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饰条转运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93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汽车装饰条转运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装饰条转运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装饰条为条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从一个车间送往另一个车间进行不同的加工作业,现有的架体状转运工具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汽车装饰条转运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装饰条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方形的主体,主体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凹槽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承载板,第一承载板的底部设置若干个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凹槽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底部设置若干个第二压缩弹簧,第三凹槽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的底部设置若干个第三压缩弹簧,主体下侧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第三行走轮及第四行走轮,主体的行走方向与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垂直。

作为优选,主体采用塑料制成。

作为优选,第一压缩弹簧底部设置第一立柱,第一立柱顶部为平面状,第一立柱顶部设置若干第一盲孔;

第二压缩弹簧底部设置第二立柱,第二立柱顶部为平面状,第二立柱顶部设置若干第二盲孔;

第三压缩弹簧底部设置第三立柱,第三立柱顶部为平面状,第三立柱顶部设置若干第三盲孔。

作为优选,第一承载板顶部两侧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呈弧状的第一保护条;

第二承载板顶部两侧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呈弧状的第二保护条;

第三承载板顶部两侧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呈弧状的第三保护条。

作为优选,第一凹槽的左侧壁,第三凹槽的右侧壁均设置若干通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为整体式结构,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汽车装饰条转运工具结构图。

图2为第一立柱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保护条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到图3,一种汽车装饰条转运工具,包括截面呈方形的主体,主体上设置第一凹槽1,第二凹槽2及第三凹槽3,第一凹槽1,第二凹槽2及第三凹槽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凹槽1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承载板11,第一承载板1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例如三个或者四个,下同)第一压缩弹簧12,第二凹槽2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承载板21,第二承载板2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第二压缩弹簧22,第三凹槽3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承载板31,第三承载板3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第三压缩弹簧32,主体下侧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第三行走轮及第四行走轮,主体的行走方向与第一凹槽1的中心线垂直(方便工具的使用,同时防止行进过程中装饰条脱出)。主体采用塑料制成。

第一压缩弹簧12底部设置第一立柱13,第一立柱13顶部为平面状,第一立柱13顶部设置若干第一盲孔;第二压缩弹簧底部设置第二立柱,第二立柱顶部为平面状,第二立柱顶部设置若干第二盲孔;第三压缩弹簧底部设置第三立柱,第三立柱顶部为平面状,第三立柱顶部设置若干第三盲孔。立柱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立柱对压缩弹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过度受力挤压影响正常使用(尤其是重物放置在承载板),平面状的立柱顶部,承载能力较好,同时上面设置了盲孔,减小了接触面积,利于承载板的脱开。

第一承载板11顶部两侧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呈弧状的第一保护条14;第二承载板顶部两侧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呈弧状的第二保护条;第三承载板顶部两侧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呈弧状的第三保护条。保护条可防止粉尘等杂物(也可防止液体流入)进入承载板与侧壁间,利于承载板的滑动,橡胶材料制成的保护条与侧壁摩擦力较大,也利于防止承载板在槽内过快的升降。

第一凹槽1的左侧壁A,第三凹槽3的右侧壁B均设置若干通孔。方便观察槽内装饰条,同时可提供着力点,便于推拉工具,由于设置了通孔,也减小了与该侧壁接触的承载板的摩擦力,利于工具的使用。

以第一承载板为例,将汽车装饰条逐一放入,随着重量的增加,逐渐压缩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承载板逐渐下降并腾出放置空间,当装满后,第一承载板的底部与第一立柱顶部接触,取用时逐渐取走顶部的汽车装饰条,随着重量的减轻,第一承载板逐渐上升将下部的汽车承载条顶升到第一凹槽的口部位置方便取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