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及具有该入托机构的圆瓶立式入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68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及具有该入托机构的圆瓶立式入托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瓶入托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及具有该入托机构的圆瓶立式入托机。



背景技术:

圆瓶立式入托机是将贴标签后的圆瓶转移输送至托盘的装置,入托机构是圆瓶立式入托机的核心部件。现有的圆瓶立式入托机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入托:第一种立式圆瓶入托机进瓶时圆瓶被输送分成N组,每组两列。抓手座的下部四周设置有导杆,每个抓手一次抓取两列N排圆瓶,再由直线模组将圆瓶输送到入托输送带中心并将其放入托盒。这种入托方式可一次性入托几个托盒,入托速度得到保证,设备占用空间不大。但是,这种方式的入托机在夹持圆瓶时,两列圆瓶之间直接接触受力,导致圆瓶上的标签膜受力不均匀,标签膜在相邻圆瓶之间的牵引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造成标签损坏。第二种圆瓶立式入托机进瓶分为两组,每组N列,两个抓手分别安装在旋转的摆臂上,在一个抓手摆至进料位置抓取瓶子时(一次抓取两排N列)另一个抓手刚好转到入托输送带中心将所抓取的一组瓶子放入托盒。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降低对标签的损坏,但是,入托速度不高,并且需要加装一组摆臂,造成设备占用空间较大。

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圆瓶立式入托机的上述缺陷,开发一种不会对圆瓶标签造成损坏、设备占用空间小、适合于高速入托的圆瓶立式入托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不会对圆瓶标签造成损坏、设备占用空间小的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及具有该入托机构的圆瓶立式入托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包括直线模组、抓手体升降机构、抓手体旋转机构和抓手体;所述直线模组的下方与所述抓手体升降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抓手体升降机构沿水平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抓手体升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抓手体旋转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抓手体旋转机构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抓手体旋转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抓手体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抓手体做水平往复转动;所述抓手体用于抓取圆瓶,抓手体包括与所述抓手体旋转机构的下端连接的抓手座,所述抓手座的下方安装有真空吸盘,抓手座上均布设置有多排由抓手座向下延伸的导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所述抓手体旋转机构为回旋气缸。

优选的,所述直线模组包括水平滑轨、滑设于所述水平滑轨上的滑块以及驱动所述滑块沿水平滑轨滑动的水平滑移气缸;所述水平滑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安装有连接座,所述抓手体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

更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两端均设有一个所述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抓手体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抓手体升降机构为竖直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一连接板,所述抓手体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更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抓手体旋转机构。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圆瓶立式入托机,包括入托机本体,所述入托机本体上安装有上述的圆瓶输送入托机构。

优选的,所述入托机本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圆瓶上料输送带,所述圆瓶上料输送带的上方安装有瓶列轨道,所述瓶列轨道的一端安装有压瓶机构和吸瓶机构,圆瓶上料输送带的一端安装有入托输送带;所述瓶列轨道由多块隔板构成,相邻隔板之间形成供圆瓶通过的通道;所述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安装于所述吸瓶机构的上方,用于将吸瓶机构内的圆瓶输送至所述入托输送带上的托盘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圆瓶输送入托机构采用抓手体升降机构和抓手体旋转机构,通过横排抓取按排间距和列间距分布好的瓶子,竖列入托将抓取的瓶子进行入托的方式;并且,在抓手座的下方安装真空吸盘,在抓手座上均布设置多排由抓手座向下延伸的导杆,通过真空吸盘和多排导杆吸引并夹持圆瓶,两排导杆之间夹持一列圆瓶。相比于现有的第一种圆瓶入托机构中的抓取方式,两列圆瓶之间不直接接触受力,圆瓶上的标签膜受力更加均匀,不易造成标签损坏。

(2)该圆瓶输送入托机构采用回旋气缸,驱动抓手体往复转动,相比于现有的两个抓手体分别安装在旋转的摆臂上,在一个抓手体摆至进料位置抓取瓶子时另一个抓手体刚好转到入托输送带中心将所抓取的一组瓶子放入托盒的圆瓶输送入托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占用空间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3)在滑块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安装有一个抓手体升降机构,抓手体升降机构为竖直安装于连接座上的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一连接板,抓手体旋转机构安装于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两端均安装一个抓手体旋转机构。该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可同时抓取四组圆瓶入托,大大提高了入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瓶输送入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瓶立式入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直线模组;2、抓手体升降机构;3、抓手体旋转机构;4、抓手体;5、连接座;6、连接板;7、机架;8、圆瓶上料输送带;9、瓶列轨道;10、压瓶机构;11、吸瓶机构;12、入托输送带;101、水平滑轨;102、滑块;103、水平滑移气缸;401、抓手座;402、真空吸盘;403、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圆瓶输送入托机构以及圆瓶立式入托机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圆瓶输送入托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其主要包括直线模组1、抓手体升降机构2、抓手体旋转机构3和抓手体4。该直线模组1的下方与抓手体升降机构2相连接,抓手体升降机构2的下端与抓手体旋转机构3相连接,抓手体旋转机构3的下方与抓手体4相连接。直线模组1用于驱动抓手体升降机构2沿水平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抓手体升降机构2用于驱动抓手体旋转机构3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抓手体旋转机构3用于驱动抓手体4做水平往复转动;抓手体4用于抓取圆瓶。该抓手体4包括与抓手体旋转机构3的下端连接的抓手座401,该抓手座401的下方安装有真空吸盘402,抓手座401上均布设置有多排由抓手座401向下延伸的导杆403。该圆瓶输送入托机构采用抓手体升降机构2和抓手体旋转机构3,通过横排抓取方式抓取按排间距和列间距分布好的瓶子,竖列入托方式将抓取的瓶子进行入托;并且,在抓手座401的下方安装真空吸盘402,在抓手座401上均布设置多排由抓手座401向下延伸的导杆403,通过真空吸盘402和多排导杆403吸引并夹持圆瓶,两排导杆403之间夹持一列圆瓶。相比于现有的圆瓶入托机构中的抓取方式,两列圆瓶之间不直接接触受力,圆瓶上的标签膜受力更加均匀,不易造成标签损坏。

其中,抓手体旋转机构3为回旋气缸。采用回旋气缸驱动抓手体4往复转动,相比于现有的两个抓手体分别安装在旋转的摆臂上,在一个抓手体摆至进料位置抓取瓶子时另一个抓手体刚好转到入托输送带中心将所抓取的一组瓶子放入托盒的圆瓶输送入托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占用空间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直线模组1包括水平滑轨101、滑设于水平滑轨101上的滑块102以及驱动滑块102沿水平滑轨101滑动的水平滑移气缸103。水平滑移气缸103的活塞杆与滑块102固定连接。滑块102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连接座5,两个连接座5上均安装有一个抓手体升降机构2。该抓手体升降机构2为竖直安装于连接座5上的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一连接板6,该连接板6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抓手体旋转机构3。该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可同时抓取四组圆瓶入托,大大提高了入托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抓手体升降机构2并不局限于使用升降气缸,采用其他现有的可伸缩连接方式,如液压缸等也都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的圆瓶立式入托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其包括入托机本体,该入托机本体包括机架7,机架7上安装有圆瓶上料输送带8,圆瓶上料输送带8的上方安装有瓶列轨道9,瓶列轨道9的一端安装有压瓶机构10和吸瓶机构11,圆瓶上料输送带8的一端安装有入托输送带12。其中,瓶列轨道9由多块隔板构成,相邻隔板之间形成供圆瓶通过的通道。入托机本体上安装有上述的圆瓶输送入托机构,该圆瓶输送入托机构安装于吸瓶机构11的上方,用于将吸瓶机构11内的圆瓶输送至入托输送带12上的托盘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