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材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089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利用单一纸材弯折出具复数个商品容置空间的垫材盒体而降低包材量,实现环保效益。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村的经济发展与网路经济的蓬勃,各式商品分往东南西北地运输交易已然更为频繁,而为方便运输的同时确保商品于运输过程中完整无损,运输时所采用的包材结构与垫材结构能否与商品搭配即不容小觑。尤其,垫材主要系用于承载商品而使其固定于外观包材,例如包装外盒内,以避免商品于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撞击或振动等影响而有所损坏,因此,内部包装用的垫材结构将极为重要。

往昔采用的垫材多为泡棉、保丽龙、气泡布或空气柱等,以常见于一电子商品的包装内的保丽龙垫材为例,具有与包装外盒高紧密嵌合的特性而可切实保护该电子商品不于运输途中毁损,然而相对地,消费者欲从包装外盒中取出该电子商品时,往往须费力拖拉、甚而须破坏包材方能取出承载于垫材内的商品整体,接着,还要再使垫材分离才终于取得该电子商品,如此,保丽龙垫材的优点反而造成操作费时与实用费力等缺失。至于泡棉、气泡布或空气柱等垫材,则多属辅助垫材而填充于商品与外观包材间,以利用其内的气体作为冲撞时的缓冲材而降低商品损坏率,也因此,此种垫材难以单独供用于承载大型、精密商品。再者,遑论泡棉、保丽龙、气泡布或空气柱等垫材都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不利于仓储外,其系都由不易分解的塑化材料所制成,着实有害于环保诉求而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

有感于此,如何于符合环保诉求的前提下提出一种由纸制成的垫材包装结构,以确保商品切实固定于包装外盒内而不受运输途中的任何冲撞影响后损伤,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探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利用可轻易拆开、收折与折迭的纸材弯折出垫材盒体而降低企业所需的仓储收纳空间,以降低储货成本的同时实现环保效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材包装结构,以供承载至少一商品而置于一包装外盒内,该纸材包装结构设有一第一盒面、一第二盒面、一第三盒面、一第四盒面、一第五盒面及一第六盒面,该第三盒面设有一第一插舌及一第二插舌,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二盒面而具有一第一折痕,该第二盒面连接该第三盒面而具有一第二折痕,该第三盒面连接该第四盒面而具有一第三折痕,该第一盒面连接该第五盒面与该第六盒面而分别具有一第四折痕与一第五折痕,且该第五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一折部与一第一容置孔,以供该第一插舌插折至该第一容置孔中,又该第六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二折部与一第二容置孔,以供该第二插舌插折至该第二容置孔中,形成一垫材盒体而供容置该商品于其内,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盒面有一第一翼部、一第二翼部与一第三翼部,该第四盒面相对于连接该第三盒面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四翼部,以在该垫材盒体置于该包装外盒内时,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一容置部,同时,该第二翼部、该第三翼部与该第四翼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二容置部,以供容置该商品。

其中,该第一盒面设有一第一凸伸部与一第二凸伸部,该第一凸伸部与该第二凸伸部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该第一容置部,且该第一凸伸部与该第二凸伸部挖空该第五盒面的纸材而成,以在弯折该第一盒面与该第五盒面时凸伸出该垫材盒体一侧。该第三翼部挖空该第四盒面的纸材而成,以在弯折该第三盒面与该第四盒面时凸伸出该垫材盒体一侧。该第四盒面的纸材挖设有至少一扇部,以供朝该第二容置部的方向弯折出而使该第二容置部间隔出复数个容置室。

并且,该第二盒面的纸材挖设有一第三凸伸部、一第四凸伸部、一第五凸伸部与一第六凸伸部,以分别于弯折该第一盒面与该第二盒面、及弯折该第二盒面与该第三盒面时,凸伸出相对于该第二容置部的该垫材盒体一侧。该第五盒面与该第六盒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延伸部与一第二延伸部而凸伸出相对于该第二容置部的该垫材盒体一侧,以供与该第三凸伸部、该第四凸伸部、该第五凸伸部与该第六凸伸部同时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侧壁而形成一缓冲空间。

又,该第二翼部略呈L形而凸伸出该垫材盒体的二侧,供同时抵顶该包装外盒的两侧壁而形成该第一容置部与该第二容置部。该第三折痕处可挖设有一折孔,以利减轻该第三盒面与该第四盒面间纸材弯折的反作用力。该第三盒面的中央处可挖设有一孔洞,以便于自该包装外盒内拿取该垫材盒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系利用单一瓦楞纸材进行设计裁切后,通过折纸的方式实现该垫材盒体,除外观质感素雅外,更于运输途中或消费者欲拿取该商品时不会出现如保丽龙垫材的掉屑现象而污染环境,且消费者只要将其拆开摊平后即可丢至资源回收筒中而可提升资源利用率并降低垃圾量。更甚者,该纸材包装结构利用巧妙的裁切设计,使于较低纸材用量的条件下仍实现多商品容置空间的功效,如此,供以确保该商品固定于该包装外盒中而不受运输过程中任何冲撞的损坏外,也符合环保诉求外,且更可进一步节省资源用量而降低产业营运成本,大幅益助经济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纸材包装结构;10-第一盒面;100-第一凸伸部;101-第二凸伸部;102-第三凸伸部;103-第四凸伸部;104-第一折痕;105-第四折痕;106-第五折痕;11-第二盒面;110-第二折痕;12-第三盒面;120-第一插舌;121-第二插舌;122-第一翼部;123-第二翼部;124-第三翼部;125-第五凸伸部;126-第六凸伸部;127-第三折痕;1270-折孔;128-孔洞;13-第四盒面;130-第四翼部;131-扇部;14-第五盒面;140-第一折部;141-第一容置孔;142-第一延伸部;15-第六盒面;150-第二折部;151-第二容置孔;152-第二延伸部;16-第一容置部;17-第二容置部;2-商品;3-包装外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图5,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组合示意图、各视角示意图及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纸材包装结构1系作为垫材用途而供承载至少一商品2后置于一包装外盒3内,以固定该商品2于该包装外盒3中而于运输途中实现保护的效用。该纸材包装结构1可由瓦楞纸所制成,其设有一第一盒面10、一第二盒面11、一第三盒面12、一第四盒面13、一第五盒面14及一第六盒面15,且该第一盒面10的三侧分别连接该第二盒面11、该第五盒面14与该第六盒面15,该第二盒面11连接该第三盒面12,该第三盒面12连接该第四盒面13。该第一盒面10设有一第一凸伸部100、一第二凸伸部101、一第三凸伸部102及一第四凸伸部103,且该第五盒面14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10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一折部140,而于此弯折处开设有一第一容置孔141。同样地,该第六盒面15相对于连接该第一盒面10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二折部150,且此弯折处开设有一第二容置孔151。该第三盒面12设有一第一插舌120、一第二插舌121、一第一翼部122、一第二翼部123、一第三翼部124、一第五凸伸部125与一第六凸伸部126,且该第四盒面13相对于连接该第三盒面12的一侧弯折形成一第四翼部130,又该第二翼部123略呈L形。

当折制该纸材包装结构1而弯折该第一盒面10与该第二盒面11使两者间产生一第一折痕104、弯折该第二盒面11与该第三盒面12使两者间产生一第二折痕110、弯折该第三盒面12与该第四盒面13使两者间产生一第三折痕127、弯折该第一盒面10与该第五盒面14使两者间产生一第四折痕105及弯折该第一盒面10与该第六盒面15使两者间产生一第五折痕106时,将该第一插舌120与该第二插舌121分别插折至该第一容置孔141与该第二容置孔151中,以形成一垫材盒体而供容置该商品2。

此时,该第一翼部122、该第二翼部123、该第三翼部124与该第四翼部130都凸伸出该垫材盒体,以在该垫材盒体置入该包装外盒3时,该第一翼部122与该第二翼部123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3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一容置部16,同时,该第二翼部123也与该第三翼部124及该第四翼部130分别抵顶该包装外盒3的侧壁而形成一第二容置部17,以供分别容置该商品2。本实施例中,该第三翼部124可由该第四盒面13的纸材挖空而成,以在弯折该第三盒面12与该第四盒面13时凸伸出该垫材盒体一侧。该第一凸伸部100与该第二凸伸部101由该第五盒面14的纸材挖空而成,于弯折该第一盒面10与该第五盒面14时凸伸出该垫材盒体一侧而与该第一翼部122、该第二翼部123同时抵顶该包装外盒3的侧壁形成该第一容置部16。该第三凸伸部100、该第四凸伸部101、该第五凸伸部125与该第六凸伸部126由该第二盒面11的纸材挖空而成,以在弯折该第一盒面10与该第二盒面11、弯折该第二盒面11与该第三盒面12时,分别凸伸出相对于该第二容置部17的该垫材盒体一侧。

并且,该第五盒面14与该第六盒面15分别设有一第一延伸部142与一第二延伸部152,该第一延伸部142与该第二延伸部152都凸伸出相对于该第二容置部17的该垫材盒体一侧,使与该第三凸伸部100、该第四凸伸部101、该第五凸伸部125与该第六凸伸部126同时抵顶该包装外盒3的侧壁而形成一缓冲空间,以供仿效气泡布或空气柱等缓冲材而降低商品损坏率。顺带一提的是,该第三折痕127处挖设有一折孔1270,以利减轻该第三盒面12与该第四盒面13间纸材弯折的反作用力,且该第一盒面10与该第三盒面12的中央处更可分别挖设有一孔洞128,以便于自该包装外盒3内拿取该垫材盒体,方便消费者使用。

又,该第四盒面13的纸材挖设有至少一扇部131,以图6为例,挖设有二该扇部131,以供朝该第二容置部17的方向弯折出而使该第二容置部17间隔出复数个容置室。如此,除可利用该扇部131固定该商品2外,当该商品2的体积较小时,也可直接置于所述的这些容置室中而无需另行添置垫材或包材。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的较佳实施例,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