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脱落打翻的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7151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脱落打翻的水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脱落打翻的水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通过水桶取水是经常要做的事情。现有的水桶一般是在桶体上端两侧开有圆孔,提杆两端分别穿过该圆孔来实现桶体和提手的连接安装。上述连接方式,在水桶使用一段时间后,提杆会由于在提水时持续受到下拉的作用力,会导致提杆向外扩张。扩张一定尺寸后,在提水的过程中桶体会很容易从提杆中脱落打翻,造成取水失败或者将衣服及其周围环境物品淋湿,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脱落打翻的水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脱落打翻的水桶,包括桶体和用于提起桶体的提杆,在所述桶体的开口设有一圈向外后再向下的翻边,在所述翻边的相对两侧设有安装所述提杆的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将所述提杆端部滑入卡住且竖直设置的卡口,所述卡口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滑入部分、卡住部分、过渡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滑入部分、所述卡住部分、所述过渡部分和所述固定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滑入部分为从所述固定块下端开始斜向上的开口,所述卡住部分为连通所述滑入部分顶部向上延伸并在其内壁设有相对凸起的开口,所述过渡部分为连通所述卡住部分顶部向上延伸的方形开口,所述固定部分为连通所述过渡部分顶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提杆端部相匹配的圆孔;

在所述提杆的端部外接有防止其从所述卡口脱出的挡块,所述桶体成上下下大的锥形状。

进一步,所述卡住部分内壁设置的凸起为圆弧状。

进一步,所述挡块为圆形块,并且其直径大于所述提杆的直径和所述卡口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有连接到所述桶体外壁上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桶体、所述翻边和所述固定块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脱落打翻的水桶,将提杆安装到桶体方便快捷,并且在水桶长时间使用后,不会造成水桶脱落提杆打翻的现象,同时桶体成上下下大的锥形状,静止放置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除去提杆);

图3为图2的A-A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桶体,2、提杆,3、翻边,4、固定块,5、滑入部分,6、卡住部分,7、过渡部分,8、固定部分,9、挡块,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防止脱落打翻的水桶,包括桶体1和用于提起桶体1的提杆2,所述桶体1成上下下大的锥形状,桶体1成上下下大的锥形状,静止放置更加稳固。在所述桶体1的开口设有一圈向外后再向下的翻边3,在所述翻边3的相对两侧设有安装所述提杆2的固定块4。所述桶体1、所述翻边3和所述固定块4一体成型,提高整个水桶的强度。所述固定块4的内侧设有连接到所述桶体1外壁上的加强筋10,由于提水的时候,大部分受力集中在固定块4上,加强筋10的设置,提高了固定块4的强度,防止固定块4过早的损坏。

所述固定块4上设有将所述提杆2端部滑入卡住且竖直设置的卡口,所述卡口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滑入部分5、卡住部分6、过渡部分7和固定部分8。所述滑入部分5、所述卡住部分6、所述过渡部分7和所述固定部分8相互连通。所述滑入部分5为从所述固定块4下端开始斜向上的开口;所述卡住部分6为连通所述滑入部分5顶部向上延伸并在其内壁设有相对凸起的开口,优选的:所述卡住部分6内壁设置的凸起为圆弧状;所述过渡部分7为连通所述卡住部分6顶部向上延伸的方形开口;所述固定部分8为连通所述过渡部分7顶部向上延伸并与所述提杆2端部相匹配的圆孔。

将提杆2安装到桶体1的时候,将提杆2的一端先沿着滑入部分5向上滑动,滑动到卡住部分6的时候,继续稍加力度向上滑动,卡住部分6的凸起会在本身的弹力形变下,相两侧扩张,从而使的提杆2可以卡入到所述过渡部分7,持续沿着滑动部分向上滑动会来到固定部分8。至此,便完成了提杆2一端的安装,另外一端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亦可快速安装连接好。另外在所述提杆2的端部外接有防止其从所述卡口脱出的挡块9,所述挡块9为圆形块,并且其直径大于所述提杆2的直径和所述卡口的最大宽度。在挡块9的作用下,防止提水的时候提杆2的端部向外扩张而脱离固定块4导致水桶打翻。水桶不使用的时候,提杆2在卡住部分的6的作用下也不会从滑入部分5向下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