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的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506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的贴膜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的贴膜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在进行装配时,需要对其表面进行贴膜,以进行后续的运输作业和装配作业。目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大都采用人工进行贴膜,人工在进行曲面贴膜时,相比于传统平面贴膜,曲面贴膜具有其的特殊性,及时很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贴膜,也难免会产生贴膜气泡,影响产品的销售,而且人工贴膜时会对壳体曲面部件表面进行频繁的取拿,贴膜过程中汗渍、指纹和灰尘等会留在飞轮车壳体部件的表面,残留的汗渍会加快壳体的腐蚀,指纹和灰尘则会影响后续的装配作业,并且在运输装配过程中和取拿过程中壳体部件表面容易被锋利的器具刮伤。这样就造成曲面贴膜效率大大低下,贴膜需要的工时增加,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后期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膜效率高,可以对曲面进行贴膜的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的贴膜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的贴膜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治具座,所述移动治具座与所述底座连接,包括移动机构和治具底座,所述治具底座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所述治具底座用于放置曲面部件,所述移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治具底座运动;

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移动治具座上方,用于对所述曲面部件进行除尘操作;

贴膜装置,所述贴膜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接,位于所述移动治具座的上方和所述除尘装置的后方,用于对所述曲面部件进行贴膜;

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位于所述除尘装置和所述贴膜装置之间,用于对所述曲面部件预热。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气缸、滑块滑轨组件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移动治具座还包括底板、治具定位座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滑块滑轨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治具定位座与所述滑块滑轨组件连接,所述治具底座与所述治具定位座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治具定位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治具底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有一Y型的避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避位槽内,所述移动治具座还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为氮气弹簧或者橡胶垫,所述缓冲器与所述治具定位座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和所述贴膜装置均包括:第三连接板、导柱、直线轴承、弹簧、顶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导柱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导柱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上并且位于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顶板之间,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直线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设有除尘辊,所述除尘辊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贴膜装置设有贴膜辊,所述贴膜辊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底座的截面为弧面,所述弧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弧面与所述曲面部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辊设有静电收集装置,所述静电收集装置用于对灰尘进行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除尘装置、预热装置和贴膜装置,先对曲面部件进行除尘,将除尘后的部件进行预热,然后对预热后的曲面部件进行贴膜,通过预热,可以使贴膜更加牢固且冷缩后不易脱落,大大提高了贴膜效率和贴膜的质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贴膜成本,避免了贴膜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测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治具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底座;2-移动治具座;3-除尘装置;4-贴膜装置;5-预热装置;6-启动按钮;7-移动机构;11-底板;12-气缸;13-第一连接板;14-滑块滑轨组件;15-治具定位座;16-治具底座;17-第二连接板;18-缓冲器;21-第三连接板;22-导柱;23-直线轴承;24-弹簧;25-顶板;26-第四连接板;27-除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 施方式为:一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的贴膜机,包括底座1,移动治具座2,移动治具座2与底座1连接,包括移动机构7和治具底座16,治具底座16与移动机构7相连,治具底座16用于放置曲面部件,移动机构7用于推动治具底座16运动;除尘装置3,除尘装置3与底座1连接,并且位于移动治具座2上方,用于对曲面部件进行除尘操作;贴膜装置4,贴膜装置4与底座1连接,位于移动治具座2的上方和除尘装置3的后方,用于对曲面部件进行贴膜;预热装置5,预热装置5位于除尘装置3和贴膜装置4之间,用于对曲面部件预热,移动机构7包括气缸12、滑块滑轨组件14和第一连接板13,启动按钮6与气缸12气动连接,移动治具座2还包括底板11、治具定位座15和第二连接板17,滑块滑轨组件14与底板11固定连接,治具定位座15与滑块滑轨组件14连接,治具底座16与治具定位座15连接,气缸12与底板11固定连接并且位于底板11的底部,气缸12的气缸轴与第一连接板13连接,第一连接板13与治具定位座15连接,第二连接板17与治具底座16连接,治具底座16的截面为弧面,弧面上设有定位孔,弧面与曲面部件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除尘装置、预热装置和贴膜装置,先对曲面部件进行除尘,将除尘后的部件进行预热,然后对预热后的曲面部件进行贴膜,通过预热,可以使贴膜更加牢固且冷缩后不易脱落,大大提高了贴膜效率和贴膜的质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贴膜成本,避免了贴膜脱落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优化除尘装置和贴膜装置的目的,除尘装置3和贴膜装置4均包括:第三连接板21、导柱22、直线轴承23、弹簧24、顶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第三连接板21与底板11连接,导柱22与第三连接板21垂直连接,底板与导柱22连接,直线轴承23套设于导柱22上,弹簧24套设于导柱22上并且位于直线轴 承23与顶板25之间,第四连接板26与直线轴承23连接,除尘装置3设有除尘辊27,除尘辊27与第四连接板26转动连接,贴膜装置4设有贴膜辊,贴膜辊与第四连接板26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17与除尘辊和贴膜辊相接触,用于使除尘辊和贴膜辊始终保持一定的弹力作用,同时也是防止除尘辊和贴膜辊到达底板无法上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簧弹力压紧贴膜,在预热后可以使贴膜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气缸移动和移动过程中缓冲的目的,底板11设有一Y型的避位槽,第一连接板13位于避位槽内,移动治具座2还包括缓冲器18,缓冲器18为氮气弹簧或者橡胶垫,缓冲器与治具定位座15接触或分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器,可以降低气缸动作时的惯性冲击力,降低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消除灰尘的目的,除尘辊27设有静电收集装置,静电收集装置用于对灰尘进行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消除除尘辊上的灰尘,保证下一个贴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飞轮车壳体曲面部件的贴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曲面部件放置在治具底座中;按下启动按钮,移动治具座移动曲面部件到除尘装置下方,除尘辊压紧曲面部件并进行除尘;预热装置设定预热温度为30度,对除尘后的曲面部件进行预热;移动治具座移动曲面部件到贴膜装置下方,贴膜辊压紧曲面部件并进行贴膜,拿下曲面部件,在部件表面的四周用刀片轻轻刮除贴膜边缘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贴膜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余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预热温度为40度。

在本实用新型贴膜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余与上述技术方案 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预热温度为53度。当采用上述预热温度45度时,贴膜后的曲面部件无需用刀片刮除贴膜边缘,贴膜吸附更加牢固,贴膜效果更好,大大节约了生产工时。

在本实用新型贴膜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余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预热温度为60度。

在本实用新型贴膜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余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预热温度为45度。当采用上述预热温度45度时,贴膜后的曲面部件无需用刀片刮除贴膜边缘,贴膜吸附更加牢固,贴膜效果更好,大大节约了生产工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