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坠落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136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电梯具有三重安全防线:

第一层防线:钢丝绳,一般而言,电梯钢丝绳至少有5根。以钢丝绳的强度,断掉个1-2根不是问题。但是,在静止状态下,一根钢丝绳都可以拉住一个轿厢。

第二层防线:轿厢安全钳,就算钢丝绳全断,电梯发生下坠。但下坠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限速器会进行阻止,轿厢安全钳会连带动作,把轿厢卡死在导轨上,阻止下一步坠落。

第三层防线:缓冲装置,缓冲器地面还会有一个缓冲器装置来减缓冲击力。如果发生下坠时楼层较低,比如在2楼钢丝绳全断,那么慢的速度撞上缓冲器,对人员基本也无大碍的。

但是现在的缓冲装置只能在低楼层起到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梯坠落缓冲装置,能够达到电梯意外坠落后的缓冲目的,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其包括缓冲活塞、基板和缓冲垫,所述缓冲活塞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缓冲垫固定在基板的底部,所述缓冲活塞包括上弹簧活塞杆、下弹簧活塞杆、活塞腔、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弹簧活塞杆与上活塞连接,下弹簧活塞杆与下活塞连接,上活塞和下活塞设置在活塞腔内,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上设置有过油孔,上活塞和下活塞均通过密封圈与活塞腔密封接触。

活塞腔内装满有液压油,活塞腔上设置有循环油管,循环油管将活塞腔的上下部分连通,所述循环油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活塞腔的上端部设置有加油孔,活塞腔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孔,加油孔上设置有滤油网。

所述活塞腔上设置有机械密封,上弹簧活塞杆和下弹簧活塞杆通过机械密封伸入到活塞腔内。

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质,缓冲垫为弧形结构。

所述上弹簧活塞杆和下弹簧活塞杆上设置有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能够达到电梯意外坠落后的缓冲目的,缓冲效果好,采用活塞方式实现缓冲,活塞杆为弹簧制备,当受到冲击力,上弹簧活塞杆和下弹簧活塞杆开始压缩,同时上活塞和下活塞也开始相向移动,由于内部液压油的阻力,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上活塞和下活塞上设置有过油孔,在上活塞和下活塞相向移动时,活塞腔内的液压油通过过油孔按照上活塞和下活塞运动相反的方向流动,提高了阻力,同时活塞腔上设置有循环油管,循环油管将活塞腔的上下部分连通,所述循环油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在受到冲击力时,液压油在整个活塞腔内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了阻力,增强了缓冲效果,缓冲垫为橡胶材质,缓冲垫为弧形结构,又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结构简单,巧妙的采用双活塞结构,同时活塞杆采用弹簧结构,活塞腔内装有液压油,提高了缓冲效果,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受到冲击力后缓冲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缓冲活塞,2、基板,3、缓冲垫,4、上弹簧活塞杆,5、下弹簧活塞杆,6、活塞腔,7、上活塞,8、下活塞,9、复位弹簧,10、过油孔,11、密封圈,12、循环油管,13、流量调节阀,14、加油孔,15、出油孔,16、滤油网,17、机械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其包括缓冲活塞1、基板2和缓冲垫3,所述缓冲活塞1固定在基板2上,所述缓冲垫3固定在基板2的底部,所述缓冲活塞1包括上弹簧活塞杆4、下弹簧活塞杆5、活塞腔6、上活塞7和下活塞8,所述上弹簧活塞杆4与上活塞7连接,下弹簧活塞杆5与下活塞8连接,上活塞7和下活塞8设置在活塞腔6内,所述上活塞7和下活塞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所述上活塞7和下活塞8上设置有过油孔10,上活塞7和下活塞8均通过密封圈11与活塞腔6密封接触。

活塞腔6内装满有液压油,活塞腔6上设置有循环油管12,循环油管12将活塞腔6的上下部分连通,所述循环油管1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3。

活塞腔6的上端部设置有加油孔14,活塞腔6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油孔15,加油孔14上设置有滤油网16。

所述活塞腔6上设置有机械密封17,上弹簧活塞杆4和下弹簧活塞杆5通过机械密封17伸入到活塞腔6内。

所述缓冲垫3为橡胶材质,缓冲垫3为弧形结构。

所述上弹簧活塞杆4和下弹簧活塞杆5上设置有弹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原理是,当受到冲击力时,缓冲活塞1受到压力,上弹簧活塞杆4和下弹簧活塞杆5开始压缩,同时推动上活塞7和下活塞8开始在活塞腔6内相向移动,由于活塞腔6内装满有液压油,,上活塞7和下活塞8上设置有过油孔10,液压油在流动过程产生很大的阻力,活塞腔6上设置有循环油管12,循环油管12将活塞腔6的上下部分连通,循环油管1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3,在受到冲击力时,液压油在整个活塞腔6内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了阻力,增强了缓冲效果,缓冲垫3为橡胶材质,缓冲垫3为弧形结构,又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能够达到电梯意外坠落后的缓冲目的,缓冲效果好,采用活塞方式实现缓冲,活塞杆为弹簧制备,当受到冲击力,上弹簧活塞杆4和下弹簧活塞杆5开始压缩,同时上活塞7和下活塞8也开始相向移动,由于内部液压油的阻力,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上活塞7和下活塞8上设置有过油孔10,在上活塞7和下活塞8相向移动时,活塞腔6内的液压油通过过油孔10按照上活塞7和下活塞8运动相反的方向流动,提高了阻力,同时活塞腔6上设置有循环油管12,循环油管12将活塞腔6的上下部分连通,所述循环油管1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3,在受到冲击力时,液压油在整个活塞腔6内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了阻力,增强了缓冲效果,缓冲垫3为橡胶材质,缓冲垫3为弧形结构,又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结构简单,巧妙的采用双活塞结构,同时活塞杆采用弹簧结构,活塞腔内装有液压油,提高了缓冲效果,结构简单。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其包括缓冲活塞、基板和缓冲垫,所述缓冲活塞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缓冲垫固定在基板的底部,所述缓冲活塞包括上弹簧活塞杆、下弹簧活塞杆、活塞腔、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弹簧活塞杆与上活塞连接,下弹簧活塞杆与下活塞连接,上活塞和下活塞设置在活塞腔内,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上设置有过油孔,上活塞和下活塞均通过密封圈与活塞腔密封接触。本发明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能够达到电梯意外坠落后的缓冲目的,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飞飞
技术研发日:2016.09.01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