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生产线上的辅料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57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面包生产线上的辅料添加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面包生产线上的辅料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面包生产线上,需要对面团添加各种辅料来增强面团的性能或是改善面团的口感。对面团添加辅料通常需要借助辅料添加装置,辅料添加装置一般架设在运输面团的传送带上方,将辅料导入辅料添加装置的料斗中,在面团运动的过程中,辅料从辅料添加装置内落下,掉在面团上。

现有的面包生产线上的辅料添加装置有的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在传送带运行时和停止时手动控制料斗的开闭,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包生产线上的辅料添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包生产线上的辅料添加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上方并与传送带固定且下部为开口的料斗,所述料斗的下部位于其开口处设有开闭板,所述开闭板的板体与料斗通过转轴和铰接座铰接且铰接处位于开口的边缘部位,所述铰接座与料斗固定,所述转轴与开闭板固定,所述开闭板位于铰接处的一侧的部位可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开闭板上设有用以驱使开闭板绕所述转轴转动以堵住所述开口的复位件,所述传送带上设有与其皮带接触的传动轮,所述转轴上同轴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转轴活动连接且两者可相对转动,所述传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机构联接,在传送带运行的过程中所述传动轮、传动机构以及从动轮相互配合驱动开闭板以开启所述开口,所述转轴与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摩擦力小于传动机构传递至从动轮的驱动力。

通过上述方案,在传送带运行的过程中,传送带的皮带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轮,从动轮驱动转轴转动,且从动轮与转轴相对转动,使开闭板以一定的角度开启,料斗中的辅料可以洒落到传送带上的面团上;而当传送带停止时,从动轮停止转动,开闭板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将开口堵住。这种结构使得开闭板能随传送带的运行而自动开启开口且能随传送带的停止而自动关闭开口,无需人工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位件为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于开闭板位于铰接处的另一侧的部位。

通过上述方案,配重块固定在开闭板上,配重块的重力配合开闭板的杠杆作用使得转轴失去来自从动轮的驱动力后开闭板能回转,且能紧密堵住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铰接处位于料斗的前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在传动轮和从动轮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铰接处位于料斗的后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带和传递轮,所述传递轮的外周与传动轮的外周接触,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在传递轮和从动轮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闭板靠近开口的部位的端部带有上翘部。

通过上述方案,在开闭板关闭的时候,上翘部能堵住开闭板与料斗下部之间的缝隙,防止有辅料从缝隙处溢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闭板上与所述开口的侧边缘对应的部位设有弹性垫。

通过上述方案,在开闭板关闭时,开闭板与料斗挤压弹性垫,弹性垫受压变形将开闭板与料斗之间的缝隙密封,另外,在开闭板与料斗碰撞的瞬间,弹性垫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开闭板受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块的上部为弹性缓冲部。

通过上述方案,弹性缓冲部起到缓冲作用,在开闭板开启时,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过快,开闭板在开启时可能会与料斗的外壁碰撞,而由于弹性缓冲部的缓冲作用,开闭板不会与料斗剧烈碰撞,如此能降低开闭板或料斗受损的概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轮的外周为磨砂面。

通过上述方案,磨砂面能增加传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另传动轮与皮带之间不易打滑,时辅料添加装置能够获得可靠稳定的动力来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辅料添加装置通过在料斗的开口处加装可翻转的开闭板并通过动力传动结构将传送带的动力转化为开闭板开启的动力,使开闭板在传送带运行的时候能够自动开启且在传送带停止的时候能自动关闭,无需安排人手操作辅料添加装置,节省人力;另外,由于开闭板伴随传送带的启动、停止而同步开启和关闭,不会有多余的辅料溢出,省料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辅料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体现开闭板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中开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辅料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三以及实施例四中开闭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皮带;3、支撑架;4、料斗;5、开口;6、开闭板;61、板体;62、配重块;63、弹性缓冲部;64、上翘部;65、弹性垫;7、第一固定轴;8、第二固定轴;9、传动轮;10、传递轮;11、传动带;12、从动轮;13、转轴;14、固定片;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面包生产线上的辅料添加装置,包括料斗4,料斗4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料斗4通过支撑架3与传送带的机架1固定。

参照图3,料斗4的下部带有长条形的开口5。

参照图5,开闭板6包括板体61,板体61前端带有上翘部64,板体61后端带有配重块62,配重块62的上部为弹性缓冲部63,弹性缓冲部63为橡胶材质的缓冲部,弹性缓冲部63以粘接剂粘在配重块62上。板体61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弹性垫65,弹性垫65也是橡胶材质的,弹性垫65与板体61粘接。

参照图4,开闭板6位于料斗4的下方,料斗4的下部对称地焊接有一对固定片14,两固定片14构成铰接座。铰接座位于料斗4的前侧(这里的前侧是指沿皮带2的运动方向向前运动所能达到的位置)。开闭板6的板体61位于两固定板之间,转轴13贯穿固定片14并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转轴13的端部与板体61的中间部位固定,板体61位于转轴13右侧的部位刚好堵住料斗4的开口5,板体61的右端部为上翘部64,当板体61堵住料斗4的开口5时,上翘部64刚好兜住料斗4前侧的外壁,而弹性垫65刚好与开口5的侧边缘的端面接触,配重块62位于板体61的左端,配重块62的上部的弹性缓冲部63面向料斗4壁。

参照图2,在支撑架3的内侧设有第一固定轴7,第一固定轴7上装有传动轮9,传动轮9可绕第一固定轴7转动,传动轮9包括外径较大的轮体以及与之同轴固定的外径较小的轮体,其中传动轮9的外径较大的轮体与传送带的皮带2接触,另外,传动轮9的外周为磨砂面,磨砂面增大了传动轮9与皮带2以及传动带11之间的摩擦力。转轴13伸出铰接座外部的一端上设有与装置同轴的传动轮12,传动轮12可与转轴13发生相对转动,传动轮12与转轴13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动摩擦力。传动带11的一端套设在传动轮12上,传动带11的另一端套设在传动轮9的外径较小的轮体上。传动带11与传动轮12之间的传动摩擦力大于传动轮12与转轴13之间的传动摩擦力。

传送带的皮带2向右运动(如图4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皮带2带动传动轮9沿逆时针方向(从图中左侧面对传动轮9看去)转动,传动轮9带动传动带11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传动带11带动传动轮12逆时针转动,传动轮12与转轴13之间产生转动摩擦力,该转动摩擦力驱动转轴13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停止,从而使开闭板6开启一定的角度。开闭板6开启后料斗4内的辅料向下掉落,落在面团上,从而完成辅料的添加。理论上,皮带2的运动速度越大,开闭板6开启的角度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种结构使得辅料添加装置具有一定的自调节能力,可随传送带的运动速度调节辅料的流出量。

而当皮带2停止时,传动带11随之停止运动,转轴13失去转动摩擦力的驱动,在配重块62的作用下,开闭板6反向转动,恢复初始状态,关闭开口5,辅料停止流出。如此能实现辅料添加装置随传送带的启停自动开启辅料投放以及自动停止辅料投放的功能,而无需人工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在开闭板6关闭的时候,上翘部64能堵住开闭板6与料斗4下部之间的缝隙,防止有辅料从缝隙处溢出。在开闭板6关闭时,开闭板6与料斗4挤压弹性垫65,弹性垫65受压变形将开闭板6与料斗4之间的缝隙密封,另外,在开闭板6与料斗4碰撞的瞬间,弹性垫65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开闭板6受损。而配重块62的弹性缓冲部63起到缓冲作用,在开闭板6开启时,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过快,开闭板6在开启时可能会与料斗4的外壁碰撞,而由于弹性缓冲部63的缓冲作用,开闭板6不会与料斗4剧烈碰撞,如此能降低开闭板6或料斗4受损的概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开闭板6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参照图7,传送带的皮带2向左运动,铰接座位于料斗4的后侧(这里的后侧是指沿与皮带2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能达到的位置),在支撑架3的内侧装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固定轴7和第二固定轴8,第一固定轴7的端部装有传动轮9,转动轮可绕第一固定轴7转动,在第二固定轴8的端部装有传递轮10,传递轮10可绕第二固定轴8转动。传动轮9的外周与皮带2接触,传递轮10包括外径较大的轮体以及与之同轴固定的外径较小的轮体,其中传递轮10的外径较大的轮体的外周与传动轮9的外周接触,传动带11的一端套设在传动轮12上而传动带11的另一端套设在传递轮10的外径较小的轮体上。

皮带2向左运动带动传动轮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递轮1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传动带11带动传动轮1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开闭板6开启一定的角度,辅料得以漏下去,而当皮带2停止时,开闭板6在配重块62的作用下复位,将开口5关闭。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仅在于将配重块62换为弹簧15。

参照图8,弹簧15的位置与实施例一中的配重块62的位置相同,弹簧15竖直设置,弹簧15的上端与料斗4固定而弹簧15的下端与开闭板6的板体61固定。弹簧15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弹簧15用于驱动开闭板6复位。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将配重块62换为弹簧15。

参照图8,弹簧15的位置与实施例三中的配重块62的位置相同,弹簧15竖直设置,弹簧15的上端与料斗4固定而弹簧15的下端与开闭板6的板体61固定。弹簧15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弹簧15用于驱动开闭板6复位。实施例四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二大致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