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7160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重加工,物流,基础建设等各个行业对起重机的需求也在增大,随着我国铁路、公路、轻轨桥梁施工的方向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铁路、公路、轻轨等桥梁施工生产需要,传统的轮轨门式起重机设计理念陈旧、使用工况受限、系统机构单一并且不能完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以及客户专业化、轻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

现有的起重机在应用于制梁场的场内吊装、移位以及运输过程中,存在起升过程中吊装T型梁难以保持水平,平稳度不高的问题,在移位和运输的过程中存在满载重载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横向、纵向、斜向爬坡行走的控制以及满载时起步和制动的平稳性能较差的问题。

如何结合桥梁施工现场工况进行自研发、设计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机电液一体规化新型轮胎式起重机,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运行灵活、安全可靠及功能集成化程度高的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包括主体承力门架结构、大车行走机构、起升系统、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及监控系统、制动系统。

所述主体承力门架结构为钢板拼焊的变截面矩形板梁结构,由主梁、门架支腿、车架及支撑结构组成;

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包括四个轮胎式走行台车,每个轮胎式走行台车包括车架梁、主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被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以及支撑油缸,所述支撑油缸安装于主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被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之间;

所述起升系统包括主梁上的吊梁小车以及钢丝绳平衡系统,所述钢丝绳平衡系统采用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

所述电气系统包括PLC控制中心,起升控制系统、大车行走控制系统,小车转向控制系统,实现起升控制、大车行走控制以及小车转向控制;

所述液压传动系统包括行走驱动液压回路、转向液压回路、起升液压回路、支撑液压回路以及液压辅助系统。

更为优选的,所述主梁为箱型结构。

为了降低起重机金属结构的重量,所述门架支腿优选为A型板梁结构。

所述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包括四个卷扬机15、导向滑轮16、定滑轮组17,动滑轮组18;钢丝绳经卷扬机15出来后通过导向滑轮16进入定滑轮组17,在上下滑轮架直接做2*8次传绕,并固定在主钢梁上,由4个动滑轮组提升,其中两个采用一根钢丝绳缠绕,另外两个采用两根单独的钢丝绳缠绕,保证箱梁载荷的均衡分布。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保证了吊装T型梁在起升下架的过程中保持水平、更加平稳的起升和落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包括主体承力门架结构、大车行走机构、起升系统、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及监控系统、制动系统,主体承力门架结构采用钢板拼焊的变截面矩形板梁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轻起重机金属结构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起升系统采用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增加了吊装起升过程中的平稳性能,行走转向机构采用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实现起重机满载时的横向、纵向、及斜向爬坡行走,运行时冲击小,稳定性佳。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设备涉及机、电、液等技术于一体,具有结构稳定、运行灵活、安全可靠及功能集成化程度高的优点,实用价值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起升系统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包括主体承力门架结构、大车行走机构、起升系统、动力系统4、电气系统9、液压传动系统11以及监控系统8、制动系统;

所述主体承力门架结构为钢板拼焊的变截面矩形板梁结构,由主梁1、门架支腿3、车架及支撑结构5组成;其中主梁1为箱型结构,门架支腿3为A型板梁结构;

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包括四个轮胎式走行台车12,每个轮胎式走行台车包括车架梁13、主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6、被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7以及支撑油缸14,所述支撑油缸14安装于主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6、被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7之间;主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6、被动车轮组及转向油缸7提供起重机的地面支撑以及纵向、横向、斜向移动功能;支撑油缸14保证在重载情况下整机进行90度转向时,由支撑油缸14通过下端的支撑球铰座将力作用在地面上,使轮胎不受载重力,避免转向时轮胎受剪切力而破坏。

所述起升系统包括主梁上的吊梁小车2以及钢丝绳平衡系统,所述钢丝绳平衡系统采用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请参阅图3,所述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包括四个卷扬机15、导向滑轮16、定滑轮组17,动滑轮组18;钢丝绳经卷扬机15出来后通过导向滑轮16进入定滑轮组17,在上下滑轮架直接做2*8次传绕,并固定在主钢梁上,由4个动滑轮组提升,其中两个采用一根钢丝绳缠绕,另外两个采用两根单独的钢丝绳缠绕,保证箱梁载荷的均衡分布。

所述液压传动系统包括行走驱动液压回路、转向液压回路、起升液压回路、支撑液压回路以及液压辅助系统。

行走驱动液压回路是由闭式系统的高压变量泵、变量马达并联供油的闭式回路。变量泵、变量马达的流量的变量由微电控制系统控制。实现行走驱动无级调速。

转向液压回路是由开式系统的高压变量泵提供的液压油,通过各路电磁阀的分别控制各路转向油缸工作的开式回路。转向系统是由各转向油缸采用独立转向的方式实现。各油缸动作由微电系统控制比例换向阀驱动整车转向。

支撑液压回路是由支撑油缸通过定量泵输出的液压流驱动,在地面上操作电磁换向阀完成撑与收的动作。

起升液压回路通过起吊小车的纵、横调整油缸定量泵输出的液压流驱动,采用操作室控制电磁换向阀完成其动作。也可以在主梁顶部控制柜操作完成,便于起吊小车步履式纵向移位。

液压辅助系统包括油箱、进回油路过滤器、压力过滤器、散热器等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通过电磁比例阀和微电控制系统,行走和提升采用无级调速,实现了提梁机在启动和停机时传动速度保持平稳的变化,确保整车平稳起步和平稳制动,冲击小,平稳性好。

制动系统包括驻车制动和停车制动。

所述电气系统9包括PLC控制中心,起升控制系统、大车行走控制系统,小车转向控制系统,实现起升控制、大车行走控制以及小车转向控制;

PLC控制中心作为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核心,实现全部逻辑关系和联锁功能,其输入用于检测各机构状态和外部保护信号,左侧联动台起升系统操作手柄的档位信号是对应于调速装置的速度给定信号,输出是根据输入信号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给出的,用于控制各机构的运行。PLC检测一些重要环节的元件如变频器运行状态、起升限位、小车运行等的状态,反馈这些用于检查对应系统和机构是否正常运行。

监控系统8采用触摸屏监视画面,监视各机构的工作状态及故障报警以及显示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状态,为用户提供友好人机界面,实现屏幕化菜单操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液一体化制梁场专用轮胎式起重机,主体承力门架结构采用钢板拼焊的变截面矩形板梁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轻起重机金属结构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起升系统采用四点起吊三点平衡结构增加了吊装起升过程中的平稳性能,行走转向机构采用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控制实现起重机满载时的横向、纵向、及斜向爬坡行走,运行时冲击小,稳定性佳。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设备涉及机、电、液等技术于一体,具有结构稳定、运行灵活、安全可靠及功能集成化程度高的优点,实用价值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