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199阅读:4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垃圾桶过去都是单容器型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处理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三类,它们主要包括有三种,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 、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不可回收垃圾:

A) 生活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还包括厕所等的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B) 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过去都是单容器型的垃圾桶,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就很不方便, 人们通常都是处理垃圾时全部放入一个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为此,若能设计一种便于垃圾分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三类分别装入的分类垃圾桶, 必然受人们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分类垃圾桶设有一个桶体、一个桶盖、一个主装放体、两个分装放体, 分装放体为长方型空盒,主装放体的上边为一套框, 套框的边缘与桶体上边缘相配合,套框的上边边缘套架在桶体上边缘的上面, 套框的上边边缘与桶体上边缘之间可挂套一个塑料袋,主装放体的套框上面设置有桶盖, 桶体的下部设分装放体的装入口,分别装入两个分装放体,桶体的下部装入口靠桶体內侧面内分别装有导轨及导轮, 导轨用铆钉分别铆于桶体內侧面,相应地,两个分装放体的下部外侧也装配有导轨,两个分装放体外侧中部设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实用新便于家庭或办公场所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三类分装, 符合国家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很有市场,也是朝环境保护和节能的方向的一个举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分装体装入本实用新型的桶体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桶体1、桶盖2、两个分装放体(3,4),套框5,桶体上边缘6,

分装放体装入口(7,8),导轨(9,10)及导轮(11,12),按钮13,

分装放体拉环14,铆钉(15,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类垃圾桶设有一个桶体1、一个桶盖2、一个主装放体、两个分装放体(3,4), 分装放体(3,4)为长方型空盒,主装放体的上边为一套框5, 套框的边缘与桶体上边缘6相配合以便于套框的上边边缘套架在桶体上边缘6的上面, 套框的上边边缘5与桶体上边缘6之间可挂套一个塑料袋, 塑料袋用于装放垃圾,主装放体的套框5上面设置有桶盖2, 桶体的下部设分装放体(3,4)装入口(7,8),分别装入两个分装放体--长方型空盒。桶体的下部装入口(7,8)靠桶体內侧面内分别装有导轨(9,10)及导轮(11,12), 导轨(9,10)用铆(15,16)分别铆于桶体內侧面,在相应地, 两个分装放体(长方型盒体)的下部外侧也装配有对应的导轨, 两个分装放体外侧中部设有拉环14,用于推拉两个分装放体以便于两个分装放体(长方型盒体)沿导轨进出分装放体装入口(7,8)。

实用新型的分类垃圾桶桶盖2可釆用感应垃圾桶桶盖。, 感应垃圾桶桶盖由电路芯片控制,由红外线检测装置和机械电子驱动系统组成。只要有物体接近感应区范围 内,桶盖便会自动开启,物体或手离开感应区数秒后桶盖会自动关闭,不需要外接电源,靠电池供电,使用电耗低。

本实用新型的分类垃圾桶桶盖2亦可釆用脚踩翻盖式或手动翻盖式桶盖。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凡依上述构思所作的相类似改变,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