某些方面的方面标记有以″13″开头的类似附图标记。

包装1300被示出为处于图33中的闭合或紧凑构型和图34中的开启或展开构型。图35至图39示出包装1300如何可从图34所示的开启构型折叠成图33的闭合构型。为包装1300的端密封部1389(如图33所示)所选择的材料可被选择为允许包装1300的多次开启和重新闭合在图33的构型与图34的构型之间转变。类似于上述包装1000,包装1300可通过使包装的自由端1352在图36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上带向包装1300的自由端1354会聚,从而开始从图35所示的开启构型折叠。包装1300的自由端1352可被带向包装1300的自由端1354,到达包装1300的各个部分基本围住包装1300的所有隔室1312的位置,如图37所示。

由于包装1300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包装1300可被构造成图40所示的卷合构型。图40的卷合构型可有利地使包装1300更加紧凑,以便存放在用户的口袋、背包或钱包中。当包装1300处于图40的卷合构型时,形成包装1300的柔性膜的端部分可任选地通过粘合剂1374可拆离地附接到包装1300的相对部分,所述端部分包括自由端1354,所述粘合剂被选择以提供自由端1354的多次附接和拆离,使得在消费者食用包装1300中的胶基糖条时,包装1300可多次展开和卷起来。

与其中隔室1012a-1012d如图29所示相对于彼此被定位成被嵌套的构型的包装1000不同,包装1300的隔室1312a-1312d的位置使得在将包装1300从图35的位置折叠到图37的位置时,包装1300的隔室1312a-1312被定位成堆叠构型,在这种构型下,隔室1312a和1312d彼此相对,并且隔室1312b和1312c被定位成彼此相对。隔室1312a-1312d的相对位置仅以举例方式示出,并且隔室1312a和1312b以及隔室1312c和1312d可比图37至图39所示更靠近于彼此,并且隔室1312a和1312d以及隔室1312b和1312c在处于堆叠构型时可彼此接触或彼此间隔开。

图37至图39所示的隔室1312a-1312d的堆叠构型允许包装1300从图34的较长、开启构型折叠成图33的更紧凑的闭合构型。虽然处于图39的闭合构型的包装1300的厚度(即,高度)与图31的包装1000的厚度或高度相比有所增加,但是由于隔室1312a和1312b分别堆叠在隔室1312d和1312c的顶部上,包装1300的长度为包装1000的长度的约一半。

如图34所示的包装1300与如图26所示的包装1000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包装1300的每个隔室1312包括可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的图形标记1391,并且包装1300与隔室1312分开的另一部分也包括可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的图形标记1393。图形标记1391和1393可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手段印刷、冲印、涂刷或施加到包装1300。图形标记1391和1393可为任何规则或不规则几何形状(例如,三角形、星形、雪花片),或者可为物理形象(例如,花、蝴蝶、卡通人物等)。图形标记1391可施用到每个隔室1312,如图34所示,或者可施用到隔室1312中的一些。应当理解,不同包装1300可包括针对不同主题和/或可收集目标选择的不同图形标记1391,1393。应当理解,包装1000可包括类似于图形标记1391和1393的图形标记。

包装1000的隔室1012和包装1312的隔室1312的位置和这些隔室之间的间距、以及包装1000和1300的隔室1012和1312的数量仅以举例方式进行选择,并且其数量、形状和位置可被调整成适于任何期望的应用和包装大小。例如,分别具有不同图案和数量的隔室1212和1512的示例性包装1200和1500分别在图32和图41中示出。应当理解,具有如上所述的呈被嵌套的构型的隔室的包装可包括3个、4个、5个、6个、7个、9个、10个或更多个隔室,并且具有如上所述的呈堆叠构型的隔室的包装可包括3个、4个、5个、6个、7个、9个、10个或更多个隔室。

任一前述包装均可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化或非金属化聚合物、层压件、塑料、纸张、卡纸、纸板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任一前述包装都能够可选地气密密封,以使容置在包装中的食物或其他产品在开始开启包装前维持其新鲜度。任一前述包装都能够可选地被构造成规则或不规则形式,诸如梯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虽然已详细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但是在本文所述构型内,也可实施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