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收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90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物品收纳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备物品输送装置和作业者能够搭乘的作业架台的物品收纳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1-15819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物品输送装置(入出库用行进起重机(3))及作业架台(维护作业用的梯子装置(5))的物品收纳设备(自动仓库)(在背景技术中,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日本特开平1-158191号公报的附图标记。)。在自动仓库中,夹着该起重机(3)行进的起重机通路(1)在两侧设有立体地收纳物品的搁架(2A、2B)。起重机通路(1)铺设在地板侧,在起重机通路(1)的顶棚侧,架设有用来悬挂梯子装置(5)的导轨(4)。导轨(4)沿着起重机通路(1)架设,但作为导轨(4)的一端侧的梯子保管位置(4a)从导轨(4)离开并朝向一个搁架(2A)的一侧弯曲。即构成为,当用起重机(3)输送物品时,梯子装置(5)能够退避到从起重机通路(4a)离开的梯子保管位置(4a),以使悬挂在导轨(4)上的梯子装置(5)不成为妨碍(参照日本特开平1-158191号公报:第2页左上栏,图1等)。

但是,如果在一对搁架(2A、2B)内的一侧(2A)的侧方设置作业架台(梯子装置(5))的保管空间,则作为包括作业架台(梯子装置(5)及搁架(2A、2B)的物品收纳设备的设置区域,在搁架的横宽方向上需要较大的区域。在以搁架的横宽方向的长度为优先的情况下,要求更宽的设置区域,在规定的设置区域中设置搁架的情况下,要求使搁架的横宽方向的长度变短。即,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物品对于设置区域的收纳效率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要求在物品收纳设备中收纳作业架台、并且能够抑制物品收纳设备的收纳效率的下降的物品收纳设备。

作为1个技术方案,物品收纳设备以铅直方向为上下方向,以与前述上下方向正交的1个方向为搁架横宽方向,以与前述上下方向及前述搁架横宽方向正交的方向为搁架前后方向,具备:物品收纳搁架,该物品收纳搁架在前述上下方向及前述搁架横宽方向上分别并列配置有多个收纳物品的物品收纳部;物品输送装置,该物品输送装置在前述物品收纳部与自己之间移载物品,并且沿着沿前述搁架横宽方向形成的移动路径移动而输送物品;作业架台,该作业架台能够沿着前述移动路径移动,具有梯子部,且作业者能够搭乘;以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一个朝向为第1方向,以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另一个朝向为第2方向;前述物品收纳搁架包括第1收纳搁架和第2收纳搁架这一对收纳搁架,所述第1收纳搁架相对于前述移动路径设置在前述第1方向侧,所述第2收纳搁架相对于前述移动路径设置在前述第2方向侧;在比作为当前述物品输送装置在前述移动路径中移动时专有的空间的移动轨迹靠前述第1方向的一侧,具有收纳前述作业架台的架台收纳部;前述架台收纳部和前述移动轨迹在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方向上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复,前述架台收纳部和前述第2收纳搁架在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方向上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复。

根据该方案,能够在第2收纳搁架中在与架台收纳部重复的部分上也设置物品收纳部,能够在该物品收纳部中收纳物品。此外,由于架台收纳部和移动轨迹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复,所以物品输送装置能够在移动路径中移动,将物品向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观察与架台收纳部重复的物品收纳部输送或从该物品收纳部输送物品。另外,架台收纳部既可以装备在第1收纳搁架上,也可以相对于第1收纳搁架装备在搁架横宽方向的一侧。

这样,通过将架台收纳部以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观察与第2收纳搁架重复的方式配置,与将架台收纳部相对于第1收纳搁架及第2收纳搁架这一对收纳搁架配置在搁架横宽方向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物品收纳设备的收纳效率的改善。

物品收纳设备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根据关于参照附图来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下的记载会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搁架和堆垛起重机的物品收纳设备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搁架和第2状态的作业架台的物品收纳设备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状态的作业架台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状态的作业架台的下部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2状态的作业架台的下部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作业架台的第2被连结部和引导块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5姿势的搭乘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5姿势和第6姿势的中途的姿势的搭乘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6姿势的搭乘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下降位置的上被引导部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上升位置的上被引导部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下降位置的上被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上升位置的上被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5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摆动体的立体图。

图16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摆动体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4姿势且连结着第1摆动体的台车部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4姿势且第1摆动体的连结被解除的台车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搁架和第2状态的作业架台的物品收纳设备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搁架和第1状态的作业架台的物品收纳设备的主视图。

图2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第1状态的作业架台的下部的主视图。

图22是表示使第2实施方式的台车部变化为第4姿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3是表示使第2实施方式的副台车部变化为第4状态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4是表示使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掉落防止部移动到第6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5是表示将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掉落防止部用连结机构连结在副台车部上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6是表示使第2实施方式的副台车部移动到第8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结体的连结被解除的台车部的主视图。

图2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上被引导部的主视图。

图2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上被引导部的主视图。

图30是第2实施方式的第2状态的作业架台的要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物品收纳设备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物品收纳设备中,具备物品收纳搁架2、作为物品输送装置的堆垛起重机3和作业架台4,所述物品收纳搁架2具有物品收纳部1。物品收纳部1是收纳作为物品的容器W的场所。物品收纳部1在图2所示那样的上下方向Z、图1所示那样的搁架横宽方向X上并列设置有多个。搁架横宽方向X是与上下方向Z正交的方向之一。堆垛起重机3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移动,将容器W输送。作业架台4是作业者能够搭乘的落脚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W(物品)是容纳半导体基板的FOUP(前开式晶圆盒)。

在本说明书中,如图1所示,将在俯视中(在沿着上下方向Z的方向上观察)相对于搁架横宽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为搁架前后方向Y。此外,将沿着搁架前后方向Y的一个朝向设为第1方向Y1,将沿着搁架前后方向Y的另一个朝向设为第2方向Y2。

如图1及图2所示,堆垛起重机3具备在形成在物品收纳搁架2的前方的移动路径6中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移动的行进台车7、沿着立设在行进台车7上的立柱8升降自如的升降体9、和被升降体9支承并在物品收纳部1与自己之间移载容器W的移载装置10。如图1及图2所示,物品收纳搁架2包括相对于移动路径6设置在第1方向Y1侧的第1收纳搁架2a、和相对于移动路径6设置在第2方向Y2侧的第2收纳搁架2b这一对收纳搁架。第1收纳搁架2a和第2收纳搁架2b以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夹着供堆垛起重机3移动的移动路径6并且前表面彼此对置的状态设置。

移载装置10具备支承部11和进退操作装置(未图示),所述支承部11支承容器W,所述进退操作装置使该支承部11向引退到升降体9侧的引退位置(图1所示的位置)和相对于升降体9向搁架前后方向Y的一侧突出的突出位置(未图示)进退移动。并且,移载装置10构成为,通过使进退操作装置绕纵轴心旋转,将支承部11从引退位置突出的方向择一地自如选择为第1方向Y1侧或第2方向Y2侧。因此,移载装置10相对于第1收纳搁架2a和第2收纳搁架2b的任一个都能够在与各物品收纳部1之间移载容器W。

如图1所示,在物品收纳设备中,具备将设置物品收纳搁架2和堆垛起重机3等的内部区域13的侧周围包围的壁体K。壁体K的内部区域13包括输送用区域13a和退避用区域13b。在输送用区域13a中设置有第1收纳搁架2a和第2收纳搁架2b,堆垛起重机3的移动路径6跨输送用区域13a和退避用区域13b而形成。堆垛起重机3在输送用区域13a的移动路径6中移动并输送容器W。此外,在退避用区域13b中,设有作业者能够搭乘的维护用架台(未图示),搭乘在维护用架台上的作业者能够对退避到退避用区域13b中的堆垛起重机3的高处进行维护作业。

如图2所示,在物品收纳设备的地面附近,具备将堆垛起重机3的下部(行进台车7)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引导的第1轨道14,在物品收纳设备的顶棚侧,具备将堆垛起重机3的上部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引导的第2轨道15。第1轨道14及第2轨道15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配设,第1轨道14及第2轨道15分别以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设有一对。另外,行进台车7在一对第1轨道14上行进。

如图4所示,在一对第1轨道14的各自上,具备用来将作业架台4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引导的引导块16,引导块16以将第1轨道14从上方覆盖的方式卡合在第1轨道14上。第1轨道14相当于沿着移动路径6配设的移动轨道,引导块16相当于将台车部19沿着移动路径6引导的引导部。另外,由第1轨道14和引导块16构成直线运动引导机构。当不使用作业架台4时,使引导块16退避到第1轨道14的从堆垛起重机3的移动范围偏离的部位。当使用作业架台4时,引导块16被相对于架台收纳部24移动到预先设定的设定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

如图3所示,作业架台4具备供作业者升降的梯子部18、支承梯子部18并能够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移动的台车部19、在上下方向Z上并列的多个掉落防止部20、作业者能够搭乘的多个搭乘部21、和被第2轨道15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引导的上被引导部22。并且,如图5所示,在比沿移动路径6移动的堆垛起重机3的移动轨迹T靠第1方向Y1的一侧,配置有收纳作业架台4的架台收纳部24。该架台收纳部24如图1所示,具有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观察与移动轨迹T及第2收纳搁架2b重复的部分。作业架台4在移动路径6中沿搁架横宽方向X移动自如且向架台收纳部24收纳自如地构成。另外,上述移动路径6是当在第1收纳搁架2a和第2收纳搁架2b这一对收纳搁架中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位于最靠一侧的物品收纳部1与搁架横宽方向X上最靠另一侧的物品收纳部1之间输送容器W时移动的路径,上述移动轨迹T是堆垛起重机3在该移动路径6中移动时的轨迹(区域)。即,移动轨迹T也可以是指堆垛起重机3在移动路径中移动时专有的空间。此外,关于架台收纳部24,例如也可以是,将第1收纳搁架2a和第2收纳搁架2b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形成为相同的长度,在第1收纳搁架2a的搁架横宽方向X的一端部代替物品收纳部1而具备架台收纳部24。此外,也可以是,与第2收纳搁架2b相比,将第1收纳搁架2a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形成得较短,相对于第1收纳搁架2a在搁架横宽方向X的一侧具备架台收纳部24。

架台收纳部24以位于第2收纳搁架2b的搁架横宽方向X的一端部的正面的方式装备。如图4~图6所示,架台收纳部24具备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摆动轴心摆动自如且能够与台车部19连结的第1摆动体25。第1摆动体25摆动的摆动轴心相对于移动轨迹T位于第1方向Y1侧。另外,第1摆动体25相当于摆动体。并且,第1摆动体25构成为,通过绕摆动轴心的摆动,能够姿势变更为相对于移动轨迹T位于第1方向Y1侧的第1姿势(参照图4及图5)和摆动到比该第1姿势靠移动轨迹T侧的第2姿势(参照图6)。

如图18所示,在台车部19上,具备与第1摆动体25连结的第1被连结部19a、与引导块16连结的第2被连结部19b、在第1轨道14上转动的车轮19c、和限制台车部19向搁架横宽方向X的移动的第1固定件19d。另外,第2被连结部19b相当于被连结部。如图18所示,在将第1摆动体25连结在台车部19的第1被连结部19a上、将第1摆动体25与台车部19连结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当第1摆动体25处于第1姿势时,台车部19相对于移动轨迹T位于第1方向Y1,并且台车部19为第3姿势。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当第1摆动体25处于第2姿势时,台车部19与移动轨迹T重叠,并且台车部19为第4姿势。

如图6所示,台车部19形成为下述这样的形状:在第4姿势下从搁架横宽方向X观察,上下方向Z的长度比搁架前后方向Y的长度短。通过台车部19从第3姿势变化为第4姿势,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伸长,通过从第4姿势变化为第3姿势,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缩退。这样,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伸缩自如地构成,作业架台4构成为,能够变化为如图4所示那样使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缩退的第1状态、和如图3所示那样使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伸长的第2状态。作业架台4在第1状态下被收纳在架台收纳部24中,并且在第2状态下在移动路径6中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移动。

台车部19在下述这样的位置处具备第2被连结部19b:在连结于台车部19的第1摆动体25是第2姿势且台车部19是第4姿势的状态下,能够与位于设定位置的引导块16连结。另外,第2被连结部19b与引导块16的连结用多个连结件19e连结。此外台车部19构成为,在连结于台车部19的第1摆动体25是第2姿势且台车部19是第4姿势的状态下,操作卡合式的第1固定件19d,由此能够变更为使第1固定件19d卡合在沿着第1轨道14配设的齿条上而限制台车部19向搁架横宽方向X的移动的状态、和将第1固定件19d相对于齿条的卡合解除而容许台车部19向搁架横宽方向X的移动的状态。

接着,对第1实施方式的作业架台4及其周边的结构加以说明。如图3~图6所示,在物品输送设备中,具备将第1摆动体25悬挂支承的金属线26、和连结金属线26的一端部并将金属线26卷取及放出的绞盘部27。另外,绞盘部27构成为,通过作业者旋转操作杠杆,将金属线26卷取及放出。绞盘部27装备在位于架台收纳部24的正面的第2收纳搁架2b的一端部上。从绞盘部27延伸的金属线26被卷绕到第1滑轮(链轮)28a、第2滑轮(链轮)28b、第3滑轮(链轮)28c、第4滑轮(链轮)28d上,金属线26的另一端部连结在金属线连结部29上。如图3所示,在第2收纳搁架2b的一端部的比设置绞盘部27的高度靠上方的位置,具备物品收纳部1。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物品收纳部1具备的物品支承用的物品支承体1a的图示。

如图5及图6所示,第1滑轮28a配设在第2收纳搁架2b的一端部的下端,第2滑轮28b配设在架台收纳部24的下端,第3滑轮28c配设在第1摆动体25的末端部,第4滑轮28d配设在架台收纳部24的比第2滑轮28b高的位置处。卷绕在这4个滑轮上的金属线26配设为,被卷绕在第1滑轮28a及第2滑轮28b上并穿过一对第1轨道14的下方。此外,通过在金属线26的卷绕在第4滑轮28d上的部分与连结在金属线连结部29上的另一端部之间卷绕在第3滑轮28c上,用该金属线26将第1摆动体25悬挂支承。

并且,通过从绞盘部27放出金属线26,第1摆动体25借助自重向下方摆动并从第1姿势变化为第2姿势,与移动轨迹T重叠。此外,通过用绞盘部27将金属线26卷取,第1摆动体25被拉起而向上方摆动,并从第2姿势变化为第1姿势,相对于移动轨迹T向第1方向Y1移动。

在作业架台4上,以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并列的状态具备第1架台立柱31a和第2架台立柱31b这一对架台立柱31。这些第1架台立柱31a及第2架台立柱31b的下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台车部19上。第1架台立柱31a及第2架台立柱31b分别由以沿着上下方向Z的姿势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并列的一对纵框架32、和跨一对纵框架32架设的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延伸的姿势的多个横框架33构成,形成为梯子状。第2架台立柱31b位于比第1架台立柱31a靠第2方向Y2的一侧。此外,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着连结件34的第1方向Y1侧的端部,第2架台立柱31b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着连结件34的第2方向Y2侧的端部。另外,连结件34以在上下方向Z上并列的状态配设有多个。这样,第1架台立柱31a和第2架台立柱31b经由多个连结件34连结,第1架台立柱31a和第2架台立柱31b构成为,在维持相互平行的姿势的同时相互远近移动。

在第1架台立柱31a的上部,连结着第2摆动体35的末端部。

第2摆动体35的基端部连结在装备于架台收纳部24的框架件上,第1摆动体25与第2摆动体35平行地配设。如图5及图6所示,一对架台立柱31随着作业架台4从第1状态变化为第2状态,第1架台立柱31a和第2架台立柱31b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离开并在第2方向Y2上移动到第1架台立柱31a及第2架台立柱31b在移动轨迹T上重叠的位置。此外,一对架台立柱31随着作业架台4从第2状态变化为第1状态,第1架台立柱31a和第2架台立柱31b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接近,并且第1架台立柱31a及第2架台立柱31b在相对于移动轨迹T在第1方向Y1上移动之前在第2方向Y2上移动。

在第1架台立柱31a及第2架台立柱31b的下端部上连结着棒状的保持框架36。连结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的保持框架36构成为,其基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通过摆动,能够变化为末端部位于比基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的上方姿势(图5所示的姿势)和末端部位于比基端部靠下方的位置的下方姿势(图6所示的姿势)。并且,保持框架36构成为,在上方姿势下能够将末端部连结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在下方姿势下能够将末端部连结到台车部19上。此外,连结在第2架台立柱31b上的保持框架36也同样,构成为能够变化为上方姿势和下方姿势。并且,在作业架台4变化为第2状态的状态下,通过将保持框架36的末端部连结到台车部19上,台车部19与第1架台立柱31a及第2架台立柱31b的位置关系被固定,由此作业架台4被保持为第2状态。

梯子部18被固定在第2架台立柱31b的横框架33上。这样被固定在第2架台立柱31b上的梯子部18如图5及图6所示,随着作业架台4从第1状态变化为第2状态,相对于第1架台立柱31a在第2方向Y2上移动并从第1架台立柱31a离开,并且移动到与移动轨迹T重叠的第1位置。此外,梯子部18随着作业架台4从第2状态变化为第1状态,相对于第1架台立柱31a在第1方向Y1上移动并与第1架台立柱31a接近,并且相对于移动轨迹T移动到第1方向Y1侧的第2位置。

多个掉落防止部20分别由多个连结件34、和第1架台立柱31a的横框架33构成。并且,构成掉落防止部20的一部分的横框架33随着作业架台4从第1状态变化为第2状态,相对于第2架台立柱31b在第1方向Y1上移动,并移动到从第2架台立柱31b离开的第3位置。此外,构成掉落防止部20的一部分的横框架33随着作业架台4从第2状态变化为第1状态,相对于第2架台立柱31b在第2方向Y2上移动,并移动到与第2架台立柱31b接近的第4位置。

这样,多个掉落防止部20分别向第4位置和第3位置移动自如地构成,所述第3位置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比第4位置更靠近梯子部18。在第4位置的多个掉落防止部20与梯子部18之间,形成有使用梯子部18在梯子部18上升降的作业者的升降区域。第1架台立柱31a,第2架台立柱31b,第1摆动体25及第2摆动体35使台车部19与梯子部18及多个掉落防止部20连动。因此,随着台车部19从第4姿势变化为第3姿势,使梯子部18从第2位置移动到第1位置,并使多个掉落防止部20从第4位置移动到第3位置。此外,随着台车部19从第3姿势变化为第4姿势,使梯子部18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并使多个掉落防止部20从第3位置移动到第4位置。即,由第1架台立柱31a、第2架台立柱31b、第1摆动体25及第2摆动体35构成使多个掉落防止部20与台车部19连动的连动部。

如图11~图14所示,上被引导部22被第1架台立柱31a的上端部支承。并且,在第1摆动体25连结到台车部19上并且台车部19变化为第3姿势的状态下,在一对第2轨道15中的搁架前后方向Y上位于第1方向Y1侧的第2轨道15的正下方。此外,在上被引导部22上,具备多组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并列的一对第1引导辊22a。上被引导部22向下降位置和比该下降位置高的上升位置升降自如地被第1架台立柱31a支承。通过使上被引导部22下降到下降位置,使上被引导部22的整体位于比第2轨道15靠下方的位置,使得当使台车部19摆动时上被引导部22不与第2轨道15干涉。此外构成为,通过使上被引导部22上升到上升位置,第2轨道15位于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并列的一对第1引导辊22a之间,在限制作业架台4向搁架前后方向Y的移动的同时将其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引导。上被引导部22构成为,在下降位置和升降位置的各自位置,通过操作第2固定件22b及插拔固定销22c,能够变更为将上被引导部22固定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的状态、和将上被引导部22相对于第1架台立柱31a的固定解除的状态。

作业架台4相对于梯子部18在第1方向Y1侧(升降侧)具备作业者能够搭乘的搭乘部21。该搭乘部21具备供作业者搭乘的搭乘面21a。作业架台4向第5状态和第6状态变化自如地构成。第5状态是下述这样的状态:搭乘面21a呈沿着上下方向Z及搁架横宽方向X的姿势,且搭乘面21a相对于使用梯子部18在梯子部18上升降的作业者的升降区域位于第1方向Y1侧(相对于升降区域与梯子部18存在的方向相反的一侧)。第6状态是下述这样的状态:搭乘面21a呈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及搁架前后方向Y的姿势,且搭乘部21位于与升降区域重叠的位置。

如果对搭乘部21加以说明,则如图8~图10所示,搭乘部21在上下方向Z上设置有多个,搭乘部21分别具备基框38、第1台阶39、第2台阶40、形成搭乘面21a的搭乘体41、和使第1台阶39、第2台阶40及搭乘体41连动的连动机构42。基框38的第1方向Y1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第2方向Y2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第2架台立柱31b上。随着使台车部19变化为第3姿势和第4姿势,基框38与该台车部19及连结件34同样地姿势变化。

连动机构42具备第1带42b、第2带42d和连结棒42e,所述第1带42b卷绕在沿搁架前后方向Y并列的一对前后滑轮(链轮)42a上,所述第2带42d卷绕在沿上下方向Z并列的一对上下滑轮(链轮)42c上,所述连结棒42e与一对前后滑轮42a的位于第1方向Y1的前后滑轮42a和一对上下滑轮42c的位于下方的上下滑轮42c一体旋转。另外,第1带42b及第2带42d分别具备一对。此外,一对前后滑轮42a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基框38上,下侧的上下滑轮42c被连结棒42e支承,上侧的上下滑轮42c被第2架台立柱31b旋转自如地支承。

第1台阶39连结在一对第2带42d的一个上,第2台阶40连结在一对第2带42d的另一个上。此外,第1台阶39连结在环状的第2带42d的第1方向Y1侧的部分上,第2台阶40连结在环状的第2带42d的第2方向Y2侧的部分上。因此,通过使第1台阶39向下方移动,第2台阶40向上方移动,通过使第2台阶40向下方移动,第1台阶39向上方移动。

搭乘体41具备位于第1方向Y1侧的第1部分41a和位于第2方向Y2侧的第2部分41b。第1部分41a的第2方向Y2侧的端部与第2部分41b的第1方向Y1侧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此外,第1部分41a的第1方向Y1侧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基框38上。此外,第2部分41b的第2方向Y2侧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第1带42b上。并且,在搭乘部21成为第6状态的情况下,使第2台阶40向下方移动,由此,搭乘体41的第2方向Y2的端部向第1方向Y1移动,搭乘体41被弯折以使第1部分41a与第2部分41b的连结部位被向上方抬起,由此搭乘部21成为第5状态(图10→图8)。此外,在搭乘部21成为第5状态的情况下,使第1台阶39向下方移动,搭乘体41的第2方向Y2的端部向第2方向Y2移动,搭乘体41以第1部分41a与第2部分41b的连结部位向下方拉下的方式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延伸,由此搭乘部21成为第6状态(图8→图10)。

接着,对使用作业架台4时的次序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作业架台4在第1状态下被收纳在架台收纳部24中。此外,当使作业架台4从第1状态变化为第2状态时,使引导块16相对于架台收纳部24向预先设定的设定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移动。

当使作业架台4从第1状态变化为第2状态时,作业者对绞盘部27进行旋转操作而从绞盘部27将金属线26放出,使第1摆动体25从第1姿势变化为第2姿势,如图5及图6所示,使台车部19从第3姿势变化为第4姿势。通过这样使台车部19变化为第4姿势,梯子部18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并且掉落防止部20从第3位置移动到第4位置。在这样使台车部19变化为第4姿势后,如图6所示,将保持框架36连结在台车部19上而将作业架台4保持为第2状态,如图17所示,将第1固定件19d切换为限制状态而限制台车部19向搁架横宽方向X的移动,如图7所示,将引导块16连结到台车部19的第2被连结部19b(被连结部)上。

接着,作业者登上梯子部18,使多个搭乘部21中的位于最上方的搭乘部21从第5状态变化为第6状态。作业者搭乘到第6状态的搭乘部21上,使上被引导部22从下降位置移动到上升位置,在使上被引导部22卡合在第2轨道15上之后,使第2摆动体35相对于架台立柱31的固定解除。如图15及图16所示,从架台立柱31脱离的第2摆动体35连结到架台收纳部24的框架件上。然后,作业者使位于最上方的搭乘部21从第6姿势变化为第5姿势,从梯子部18下来,使第1摆动体25相对于台车部19的固定解除后,对绞盘部27进行操作,使第1摆动体25成为第1姿势。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来说明物品收纳设备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在说明第2实施方式时,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19、图20及图30所示,作业架台4具备供作业者升降的梯子部18、支承梯子部18并且能够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移动的台车部19、作业者的掉落防止用的在上下方向Z上并列的多个掉落防止部20、作业者能够搭乘的多个搭乘部21、被第2轨道15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引导的上被引导部22、和副台车部51。如图22~图26所示,副台车部51构成为,能够跨装备在架台收纳部24上的固定台52和第4姿势的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移动。具体而言,副台车部51能够沿着搁架前后方向Y移动,以便能够状态变化为被固定台52及第4姿势的台车部19支承的状态、和仅被第4姿势的台车部19支承的状态。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不具备装备在第2收纳搁架2b的一端部上的绞盘部27及将第1摆动体25悬挂支承的金属线26,作业者直接摆动操作台车部19。

副台车部51由第1台车51a和第2台车51b构成。第2台车51b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第1台车51a上,第2台车51b摆动的摆动轴心位于第1台车51a的搁架前后方向Y的中央部。第2台车51b构成为,通过绕该摆动轴心摆动,能够变化为与第1台车51a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并列并且被台车部19支承的放倒姿势(图24所示的姿势)、和从该放倒姿势向上方摆动而包含在第1台车51a的搁架前后宽度方向的宽度内的起立姿势(图22及图23所示的姿势)。并且,通过使第2台车51b成为起立姿势,副台车部51成为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缩退的第3状态,通过使第2台车51b成为放倒姿势,副台车部51成为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伸长的第4状态。这样,副台车部51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向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缩退的第3状态和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伸长的第4状态伸缩自如地构成。

在使副台车部51变化为第3状态的状态且使副台车部51的第1台车51a位于固定台52上的状态下,副台车部51位于相对于移动轨迹T位于第1方向Y1的第7位置(图21及图22所示的位置)。在使副台车部51变化为第4状态后使副台车部51在第2方向Y2上移动,在使副台车部51的第1台车51a及第2台车51b两者位于台车部19上的状态下,副台车部51位于与移动轨迹T重叠的第8位置(图26所示的位置)。在如上述那样使副台车部51(第1台车51a及第2台车51b)位于第8位置的状态下,构成为能够用图外的第3固定件将台车部19的第1连结部19f固定到副台车部51的第2台车51b的第3被连结部51c上。

在作业架台4上,作为架台立柱31而仅具备第1架台立柱31a,第1架台立柱31a以相对于副台车部51的第1台车51a的姿势被固定的状态立设。如图23~图25所示,第1架台立柱31a在副台车部51位于第7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移动轨迹T位于第1方向Y1,如图26所示,在副台车部51位于第8位置的状态下,位于与移动轨迹T重叠的位置。

梯子部18被固定在第1架台立柱31a的横框架33上。这样,梯子部18经由第1架台立柱31a被固定在副台车部51上。如图23~图26所示,通过副台车部51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移动,该梯子部18向相对于移动轨迹T向第1方向Y1退避的位置、和与移动轨迹T重叠的位置移动。此外,梯子部18在使作业架台4变化为第2状态的状态下,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位于比作业架台4的中央部靠第1方向Y1侧的位置。

多个掉落防止部20分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Z上观察第1方向Y1开口的U字状,掉落防止部20的基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并且,多个掉落防止部20分别构成为向第6位置(图19所示的位置)和第5位置(图20所示的位置)移动自如,在所述第6位置中,掉落防止部20的一部分相对于使用梯子部18在梯子部18的第2方向Y2侧升降的作业者的升降区域位于第2方向Y2侧,在所述第5位置中,使掉落防止部20从该第6位置向上方摆动,且所述第5位置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比第6位置更靠近梯子部18。在多个掉落防止部20的末端部连结着连结部54,多个掉落防止部20构成为,一体地向第5位置和第6位置移动。

在连结部54的下端部具备摆动部55,通过在多个掉落防止部20位于第5位置的状态下将连结部54的下端部连结在副台车部51的第2台车51b上,能够将多个掉落防止部20保持在第6位置。并且,在第6位置的多个掉落防止部20与梯子部18之间,形成有使用梯子部18在梯子部18上升降的作业者的升降区域。这样,作业架台4构成为,在副台车部51为第4状态且使多个掉落防止部20位于第6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连结部54固定到副台车部51上而将多个掉落防止部20保持在第6位置。另外,摆动部55相当于保持机构。

上被引导部22具备支承第2引导辊56的第1支承体57、将第1支承体57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移动自如地支承的第2支承体58、和由将第1支承体57相对于第2支承体58向第2方向Y2施力的拉伸弹簧构成的弹性体59。第2支承体58被固定在第1架台立柱31a的上端部。并且,随着副台车部51从第7位置向第8位置移动,第2引导辊56相对于第2轨道15从第1方向Y1侧抵接,该第2引导辊56被弹性体59的施力向第2轨道15推压。上被引导部22构成为,通过第2引导辊56相对于第2轨道15从第1方向Y1侧接触,在限制作业架台4向搁架前后方向Y的移动(特别是向第2方向Y2的移动)的同时将其在搁架横宽方向X上引导。

作业架台4相对于梯子部18在第2方向Y2侧(升降侧)具备作业者能够搭乘的搭乘部21。该搭乘部21具备供作业者搭乘的搭乘面21a。搭乘部21构成为向第5状态和第6状态变化自如。第5状态是下述这样的状态:搭乘面21a呈沿着上下方向Z及搁架前后方向Y的姿势,且搭乘面21a相对于使用梯子部18在梯子部18上升降的作业者的升降区域位于第2方向Y2侧(相对于升降区域与梯子部18存在的方向相反的一侧)。第6状态是下述这样的状态:搭乘面21a呈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及搁架前后方向Y的姿势,且搭乘部21位于与升降区域重叠的位置。

如果对搭乘部21加以说明,则搭乘部21在上下方向Z上设置有多个,搭乘部21分别具备基框38和形成搭乘面21a的搭乘体41。基框38的第1方向Y1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第1架台立柱31a上,第2方向Y2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连结部54上。随着使多个掉落防止部20变化到第5位置和第6位置,基框38与该多个掉落防止部20同样地姿势变化。搭乘体41的第2方向Y2的端部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基框38上。并且,能够通过使搭乘体41从第6状态向上方摆动而使其变化为第5状态,通过使搭乘体41从第5状态向下方摆动而使其变化为第6状态。

接着,对使用作业架台4时的次序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作业架台4在第1状态下收纳在架台收纳部24中。此外,当使作业架台4从第1状态变化为第2状态时,使引导块16相对于架台收纳部24向预先设定的设定位置移动。

如图21及图22所示,当使作业架台4从第1状态变化为第2状态时,作业者对台车部19进行直接操作而使台车部19的姿势从第3姿势变化为第4姿势。在这样使台车部19变化为第4姿势后,首先,如图23及图24所示,将副台车部51从第3状态切换为第4状态,接着,使多个掉落防止部20从第5位置移动到第6位置。然后,如图25所示,将摆动部55连结在副台车部51上而将多个掉落防止部20保持在第6位置。并且,如图25及图26所示,使副台车部51从第7位置移动到第8位置,在副台车部51位于第8位置的状态下将副台车部51固定到台车部19上。另外,通过使副台车部51从第7位置移动到第8位置,如图28及图29所示,上被引导部22成为被第2轨道15引导的状态。并且,如图27所示,在使第1摆动体25相对于台车部19的固定解除后,作业者直接操作,使第1摆动体25成为第1姿势。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使台车部19绕沿着搁架横宽方向X的轴心摆动而姿势变更为第3姿势和第4姿势,使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伸缩,但也可以构成为,将台车部19用第1台车部分和第2台车部分构成,通过使第1台车部分相对于第2台车部分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滑动移动,使台车部19在搁架前后方向Y上伸缩。

(2)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引导体以与移动轨道卡合的状态装备,在将台车部19从第3姿势变化为第4姿势后将台车部19连结到引导部上,但也可以构成为,将引导部连结在台车部19上,随着将台车部19从第3姿势变化为第4姿势,引导部与移动轨道卡合。

(3)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作业架台4构成为能够变化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将第1状态的作业架台4收纳到架台收纳部24中,但也可以构成为,将作业架台4构成为不能从第2状态变化为第1状态,将第2状态的作业架台4收纳到架台收纳部24中。

(4)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使台车部19的摆动与梯子部18的移动及掉落防止部20的移动连动,但也可以构成为,使梯子部18和掉落防止部20中的一个或两者不与台车部19连动,而单独地移动。

(5)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具备搭乘部21及掉落防止部20,但也可以不具备这些搭乘部21和掉落防止部20中的一个或两者。

以下,对在上述说明的物品收纳设备的概要简单地说明。

作为1个技术方案,物品收纳设备以铅直方向为上下方向,以与前述上下方向正交的1个方向为搁架横宽方向,以与前述上下方向及前述搁架横宽方向正交的方向为搁架前后方向,具备:物品收纳搁架,该物品收纳搁架在前述上下方向及前述搁架横宽方向上分别并列配置有多个收纳物品的物品收纳部;物品输送装置,该物品输送装置在前述物品收纳部与自己之间移载物品,并且沿着沿前述搁架横宽方向形成的移动路径移动而输送物品;作业架台,该作业架台能够沿着前述移动路径移动,具有梯子部,且作业者能够搭乘;以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一个朝向为第1方向,以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另一个朝向为第2方向;前述物品收纳搁架包括第1收纳搁架和第2收纳搁架这一对收纳搁架,所述第1收纳搁架相对于前述移动路径设置在前述第1方向侧,所述第2收纳搁架相对于前述移动路径设置在前述第2方向侧;在比作为当前述物品输送装置在前述移动路径中移动时专有的空间的移动轨迹靠前述第1方向的一侧,具有收纳前述作业架台的架台收纳部;前述架台收纳部和前述移动轨迹在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方向上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复,前述架台收纳部和前述第2收纳搁架在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方向上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复。

根据该方案,能够在第2收纳搁架中在与架台收纳部重复的部分上也设置物品收纳部,能够在该物品收纳部中收纳物品。此外,由于架台收纳部和移动轨迹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复,所以物品输送装置能够在移动路径中移动,将物品向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观察与架台收纳部重复的物品收纳部输送或从该物品收纳部输送物品。另外,架台收纳部既可以装备在第1收纳搁架上,也可以相对于第1收纳搁架装备在搁架横宽方向的一侧。

这样,通过将架台收纳部以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观察与第2收纳搁架重复的方式配置,与将架台收纳部相对于第1收纳搁架及第2收纳搁架这一对收纳搁架配置在搁架横宽方向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物品收纳设备的收纳效率的改善。

这里,优选的是,前述作业架台具备支承前述梯子部且能够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移动的台车部;前述台车部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伸缩自如地构成;前述作业架台能够使状态不同而成为使前述台车部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缩退的第1状态、和使前述台车部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伸长的第2状态;前述作业架台在被前述架台收纳部收纳的情况下被设定为前述第1状态,在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在前述移动路径中移动的情况下被设定为前述第2状态。

根据该方案,作业架台以使台车部在搁架前后方向上缩退的第1状态被架台收纳部收纳。由于第1状态的作业架台的台车部在搁架前后方向上缩退,所以与将台车部以伸长状态的原状收纳的情况相比,架台收纳部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较小就足够。此外,当作业架台在移动路径中在搁架横宽方向上移动时,作业架台是使台车部伸长的第2状态。因而,作业架台不易翻倒,容易使作业架台沿着搁架横宽方向移动。这样,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收纳到在搁架前后方向上较小的架台收纳部中、同时容易沿着搁架前后方向移动的作业架台。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架台收纳部具备绕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的摆动轴心摆动、并且能够与前述台车部连结的摆动体;前述摆动轴心相对于前述移动轨迹位于前述第1方向侧;前述摆动体通过摆动,能够姿势变更为相对于前述移动轨迹位于前述第1方向侧的第1姿势、和摆动到比该第1姿势靠前述移动轨迹侧的第2姿势;在前述摆动体在前述摆动体与前述台车部连结的状态下是前述第1姿势的情况下,前述台车部为相对于前述移动轨迹位于前述第1方向侧的第3姿势;在前述摆动体在前述摆动体与前述台车部连结的状态下是前述第2姿势的情况下,前述台车部为在沿着前述上下方向、前述搁架前后方向及前述搁架横宽方向的方向上观察与前述移动轨迹重复的第4姿势;前述台车部形成为下述这样的形状:在前述第4姿势下,在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的方向上观察,前述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长度短;在从前述第3姿势切换为前述第4姿势的情况下,前述台车部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伸长;在从前述第4姿势切换为前述第3姿势的情况下,前述台车部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缩退。

根据该方案,在摆动体与台车部连结的状态下,借助向摆动体或台车部的直接操作使台车部的姿势变化,由此能够进行作业架台的切换和台车部的移动两者。因而,与将它们分别进行的情况相比,变得更容易进行作业架台的切换及台车部的移动。

此外,优选的是,物品收纳设备具备将前述台车部沿着前述移动路径引导的引导部;前述引导部与沿着前述移动路径配设的移动轨道卡合;前述台车部具备与前述引导部连结的被连结部;前述被连结部装备于下述这样的位置:在连结于前述台车部的前述摆动体是前述第2姿势、前述台车部是前述第4姿势的状态下,能够与前述引导部连结。

在台车部是第4姿势的状态下,作业架台能够在移动轨道中移动。根据上述方案,在使台车部从第3姿势变化为第4姿势后,能够容易地将作业架台的台车部与卡合在移动轨道上的引导部连结。此外,台车部与卡合在移动轨道上的引导部连结,由此能够使台车部沿着移动轨道稳定地移动。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作业架台具备使前述梯子部与前述台车部连动的连动部;在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或前述上下方向的方向上观察,相对于前述移动轨迹将前述第1方向侧的位置设为第1位置,在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或前述上下方向的方向上观察,将与前述移动轨迹重复的位置设为第2位置;前述梯子部在前述作业架台是前述第2状态的情况下位于前述第2位置;前述连动部随着前述台车部从前述第4姿势变化为前述第3姿势,使前述梯子部从前述第2位置移动到前述第1位置,随着前述台车部从前述第3姿势变化为前述第4姿势,使前述梯子部从前述第1位置移动到前述第2位置。

根据该方案,当台车部处于第1状态时,梯子部相对于移动轨迹位于第1方向侧,所以物品输送装置能够在不与梯子部干涉的情况下在移动路径中移动。此外,由于梯子部和台车部借助连动部连动,所以能够通过进行使台车部变化和使梯子部移动的某一个,得到台车部成为第3姿势且梯子部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和台车部成为第4姿势且梯子部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因此,不需要与台车部的状态的变化另外地使梯子部移动,所以能够节省使梯子部移动的工作量。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作业架台具备在前述上下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掉落防止部;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分别能够在第3位置与第4位置之间移动;前述第3位置是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比前述第4位置更靠近前述梯子部的位置;在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处于前述第4位置的情况下,在被前述梯子部和前述掉落防止部包围的空间中,形成有使用前述梯子部在前述梯子部上升降的作业者的升降区域;前述连动部使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与前述台车部连动;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随着前述台车部从前述第4姿势变化为前述第3姿势,从前述第4位置移动到前述第3位置,随着前述台车部从前述第3姿势变化为前述第4姿势,从前述第3位置移动到前述第4位置。

根据该方案,由于第3位置是比第4位置更靠近梯子部的位置,所以在多个掉落防止部处于第3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作业架台在搁架前后方向上变小。另一方面,在多个掉落防止部处于第4位置的情况下,多个掉落防止部相对于作业者的升降区域存在于搁架前后方向的一侧。因此,能够用多个掉落防止部防止使用梯子部在升降区域中升降的作业者掉落。此外,由于多个掉落防止部与台车部借助连动部连动,以使多个掉落防止部随着台车部的变化而移动,所以不需要与台车部的状态的变化另外地使多个掉落防止部移动,能够节省使掉落防止部移动的工作量。

此外,优选的是,具备:金属线,该金属线将前述摆动体悬挂支承;绞盘部,该绞盘部连结前述金属线的一端部,将前述金属线卷取及放出;前述摆动体通过由前述绞盘部将前述金属线卷取而从前述第2姿势变化为前述第1姿势,通过从前述绞盘部将前述金属线放出而从前述第1姿势变化为前述第2姿势。

根据该方案,能够借助绞盘部的操作使摆动部摆动,使台车部变化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因此,作业者不需要一边支撑台车部一边使台车部变化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能够容易地使台车部变化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架台收纳部具备固定台;前述作业架台具备副台车部,该副台车部能够沿着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移动为被前述固定台及前述第4姿势的前述台车部支承的状态、和被前述第4姿势的前述台车部支承的状态;前述梯子部被固定在前述副台车部上;该梯子部通过前述副台车部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移动,向在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或前述上下方向的方向上观察相对于前述移动路径退避到前述第1方向侧的第1位置、和在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或前述上下方向的方向上观察与前述移动轨迹重复的第2位置移动。

例如,当使作业架台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变化时,首先,在使台车部变化为第4姿势后,使被固定部及台车部支承的副台车部移动为仅被台车部支承。由于梯子部被固定在副台车部上,所以梯子部从相对于移动路径退避到第1方向侧的位置向与移动轨迹重叠的位置移动。这样,单独地进行台车部的变化、和由副台车部的移动带来的梯子部的移动,由此,与将台车部的变化和梯子部的移动一起进行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轻的操作力进行。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梯子部在前述作业架台变化为前述第2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前述作业架台的中央部更靠前述第1方向侧的位置;前述作业架台具备多个掉落防止部、架台立柱和连结部,所述多个掉落防止部在前述上下方向上并列,在所述架台立柱上,绕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着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的基部,在所述连结部上连结着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的末端部;前述掉落防止部能够在第5位置与第6位置之间移动;设当作业者使用前述梯子部在前述梯子部的前述第2方向侧升降时该作业者穿过的空间为升降区域;前述第6位置是前述掉落防止部的一部分相对于前述升降区域处于前述第2方向侧的位置;前述第5位置是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比前述第6位置更靠近前述梯子部的位置;前述副台车部能够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伸缩为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缩退的第3状态、和在前述搁架前后方向上伸长的第4状态;前述作业架台具备将前述连结部固定到前述副台车部上而保持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的保持机构;前述保持机构在前述副台车部是前述第4状态、并且前述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处于前述第6位置的状态下,将多个前述掉落防止部保持在前述第6位置。

根据该方案,由于第5位置是比第6位置更靠近梯子部的位置,所以在多个掉落防止部处于第5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作业架台在搁架前后方向上变小。另一方面,在多个掉落防止部处于第6位置的情况下,多个掉落防止部相对于作业者的升降区域仅存在于搁架前后方向的一侧。因此,能够用多个掉落防止部防止使用梯子部在升降区域中升降的作业者掉落。此外,由于多个掉落防止部能够被保持机构保持在第6位置,所以当作业者使用梯子部在升降区域中升降时,多个掉落防止部不从第6位置移动,作业者容易在升降区域中升降。此外,例如,当使作业架台从第1状态向第2状态变化时,首先,在使台车部变化为第4姿势后,使被固定部及台车部支承的副台车部移动为仅被台车部支承。由于梯子部被固定在副台车部上,所以梯子部被从相对于移动路径退避到第1方向侧的位置移动到与移动轨迹重叠的位置。这样,通过单独地进行台车部的变化、和由台车部的移动带来的梯子部的移动,与将台车部的变化和梯子部的移动一起进行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轻的操作力进行。

此外,优选的是,相对于前述梯子部将前述第1方向侧或前述第2方向侧设为升降侧,前述作业架台在该升降侧具备作业者能够搭乘的搭乘部;前述搭乘部具备供作业车搭乘的搭乘面;前述搭乘部能够在第5状态与第6状态之间变化;设当作业者使用前述梯子部在前述梯子部上升降时该作业者穿过的空间为升降区域;前述第5状态是下述这样的状态:前述搭乘面为沿着前述上下方向及前述搁架横宽方向的姿势,并且前述搭乘部相对于前述升降区域位于与前述梯子部存在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前述第6状态是下述这样的状态:前述搭乘面为沿着前述搁架横宽方向及前述搁架前后方向的姿势,并且前述搭乘部处于与前述升降区域重复的位置。

根据该方案,如果使搭乘部变化为第5状态,则搭乘部不与升降区域重叠,此外,搭乘部在搁架前后方向上变小,所以当作业者在升降区域中升降时搭乘部不易成为妨碍。此外,如果使搭乘部变化为第6状态,则搭乘部与作业区域重叠,在升降区域中升降的作业者能够容易地搭乘到搭乘部上。并且,当作业者进行物品收纳搁架等的维护作业时,能够搭乘到作业架台具备的搭乘部的沿着搁架前后方向及搁架横宽方向的搭乘面上而进行维护作业,所以容易进行维护作业。

附图标记说明

1 物品收纳部;2 物品收纳搁架;2a 第1收纳搁架;2b 第2收纳搁架;3 堆垛起重机(物品输送装置);4 作业架台;6 移动路径;7 行进台车;8 立柱;9 升降体;10 移载装置;14 第1轨道(移动轨道);16 引导块(引导部);18 梯子部;19 台车部;19b 第2被连结部(被连结部);20 掉落防止部;21 搭乘部;24 架台收纳部;25 第1摆动体(摆动体);26 金属线;27 绞盘部;31 架台立柱;51 副台车部;52 固定台;54 连结部;T 移动轨迹;W 容器(物品);X 搁架横宽方向;Y 搁架前后方向;Y1 第1方向;Y2 第2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