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落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233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坠落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涉及一种防坠落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其安全性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电梯遇到由于钢丝绳断裂、地震等意外,引起轿厢急坠时,应该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在轿厢到达井道底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轿厢内的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坠落的电梯,可在电梯异常坠落的时候自动减慢自身速度,并可断电运行,保证电梯内的搭乘人员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坠落的电梯,包括设于井道内的轿厢,所述轿厢包括本体层和防护层,所述本体层和防护层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所述本体层和防护层之间设有安全锁,所述安全锁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子扣和母扣,所述母扣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子扣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速度感应器、重力锁止机构、卡爪和卡爪安全锁,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子扣配合,当其关闭时,扣合所述子扣;当其打开时,松开所述子扣;所述卡爪安全锁在通电情况下当所述速度感应器检测到的轿厢速度小于预定值时,锁定所述卡爪,当所述速度感应器检测到的轿厢速度大于预定值时,释放所述卡爪;当所述卡爪安全锁断电时,自动释放所述卡爪;所述重力锁止机构用于根据当前的竖直加速度大小打开或关闭所述卡爪。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母扣为圆管,所述子扣为能够套合于所述圆管中的圆柱,所述圆柱的端部设有卡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卡爪对称铰接于所述圆管的上下侧,并能伸入圆管内,将圆柱的卡头扣合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重力锁止机构包括设于卡爪的铰接点的前方连接卡爪和圆管的压缩弹簧,以及设于位于圆管下侧的卡爪的末端处的平衡块,所述卡爪连接有同步杆,所述同步杆的末端设于水平滑槽内,并能在所述水平滑槽的限制下水平滑动;在正常重力条件下,所述平衡块产生的扭矩大于压缩弹簧产生的扭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卡爪安全锁包括电磁推杆,所述电磁推杆连接有挡块,当所述电磁推杆通电时,所述挡块伸出,使所述卡爪保持锁定状态;当所述电磁推杆断电时,所述挡块缩回,使所述卡爪处于自由状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平衡块向外伸出,其能够与设于电梯井道壁上的紧急触发模块配合,将所述卡爪强制打开。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紧急触发模块设于电梯井道壁上轿厢正常运行位置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层位于设有所述防护层的一侧设有逃生口,一般状态下,所述逃生口被所述防护层覆盖;当安全锁打开,所述防护层与本体层分离时,所述逃生口自动打开,所述防护层和本体层之间留有逃生间隙。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包括本体层和防护层,当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时,所述防护层与本体层分离,并与井道壁接触和摩擦,以此降低轿厢的坠落速度,保证保证电梯内的搭乘人员的安全。所述防护层由安全锁固定在本体层上,安全锁可以在断电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即使轿厢坠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轿厢断电,所述防护层仍然可以正常分离,保证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坠落的电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本体层和防护层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安全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全锁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防坠落的电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防坠落的电梯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坠落的电梯,包括设于井道1内的轿厢2,所述轿厢2包括本体层3和防护层4,所述本体层3和防护层4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5,所述本体层3和防护层4之间设有安全锁6,所述安全锁6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子扣61和母扣62,所述母扣6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子扣61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速度感应器(图中未画出)、重力锁止机构、卡爪63和卡爪安全锁64,所述卡爪63用于与所述子扣61配合,当其关闭时,扣合所述子扣61;当其打开时,松开所述子扣61;所述卡爪安全锁64在通电情况下当所述速度感应器检测到的轿厢2速度小于预定值时,锁定所述卡爪63,当所述速度感应器检测到的轿厢2速度大于预定值时,释放所述卡爪63;当所述卡爪安全锁64断电时,自动释放所述卡爪63;所述重力锁止机构用于根据当前的竖直加速度大小打开或关闭所述卡爪63。

本发明的电梯轿厢2包括本体层3和防护层4,当电梯轿厢2发生坠落时,所述防护层4与本体层3分离,并与井道1壁接触和摩擦,以此降低轿厢2的坠落速度,保证保证电梯内的搭乘人员的安全。所述防护层4由安全锁6固定在本体层3上,安全锁6可以在断电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即使轿厢2坠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轿厢2断电,所述防护层4仍然可以正常分离,保证系统可靠性。

其中,所述母扣62为圆管,所述子扣61为能够套合于所述圆管中的圆柱,所述圆柱的端部设有卡头611。所述卡爪63对称铰接于所述圆管的上下侧,并能伸入圆管内,将圆柱的卡头611扣合固定。

所述重力锁止机构包括设于卡爪63的铰接点的前方连接卡爪63和圆管的压缩弹簧65,以及设于位于圆管下侧的卡爪63的末端处的平衡块66,所述卡爪63连接有同步杆67,所述同步杆67的末端设于水平滑槽68内,并能在所述水平滑槽68的限制下水平滑动;在正常重力条件下,所述平衡块66产生的扭矩大于压缩弹簧65产生的扭矩。

所述卡爪安全锁64包括电磁推杆69,所述电磁推杆69连接有挡块60,当所述电磁推杆69通电时,所述挡块60伸出,使所述卡爪63保持锁定状态;当所述电磁推杆69断电时,所述挡块60缩回,使所述卡爪63处于自由状态。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造成轿厢2异常下坠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电机刹车故障、钢丝绳断裂以及由于地震、恐怖袭击等造成的建筑物倒塌,曳引系统整体坠落。当轿厢2发生坠落时,其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和速度异常,而且常常伴随轿厢2停电。

正常状态下,本发明的卡爪63由于平衡块66产生的扭矩大于压缩弹簧65产生的扭矩而保持关闭状态。

当发生轿厢2坠落而且保持通电的情况,此时轿厢2处于失重状态,平衡块66产生的扭矩减少而压缩弹簧65产生的扭矩保持不变,当压缩弹簧65产生的扭矩大于平衡块66产生的扭矩,所述卡爪63将产生打开的趋势。所述速度感应器用于防止轿厢2突跳等状况引起卡爪63的异常打开。所述感应器可以是激光感应器,当速度感应器检测到轿厢2的速度大于设定上限时,对所述电磁推杆69发出指令,使挡块60回缩,卡爪63打开,所述防护层4在弹性件5的驱动下脱离本体层3,与井道1壁摩擦,使轿厢2减速。另一方面,所述弹性件5自身起到防护层4和本体层3之间的缓冲作用,进一步减低轿厢2内人员收到的冲击。

当发生轿厢2坠落而且发生断电的情况,此时卡爪安全锁64中的电磁推杆69处于断电自动回缩状态,对卡爪63的限制解除。卡爪63的打开方式仿照上文发生轿厢2坠落而且保持通电的情况。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平衡块66向外伸出,其能够与设于电梯井道1壁上的紧急触发模块7配合,将所述卡爪63强制打开。所述紧急触发模块7设于电梯井道1壁上轿厢2正常运行位置的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部分电梯中,井道1的底部设置了防坠落紧急缓冲装置。其原理是在井道1的底部,轿厢2正常运行的位置以下放置弹簧和阻尼机构,当轿厢2发生坠落时,轿厢2底部将与上述弹簧和阻尼机构接触,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降低对搭乘人员产生的损害。但是受限于井道1空间和制造成本,上述设施的缓冲时间和缓冲距离有限,当出现较高楼层的轿厢2坠落时,搭乘人员仍然容易受到伤害。本实施例利用了上述设施,并在设置防坠落紧急缓冲装置的位置加装紧急触发模块7,即横向伸出的凸块。当它刚好能和平衡块66接触,当它们接触时,即认为轿厢2发生坠落,所述紧急触发模块7通过暴力将卡爪63强制打开,在轿厢2接触防坠落紧急缓冲装置前对轿厢2进行减速。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本体层3位于设有所述防护层4的一侧设有逃生口8,一般状态下,所述逃生口8被所述防护层4覆盖;当安全锁6打开,所述防护层4与本体层3分离时,所述逃生口8自动打开,所述防护层4和本体层3之间留有逃生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发生坠落的轿厢2,一般不会与电梯门对正,外侧的救援力量难以及时将轿厢2打开,影响救援时机。本发明所述防护层4在一般情况下,与本体层3紧密结合,增大轿厢2的强度。当其与本体层3分开时,所述本体层3上可以留有逃生口8,所述弹性件5保证防护层4与本体层3留出足够距离,轿厢2内的人员可以通过所述逃生口8快速逃出轿厢2;或者救援人员通过所述逃生口8进入轿厢2救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