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处理装置及薄片处理装置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178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薄片处理装置及薄片处理装置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片处理装置及薄片处理装置的输送机构,尤指一种可提高装载效率的薄片处理装置及薄片处理装置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让薄片(例如薄膜或网布)具有特定功能或特性,薄片可以通过一处理槽中的处理液以进行表面处理或化学处理。一般而言,当输送装置输送薄片以通过处理槽中的处理液时,薄片是沿着输送装置定义的一弯折路径上输送。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要将薄片装载在输送装置上时,薄片也必须以弯折的状态固定于输送装置上的导引结构。因此公知装载薄片的方式相当不方便且没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装载效率的薄片处理装置及薄片处理装置的输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包含一处理槽,用以储存处理液;一第一输送模块,包含多个第一导引管;以及一第二输送模块,包含多个第二导引管,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及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沿水平方向交错设置;其中当所述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装载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是位于一第一高度,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是位于一第二高度,且所述第二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高度,以使一薄片以不弯折的方式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及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之间;其中当所述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输送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是位于一第三高度,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是位于一第四高度,且所述第四高度低于所述第三高度,以使所述薄片在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及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定义的一弯折路径上输送,且所述薄片通过所述处理槽内的处理液。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的输送机构包含一第一输送模块,包含多个第一导引管;以及一第二输送模块,包含多个第二导引管,其中多个所述第一 导引管及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沿水平方向交错设置;其中当所述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装载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是位于一第一高度,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是位于一第二高度,且所述第二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高度,以使一薄片以不弯折的方式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及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之间;其中当所述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输送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是位于一第三高度,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是位于一第四高度,且所述第四高度低于所述第三高度,以使所述薄片于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及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定义的一弯折路径上输送,且所述薄片通过所述薄片处理装置的一处理槽内的处理液。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薄片处理装置处于所述输送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是低于所述处理液的液位。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薄片处理装置处于所述装载状态时,所述薄片是位于所述第一高度及所述第二高度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导引管及多个所述第二导引管上形成有喷孔用以喷出流体,以使所述薄片和每一第一及第二导引管之间形成有一流体薄膜。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高度是相异于所述第一高度,且所述第四高度是相异于所述第二高度。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模块还用以输送流体至所述第一导引管和所述第一输送模块之间的接合处,且所述第二输送模块还用以输送流体至所述第二导引管和所述第二输送模块之间的接合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不需要弯折薄片即可将薄片装载于薄片处理装置上,因此,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可提高装载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的第一导引管及第二导引管的高度皆可以调整,以控制薄片在各种处理液中的处理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具有较佳的使用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公开的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装载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公开的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输送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导引管上形成有喷孔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导引管与第一输送模块的结合处形成供流体流动通道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0、薄片处理装置;110、处理槽;112、处理液;120、第一输送模块;122、第一导引管;124、喷孔;130、第二输送模块;132、第二导引管;140、薄片;150、刻度尺;160、流体;H1、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H3、第三高度;H4、第四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习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需注意的是,以下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图式中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可依实际实施状况而随意变更,且组件布局状态可更为复杂。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装载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包含一处理槽110、一第一输送模块120以及一第二输送模块130。处理槽110用以储存处理液112,处理液112可以对薄片140(例如薄膜或网布等)进行表面处理或化学处理。第一输送模块120包含多个第一导引管122。第二输送模块130包含多个第二导引管132。第一导引管及第二导引管是沿水平方向交错设置。当薄片处理装置100处于一装载状态时,第一导引管122是位于一第一高度H1,而第二导引管132是位于一第二高度H2,且第二高度H2高于第一高度H1。换句话说,第一导引管122是低于第二导引管132。另外,薄片140可位于第一高度H1及第二高度H2之间,如此薄片140可以以不弯折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之间。请参考图2,并一并参考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处于一输送状态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薄片处理装置100处于一输送状态时,第一导引管122是位于一第三高度H3,而第二导引管132是位于一第四高度H4,且第四高度H4低于第三高度H3。换句话说,第一导引管122是高于第二导引管132。如此原本未被弯折的薄片会被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进而使薄片140于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定义的一弯折路径上输送。另外,当薄片处理装置100处于输送状态时,第二导引管132是低于处理液112的液位,如此薄片140可通过处理槽110内的处理液112以进行表面处理或化学处理。依据上述配置,当要装载薄膜140于薄片处理装置100上时,薄膜140不需要沿着弯折路径弯折,薄膜140只需要平直地设置于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之间即可。薄片处理装置100可以进一步调整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的相对高度,以将薄膜140快速且有效率地设置于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定义的弯折路径上进行输送。因此,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可提高装载效率。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薄片处理装置100的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的高度皆可以调整,换句话说第三高度可相异于第一高度,且第四高度可相异于第二高度。如此薄片处理装置100可以依据各种表面处理或化学处理需求调整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的高度,以控制薄片140在各种处理液中的处理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具有较佳的使用弹性。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可以设有刻度尺150,用以标示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的高度。如此,工作人员在操作薄片处理装置100时,可以精确地将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调整至所需求的高度。请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导引管及第二导引管上形成有喷孔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引管122上形成有喷孔124。当薄片处理装置100输送薄片140时,第一导引管122上的喷孔124可喷出流体,以使第一导引管122和薄片140之间形成有一流体薄膜,进而让薄片140不直接接触第一导引管122。相似地,第二导引管132上也可形成有喷孔(未图示), 当薄片处理装置100输送薄片140时,第二导引管132上的喷孔可喷出流体,以使第二导引管132和薄片140之间形成有一流体薄膜,进而让薄片140不直接接触第二导引管132。另外,喷孔124喷出的流体也可以帮助薄片140在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上的输送。另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可以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分别固定于第一输送模块120及第二输送模块132上,以提高薄片的输送效率。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第一输送模块120可以输送流体160至第一导引管122和第一输送模块120之间的接合处,以使第一导引管122在悬浮状态下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第一输送模块120上。当薄片处理装置100输送薄片140时,虽然薄片140与第一导引管122有直接接触,但第一导引管122会随着薄片140的输送而转动,且第一导引管122和第一输送模块120之间的阻力很低,进而提高输送效率。相似地,第二输送模块130也可以输送流体160至第二导引管132和第二输送模块130之间的接合处,以使第二导引管132在悬浮状态下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第二输送模块13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不需要弯折薄片140即可将薄片140装载于薄片处理装置100上,因此,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可提高装载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的第一导引管122及第二导引管132的高度皆可以调整,以控制薄片140在各种处理液中的处理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薄片处理装置100具有较佳的使用弹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