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46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流箱。



背景技术:

物流箱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号为CN2053663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物流箱包含一个本体、两个设置在该本体顶缘的连接壁,及两个分别枢设在所述连接壁的顶盖。该本体包括一个矩形的底壁,及一个沿该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组。该围绕壁组具有两个第一围绕壁、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围绕壁间的第二围绕壁,及多个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绕壁与第二围绕壁的弧壁,每一个第一围绕壁邻近所述第二围绕壁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与对应弧壁连接的第一延伸部,每一个第二围绕壁邻近所述第一围绕壁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与对应弧壁连接的第二延伸部。

现有的物流箱与上述方案中的物流箱类似,多个物流箱叠放时,物流箱受碰撞后容易产生偏移,进而导致所叠放的物流箱的重心不稳定,整体摆放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箱,其优点是多个箱体相互叠放时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物流箱,包括带有一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承接座,箱体上设有上挡沿和下挡沿,多个箱体叠放时,上一箱体的下挡沿与下一箱体的上挡沿配合,且上一箱体的承接座与下一箱体的开口配合;承接座的侧壁上设有弹性凸起,弹性凸起的端部呈弧形结构,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有供弹性凸起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承接座内设有网格连接体;所述下挡沿设有定位槽,所述上挡沿与定位槽相对的位置设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之间设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定位块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箱体叠放时,通过承接座与开口的配合实现多个箱体叠放时的初步定位,进一步的,再利用上挡沿的弹性凸起与下挡沿的插槽挤压配合,配合过程中,弹性凸起通过其端部的弧形面滑入插槽内部,定位块与定位槽相互插接配合,两种配合的配合方向为交叉方向,在两个方向上实现箱体定位,最后将限位挡块插入两个定位块之间,在相邻箱体的下挡沿上实现了最后的锁定效果,由此提高了箱体相互叠放后的稳定性,实现箱体稳定叠放的效果;对于放置在地面的箱体,由承接座接首先磨损,而不是箱体的底壁,因此缓解了箱体的底壁磨损,且承接座采用网格连接体可以利用较少的材料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挡沿的底部设有卡块,所述上挡沿设有供卡块插接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卡块配合卡槽,实现了两个箱体叠放时的相对约束,减少了箱体的相对摆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挡沿和下挡沿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板,相邻支撑板之间设有加固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同时连接了上挡沿和下挡沿,可同时减少上挡沿和下挡沿的形变趋势,同时提高了上挡沿和下挡沿的抗形变能力,另一方面,支撑板之间的加固板则提高了支撑板的结构强度,由此支撑板以及加固板共同作用下,上挡沿和下挡沿的结构抗形变能力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挡沿上设有向下挡沿翻折的提升板,提升板与箱体侧壁之间形成提升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抬升箱体时,可将手穿入提升槽,利用提升板将箱体整体抬升,提升板所提供的施力点容易抓紧,且弧形过渡面对于手部所产生的割裂感较低,便于使用者搬运,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板的外缘呈弧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板的外缘为弧形结构,由此手持时所形成的割裂感较少,操作时更加安全,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外侧壁的两侧设有折线形结构的卡扣板,箱体的外侧壁的中部设有卡扣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外部所形成的卡扣板以及卡扣块可以供看板夹放置,看板夹的两侧与卡扣板配合,看板夹的中部与卡扣块配合,放置看板夹可以方便使用者了解箱体内部的产品类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箱体叠放时采用多重约束减少相对摆动量,使得多个箱体叠放时的稳定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凸显箱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凸显限位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箱体叠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承接座;3、上挡沿;4、下挡沿;5、弹性凸起;6、插槽;7、网格连接体;8、定位槽;9、定位块;10、限位挡块;11、卡块;12、卡槽;13、支撑板;14、加固板;15、提升板;16、提升槽;17、卡扣板;18、卡扣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一种物流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上挡沿3和下挡沿4,箱体1的底部设有承接座2,承接座2上设有网格连接体7,网格连接体7用于承受摩擦磨损。其中上挡沿3上设有两个定位块9以及一个插槽6,下挡沿4设有两个定位槽8以及一个卡块11;当两个箱体1叠放时,位置靠上的箱体1的下挡沿4压在位置靠下的箱体1的上挡沿3上,上一箱体1的承接座2插入下一箱体1的开口中,且同时定位块9与定位槽8配合、卡块11与卡槽12配合,在上挡沿3和下挡沿4之间通过这两者配合达到箱体1叠放时的抗摆动效果,提高了箱体1叠放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下挡沿4设有弹性凸起5,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插槽6,弹性凸起5与插槽6挤压配合,该配合结构的方向与前述的配合方向相互交错,且箱体1叠放时,该结构的配合将产生轻微的顿挫感,给予使用者配合已准确的信息。

如图3和图4,两个定位块9之间插装有限位挡块10,限位挡块10可推移并脱离两个定位块9,由此实现了一种配合方式:在箱体1叠放前,将定位块9上的限位挡块10通过滑移的方式取出,进一步再进行箱体1的叠放,箱体1叠放时,定位块9将穿过定位槽8,且穿出定位槽8一定的距离,即定位块9穿出定位槽8的高度大于限位挡块10插接在定位块9上时与上挡沿3的距离;此时叠放后的箱体1摆放稳定后,可将限位挡块10穿入其中的两个定位块9中,由此实现两个叠放箱体1的位置限定。

如图3,箱体1外壁上设有卡扣板17,箱体1的中部设有卡扣块18,卡扣板17和卡扣块18可供看板夹放置,看板夹进一步放置标签,以起标识作用。

如图2,箱体1上设有多个支撑板13,支撑板13连接上挡沿3和下挡沿4,支撑板13同时垂直与上挡沿3和下挡沿4,支撑板13一方面减少了上挡沿3和下挡沿4的形变趋势;另一方面多个箱体1叠放时,由上挡沿3承受来自另一个箱体1的重力,支撑板13起到了结构支撑的作用,且在支撑板13之间设有加固板14,加固板14则对支撑板13起到了结构支撑的作用,使得支撑板13受力时的抗形变能力较好。上挡沿3上设有提升板15,提升板15向下挡沿4翻折,提升板15与箱体1之间形成提升槽16,操作时可将手部穿入提升槽16,由此抬升箱体1可拥有一个合适的施力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