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针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1293发布日期:2018-11-02 21:2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针包装机。



背景技术:

参见附图1,输液针10通常包括针管部101以及设置在针管部101的两端的针头部102与连接部103。包装时,需先将输液针进行绕卷,然后装入包装袋,最后将装入输液针的包装袋的袋口进行热封。目前,输液针的包装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其存在效率低、易污染、人工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输液针包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针包装机,包括进料装置、变距输送装置、绕卷装置、包装袋上袋装置、包装袋输运装置、装袋装置、封袋装置、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用于将若干数量的输液针平行并间隔的送入;所述变距输送装置用于将送入的输液针的间隔变大并输送至绕卷装置;所述绕卷装置用于将输液针变距装置送入的输液针进行绕卷;所述包装袋上袋装置用于将输液针的包装袋逐个送入包装袋输运装置;所述装袋机构用于将绕卷装置绕卷的输液针装入输液针的包装袋;所述封袋装置用于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进行封装;所述出料装置用于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出;所述包装袋输运装置用于将包装袋上料装置送入的包装袋送至装袋装置,并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封装装置,再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出料装置。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通过进料装置将若干数量的输液针平行并间隔的送入,再通过变距输送装置将送入的输液针的间隔变大并输送至绕卷装置,再通过绕卷装置将输液针变距装置送入的输液针进行绕卷;并且通过包装袋上袋装置将输液针的包装袋逐个送入包装袋输运装置,当包装袋由包装袋输运装置输运至装袋装置位置时通过装袋装置将绕卷装置绕卷的输液针装入输液针的包装袋,通过包装袋输运装置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封装装置,再通过封袋装置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进行封装;通过包装袋输运装置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出。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输液针进料座以及若干数量的呈平行并间隔排布在所述输液针进料座上的对输液针进行定位的输液针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将输液针定位在输液针定位机构上使得后续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液针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对输液针的针头端与输液针的连接端进行定位的输液针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对输液针进行定位,以使得后续工作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液针定位组件包括底板、侧板以及定位块,所述底板与输液针进料座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固定在底板的一侧,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槽并与侧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使得输液针能够更好的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调节长槽。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长槽对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长短的输液针的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进料支架与进料台板,所述输液针进料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进料台板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进料支架移动的轨道组件。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在外部将输液针进行定位后,通过轨道组件传送至加工位置,提高加工的方便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呈竖直方向并周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进料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顶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将输液针进行定位后,通过转轴进行转向,进一步提高加工的方便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变距输送装置包括变距输送座与变距驱动机构,所述变距输送座上设置有变距输送导轨,所述变距输送导轨上设置有若干组对输液针进行夹持或释放的夹持机构,所述变距驱动机构驱动各组夹持机构在所述变距输送导轨上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夹持机构将进料装置上的输液针进行夹持,通过变距驱动机构驱动各组夹持机构在变距输送导轨上移动,以调节各组夹持机构之间距离,以进行后续的加工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变距驱动机构包括变距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各相邻的夹持机构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与第二铰接件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夹持机构铰接连接,所述变距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与其中一个夹持机构呈联动设置。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变距驱动气缸驱动一个夹持机构移动时,便带动其他夹持机构一起移动,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板、驱动两个夹板相靠近或相远离的夹板驱动组件以及夹持滑动座,所述夹板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滑动座上,所述两个夹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成对设置的夹爪,所述夹持滑动座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变距输送导轨上。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件驱动组件驱动夹板相靠近或远离使得夹爪对输液针进行夹持或释放,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变距输送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变距输送座在水平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变距输送座在竖直方向移动的Z轴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变距输送装置与料装置以及绕卷装置更好的衔接,提高加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装置包括绕卷座、对输液针的针头端进行定位绕卷定位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绕卷座转动的绕卷驱动组件,所述绕卷定位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绕卷座上。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输液针的针头端定位在绕卷定位组件上,绕卷驱动组件驱动绕卷座转动,便使得输液针在绕卷定位组件上进行绕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定位组件设置有呈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凸块与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定位凸块与第二定位凸块分别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稳定绕卷的同时,后续装袋工作顺利的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凸块与第二定位凸块的一侧还分别凸设有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绕卷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绕卷定位件与第二绕卷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凸块与第一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绕卷定位件上,所述第二定位凸块与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绕卷定位件上,所述第一绕卷定位件与第二绕卷定位件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长孔。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长孔调节第一绕卷定位件与第二绕卷定位件的距离便可对绕卷的输液针大小进行调节,以适用不同大小的包装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装置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绕卷定位组件的外周相抵靠设置。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输液针能够稳定的绕卷在绕卷定位组件外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装置还包括绕卷安装座以及设置在绕卷安装座下方位置的绕卷升降座,所述绕卷定位组件与绕卷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绕卷升降座上,所述绕卷升降座设置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座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装袋使,升降座驱动组件驱动绕卷升降座下降,使得后续装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针的针管部与连接部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输液针的针管部与连接部置于限位槽内,进一步使得绕卷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上袋装置包括包装袋出袋机构以及将包装袋出袋机构的包装袋逐个进行转送的包装袋转送机构。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包装袋转送机构将包装袋出袋机构的包装袋逐个进行转送到包装袋输运装置上,使得后续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出袋机构包括用于储放层叠包装袋的包装袋储放框、出袋升降板以及升降板驱动组件,所述升降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出袋升降板在所述包装袋储放框内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升降板驱动组件驱动出袋升降板,使得包装袋储放框的顶部始终具有包装袋,使得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转送机构包括包装袋转送板、驱动包装袋转送板上下移动的第一转送驱动组件以及驱动包装袋转送板横向移动的第二转送驱动组件,所述包装袋转送板上设置有吸嘴。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吸嘴吸取包装袋储放框顶部的包装袋,第一转送驱动组件驱动包装袋转送板上移,再通过第二转送驱动组件将包装袋转送板驱动至包装袋输运装置上方,然后吸嘴将包装袋释放在包装袋输运装置上,使得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转送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送安装板与第一转送气缸,所述第一转送气缸的缸体与第一转送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转送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包装袋转送板联动设置。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转送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送安装板、第二转送气缸与转送轨道,所述第二转送气缸的缸体与第二转送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二转送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第一转送安装板联动设置,所述第二转送气缸驱动第一转送安装板在所述转送轨道上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工作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装置包括包装袋输运板以及供所述包装袋输运板移动的环形轨道,所述包装袋输运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包装袋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包装袋通过包装袋输运板在环形轨道上移动至各个工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减小了占地面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板与所述环形轨道分别呈矩形设置。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了包装袋输运的精确性,使得各个工序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板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并等距排布的放置槽,所述环形轨道包括两个平行的并且宽度与所述包装袋输运板的宽度相适配的第一轨道,以及两个平行并且连接两个第一轨道两端的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宽度与所述包装袋输运板的长度相适配设置。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包装袋输运板在第二轨道内移动的输运板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输运板驱动机构驱动包装袋输运板在第二轨道内移动,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输运板驱动机构包括输运板驱动安装板、输运板驱动气缸以及输运板驱动推板,所述输运板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输运板驱动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输运板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输运板驱动推板固定连接并驱动输运板驱动推板在所述第二轨道内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板对应放置槽的两端以及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下导通的通孔。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后续装袋工序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装袋装置包括上吸袋机构、下吸袋机构以及取输液针机构,所述上吸袋机构置于下吸袋机构的上方位置,所述取输液针机构包括夹取组件、开合驱动组件以及夹取驱动组件,所述开合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取组件开合以对输液针进行夹持或释放,所述夹取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取组件的前端在上吸袋机构与下吸袋机构之间位置以及在上吸袋机构与下吸袋机构之间的两侧位置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上吸袋机构、下吸袋机构分别吸住包装袋的上下两侧以将包装袋打开,夹取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取组件的前端穿过上吸袋机构与下吸袋机构之间位置的包装袋,对绕卷的输液针进行夹取,然后夹取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取组件的前端回来至上吸袋机构与下吸袋机构之间位置的包装袋,并将输液针释放在包装袋内,最后夹取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取组件的前端退出上吸袋机构与下吸袋机构之间位置的包装袋,完成装袋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吸袋机构包括上吸袋嘴、上吸袋座以及第一上吸袋驱动组件,所述上吸袋嘴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吸袋座上,所述第一上吸袋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吸袋座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对包装袋的上侧进行吸住,以使得包装袋能够顺利打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吸袋机构还包括上吸袋压板、上吸袋连接板以及第二上吸袋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上吸袋驱动组件设置为第一上吸袋气缸,所述第一上吸袋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上吸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吸袋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上吸袋座呈联动设置,所述上吸袋压板与上吸袋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吸袋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吸袋压板上下移动,所述上吸袋压板上设置有供所述上吸袋嘴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山吸袋压板能够对打开的进行定位,使得装袋操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吸袋机构包括下吸袋嘴、下吸袋座以及下吸袋驱动组件,所述下吸袋嘴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吸袋座上,所述下吸袋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下吸袋座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对包装袋的下侧进行吸住,以使得包装袋能够顺利打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夹取驱动组件包括夹取安装座、第一夹取轨道座以及第一夹取驱动气缸,所述夹取组件、开合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夹取安装座上,所述夹取安装座与第一夹取轨道座之间设置有轨道,第一夹取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夹取安装座沿夹取安装座与第一夹取轨道座之间的轨道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夹取驱动组件能够顺利的驱动夹取组件的前端在上吸袋机构与下吸袋机构之间位置以及在上吸袋机构与下吸袋机构之间的两侧位置移动,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夹取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夹取轨道座与第二夹取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夹取轨道座与第一夹取轨道座之间设置有轨道,所述第二夹取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夹取轨道座沿第二夹取轨道座与第一夹取轨道座之间的轨道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装袋操作能够更加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小了占用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封袋装置包括封袋座与第一封袋驱动组件,所述封袋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封板,所述封袋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封袋座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封袋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封袋座上下移动使得热封板对包装袋的两端进行热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封袋装置还包括压袋机构,所述压袋机构包括对包装袋进行按压的按压组件以及驱动按压组件上下移动的第二封袋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热封工作时,通过第二封袋驱动组件驱动按压组件对包装袋进行定位,提高了热封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座以及设置在压板座两侧对应热封板位置的按压板。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对包装袋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热封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热封板的下侧设置有热封凸件,所述按压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热封凸件穿过的穿孔。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热封工作时,热封凸件进入按压板的穿孔对包装袋进行热封,进一步提高了热封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吸嘴、出料安装板、第一出料驱动组件以及第二出料驱动组件,所述出料吸嘴设置在所述出料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出料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出料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横向移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出料时,第一出料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下移并且出料吸嘴吸住包装袋,然后第一出料驱动组件驱动出料安装板上移,再通过第二出料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横向移动,然后进行释放,完成出料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所述第一出料驱动组件设置为第一出料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出料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出料驱动气缸与出料连接板,所述第一出料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出料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出料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出料安装板联动设置,所述第二出料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出料连接板呈联动设置。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出料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出料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出料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供所述出料连接板移动的出料导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出料滑槽。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将包装袋掉落在出料滑槽上进行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输液针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局部结构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局部结构图二;

图6为本发明的进料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进料装置实施例局部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变距输送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9为图8的A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绕卷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11为本发明的绕卷装置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12为图11的B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包装袋上袋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包装袋上袋装置的包装袋转送机构实施例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包装袋输运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16为图15的C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包装袋输运装置的包装袋输运板实施例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装袋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的装袋装置的下吸袋机构实施例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的装袋装置的上吸袋机构实施例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的装袋装置的取输液针机构实施例结构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封袋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封袋装置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封袋装置的按压板实施例结构图;

图25为本发明的出料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25,本发明公开的输液针包装机,包括进料装置1、变距输送装置2、绕卷装置3、包装袋上袋装置4、包装袋输运装置5、装袋装置6、封袋装置7、出料装置8;所述进料装置1用于将若干数量的输液针平行并间隔的送入;所述变距输送装置2用于将送入的输液针的间隔变大并输送至绕卷装置3;所述绕卷装置3用于将输液针变距装置送入的输液针进行绕卷;所述包装袋上袋装置4用于将输液针的包装袋逐个送入包装袋输运装置5;所述装袋机构用于将绕卷装置3绕卷的输液针装入输液针的包装袋;所述封袋装置7用于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进行封装;所述出料装置8用于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出;所述包装袋输运装置5用于将包装袋上料装置送入的包装袋送至装袋装置6,并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封装装置,再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出料装置8。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通过进料装置1将若干数量的输液针平行并间隔的送入,再通过变距输送装置2将送入的输液针的间隔变大并输送至绕卷装置3,再通过绕卷装置3将输液针变距装置送入的输液针进行绕卷;并且通过包装袋上袋装置4将输液针的包装袋逐个送入包装袋输运装置5,当包装袋由包装袋输运装置5输运至装袋装置6位置时通过装袋装置6将绕卷装置3绕卷的输液针装入输液针的包装袋,通过包装袋输运装置5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封装装置,再通过封袋装置7将装入输液针的输液针包装袋进行封装;通过包装袋输运装置5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至出料装置8,出料装置8将封装好的输液针包装袋送出。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输液针进料座11以及若干数量的呈平行并间隔排布在所述输液针进料座11上的对输液针进行定位的输液针定位机构12。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将输液针定位在输液针定位机构12上使得后续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液针定位机构12包括分别对输液针的针头端与输液针的连接端进行定位的输液针定位组件。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对输液针进行定位,以使得后续工作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液针定位组件包括底板1201、侧板1202以及定位块1203,所述底板1201与输液针进料座11固定连接,所述侧板1202固定在底板1201的一侧,所述定位块1203上设置有定位槽并与侧板1202固定连接。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使得输液针能够更好的定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1201上设置有调节长槽12011。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长槽12011对底板1201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长短的输液针的定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装置1还包括进料支架13与进料台板14,所述输液针进料座11设置在所述进料支架13上,所述进料支架13与进料台板14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进料支架13移动的轨道组件15。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在外部将输液针进行定位后,通过轨道组件15传送至加工位置,提高加工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装置1还包括转轴16,所述转轴16呈竖直方向并周向可转动设置在进料支架13上,所述输液针进料11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16的顶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将输液针进行定位后,通过转轴进行转向,进一步提高加工的方便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变距输送装置2包括变距输送座21与变距驱动机构,所述变距输送座21上设置有变距输送导轨22,所述变距输送导轨22上设置有若干组对输液针进行夹持或释放的夹持机构,所述变距驱动机构驱动各组夹持机构在所述变距输送导轨22上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夹持机构将进料装置1上的输液针进行夹持,通过变距驱动机构驱动各组夹持机构在变距输送导轨22上移动,以调节各组夹持机构之间距离,以进行后续的加工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变距驱动机构包括变距驱动气缸23以及设置在各相邻的夹持机构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件24与第二铰接件25,所述第一铰接件24的一端与第二铰接件25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铰接件24与第二铰接件25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夹持机构铰接连接,所述变距驱动气缸23的伸缩轴与其中一个夹持机构呈联动设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变距驱动气缸23驱动一个夹持机构移动时,便带动其他夹持机构一起移动,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板26、驱动两个夹板26相靠近或相远离的夹板26驱动组件27以及夹持滑动座28,所述夹板26驱动组件27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滑动座28上,所述两个夹板26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成对设置的夹爪29,所述夹持滑动座28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变距输送导轨22上。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件驱动组件27驱动夹板26相靠近或远离使得夹爪29对输液针进行夹持或释放,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变距输送装置2还包括驱动所述变距输送座21在水平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机构210、Y轴驱动机构211以及驱动所述变距输送座21在竖直方向移动的Z轴驱动机构212。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变距输送装置2与料装置以及绕卷装置3更好的衔接,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装置3包括绕卷座31、对输液针的针头端进行定位绕卷定位组件32以及驱动所述绕卷座31转动的绕卷驱动组件33,所述绕卷定位组件32固定设置在所述绕卷座31上。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加工时,输液针的针头端定位在绕卷定位组件32上,绕卷驱动组件33驱动绕卷座31转动,便使得输液针在绕卷定位组件32上进行绕卷。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定位组件32设置有呈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凸块32011与第二定位凸块32021,所述第一定位凸块32011与第二定位凸块32021分别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稳定绕卷的同时,后续装袋工作顺利的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凸块32011与第二定位凸块32021的一侧还分别凸设有第一定位柱32012与第二定位柱32022。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绕卷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定位组件32包括第一绕卷定位件3201与第二绕卷定位件3202,所述第一定位凸块32011与第一定位柱320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绕卷定位件3201上,所述第二定位凸块32021与第二定位柱3202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绕卷定位件3202上,所述第一绕卷定位件3201与第二绕卷定位件3202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长孔32113。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长孔32113调节第一绕卷定位件3201与第二绕卷定位件3202的距离便可对绕卷的输液针大小进行调节,以适用不同大小的包装袋。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装置3还包括弹片34,所述弹片34与所述绕卷定位组件32的外周相抵靠设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输液针能够稳定的绕卷在绕卷定位组件32外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装置3还包括绕卷安装座35以及设置在绕卷安装座35下方位置的绕卷升降座36,所述绕卷定位组件32与绕卷驱动组件33分别设置在所述绕卷升降座36上,所述绕卷升降座36设置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座驱动组件37。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装袋使,升降座驱动组件37驱动绕卷升降座36下降,使得后续装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绕卷安装座3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针的针管部与连接部的限位槽38。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输液针的针管部与连接部置于限位槽内,进一步使得绕卷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上袋装置4包括包装袋出袋机构41以及将包装袋出袋机构41的包装袋逐个进行转送的包装袋转送机构42。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包装袋转送机构42将包装袋出袋机构41的包装袋逐个进行转送到包装袋输运装置5上,使得后续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出袋机构41包括用于储放层叠包装袋的包装袋储放框411、出袋升降板412以及升降板驱动组件413,所述升降板驱动组件413驱动所述出袋升降板412在所述包装袋储放框411内上下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升降板驱动组件413驱动出袋升降板412,使得包装袋储放框411的顶部始终具有包装袋,使得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转送机构42包括包装袋转送板421、驱动包装袋转送板421上下移动的第一转送驱动组件以及驱动包装袋转送板421横向移动的第二转送驱动组件,所述包装袋转送板421上设置有吸嘴422。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吸嘴422吸取包装袋储放框411顶部的包装袋,第一转送驱动组件驱动包装袋转送板421上移,再通过第二转送驱动组件将包装袋转送板421驱动至包装袋输运装置5上方,然后吸嘴422将包装袋释放在包装袋输运装置5上,使得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转送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送安装板423与第一转送气缸424,所述第一转送气缸424的缸体与第一转送安装板423固定连接,第一转送气缸424的伸缩轴与所述包装袋转送板421联动设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转送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送安装板425、第二转送气缸426与转送轨道427,所述第二转送气缸426的缸体与第二转送安装板425固定连接,第二转送气缸426的伸缩轴与所述第一转送安装板423联动设置,所述第二转送气缸426驱动第一转送安装板423在所述转送轨道427上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工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装置5包括包装袋输运板501以及供所述包装袋输运板501移动的环形轨道502,所述包装袋输运板50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包装袋的放置槽5011。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包装袋通过包装袋输运板501在环形轨道502上移动至各个工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减小了占地面积。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板501与所述环形轨道502分别呈矩形设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了包装袋输运的精确性,使得各个工序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板501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并等距排布的放置槽5011,所述环形轨道502包括两个平行的并且宽度与所述包装袋输运板501的宽度相适配的第一轨道5021,以及两个平行并且连接两个第一轨道5021两端的的第二轨道5022,所述第二轨道5022的宽度与所述包装袋输运板501的长度相适配设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轨道502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包装袋输运板501在第二轨道5022内移动的输运板驱动机构503。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输运板驱动机构503驱动包装袋输运板501在第二轨道5022内移动,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运板驱动机构503包括输运板驱动安装板5031、输运板驱动气缸5032以及输运板驱动推板5033,所述输运板驱动气缸5032的缸体与所述输运板驱动安装板5031固定连接,所述输运板驱动气缸5032的伸缩轴与所述输运板驱动推板5033固定连接并驱动输运板驱动推板5033在所述第二轨道5022内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袋输运板501对应放置槽5011的两端以及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下导通的通孔50111。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后续装袋工序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装袋装置6包括上吸袋机构601、下吸袋机构602以及取输液针机构603,所述上吸袋机构601置于下吸袋机构602的上方位置,所述取输液针机构603包括夹取组件6031、开合驱动组件6032以及夹取驱动组件6033,所述开合驱动组件6032驱动所述夹取组件6031开合以对输液针进行夹持或释放,所述夹取驱动组件6033驱动所述夹取组件6031的前端在上吸袋机构601与下吸袋机构602之间位置以及在上吸袋机构601与下吸袋机构602之间的两侧位置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上吸袋机构601、下吸袋机构602分别吸住包装袋的上下两侧以将包装袋打开,夹取驱动组件6033驱动所述夹取组件6031的前端穿过上吸袋机构601与下吸袋机构602之间位置的包装袋,对绕卷的输液针进行夹取,然后夹取驱动组件6033驱动所述夹取组件6031的前端回来至上吸袋机构601与下吸袋机构602之间位置的包装袋,并将输液针释放在包装袋内,最后夹取驱动组件6033驱动所述夹取组件6031的前端退出上吸袋机构601与下吸袋机构602之间位置的包装袋,完成装袋操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吸袋机构601包括上吸袋嘴6011、上吸袋座6012以及第一上吸袋驱动组件3013,所述上吸袋嘴6011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吸袋座6012上,所述第一上吸袋驱动组件3013驱动所述上吸袋座6012上下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对包装袋的上侧进行吸住,以使得包装袋能够顺利打开。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吸袋机构601还包括上吸袋压板6014、上吸袋连接板6015以及第二上吸袋驱动组件6016,所述第一上吸袋驱动组件3013设置为第一上吸袋气缸,所述第一上吸袋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上吸袋连接板60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吸袋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上吸袋座6012呈联动设置,所述上吸袋压板6014与上吸袋连接板6015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吸袋驱动组件6016驱动所述上吸袋压板6014上下移动,所述上吸袋压板6014上设置有供所述上吸袋嘴6011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山吸袋压板能够对打开的进行定位,使得装袋操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吸袋机构602包括下吸袋嘴6021、下吸袋座6022以及下吸袋驱动组件6023,所述下吸袋嘴602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吸袋座6022上,所述下吸袋驱动组件6023驱动所述下吸袋座6022上下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对包装袋的下侧进行吸住,以使得包装袋能够顺利打开。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夹取驱动组件6033包括夹取安装座60331、第一夹取轨道座60332以及第一夹取驱动气缸60333,所述夹取组件6031、开合驱动组件6032设置在所述夹取安装座60331上,所述夹取安装座60331与第一夹取轨道座60332之间设置有轨道,第一夹取驱动气缸60333驱动所述夹取安装座60331沿夹取安装座60331与第一夹取轨道座60332之间的轨道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夹取驱动组件6033能够顺利的驱动夹取组件6031的前端在上吸袋机构601与下吸袋机构602之间位置以及在上吸袋机构601与下吸袋机构602之间的两侧位置移动,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夹取驱动组件6033还包括第二夹取轨道座60334与第二夹取驱动气缸60335,所述第二夹取轨道座60334与第一夹取轨道座60332之间设置有轨道,所述第二夹取驱动气缸60335驱动所述第二夹取轨道座60334沿第二夹取轨道座60334与第一夹取轨道座60332之间的轨道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装袋操作能够更加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小了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封袋装置7包括封袋座701与第一封袋驱动组件702,所述封袋座7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热封板703,所述第一封袋驱动组件702所述封袋座701上下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第一封袋驱动组件702驱动所述封袋座701上下移动使得热封板703对包装袋的两端进行热封。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封袋装置7还包括压袋机构,所述压袋机构包括对包装袋进行按压的按压组件704以及驱动按压组件704上下移动的第二封袋驱动组件705。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热封工作时,通过第二封袋驱动组件705驱动按压组件704对包装袋进行定位,提高了热封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按压组件704包括压板座706以及设置在压板座706两侧对应热封板703位置的按压板707。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对包装袋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热封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热封板703的下侧设置有热封凸件708,所述按压板707上设置有供所述热封凸件708穿过的穿孔7071。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热封工作时,热封凸件708进入按压板707的穿孔7071对包装袋进行热封,进一步提高了热封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8包括出料吸嘴801、出料安装板802、第一出料驱动组件803以及第二出料驱动组件804,所述出料吸嘴801设置在所述出料安装板802上,所述第一出料驱动组件803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802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出料驱动组件804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802横向移动。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出料时,第一出料驱动组件803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802下移并且出料吸嘴801吸住包装袋,然后第一出料驱动组件803驱动出料安装板802上移,再通过第二出料驱动组件804驱动所述出料安装板802横向移动,然后进行释放,完成出料操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所述第一出料驱动组件803设置为第一出料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出料驱动组件804包括第二出料驱动气缸与出料连接板805,所述第一出料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出料连接板805固定连接,第一出料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出料安装板802联动设置,所述第二出料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出料连接板805呈联动设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8还包括出料安装支架806,所述第二出料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出料安装支架806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安装支架806上还设置有供所述出料连接板805移动的出料导轨807。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料装置8还包括出料滑槽808。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将包装袋掉落在出料滑槽808上进行出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