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79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尤指握柄杆件具有公母连接的螺旋纹,使可连接各式工具使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户外休闲活动的盛行与重视,许多人纷纷以选购休旅车、旅行车在假日可以和家人们一同旅行,而也有喜好四轮传动越野休闲的爱好着,到更接近自然的地方去旅行,让各式的休闲活动更加丰富;由于在户外郊外难免因车辆有爆胎可能性,通常每辆车皆附有千斤顶,让实时可自行更换备用轮胎使用;然而,对于越野休闲的玩家们来说,越野用四轮传动车辆属车身离地面较高,也当在野外发生故障时,需要自行的做更换与维修,所以需使用能顶升更高的顶高装置,如图1所示,顶高装置1包括立杆件10、支撑件11、底座件12、握柄杆件13,握柄杆件13包括握柄杆130及握杆座131,握柄杆130与握柄座131焊接固接,经由支撑件11与握柄杆件13之握柄座131连接设于底座件12间之立杆件10中,通过握柄杆件13的作动,得以使支撑件11向上抬升。其中,如图2所示,握柄杆件13包括握柄杆130与握柄座131,二者的连接方式以焊接方式固持。如图3所示,握柄杆130与握柄座131,其二者的连接方式以固持栓1301穿固方式固持,于握柄座131一端设有一槽孔1310,并于两侧纵壁面设置穿孔1311,握柄杆130一端间设有栓孔1300,其连接方式以握柄杆130置入握柄座131的槽孔1310,使握柄杆130的栓孔1300与握柄座131的槽孔1310对应,并再以固持栓1301穿设至栓孔1300与槽孔1311间,作为握柄杆130与握柄座 131二者间的衔接固持。其中,握柄杆130与握柄座131以固持栓1301,其优点为可快速且便利的衔接与分离,其缺点为该固持栓1301在未衔接时容易遗失及衔接时因施作力大,使固持栓1301滑落,让所衔接于握柄杆130一端的握柄座131脱离,而波击到周遭人员,造成生命危害。然,越野休闲玩家所到之地有溪边、山林、沙地或林道等地,所携带的随身工具多,又因受限车辆空间与工具较大等问题,无法将所有工具用具装载在车上,有鉴使用安全性及使用便利性考虑,本申请人针对此衔接结构作改良以能有更广泛且安全便利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即本实用新型的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握柄杆件的握柄杆端部以螺旋栓柱相连,提供更多样性的工具衔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握柄杆件包含一握柄杆及握柄座,握柄杆一端具有一螺旋栓柱供与握柄座对应,该握柄座一端具有一螺旋栓座供与握柄杆对应,而透过该握柄杆及握柄座的栓柱与栓座旋合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提供较佳且快速的接合,且握柄杆的栓柱亦可与其他工具衔接应用,以提供更多元化的工具应用。进一步的改进,握柄杆的螺旋栓柱及握柄座的螺旋栓座为方形螺牙。进一步的改进,握柄座的螺旋栓座为具有凹槽与螺旋栓座相连。进一步的改进,螺旋栓座与接合单体间相连。进一步的改进,接合单体为锤头单体或斧头单体或圆锹单体或十字镐单体。进一步的改进,螺旋栓座与工具件一端相连。进一步的改进,工具件包含一握杆件,握杆件一端设置螺旋栓座。进一步的改进,工具件为锤头件或斧头件或圆锹件或十字镐件。进一步的改进,螺旋栓座与螺旋帽件相连。进一步的改进,螺旋帽件与工具件的握杆件一端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顶高装置示意图。图2是现有握柄杆件示意图。图3是现有握柄杆件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握柄杆件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纹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接合单体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一。图8是本实用新型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接合单体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二。图9是本实用新型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接合单体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三。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接合单体结合实施例示意图四。图11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一。图12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二。图13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三。图14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栓座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四。图15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帽件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一。图16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帽件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二。图17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帽件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三。图18是握柄杆体的改良结构的螺旋帽件与工具件结合实施例示意图四。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所示,图中见悉顶高装置1,使用于越野用四轮传动车辆的千斤顶,其中握柄杆件3作为顶升的施力臂,通过压制方式可将支撑件11于立杆件10中做爬升动作,而将所需的对象由支撑件11作抬举;由于握柄杆件13以握柄座131与握柄杆130相衔接,现有衔接方式为焊接方式或插销方式衔接,缺点之一无法多元化的与其它用具配合组合使用,之二以插销方式易造成脱落具危险性,缘此,申请人提出一种用旋合方式来作为握柄杆件的衔接应用。如图4所示,握柄杆件13包括一握柄杆130及一握柄座131,握柄杆130一端延伸一螺旋栓柱1302,供与握柄座131的螺旋栓座1312对应。握柄座131于一端凹设一螺旋栓座1312,供与握柄杆130的螺旋栓座1302对应,通过旋合结构的连接,使握柄杆130得以快速的衔接,同时也可以与作为其他构件接合应用。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握柄杆件13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5所示,握柄杆件13的握柄座131得以于其一端设有凹槽1313,并于凹槽1313中心向下形成一螺旋栓座13130,凹槽1313提供握柄杆130对应后,增加其衔接处的支撑性与应力。握柄杆件13由握柄杆130与握柄座131相互旋合衔接,衔接方式, 一种以螺旋栓柱1302与螺旋栓座1312对应旋合,另一种以螺旋栓柱1302与凹槽1313对应再与螺旋栓座13130旋合衔接,为了增加其衔接支撑性。如图6所示,握柄杆130及握柄座131,其螺旋栓柱1302与螺旋栓座1312之螺纹13020、13120为方形螺纹,更增加螺旋栓柱1302与螺旋栓座1312间的支撑衔接力,由凹槽1313供握柄杆130抵靠更提升衔接的应力。如图5所示,该握柄杆件13以握柄杆130之螺旋栓柱1302与握柄座131之凹槽1313及螺旋栓座1312对应而作旋合衔接,其中该凹槽1313及螺旋栓座1312另可应用于接合单体2间所实施;如图7至10所示,接合单体2一端部设有具凹槽20的螺旋栓座200,使该任一接合单体2藉由凹槽20的螺旋栓座200与握柄杆130的螺旋栓柱1302对应旋合,提供握柄杆130具有多样性的衔接,使握柄杆130得以用螺旋栓柱1302与接合单体2对应衔接使用,接合单体2可为锤头单体、斧头单体、圆锹单体及十字镐单体的任一种。如图5所示,该握柄杆件13以握柄杆130之螺旋栓柱1302与握柄座131之凹槽1313及螺旋栓座1312对应而作旋合衔接,其中该凹槽1313及螺旋栓座1312另可应用于工具件3间所实施;如图11至14所示,工具件3的握杆件30一端部设有凹槽300及螺旋栓座301,使该任一工具件3藉由握杆件30之凹槽300及螺旋栓座301与握柄杆130的螺旋栓柱1302对应旋合,提供握柄杆130具有多样性的衔接,及该工具件3若需增加施力使用,则可提供握柄杆130衔接增加其工具件3的握杆件30之长度,提供更加的使用施作,其中该工具件3可为锤头件、斧头件、圆锹件及十字镐件的任一种。如图5所示,该握柄杆件13以握柄杆130的螺旋栓柱1302与握柄座131之凹槽1313及螺旋栓座1312对应而作旋合衔接,为让螺旋栓柱1302与螺旋栓座1312之螺纹规格相同得以对应,其中该螺旋栓座1312另可应用于螺旋帽件4间。如图15至18所示,螺旋帽件4形成中空的螺旋栓座40供与握柄杆130的螺旋栓柱1302旋合对应设置。工具件3的握杆件30的端形成一凹槽300,凹槽300供与螺旋帽件4对应设置至凹槽300底端,提供握柄杆130对应衔接,而各式工具件3皆得以设置螺旋帽件4让握杆件30长度的增加,以便利各需求的施作。通过对所述的握柄杆130与螺旋栓座1312的旋合及握柄杆130与具螺旋栓座1312的凹槽1313、20、300衔接机制,于各式单体或工具中应用,以提供更便利且稳固的衔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