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火防烟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733发布日期:2018-07-10 20:1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防火防烟门,特别涉及一种全密封的电梯防火放烟门。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商场、大厦人、口密集的公寓住所,一旦发生火灾,电梯逃生成为事关生命安全的重要逃生途径。而国内市面的客用电梯是不能再火灾情况下使用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电梯的层门系统不能满足防火防烟的技术要求。

目前市面上已经发明一些船用防火门、介绍防火方式的电梯防火门、防火门头板等。但这些发明只是针对防火门的密封方法,或针对控制系统,还没有一种能良好的实现在层门防火密封的情况下,方便开启和关闭的发明,也没有专门实现防烟的发明。在消防电梯的实际使用中,要求火灾中的烟雾不能涌入电梯井道,否则逃生人员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烟雾的伤害,不能保证逃生通道的安全。显然,现有电梯层门存在着防火防烟效果差、开启和关闭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电梯层门存在的防火防烟效果差、开启和关闭不方便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梯防火防烟门。

本发明一种电梯防火防烟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右两扇层门,设置在层门之上的上门套,设置在层门之下的层门地坎;分别设置在左右两扇层门两侧的侧门套,分别设置在层门之上的上密封结构,分别设置在层门之下的下密封结构、端部挡块和若干密封条;

所述上门套、侧门套和层门地坎设置在墙体上;

所述两扇层门闭合位置设置有相互错位并互补的阶梯形台阶,且在阶梯形台阶上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端部挡块竖直设置在层门外侧端部,其在靠近侧门套的一侧竖直设置有密封条,在电梯门闭合状态下,所述端部挡块上的密封条与侧门套密封贴合;

所述上密封结构包括推动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层门上,包括上顶销柄和上顶销;所述上顶销柄设置在层门外侧且水平设置,其一端固定在层门上且随层门水平运动,另一端固定连接上顶销;所述上顶销的轴线与层门运动方向同轴,其悬空端设置有锥度;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上门套上,包括上压缩弹簧、上转臂和上转轴;所述上转轴设置在上门套上且轴线与层门运动方向同轴;所述上转臂包括前转臂、后转臂和转轴孔,转轴孔设置在上转臂中部且套装在上转轴上,所述前转臂在层门运动方向与层门等长且在其下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上压缩弹簧竖直设置在在后转臂的上部,其上端固定在上门套上,下端与上转臂的后转臂连接;所述上顶销设置有锥度的一端位于后转臂的下方;所述推动机构和密封机构的安装位置以层门开启时上顶销不在后转臂的正下方,层门关闭时上顶销位于后转臂的正下方且能够推动后转臂向上移动为准;

所述下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装置和分离控制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下转轴、下转臂、下顶销打块和下顶销;所述下转臂设置在层门内底部且在层门运动方向与层门等长,所述下转轴设置在层门底部且轴线与层门运动方向同轴;所述下转臂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转轴孔;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呈L形结构且其开口向下,所述转轴孔设置在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连接部且套装在下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密封条;所述下顶销的一端固定在侧门套外侧,其另一端具有锥度;所述下顶销打块设置在层门外侧,其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连接部且随层门水平运动,其另一端位于下顶销具有锥度的一端的上方;所述密封装置和分离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层门开启时下顶销打块不在下顶销的正上方,层门关闭时下顶销打块位于下顶销的正上方且能够推动第一转臂向下转动为准。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固定设置在上门套上且设置在前转臂的上部。

进一步,还包括下限位块,所述下限位块设置在层门上且位于第一转臂的上部。

进一步,所述分离控制装置包括下压缩弹簧安装座和下压缩弹簧;所述下压缩弹簧安装座固定在层门外侧且位于下转臂上方;所述下压缩弹簧安装座与下顶销打块平行设置,所述下压缩弹簧的上端与下压缩弹簧安装座连接,其下端与远离下转轴的下顶销打块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离控制装置包括下拉伸弹簧安装座和下拉伸弹簧;所述下拉伸弹簧安装座固定在第一转臂上方的层门上;所述下拉伸弹簧的上端与下拉伸弹簧安装作连接,其下端与第一转臂的前端的上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层门相互闭合的阶梯形台阶处竖直设置有两条密封条;在层门闭合状态下,两条密封条相互接触并密封。

进一步的,在侧门套竖直设置有与端部挡块相互配合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设置有密封条,在电梯门闭合状态下,两个所述端部挡块上的密封条分别与台阶上的密封条密封贴合。

本发明的一种电梯防火防烟门密封效果好,实现了电梯门五个部位的全密封,且各密封装置随着层门的运动而开启和闭合,设计简单、巧妙、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层门系统主框架图;

附图2为层门俯视状态下的密封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4为附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5为实施例1中层门左侧的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2中层门左侧的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5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8为附图7中上顶销和上转臂的后转臂相互配合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5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10为附图6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11为附图9和附图10中下顶销和下顶销打块相互配合使用的状态图;

附图12为俯视状态下下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13为附图12中F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1为本发明层门系统主框架图;附图2为层门俯视状态下的密封图;附图3为附图2 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4为附图2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5为实施例1中层门左侧的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实施例2中层门左侧的上密封结构和下密封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5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8为附图7中上顶销和上转臂的后转臂相互配合示意图;附图9为附图5中D处的放大图;附图10为附图6中E处的放大图;附图11为附图9和附图 10中下顶销和下顶销打块相互配合使用的状态图;附图12为俯视状态下下密封结构的示意图;附图13为附图12中F处的放大图。其中1为层门;2为上门套;3为层门地坎;4为侧门套;5 为端部挡块;6为密封条;71为上顶销柄;72为上顶销;73为上压缩弹簧;74为上转臂;741 为前转臂;742为后转臂;75为上转轴;76为上限位块;81为下转轴;82为下转臂;821为第一转臂;822为第二转臂;83为下顶销打块;84为下顶销;85为下限位块;86为下压缩弹簧安装座;87为下压缩弹簧;88为下拉伸弹簧安装座;89为下拉伸弹簧。

实施例1

如附图1、2、3、5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右两扇层门1,设置在层门1之上的上门套2,设置在层门1之下的层门地坎3、分别设置在左右两扇层门1两侧的侧门套4,分别设置在层门 1之上的上密封结构,分别设置在层门1之下的下密封结构、端部挡块5和若干密封条6;

所述上门套2、侧门套4和层门地坎3设置在墙体上;

所述两扇层门1闭合位置设置有相互错位并互补的阶梯形台阶,且在阶梯形台阶上设置有密封条6;

所述端部挡块5竖直设置在层门1外侧端部,其在靠近侧门套4的一侧竖直设置有密封条6,在电梯门闭合状态下,所述端部挡块5上的密封条6与侧门套4密封贴合;

所述上密封结构包括推动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层门1上,包括上顶销柄 71和上顶销72;所述上顶销柄71设置在层门1外侧且水平设置,其一端固定在层门1上且随层门1水平运动,另一端固定连接上顶销72;所述上顶销72的轴线与层门1运动方向同轴,其悬空端设置有锥度;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上门套2上,包括上压缩弹簧73、上转臂74和上转轴 75;所述上转轴75设置在上门套2上且轴线与层门1运动方向同轴;所述上转臂74包括前转臂741、后转臂742和转轴孔,转轴孔设置在上转臂74中部且套装在上转轴75上,所述前转臂 741在层门1运动方向与层门1等长且在其下部设置有密封条6;所述上压缩弹簧73竖直设置在在后转臂742的上部,其上端固定在上门套2上,下端与上转臂74的后转臂742连接;所述上顶销72设置有锥度的一端位于后转臂742的下方;所述推动机构和密封机构的安装位置以层门1开启时上顶销72不在后转臂742的正下方,层门1关闭时上顶销72位于后转臂742的正下方且能够推动后转臂742向上移动为准;

所述下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装置和分离控制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下转轴81、下转臂82、下顶销打块83和下顶销84;所述下转臂82设置在层门1内底部且在层门1运动方向与层门1 等长,所述下转轴81设置在层门1底部且轴线与层门1运动方向同轴;所述下转臂82包括第一转臂821、第二转臂822和转轴孔;第一转臂821和第二转臂822呈L形结构且其开口向下,所述转轴孔设置在第一转臂821和第二转臂822的连接部且套装在下转轴81上;所述第一转臂 821和第二转臂822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密封条6;所述下顶销84的一端固定在侧门套4外侧,其另一端具有锥度;所述下顶销打块设置在层门1外侧,其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臂821和第二转臂822的连接部且随层门1水平运动,其另一端位于下顶销84具有锥度的一端的上方;所述密封装置和分离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层门1开启时下顶销打块83不在下顶销84的正上方,层门1关闭时下顶销打块83位于下顶销84的正上方且能够推动第一转臂821向下转动为准。

还包括上限位块76,所述上限位块76固定设置在上门套2上且设置在前转臂741的上部。还包括下限位块85,所述下限位块85设置在层门1上且位于第一转臂821的上部。

如附图9所示,所述分离控制装置包括下压缩弹簧安装座86和下压缩弹簧87;所述下压缩弹簧安装座86固定在层门1外侧且位于下转臂82上方;所述下压缩弹簧安装座与下顶销打块83平行设置,所述下压缩弹簧87的上端与下压缩弹簧安装座86连接,其下端与远离下转轴81 的下顶销打块83的一端连接。如附图11所示,所述下顶销打块83在左层门1的带动下与下顶销84相互配合使用。

如附图4所示,在所述层门1相互闭合的阶梯形台阶处竖直设置有两条密封条6;在层门1 闭合状态下,两条密封条6相互接触并密封。

如附图3所示,在侧门套4竖直设置有与端部挡块5相互配合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设置有密封条6,在电梯门闭合状态下,两个所述端部挡块5上的密封条6分别与台阶上的密封条6 密封贴合。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层门1间密封采用设计特殊阶梯形台阶的形式,并在阶梯形台阶的后侧增加防火防烟密封条6,以实现层门1关闭时密封。如附图4所示,层门1侧面密封通过巧妙设计左侧门套4和右侧门套4以及分别增加层门1端部挡块5,并在侧门套4上和端部挡块5上分别增加防火密封条6,以实现层门1关闭时左层门1左侧和右层门1右侧分别密封。

如附图5、6、7、8所示,本发明 的上密封结构,推动结构的上顶销柄71和上顶销72 连接为一体且设置在层门1上,随层门1的水平运功而运动。密封机构的上转臂74、上转臂74 上的密封条6、上转轴75、上压缩弹簧73均设置在上门套2上,其中上转臂74及上转臂74上的密封条6可绕上转轴75作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在层门1开启的状态下,上顶销72不在后转臂742的正下方,推动机构不对密封机构有任何作用,上压缩弹簧73将上转臂74顶到上限位块76的位置,从而使得上转臂74上的密封条6不和层门1接触,从而不影响层门1的正常运动;在层门1状关闭态下,上顶销72位于后转臂742的正下方且能够推动后转臂742向上移动,即上顶销72的锥度一端随着层门1的运动逐渐移动到后转臂742的正下方,从而克服上压缩弹簧73的作用力使上转臂74做逆时针旋转运动,从而使前转臂741上的密封条6与层门1 接触,从而实现层门1和上门套2之间的密封,从而实现整个门系统上方的防火防烟密封。

如附图5、9、11、12、13所示,层门1侧门套4和下顶销84连接在一起,下压缩弹簧安装座86、下压缩弹簧87、下顶销打块83、下转轴81和下转臂82装在层门1上,并随层门1 的水平运动而运动。其中下顶销打块83、下转臂82及其上的密封条6为一个整体,可绕下转轴 81作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第一转臂821上的密封条6和第二转臂822上的密封条6分别固定在下转臂82前后的底面上。在层门1开启状态下,下压缩弹簧87的作用将下转臂82顶到下限位块85的位置,下顶销打块83不在第二转臂822的正上方,从而使得第一转臂821上的密封条6不和层门地坎3接触,第二转臂822上的密封条6不和层门1内侧接触,从而不影响层门1 的正常运动;在层门1关闭状态下,下顶销打块83位于下顶销84的正上方且能够推动第二转臂822向上运动,第一转臂821向下运动,克服下压缩弹簧87的作用力使得下转臂82作逆时针运动,从而使第一转臂821上的密封条6和层门地坎3接触,第二转臂822上的密封条6和层门1内侧接触,从而实现整个门系统下方的防火防烟密封。

实施例2

如附图6、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密封结构当中的分离控制装置不同。

所述分离控制装置包括下拉伸弹簧安装座88和下拉伸弹簧89;所述下拉伸弹簧安装座88 固定在第一转臂821上方的层门1上;所述下拉伸弹簧89的上端与下拉伸弹簧89安装作连接,其下端与第一转臂821的前端的上表面连接。

如附图6、10、11所示,门系统的下密封也可以用拉伸弹簧的形式来实现,更换为下拉伸弹簧89座和下拉伸弹簧89。开门状态下,因为下压缩弹簧87的作用将下转臂82拉到下限位块 85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转臂821上的密封条6不和层门地坎3接触,第二转臂822上的密封条6不和层门1内侧接触,从而不影响层门1的正常运动;在层门1关闭状态下,下顶销打块 83随着层门1的运动打在下顶销84上,从而克服下拉伸弹簧89的作用力使得下转臂82作逆时针运动,从而使第一转臂821上的密封条6和层门地坎3接触,第二转臂822上的密封条6和层门1内侧接触,从而实现整个门系统下方的防火防烟密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