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导流杯中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24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气体导流杯中杯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导流杯中杯结构,内杯及外杯可分别容装冰品及干冰,以达到保冷效果,减缓冰品融化速度。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食用沁凉的冰品,不仅消暑又能满足味蕾的享受,近年来不仅传统剉冰受民众喜爱,冰淇淋店也一家接着一家的开,有义式风格、日式风格、美式风格等等不同类型的冰淇淋店,连各大连锁便利商店也引进制作冰淇淋的机器、研发多种口味,看上的就是这股风潮带来的庞大商机。

再者,基于成本考虑及携带的便利性,目前冰店多以纸制或塑料制的杯碗来盛装冰品,但当消费者拿着杯碗在手上食用冰品时,因为手的温度较高常常造成冰品很快就融化,有时为了赶在冰品融化前食用完毕而吃得又快又急,反而无法悠闲地好好享受冰品的美味;有些冰店则是使用饼干制成的甜筒或碗盛装冰品,使消费者同时享有两种不同口感的享受,刚开始还能好好享用,但如果消费者没有尽快食用完毕,当冰品开始融化时,饼干开始软化、冰变成液体向下流,造成手又湿又黏,享受清凉不成反而更加黏腻,不论使用何种盛装容器都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实有改良创新的必要。

考虑到如何改善坊间冰品盛装容器所存在的缺点,本申请人在参与餐厅喜宴时看到生鱼片船而产生创作灵感,传统生鱼片船都会在盘内放置干冰,干冰的温度能保持食物于冷冻状态,具有保鲜效果,且干冰烟雾弥漫的效果亦有助于气氛营造,此保冷方式得加以参考使用,因此,以此概念为基础进行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如前述,本实用新型所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改善传统冰品盛装容器所存在的缺点,包括保冷效果不足、食用上造成双手黏腻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消费者携带并能悠闲食用冰品的冰品容器,通过本实用新型减缓冰品融化速度,且营造沁凉烟雾萦绕的氛围,使消费者味觉上及视觉上皆能消暑。

常规熟知的餐厅生鱼片船,使用干冰保鲜,使生鱼片能保有鲜度及软嫩口感,但生鱼片船是将干冰铺置于船型盘子中,盘子开口大因此干冰流失速度亦快,造成能保冷的时间缩短,本申请人将此常规熟知的技术加以延伸发想,利用于冰品盛装容器的结构改良上,完成气体导流杯中杯结构的创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导流杯中杯结构改良,包含有:一外杯与一内杯;其中,外杯具有一圆形杯底,及一从杯底周缘往上延伸并外扩的杯体,内杯具有一圆形杯底,与一从杯底周缘往上延伸并外扩的杯体;该内杯杯底与杯体间所形成的空间界定为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用于盛装冰品;外杯与内杯的杯缘因角度设计而得以互相勾住固定,内杯杯缘无需使用黏着剂黏合即可轻易地卡合在外杯杯缘上,所构成的双层杯,使外杯内壁与内杯外壁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界定为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装干冰,以达到提升保冷效果的功效,以用于提升使用者拿持或食用冰品的质量与便利性;再者,内杯最上方有打至少一个洞使干冰气体可以经孔洞冒出,产生沁凉烟气缭绕的效果,且外杯杯缘与内杯杯缘有角度差异,造成第二容置空间下宽上窄,故得抑制第二容置空间的气体上升速度,并可延长干冰的保冷效果。

综上观之,对比常规熟知的餐厅生鱼片船利用干冰保冷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更能有效延长干冰保冷的功效,可以使冰品维持一定时间不融化;且对比坊间传统冰品盛装容器,本实用新型不仅更具保冷效果,更多了干冰从孔洞冒出营造出沁凉烟雾萦绕的效果,使消费者能更便利且悠闲食用冰品消暑并享有视觉上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熟知的生鱼片船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杯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杯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各种不同对象为按适用于例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在此先予说明。

首先,请参阅第2图至第5图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杯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内杯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式意图,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外杯10与一内杯20,其中,外杯10具有一圆形杯底11,与一从圆形杯底11周缘往上延伸并外扩的杯体12,外杯10杯体12顶端开口为杯缘14;内杯20具有一圆形杯底21,与一从圆形杯底21周缘往上延伸并外扩的杯体22,该内杯20杯底21与杯体22间所形成的空间界定为第一容置空间23,该第一容置空间23用于盛装冰品,而内杯20杯体22顶端开口为向外延伸再向下弯曲的圆弧状杯缘24,呈现宛如泳圈的形状,该杯口延伸部24a上有至少一个孔洞25;外杯10的杯缘14与内杯20的杯缘24因角度经过设计而得以互相卡合固定,故内杯20杯缘24无需使用黏着剂黏合即可轻易地卡合在外杯10杯缘14上,使外杯10内壁12a与内杯20外壁22a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界定为第二容置空间13,该第二容置空间13用于放置干冰40,由上,通过上述的装置构成一气体导流杯中杯结构的创新设计。

进一步地,请参阅第6图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与第7图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示意图所示,外杯10的杯缘14与内杯20的杯缘24因角度经过设计而得以互相勾住固定,当内杯20杯缘24的弯度大于或等于二分之一圆周时即可卡合外杯10杯缘14固定,如欲达到较佳的卡合效果,参阅第7图,内杯20杯缘24的弯度大于二分之一圆周时效果较佳,故内杯20杯缘24无需使用黏着剂黏合即可轻易地卡合在外杯10杯缘14上,构成双层杯,再者,外杯10高度大于内杯20,且外杯10侧身的长度大于内杯20侧身的长度,因角度设计与高低差及长短差造成内杯20杯缘24卡住外杯10杯缘14时内部以形成一容置空间,称第二容置空间13;当本实用新型于运用时,须有一定大小的空间以放置干冰40,故第二容置空间13底部较宽以有足够空间置放干冰40,而外杯10杯缘14与内杯20杯缘24二者角度设计上刻意有所差异,形成第二容置空间13向上延伸的空间渐缩,目的是减缓干冰40升华后的气体50上升的速度,并延长干冰40保冷的功能;另一方面,内杯20杯体22顶端开口是向外延伸再向下弯曲的圆弧状杯缘24,呈现宛如泳圈的形状,该杯口延伸部24a上有至少一个孔洞25,使干冰40升华的气体50可以经由孔洞25冒出,形成沁凉烟雾萦绕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气体导流杯中杯结构的创新设计,不仅改善传统冰品盛装容器保冷效果不足的缺失及食用时造成双手黏腻的缺点,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更增添创新设计,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有新颖性,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要求,因此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因此,凡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的内容,均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