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存储普洱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3903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存储普洱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储茶普洱茶的茶盒。

背景技术:
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饮品,基本每家都会常备一些。茶叶一般都储存在木质、铁质或者瓷质的茶叶罐内。但是这些茶叶罐在存放茶叶时密封性能和抗潮性能不是很好,外界空气和湿气会直接与茶叶接触,造成茶叶品质降低。尤其是在南方潮湿多雨的季节,茶叶存储在这些容器内容易受潮、氧化、霉变。此外在长时间的存储过程中茶叶容易吸附铁质、木质材料本身的一些味道,导致茶叶发生串味。为人提高茶叶罐的密封性,市面上还出现了锡制的茶叶罐。由于锡制的茶叶罐的罐体和罐盖之间具有自吸能力,能做到隔绝罐体内外的气体流通和物质交换,避免罐内的茶叶与外界环境接触。但是普洱茶属于半发酵茶,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和外界环境进一步接触以保持其的发酵的进行,同时又不能过于潮湿,避免茶叶发生霉变。目前市面上没有较为适合存储普洱茶的茶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盒,能较好地对普洱茶进行存放。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盖体盖合在盒体上封闭盒体并使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存放茶叶的放置腔,盒体包括外盒体和内盒体,外盒体套设在内盒体外侧,盒体和盖体均由植物纤维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盒体和盖体具有一定的透气功能和较好的防潮功能。由于盒体和盖体均由植物纤维制成,内部会形成多个微小气孔,当盖体盖合在盒体上时,茶盒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但外界的空气仍可以通过植物纤维之间的气孔进入茶盒,使储存在茶盒内的普洱茶能够正常的与外界空气进行接触、发酵。同时盒体和盖体上的气孔对进入茶盒内的空气具有一个过滤作用,可以对进入茶盒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避免空气中附带的灰尘、污染物等进入茶盒内部,影响茶叶的品质。同时,植物纤维还具有较好的吸水能力,空气进入茶盒内部时,盒体和盖体会对空气中附带的水汽进行吸收,避免水汽进入到茶盒内部,以保证茶盒内部的湿度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湿度变化产生较大的变化,导致存储在茶盒内的普洱茶品质降低。此外,植物纤维本身基本不带有气味,在储存普洱茶时不会因为普洱茶吸附有植物纤维的味道而产生串味现象。盒体分为内盒体和外盒体,内盒体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茶盒的抗潮能力和过滤能力,减少外界环境对盒体内的普洱茶的影响。当外界空气进入茶盒内部时需要经过两层过滤和吸附,使进入茶盒内的空气更加洁净、湿度更低。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甘蔗纤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甘蔗纤维较为柔软且原本的纤维结构较为松散,在将甘蔗纤维制成盒体和盖体的过程中,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基本不需要使用化学助剂,相对于其他木质纸浆生产的盒体和盖体更为纯净,使用时更加安全。同时甘蔗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用甘蔗纤维制造盒体和盖体可以使盒体、盖体具有较好的防潮能力,当盖体盖合在盒体上时,内壁形成一个相对的密闭的空腔,盒体和盖体内壁会对茶盒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保持茶盒内部保持处在较为干燥的状态。同时甘蔗纤维制成的盒体、盖体握持时手感较好,便于提升客户体验。优选的,所述内盒体顶面的高度大于外盒体的顶面高度,盖体套设在内盒体顶部并盖合在外盒体顶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盖体和盒体之间连接地更加紧密,避免空气从盖体和盒体之间的连接处进入茶盒内部,对茶盒内存放的普洱茶造成影响。同时盖体和盒体之间这样连接,盖合时更加牢固,不易发生脱出现象。优选的,所述内盒体外表面和外盒体内表面上设有相互配合增加两者之间摩擦力的防滑纹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盒体套设在内盒体外时,由于防滑纹路的存在,不会导致外盒体从内盒体上脱出的情况发生。使用这种方式将外盒体和内盒体之间固定在一起,可以避免使用粘合剂导致外盒体或者内盒体上的透气孔被堵塞,影响空气正常进入茶盒内部。此外,使用粘合剂会导致粘合剂浸入内盒体,当存储在茶盒内的普洱茶与粘合剂接触时会导致普洱茶受到污染,影响普洱茶的品质。优选的,所述防滑纹路由多个凸块交错排布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盒体内表面和内盒体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凸块,可以在保证外盒体和内盒体之间摩擦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空隙,防止外盒体受潮时,水分传导到内盒体,造成内盒体也被浸湿。凸块交错排布,内盒体套入外盒体内时,外盒体上的凸块会卡入内盒体表面的凸块之间的空隙处,使两者之间能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避免内盒体和外盒体发生分离。优选的,所述盖体内表面设置有压痕,压痕使盖体内表面形成多个凹槽和凸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痕的设置可以使受压点的厚度变薄,使盖体内表面的透气性增加,便于茶盒内部的气体向外排出。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热量,同时产生一定的废气需要排出盒体,废气在热量的作用下会积聚在茶盒顶部,而甘蔗纤维纸表面较为致密,不利于透气。压痕的设置可以破坏盖体内表面的完整性,以方便普洱茶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从凹槽和凸起的交界面上排出,促进茶盒内外的气体流动。优选的,所述压痕呈折线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凹槽和凸块交界的整体长度,便于盒体内的废气向外排出。同时压痕为这现状,形成的凸块和凸块之间相互交错,可以保证盖体的整体强度,不会对盖体的整体强度造成较大影响。优选的,所述盖体、外盒体、内盒体均为一体湿压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盒体、盖体均一体成型,加工盒体和盖体时较为方便,盒体和盖体整体性较好,不会存在连接处及间隙,可以提高过滤效果。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盒加工方法,包括:a、将甘蔗浆进行制浆;b、将甘蔗浆通入模塑机进行造型制造盖体、内盒体和外盒体;c、将内盒体压入外盒体;d、使用切边机对外盒体进行切边,使内盒体顶部高于外盒体;e、将盖体盖合在内盒体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较为快速地生产该茶盒。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洱茶储存方法,储存时将普洱茶放置在上述茶盒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较好的对普洱茶进行储存,使普洱茶在存储时依然能够进行较好的发酵。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盖体盖合在盒体上时的状态图;图2为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1纵向的截面图;图4为实施例1盖体的外形图,主要用于展示盖体内表面压痕的位置;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盒体;11、外盒体;12、内盒体;121、凸块;2、盖体;21、压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茶盒,包括方形的内盒体12和外盒体11,外盒体11套在内盒体12外侧,外盒体11内壁和内盒体12外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增加内盒体12和外盒体11之间摩擦力的凸块121(如图6所示),凸块121为梯形,凸块121之间相互交错排布,以使内盒体12和外盒体11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这样设计,当内盒体12插入外盒体11内时,两者之间更加不容易脱开。同时内盒体12顶面的高度大于外盒体11顶面的高度,盖体2盖合在盒体1上时,盖体2内表面和内盒体12外表面接触,同时盖体2下端面和外盒体11上端面抵触。内盒体12顶面高度大于外盒体11可以为盖体2提供一定的导向和限位作用,使盖体2盖合在盒体1表面时更加方便和稳定,不容易脱落。同时盖体2内表面设有压痕21(如图5所示),压痕21使盖体2内表面形成多个凹槽和凸起。凹槽处由于受压,使盖体2该处的厚度变小,使未受压处形成凸起。压痕21可以破坏盖体2内表面的完整性,使凹槽和凸起的交界处的透气能力增强,便于普洱茶在存储时发酵产生的废气从凹槽和凸起的交界处排出茶盒。压痕21呈折线状,一方面可以增大凹槽和凸起的数量以增加交界面的数量加快排气速度;另一方面,折线状的压痕21产生的凸起相互交错,不会对盖体2的整体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外盒体11、内盒体12、盖体2均由甘蔗纤维通过湿压的方式一体加工成型。采用湿压的加工方式制成,盒体1、盖体2加工较为方便,且一体成型,表面较为光滑圆润,握持时手感较好。同时甘蔗纤维制成的盒体1和盖体2表面具有很多微小的气孔,可以对进入茶盒内部的空气进行除尘,以保证进入茶盒内部的空气的洁净程度。此外,甘蔗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并且盒体1包括外盒体11和内盒体12,可以使该茶盒具有较好的防潮能力,普洱茶放置在茶盒内时不容易受潮。外盒体11内表面和内盒体12外表面的凸块121由外盒体11、内盒体12湿压时获得。用于湿压外盒体11、内盒体12的模具上设置有凹槽,当湿压时外盒体11内表面和内盒体12外表面会产生不规则凸块121。实施例2:一种茶盒的加工方法:a、先将甘蔗渣进行制浆;b、然后将制好的甘蔗纸浆输送到模塑机进行造型,制造盖体2、内盒体12和外盒体11;c、将制作好的内盒体12压入外盒体11内;d、将组装好的内盒体12和外盒体11放置在切边机上对外盒体11进行切边,使内盒体12顶部高于外盒体11顶面;e、将盖体2盖合在内盒体12上。实施例3:一种普洱茶的存储方法,将普洱茶放置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茶盒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