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执法用样品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83883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执法用样品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取样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执法用样品瓶。

背景技术:
在进行环境执法时,需对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取样,目前废水取样后装样的瓶子一般为普通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其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为:瓶子本身没有编号,当样品为多个时,区分不同样品的手段是在瓶子上张贴一种标签,当标签脱落或者损坏,将无法分辨样品来源;由于瓶盖易于打开,所以会存在以下风险: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加入其他类似液体而改变样品取样时的浓度和性质;进行批量样品分析时,现有的取样方式是将瓶盖取下后进行,由于瓶盖外形相同,取好样再盖时,不同的瓶盖容易混淆,当将原来高浓度样品瓶盖置于低浓度样品瓶时,留在瓶盖上的液体会对低浓度样品造成污染;当企业对样品分析结果存在疑义,需要进行仲裁或者复测时,环保部门无法从技术上证明样品未被污染或者人为干扰,特别是重大环境案件,样品状态保持证据链的严密性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执法用样品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实际环境执法过程中样品容易混淆、发生交叉污染以及人为干扰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样品保持在原始取样状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境执法用样品瓶,包括瓶体及瓶盖,所述瓶盖为转角结构,瓶盖的一端设有与瓶体上部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瓶盖的另一端为圆柱形且设有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位置设有翻盖。进一步的,所述瓶体上部外螺纹下方设有倾斜的瓶体小突起,所述瓶盖内侧内螺纹下方设有倾斜的瓶盖小突起,所述瓶体小突起与瓶盖小突起可相互锁紧。其中,所述瓶体小突起与瓶盖小突起相互锁紧位置对应瓶体外螺纹与瓶盖内螺纹旋紧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执法用样品瓶还包括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圆柱体框架及旋转阀门板,所述圆柱体框架外径与瓶体上设有外螺纹位置的内径相同,所述旋转阀门板的一条对称轴的两端固定在圆柱体框架上,旋转阀门板可绕这条两端固定的对称轴旋转。其中,所述旋转阀门板数量为两块,两块旋转阀门板均相对于圆柱体框架的横截面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圆柱体框架内还设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对应设置在两块旋转阀门板的上部,每个横梁与其下部的旋转阀门板的两端固定的对称轴交叉设置。其中,所述每个横梁与其外侧的旋转阀门板的两端固定的对称轴呈90度角交叉设置,横梁中心点与旋转阀门板形心点的距离小于圆柱体框架直径的0.1倍。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执法用样品瓶还包括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圆柱体框架及两块单向阀门板,所述单向阀门板设置在圆柱体框架内部,所述单向阀门板包括通过单向铰链连接的半圆形固定板及半圆形单向转动板。其中,所述两块单向阀门板的半圆形固定板及半圆形单向转动板相反设置,所述圆柱体框架内位于单向阀门板开启一侧还设有两块设有开口的阻挡片。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保证了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多个样品之间不发生混淆,样品可溯源,另外通过阀门装置与瓶盖的结合使用,使瓶子内的样品只能倒出取样分析,但不能人为加入其他物质而改变样品的浓度和性质,保证了样品原始状态的持续性,为环境部门执法的公正性和取证的严密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当不涉及执法采样如河流采样时,只需不使用阀门装置即可,使得样品保存具备灵活多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瓶体小突起与瓶盖小突起相互锁紧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阀门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阀门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瓶体,2、瓶盖,3、外螺纹,4、内螺纹,5、开口,6、翻盖,7、瓶体小突起,8、瓶盖小突起,9、圆柱体框架,10、旋转阀门板,11、横梁,12、单向阀门板,13、半圆形固定板,14、半圆形单向转动板,15、阻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环境执法用样品瓶,包括瓶体1及瓶盖2,瓶盖2为转角结构,优选为直角型,瓶盖3的一端设有与瓶体1上部外螺纹3对应的内螺纹4,瓶盖2的另一端为圆柱形且设有开口5。瓶盖2整体设置成直角型,瓶盖2可以方便的进行编号,环保执法部门在取样后,进行样品记录时,将瓶盖2的编号同时登记,从而与张贴在瓶体1上的标签形成双保险,确保样品不会被混淆,同时,被取样的企业人员也可通过记录编号,便于在对样品有疑义后的复测时进行样品查询和确认,开口5位置优选设置翻盖6。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为防止样品被人为的取下瓶盖2,对瓶体1内的样品进行稀释或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将瓶盖2设置为一次性使用,具体方法是在瓶体1上部外螺纹3下方设有倾斜的瓶体小突起7,瓶盖2内侧内螺纹4下方设有倾斜的瓶盖小突起8,瓶体小突起7与瓶盖小突起8可相互锁紧。瓶体小突起7与瓶盖小突起8相互锁紧位置对应瓶体外螺纹3与瓶盖内螺纹4旋紧的位置。将瓶盖2旋转到底后,瓶盖小突起8与瓶体小突起7咬合后形成死锁,瓶盖小突起8与瓶体小突起7相互咬合的过程如图3所示,当瓶盖2旋到底时,瓶盖2与瓶体1咬合后形成死锁,瓶盖2不再能反向旋下,除非瓶盖2被破坏。因此不能用取下瓶盖2的方式,对瓶体1内样品进行稀释或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同一个瓶盖2用在不同瓶体1上造成的交叉污染。实施例3在实际环境执法取样过程中,还有一种人为破坏的方式就是使用软管向瓶体1内加入液体,干扰样品,本实施例进一步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4所示,通过增加阀门装置,阀门装置包括圆柱体框架9及旋转阀门板10,圆柱体框架9外径与瓶体1上设有外螺纹3位置的内径相同,旋转阀门板10的一条对称轴的两端固定在圆柱体框架9上,旋转阀门板10可绕这条两端固定的对称轴旋转。将阀门装置从瓶盖2开口端放入后圆柱体框架9卡在瓶盖2内,旋转阀门板10旋转一定角度后处于开启状态时,瓶体2内的样品可以流出。优选的,旋转阀门板10数量为两块,两块旋转阀门板10均相对于圆柱体框架9的横截面倾斜设置。两块旋转阀门板10使得样品只能从瓶体1内流出,而外界的液体则很难流入瓶体1内。优选的,圆柱体框架9内还设有两个横梁11,两个横梁11对应设置在两块旋转阀门板10的上部,每个横梁11与其下部的旋转阀门板10的两端固定的对称轴交叉设置。横梁11的作用是限制旋转阀门板10的旋转角度,使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不能从外部使用软管插入瓶体1内加入水或干扰液体。优选的,每个横梁11与其外侧的旋转阀门板10的两端固定的对称轴呈90度角交叉设置,横梁11中心点与旋转阀门板10形心点的距离小于圆柱体框架9直径的0.1倍。这样设置的旋转阀门板10的旋转角度被限制在12度以内。本实施例中的阀门装置是可选装置,当不涉及执法采样如河流采样时,也可以不使用,当使用阀门装置时,样品装入到瓶体1后,在瓶盖开口5处内放入阀门装置,当样品进行取样分析时,开口5向下,由于重力的作用,旋转阀门板10打开,样品液体流出。样品取完后,开口5向上,旋转阀门板10闭合。确保不能采用管子注入的方式向瓶体1内加入液体。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样品状态的持续性。当样品不再需要时,将瓶盖2破坏取下后,瓶体1和阀门装置可以重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例4作为阀门装置的一种变形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阀门装置包括圆柱体框架9及两块单向阀门板12,单向阀门板12设置在圆柱体框架9内部,单向阀门板12包括通过单向铰链连接的半圆形固定板13及半圆形单向转动板14。单向铰链通过转轴的限制实现单向转动控制,使用时,单向阀们12的开启方向应该朝向液体流出的方向安装,从瓶盖2一侧就无法加入干扰液体,实现旋紧瓶盖2后液体只出不进。为了提高防止外界人为的通过软管作弊的效果,两块单向阀门板12的半圆形固定板13及半圆形单向转动板14相反设置,圆柱体框架9内位于单向阀门板12开启一侧还设有两块设有开口的阻挡片15,阻挡片15可以如图中所示的设置多个扇形开口,这样就更加难以通过软管插入瓶体1内加入干扰液体。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